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方顯親情本色
或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或許是一封來信、一件禮物、一件小事,只要撥動了我們腦神經中最敏感的部位,就要讓它們存進你情感的倉庫。總有一天,它們會載著你的感動飛翔于筆下,那時,不需要美麗的語言,你也能寫出動人的文章。
[小引]
親情,是人間之至情,是人類誕生以來長寫不衰的永恒主題。古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吟得人情思悠悠,潸然淚下;今有“世迫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唱遍大江南北,聽得人沉思默想,淚眼迷離。綜觀古詩今歌,它們沒有華麗的語言,不雕琢,不修飾,卻能如此震撼人心。它們有什么?有“文章本天成”之境,有“清水出芙蓉”之格,有樸實的語言,寫出了親情本色。
例文一
媽媽喜歡吃魚頭
在我依稀記事的童年,家中很窮,二個月難得吃上一回魚肉。每次吃魚,媽媽先將魚頭夾進自己碗里,將魚肚子上的肉夾下,極仔細地揀去很少的幾根大刺,放到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親的了。當我也吵著要吃魚頭時,她總是說:“媽媽喜歡吃魚頭。”我想,魚頭一定很好吃的。有次,父親不在家,我趁媽媽盛飯之際,夾了一個,吃來吃去,覺得沒有魚肚子上的肉好吃。
那年,外婆從江北到我家,媽媽買了外婆喜歡吃的鮭魚。吃飯時,媽媽把本屬于我的那塊魚肚子上的肉,夾進了外婆碗里。外婆說:“你忘啦,媽媽最喜歡吃魚頭。”便瞇縫著眼,慢慢挑去那幾根大刺,放進我的碗里:“伢呀,你吃。”然后,夾起魚頭,用沒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嚼著,不時吐出一根魚骨。我一邊吃著沒刺的魚肉,一邊想,怎么媽媽的媽媽也喜歡吃魚頭。
29歲,我成了家,另立門戶,生活好了,經常買些魚肉之類的好萊。每次吃魚,最后剩下的,總是無人問津的魚頭。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轉眼女兒也能自已吃飯了。有次午餐,妻子夾了一塊魚肚子肉,極麻利地揀去幾根大刺,放進女兒碗里,自己卻夾起了魚頭。女兒見狀,也吵著要吃魚頭。妻說:“乖孩子,媽媽喜歡吃魚頭。”誰知,女兒說什么也不答應,非要吃不可。妻無奈,好不容易從魚鰓邊挑出點沒刺的肉來,可女兒吃了馬上吐出,從此,不再要吃魚頭。
從那以后,每逢吃魚,妻便將魚肉夾給女兒,女兒總是艱難地用小湯匙切下魚頭放進媽媽的碗里,孝順地說:“媽媽,您吃魚頭。”
從那以后,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女人做了母親,便喜歡吃魚頭了。
[點 撥]
每讀這篇文章,我都會感嘆唏噓很久。看過太多寫親情的文章,大多已經遺忘,可每逢輔導學生寫家庭生活的文章時,我總情不自禁地把這篇拿出來當范文。什么原因總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它呢?
是共鳴。每讀一遍,就有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共鳴,一些回憶總是閃電似的蘇生過來。
吃肉時,媽媽總給我們挑瘦肉,自己吃大家都不喜歡吃的肉皮,還說,就喜歡吃這味。
吃雞時,雞大腿、雞內臟總是挑給我們,媽媽則總吃雞爪、雞翅膀,還說,這些東西有嚼頭;有高級飲料,總是讓給我們,還說,它不喜歡那味。
像“魚頭”這樣的故事,在母親們身上該發(fā)生了多少呢?像“媽媽喜歡吃魚頭”這種美麗的謊言,母親們又說過多少次呢?作者用一個“魚頭”寫三代母親,這是因為從“魚頭”上發(fā)現(xiàn)了他們家母親們的共同點--偉大的、默默的、不顯山露水的舐犢之情。與其說這些是作者家里三代母親的共同點,不如說這是天下所有母親們的共性。一切偉大的愛都默默穿行于平淡的歲月,勿需太多的語言,母愛已如汩汩清泉在我們心里流淌。
例文二
無價的花生米
中秋節(jié)前,遠在他鄉(xiāng)的妹妹小玲來信家里寄點兒花生米去。
現(xiàn)在是收獲的季節(jié),要在往常,我們這里到處都是,可今年我們家沒有--僅有的幾畝旱田都作了“旱改水”。
媽媽知道后,什么也沒說。
烈日下,媽媽一鋤鋤地刨,一個個地撿。
太陽變紅的時候,媽拖著疲憊的身子搖晃著趕了回來。
熒屏前,燈光里,媽媽仔細地剝殼、挑選。
在一個忙中偷閑的雨天,爸爸帶著一封信和二斤花生米來到郵局。手續(xù)辦妥后,一算帳,共需郵費4.05元。
其實,爸爸和媽媽早就得知,小玲他們那兒的花生米是1.80元一斤。
[點 撥]
讀完文章最后一句:“其實,爸爸和媽媽早就得知,小玲他們那兒的花生米是1.80元一斤。”我深深震撼了:平凡的花生米,它身上寄托著無價的情義!
文章寫父母對女兒深沉的感情,是在不動聲色的敘述中蘊含著的。明明知道女兒那兒的花生米是1.80元一斤,2斤只要3.60元,卻毅然花4.05元寄去了花生米,還加上“一鋤鋤地刨,一個個地撿”,還加上“細細地剝殼、挑選”。那寄去的再不是1.80元一斤的花生米,那里面滲透了父母深沉的愛。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讓平凡的事物承載深厚的情,于細微處顯現(xiàn)宏旨精義,所以,即使文章語言平白如話,事情瑣碎平常,讀之如喝白開水,可那種樸實中的深情,令人回味悠長。
上面兩篇寫親情的文章,說的都是平常話,寫的都是平常事,但都樸實、真切,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
一、用愛心感受生活
生活中總是充滿情感,情感,是人類作為高級動物所特有的標志。情感是花,心就是培育花開的土壤,離開了心與心的交流,情感之花就不會開放。
《媽媽喜歡吃魚頭》里,除了一代又一代母親們對兒女無私的愛,更有“我對母親們的敬愛”。“從那以后,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女人做了母親,便喜歡吃魚頭了。”如果不設身處地地替母親們想想,沒有發(fā)自內心的那份感動與敬愛,怎么能歸納出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母愛定理呢?
《無價的花生米》中除了父母對孩子的不計價值的愛,更有著“我”對父母的“關愛”。“烈日下,媽媽一鋤鋤地刨,一個個地撿。”“太陽變紅的時候,媽媽拖著疲憊的身子搖晃著趕了回來。”“熒屏前,燈光里,媽媽仔仔細細地剝殼、挑選。”作者對父母的關愛看似不經意,事實上卻投入了整個身心。不然,母親刨花生的疲憊,剝殼的精心與仔細怎能寫得如此真切?
作者情動,讀者才會心動。要做到筆下有,必須自己心中先有。投入你的愛心去生活吧,讓心靈的土壤里愛意綿綿,讓筆下的世界永遠鮮花片片。
二、讓載體寄托情感
外事外物之所以能讓我們生情、感動,一個重要前提是“外事外物必須是我們生情的載體”。 “花生米”是父母深情的見證,而“魚頭”則是母愛的載體,是三代母親情感的積淀,有了這些寄托物,親情才顯得那么貼近,那么真實。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的確,它們總是愛意濃濃。但家庭成員、家庭環(huán)境、家庭條件、家庭故事等等的不同,使幸福的家庭也不盡相同。同時,由于親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的差異也決定了親情表達方式的差異。所以情感的載體也不盡相同,它或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或許是一封來信、一件禮物、一件小事,不管是什么,只要撥動了我們腦神經中最敏感的部位,就要讓它們存進你情感的倉庫。總有一天,它們會載著你的感動飛翔于筆下,那時,不需要美麗的語言,你也能寫出動人的文章。
你每天都生活在情感的包圍圈里,有父子情,母女情,兄弟姐妹情;有友情、師生情,陌生人給你的真情。用心去感受生活吧,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往往給我們感動。
精題設計
請以《感動》為題,寫一篇文章。
例文
感 動
我生活在一個很平凡的世界里,一切都好像理所當然。細細品味生活,才覺出走過的那些日子里,有淡淡的酸,有絲絲的甜,還有不經意就溜走的感動。
春雨折疊傘
年輕的春,動不動就掉眼淚,上午還春光明媚,到了中午偏偏下起了毛毛細雨。我與婷商量著到底是沖出去吃飯還是坐在教室里等雨停。
“我實在餓,反正雨又不大,沖出去算了。”我做出最后的決定。
我的聲音不大,但坐在前排的男生還是聽到了,轉過身來很滑稽地看了我和婷一眼,慢悠悠地說:“女孩子淋雨容易生病容易老,老了就……這樣好了,本人這里暫時有一把折疊傘供你們租用,先拿去吧,租金全免!”
我與婷相視而笑:“你呢?”
“哎,淋回家唄!”他說完真的抓起書包沖下樓去了,只剩下我和婷,還有那把黑色的折疊傘。
“其實,我們班的男生蠻可愛的。”吃飯時,婷突然對我說了這樣一句。
我點點頭,詭秘地問她:“感動了?”
暑假電話鈴
酷熱的天,烤得我心情煩躁。悶在家里聽知了無盡的喧囂,想想已過三分之一的暑假,即將步入初三的我卻還在懵懂中。
晚上,一家人正在看電視,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媽媽很嚴肅地接完了電話。我有所察覺,小心翼翼地問:“是誰的?”“是你的班主任!”--果不出所料。
媽媽仍舊看她的電視,我試探地問:“老謝說了啥?”
“他說你這次期末考試有進步,要你暑假抓緊時間,還說你很有后勁兒。”
我悄悄走回了自己的房間,扭開桌上的臺燈,淡淡的橘黃的光灑在書上。我拿起筆,心中有些許感動,我想:“沖老謝的話,不學好就不姓趙了!”媽媽在客廳里詫異地喊:“你不看電視了?”“嗯,不看了。”
秋風鈴
秋的腳步近了,我把風鈴掛在門上,聆聽秋風走后留下的清脆聲響。
某夜,我擁毯而眠,到半夜竟被凍醒了,伸手一摸,原來身上的毛毯不翼而飛。正待起來尋找,突然聽見風鈴微響--門開了。我趕忙擺個姿勢假裝熟睡。
一會兒,我聽見是媽媽的嘆息,既而身上一陣暖和--毯子又回來了。我偷偷把眼睛瞇成一條縫,只見媽媽拉開門又走了出去,留下風鈴微弱的響聲。
“睡了嗎?”爸爸問。 “睡了,毯子又踹到地上了,這孩子,連睡覺都不老實。”
我緊緊地抱著毯子,心里暖洋洋的。許久,爸媽都睡了吧,風鈴靜悄悄……
無雪的冬窗外
姥姥年紀大了,手腳不靈便了。兒女很孝順地請了個保姆,什么事都不讓她干,于是姥姥就常常坐在床邊無聊地看窗戶外頭的世界。
南國的冬無聲息地降臨了。窗外的世界仍舊是老樣子,沒有雪,或許多了幾棵禿樹,或許添了幾分蕭瑟。一天晚上,我聽見父母正在談姥姥的事。
“媽越來越不愛說話了,也不走動。”
“你媽得了腎衰,心情一直不好,成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看窗外,一個老人哪……”
不久,姥姥的床前擺了一臺彩電。新年到了,我和媽媽都爭著陪姥姥看電視。我知道,姥姥根本看不清電視里演了什么,也不明白電視里說什么,但她老人家確實很滿足很開心,因為在她的眼里不再只有窗外千篇一律無雪的冬,在這彩色的屏幕背后她看到了塞北的雪景,看到了哈爾濱的冰燈……我想:無雪的冬是殘缺的,姥姥終于透過她新的“窗口”看到完美的冬了。
人生步履匆匆,踩過春夏秋冬的肩膀,讓愛穿梭于心靈的縫隙,把美麗繪進靈魂深處,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季節(jié),每個角落都有愛,有美,有平凡的感動。
[樸實,方顯親情本色]相關文章:
1.男兒本色閱讀答案
2.有關樸實的同義詞
3.關于樸實近義詞
7.樸實反義詞是什么
10.樸實近義詞和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