《阿房宮賦》教學案
過秦之文多矣。而誰的文章又象杜牧的《阿房宮賦》選擇這樣一個角度,過秦而先不數秦之過,卻以極其鋪張揚厲、跌宕撲朔的重筆盡情描繪阿房宮之宏大、之瑰麗、之奢靡?筆筆落在阿房宮上,句句卻又意在過秦,這正是大手筆的匠心所在。但事實上意又不完全在過秦上,而是借古諷今,正如他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所說:“寶歷大造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它深厚的思想涵量與動人的藝術魅力讓其在眾多過秦之文中為千古傳誦。
一 目標導航
1理解課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夸張等藝術特點及其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2懂得賦的特點。學習本文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3認識封建統治者驕奢淫逸、橫征暴斂、不顧人民死活的罪惡。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賦借古諷喻的目的。
二 作者介紹、背景介紹、重點文言知識見《陽光課堂》
三資料鏈接:
1、《阿房宮賦》中為什么把宮女的頭發比作“綠云”
在杜牧的《阿房宮賦》中,寫阿房宮內的宮女之多,由宮女們梳妝打扮的盛況可見一斑:“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明亮的星光晶瑩閃爍,像打開的梳妝鏡,洗臉倒掉的胭脂水使渭水漲起油膩都好理解,然而“綠云”比喻烏黑濃密的頭發卻令人費解。關鍵是“綠”云為何用來比喻“黑”發?在視覺上,無論是“墨綠”“深綠”“微綠”都不能與“黑”相比。
無獨有偶,在中國古詩詞上,還出現了“綠鬢”,“綠娥”之類的字眼,前者如吳均《和蕭洗馬子顯古意》詩之三“綠鬢愁中減,紅顏啼里滅”,白居易《閨婦》詩:“紅綃帶緩綠鬢低”。后者如唐許渾《送客自兩河歸江南》:“遙羨落帆逢舊友,綠娥青鬢醉橫塘”。綠鬢是指烏黑的鬢發,綠娥是指婦女的眉毛,以黛染畫,眉呈微綠痕抹。黛是青黑色的顏料,涂之于黃白色的皮膚上,確微微有墨綠意。
由青黑色的顏料與黃白色的皮膚相配呈微綠,我想到了色彩的調配規律。“五色”除了黑白外,還有“青、黃、赤”三種基本色,用三色中的任兩色相調和,既可生成“七色”中的另三色:橙、綠、紫。示意如下:
赤→(橙)←黃→(綠)←青→(紫)←赤
由此可見,綠色是由青色和黃色調配而成,即青黃色。若“綠”到極致,就和青色無甚差別了。
然而青色到底是什么顏色?我們都知道“青絲”是指“黑發”,那么,“青”就是“黑”了,形容頭發確是(《辭源》義項③)。但“青”不僅指“黑”,否則,五色“青黃赤白黑”豈不有重復?由荀子《勸學》“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可知,青一指青色之物(《辭源》義項②),一指似藍而深于藍的顏色,即五色之一的青色(《辭源》義項①)。而“青”又常指“微綠”,如“草木初生為青色,引申為出生,少年,青春”(《辭源》義項⑤)。所以,“青”春必是一種“綠”春。
青與綠的關系還見于“青絲”《辭源》義項中,“青絲”除喻“黑發”外,還可指“柳絮”,有庾信詩“村桃拂紅粉,岸柳被青絲”,李白詩“今朝白門柳,夾道垂青絲”為例。就連“綠云”除了在《阿房宮賦》中比喻女人頭發烏黑濃密外,也有喻“枝葉茂盛”之意。如白居易《云居寺孤桐》詩:“一株青玉立,千葉綠云斜。”反過來,“綠”也有“青絲”的“青”之意,即“烏黑”的意思。如李賀《貝宮夫人》詩:“長眉凝綠幾千年”。(《古代漢語詞典》義項②)
由此可見,綠色與青色有著科學上與中國傳統文化上的聯系,因此,杜牧把“黑發”也就是“青絲”喻成“綠云”不是憑空想象,而是理所當然。
2、撩開阿房宮神秘面紗--從杜牧的《阿房宮賦》說起
瑰麗阿房宮在哪里?拷問阿房宮的存在
誰人不知"阿房宮"?那個大呵!綿延"三百余里",火燒三月不滅。
杜牧撒了個彌天大謊,傳世名篇《阿房宮賦》,一"騙"國人千年。
--說阿房宮之廣大,"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說阿房宮之瑰麗,"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說阿房宮之奢華,"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真的有阿房宮嗎?真有這樣的阿房宮嗎?!
當我們終于等來有史第一次對"阿房宮遺址"的考古發掘,當我們首次發現"保存完整的秦宮鋪瓦屋頂",尤其是,當我們熱火朝天于"項羽燒沒燒阿房宮"論戰不休時,其實一個最根本的問題都被忽略--那如詩似幻般的阿房宮,真的有過嗎?
究竟有沒有阿房宮?
阿房宮傳說兩千年,憑什么斷定它的存在?
鐵證只能是當時代記述或實物。然而,阿房宮考古隊領隊李毓芳對記者坦言,迄今沒發現任何這樣的史物實證。北大歷史系副教授劉華祝分析道,秦宮本應有檔案,只是正處秦末八年戰亂中心,蕩然無存了,"秦始皇造的長城秦陵還看得見,但阿房宮的證明,也就后來《史記秦始皇本紀》那句‘先作前殿阿房'了。"
問題是,一百年后司馬遷的話,一定足信?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張傳璽回答記者說:"的確可以有懷疑。但司馬遷距離秦朝不過百年,就像我們講民國初的事,應該不會出入太大。司馬遷連商王世系年表都沒寫錯,阿房宮的存在要肯定。"
不過有一點,所有的專家眾口一詞--即便阿房宮存在,也遠不是杜牧說的那樣大,至多只有1%。北大歷史系副教授蔣非非電話那頭斬釘截鐵:"阿房宮壓根沒建成!"
阿房宮建沒建成?
簡直荒唐。千年盛傳不衰的阿房宮,居然壓根沒建成?
幾乎所有采訪的專家都告訴記者,杜牧那是文學杜撰,憑空想象,"阿房就是一工地!"
阿房宮考古隊領隊李毓芳的理由是:如果宮殿建成,無論怎樣焚毀,都應有秦咸陽宮遺址那樣的,一米多厚的瓦礫堆積遺存,而阿房宮遺址沒有。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劉慶柱的理由是:如果宮殿建成,金銀財寶會被洗劫,可怎么連一個破碗片都不見呢?
北大歷史系副教授蔣非非的理由是:《史記》本就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時,阿房宮"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于是停工,將70萬勞力全趕去修秦陵,等到這年四月"復作阿房宮",七月陳涉吳廣就反了。前后就這么點時間,顯然建不成阿房宮。
"都是杜牧亂寫蠱惑了大眾。"北大蔣非非副教授笑著解釋,杜牧之所以捏造,是為了諷喻唐朝皇帝不要再大興土木,"秦王朝如此,剛剛覆滅的隋煬帝不也因此嗎?杜牧是妙筆生花,可騙苦了后代百姓!"
阿房宮到底有多大?
那么,阿房到底多大?杜牧那句"覆壓三百余里",是阿房宮之所以出名、幾成歷史地標的最主要理由。
"杜牧偷換概念,真要說300里,也只能是從咸陽到臨潼‘關中計三百余'的全部秦宮,拿阿房來做個代表。更可能,300里是個夸張。"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張傳璽與眾多專家看法一致,阿房宮的真正大小,應該就是《史記》所描述的"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這在今天是多大呢?專家算了算,漢代一步等于6尺,一尺等于今天的23厘米,1丈等于今天的3米左右,《史記》描述的阿房宮,大約是11萬平方米,相當于天安門廣場的四分之一。
問題又來了。這和最新探明的阿房宮夯土臺基面積54萬平方米,對不上。
張傳璽副會長的解釋是,阿房宮很可能像故宮太和殿那樣,"54萬"是托盤式的臺基,而"11萬"是主殿。考古隊領隊李毓芳告訴記者,"‘54萬'的確不如故宮面積大,但作為整體的建筑地基是全球第一了,秦皇暴政,可見一斑。"
四讀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過驪山作
杜牧
始皇東游出周鼎,劉項縱觀皆引頸。
削平天下實辛勤,卻為道旁窮百姓。
黔首不愚爾益愚,千里函關囚獨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燒作灰時猶未枯。
(1)請從杜牧的《阿房宮賦》中找出與這首詩最后一句內容相似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要概括分析本詩的主旨和立意:
答案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說明)詩中用通俗的語言對秦始皇進行辛辣的諷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國、統一天下的艱辛,又批評他不知體恤百姓,一味殘暴,以至斷送天下的愚蠢。末兩句寫秦始皇苦心經營的墳墓,到后來被牧童失火燒毀,他自己只落得個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場。這是對秦始皇夢想獨霸天下、萬世為君的深刻諷刺。這首詩的主題思想和《阿房宮賦》相似,也是借古諷今,勸諭當政者不要胡作非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
[《阿房宮賦》教學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阿房宮賦教案
3.《阿房宮賦》教案
5.阿房宮賦教案模板
6.對教案的教后反思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