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兩首》教學設計
第二單元教學指要:
本單元鑒賞先秦到漢魏晉詩歌,從中可以發現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頭。教學重點是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領悟詩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賦比興手法及其藝術效果;了解四言詩、騷體詩、五言詩的節奏。
《詩經》《離騷》至漢魏晉詩歌的語言形式各不一樣,本單元以語言的節奏作為教學重點,旨在讓學生了解諸種語言節奏的劃分方法,能夠準確、流暢地朗讀;了解古代詩歌從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形式方面的發展進程;了解這一變化過程也是詩歌容量逐漸加大、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逐漸復雜的過程。《詩經》《楚辭》反映了我國奴隸社會現實生活。《詩經》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類,其中最有思想藝術價值的國風,它們大多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言志抒情詩,賦比興的寫作手法,《詩經》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教讀《〈詩經〉三首》,應引導學生了解《詩經》廣泛而深刻地反映的古代社會生活及其寫實精神;理解《詩經》的“六義”、重章迭句等特點。《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它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浪漫主義傳統。由于時隔久遠,會給鑒賞造成一定困難。理解字詞固然重要,但還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感受屈原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高尚節操和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上,放在品賞詩作的藝術手法藝術價值上。
《衛風 氓》
※教學目標
1、 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
2、 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了解賦比興的手法體會其藝術效果。
3、 把握《氓》的情節和主題,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劇原因。
4、 培養自主學習,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1、 能夠準確地誦讀本詩,并注意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2、 通過閱讀注釋來自己翻譯課文。
3、 《氓》是一首敘事詩,理清詩歌的敘事情節是個重點。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悲劇原因。
※教學難點
了解賦比興的手法在詩中的表現,體會其藝術效果。
※教學方法:討論法、點撥法、誦讀法、探究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詩歌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一朵奇葩,無數的詩人用真情澆灌它,用心血哺育它成長。它是心靈對現實最純潔的回答,是心靈與心靈碰撞的最智慧的火花。“情動于衷而形于言”這種最古老的文學樣式,素有“文學之母”、“語言的鉆石”之美稱。 這個世界,一切都可以老去,惟有詩歌永存。
今天我想考考大家,“風騷”一詞是什么意思?一指人舉止輕佻;如“身量苗條,體格風騷”“賣弄風騷”等。二泛指文學修養;如“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那么最初的意思是什么?它是兩個詞,本用來指兩大文學流派,風是指《詩經》的《國風》,騷是指屈原的《離騷》。在中國古代文學的長河中,現實主義的《詩經》和屈原浪漫主義的騷體作品交相輝映,并稱“風騷”。這兩部都是經典的文學著作,分別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傳統。這個單元我們將對這兩部作品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詩經》兩首中的《衛風 氓》。
二、 看課下注釋,把握重點信息,請同學簡介《詩經》,教師補充。
《詩經》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由周王朝通過各諸侯國的協助進行采集,然后命樂師整理、編撰而成的。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期的500年間的古代社會生活。原本只稱《詩》,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儒家奉有“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成書于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期,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五經》中以《詩經》最有文采。韓愈《進學解》:“《詩》正而葩”。“葩”,此作華麗有文采解。后來《葩經》被用作《詩經》的代稱。《詩經》的 詩歌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并普遍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詩經的段落稱之為“章”)。
《詩經》按其表現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又稱15國風,大都是民間的歌謠,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流行歌曲或者山野傳唱的民歌。(共160篇)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音樂。就像奧地利歌劇一類的高雅音樂。(共105篇)
“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共40篇)
《詩經》表現手法來分可分為賦、比、興三類。
賦,即直陳其事;指鋪陳排比,也可以是直接鋪敘,使詩歌顯得整齊勻稱,有氣勢。
例如:、《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比,即比喻,就是打比方;是《詩經》開創的修辭方法。
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物。即即景生情、托物興感,由具體事物引發想象和聯想。興也是《詩經》首創的修辭形式。以《關雎》為例。
“風”“雅”“頌”是《詩經》的三種藝術表現形式,“賦”、“比”、“興”是《詩經》的三種藝術表現手法,合起來被稱為詩經的“六義”。
孔子曾經這樣評價《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謂之‘思無邪’”。
二、第一教學板塊――誦讀:了解詩意,理清情節。
1、 放錄音
第一遍,讓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節奏。
第二遍,讓學生輕聲跟讀。
2、字詞正音, 指名學生朗讀。
3、 教師總結四言詩的誦讀節奏
誦讀時要注意,《詩經》是典型的四言詩,它的節奏韻律非常明顯,如“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4、 可再指名同學朗讀,大家指正。
二、根據課后的注釋來翻譯課文,梳理課文的行文思路。
1、學生輪流翻譯課文。
2、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討論每一章寫了什么內容?請用簡介的語言概括。
交流點撥課文的行文思路。
板書小結:參考一 參考二
第一章:男子求婚 女子許婚 (賦) 第一節 許婚
第二章:相思相戀 占卜結婚 (賦) 第二節 迎娶
第三章:以桑為比 勸誡癡女 (比興) 第三節 勸誡
第四章:以桑為比 控訴移情 (比興) 第四節 控訴
第五章:傾訴苦楚 表達悔恨 (賦) 第五節 反省
第六章:回顧甜蜜 表達決絕 (賦比興) 第六節 決絕
《氓》是一首敘事詩。敘事詩有故事情節,在敘事中有抒情、議論。作者用第一人稱“我”來敘事,采用回憶追述和對比手法。全詩分六章,每章十句(十個分句,可分成五個復句)。
第一、二章追述戀愛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勸氓“無怒”;“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是一個熱情、溫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興起,總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第四章,以興起,概說“三歲食貧”,“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決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順著“戀愛──婚變──決絕”的情節線索敘事。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塑造了一個勤勞、溫柔、堅強的婦女形象,表現了古代婦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下面是全詩敘事結構和感情基調。
三、分析人物形象,體悟情感
1、 學習“戀愛”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
(2)教師提問:在第一節中,詩作的敘事節奏頗似電影蒙太奇手法,選取了三個視覺效果極強的場面來表現。請用簡煉的語言概括出這三個場景。
點撥:初次相逢 定情相送 約期相別
(3)提問:在這些場景中表現了兩人什么性格?姑娘與心上人約定了婚期,在漫長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樣的表現?
點撥: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則溫柔、體貼。
“乘彼 垣”等六句繪聲繪色地描述了熱戀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現。
“復關”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會“泣涕漣漣”一會兒“載笑載言”,足見對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戀愛中的姑娘是那樣的天真、活潑、熱烈。
(4)提問:“爾卜爾筮”等四句表明戀愛終于有了結果。這是一段怎樣的姻緣?
點撥:神靈顯示,這是一段天賜良緣。“以我賄遷”,娘家以豐厚的嫁妝祝佑著女兒的幸福。姑娘帶著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給了男青年。至此,一個完整的敘事段落結束。
(5)讓學生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這一段的感情基調如何?從女主人公的這段回憶來看,她的婚姻是否像我們經常看到的那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點撥:(板書)感情基調:熱情、幸福
不是。從她的回憶看,二人戀愛自由,婚姻自主。
(6)要求學生朗讀一、二節。
2、 學習“婚變”這一部分。
(1)小組朗讀這一部分。
(2)提問:這一部分運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手法?
點撥:議論、抒情。
(3)提問:第三章和第四章在總結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概說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等詩句,這屬于一種什么樣的藝術手法?
點撥:比興的藝術手法。
(4)提問:比興的藝術手法我們在初中就學過,請同學們回憶一直,舉一兩例并說說比興手法的特點。《氓》中的比興句應該怎樣理解?用比興的好處是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關雎》《蒹葭》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吁嗟鳩兮!無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是比興句。
第三章以傳統的比興的開頭,先以蔥蘢的茂盛的桑樹寫照自己的青春,繼而又以誘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愛情,把戀愛中的少女比作貪食而快樂的小鳥,諄諄告誡之:不能沉溺于愛情。否則,結局悲慘,悔之晚矣。
第四章緊承上節的“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開頭就是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以樹木的枯萎凋零比擬流年帶下走了的青春,曾經光彩照人的少女在歲月中蹉跎了美麗的容顏。再加上婚后長期過著貧困的生活,被棄的命運此時卻降臨到了她的頭上。
這兩處使用比興手法的好處有:
結構上:①在敘事中插入比興句,使敘事暫時中斷,這樣就避免了敘事的平鋪直敘,一覽無余;②所插入的比興句在內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讀者能從中意識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滿,因此,敘事的線索似斷實連;③詩的前半部分寫婚前,后半部分寫婚后,中間的比興起過渡作用。
內容上:①比興句喚起人豐富的聯想。“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一般認為它們分別比擬女子容顏的潤澤和衰老,并相應地推測女子年長色衰是“氓”變心的重要原因。不過,也不妨理解得寬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葉沃若”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間情意濃密時;“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的景象,則如同兩人感情枯竭時。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樹作比,與女主人公勞動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從“抱布貿絲”一句來看,她養蠶做絲),富于生活氣息,同時還暗示了她的勤勞。
三、四章用起興的詩句,以自然現象來對照女主人公的戀愛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激發讀者的聯想,增強意蘊,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
(5)提問:第三章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點撥:由前兩章的敘事轉入這一節的抒情和議論,在讀者心理上造成了明顯的停頓和隔離。暗示著女主人公悲慘命運已經開始。
(6)提問:結合文章的三、四、五章考慮: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議論的方法回顧了自己幾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敗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點撥:(板書)悔恨、沉痛、但是不哀傷。
(7)齊讀這一部分。
3、 研習“決絕”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
(2)提問:女主人公通過上文的回憶、自省,在這一章她做出了選擇,什么樣的選擇?
點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這反映出她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點撥:(板書)清醒、剛烈。
(4)提問:同學們可議一議,想一想,這一章用的是什么樣的寫法?
點撥:對比 (板書)
(5)提問:把什么同什么作了對比?
點撥:將昔日的“信誓旦旦”與今日的結局作對比。
(6)關于運用對比的手法,在文中的其他章節還有多處,請同學們找一找,試舉幾例。
點撥:
氓婚前與婚后的態度形成對比。 偽裝忠厚--喜新厭舊
女主人公與氓對婚姻的態度形成對比。 深情專一--二三其德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性格形成對比。 溫柔軟弱--清醒剛強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思想感情形成對比。幸福甜蜜--悔恨沉痛
(7)齊讀第六章。
4、提問:從文中,我們可看出女主人公什么樣的形象特點?你是如何體會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的?
點撥:(板書)勤勞、善良、溫柔、賢惠、堅強。
戀愛時的情深意切――婚變中的委屈求全 ――被棄后的傷情無奈――覺醒后的清醒剛烈
5、提問:文中三次出現了“淇水”每次出現有什么不同,反映出人物怎樣的心境?
點撥:“送子涉淇,至于頓丘”,這是戀愛時,兩情依依的甜美;“淇水湯湯,濺車帷裳”,這是婚變后形單影只的凄楚;而“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更是被棄后撕心裂肺的哭訴了。同一條河,映襯出的是不同處境中同一人物的不同心境,
6、提問: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劇?你認為“氓”是個什么樣的人?
點撥:詩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熱情、堅強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她熱情、活潑的女性,她不顧家庭的反對,沒有過高的物質要求,和“氓”自由戀愛,結為夫妻,她勤勞、淳樸、不畏貧苦,與“氓”結婚后,真誠地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氓”身上。然而婚后丈夫對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侮,使她“及爾偕老”的愿望完全破滅了,她由忍耐、不平而轉為怨恨,終于發出痛楚的呼喊。詩中表露的她的怨恨更多于悲傷。使我們看到封建社會中婦女所受的壓迫和欺凌。女主人公的悲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這是由社會特點決定的。在男權社會中,女性在經濟上,政治上都處于附屬地位,她們的生活天地都很狹小,生活的幸福與否都維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個對感情、對家庭不負責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說是男權社會時的一個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時,他對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摯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顏的漸衰,他的愛情也隨風而去,全然不念往日恩愛,無情的遺棄了妻子,是一個對家庭不負責任的、始亂終棄的人。他以虛假的熱情欺騙了淳樸的少女,用謊誓空咒贏得了女子的信任,旦騙取到手,便露出了卑劣、兇暴的本相。
7、談談你學完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想?
四、課堂總結:
全詩大致按事實發展的過程敘述這一悲劇的始末。第三章為全詩的轉折,詩中肯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運用比興的藝術手法及對比的手法,將抒情、敘事、議論熔一爐而增加了敘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詩韻律和諧,塑造了一個勤勞、溫柔、堅強的婦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們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們尊敬,而男青年的作法則應遭到我們的唾棄。
[板書]
氓
(情節) 戀愛 婚變 決絕
(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至五章 第六章
(詩句) 秋以為期 無與士耽 亦已焉戰
載笑載言 士貳其行
至于暴矣
(基調) 熱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剛烈
五、布置作業
1、背誦第三四章。
2、完成《氓》的同步雙測。
3、翻譯《采薇》。
[《詩經兩首》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詩經兩首教案
2.詩經兩首的教案
3.詩經采薇教案教學設計
4.詩經兩首優秀教學設計
5.《詩經》教學設計
6.詩經《關雎》教學設計
9.詩經教學設計精選
10.《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