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第五單元知識與技能歸納(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9-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五單元知識與技能歸納

本單元包括四篇宋代散文,在教學中需要了解唐宋八大家所代表的宋代散文的創作成就,理解散文中蘊涵的歷史教訓和人生哲理,還需要復習掌握相關文言文知識,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落實文言文句子的翻譯,立足課內、兼涉課外,為高考文言文的閱讀夯實基礎。

一、 知識點整理

1、通假字

(1)暴霜露,斬荊棘    暴,通“曝”,冒著。

(2)暴秦之欲無厭    厭,通“饜”,滿足。

(3)當與秦相較    當,通“倘”,如果。

(4)長樂王回深父    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稱。

(5)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聲音重濁而模糊。

(6)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7)汝識之乎    識,通“志”,記住。

(8)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考,通“拷”,敲打。

2、古今異義

(1)儼驂騑于上路    

  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上軌道。       

(2)思厥先祖父

  古:祖輩、父輩;今:指父親的父親。

(3)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古:終究,到……結局;今:連詞,表示另提一事。

(4)可謂智力孤危

  古:智謀和力量;今: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5)后秦擊趙者再

  古:兩次;今:表示又一次。

(6)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古:先例,舊事;今:指真實的或虛構的有人物有情節的事情。

(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十分之一;今:數詞。

(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古:不平常,不一般;今:很,十分。

(9)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到;今:連詞,表示另提一事。

(10)于是余有嘆焉

  古:“于”,介詞,譯為“由”;“是”,代詞,代這種情況。

  今:合用為連詞。

(11)豈非人事哉

  古:人力所及之事;今:指有關人員錄用管理等事宜。

(12)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古:屬官,下屬;今:做某種事。

(13)空中而多竅

  古:中間是空的;今:天空上。    

(14)自以為得其實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實際上。

(15)與向之噌  者相應    

  古:先前;今:方向,相對。    

3、常見實詞

(1)非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不是)

②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類)

③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④謫戌之眾,司》抗于九國之師也  (不,沒有)

(2)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得到,獲得)

②此言得之(適宜,得當,引申為正確)

③誠不得已(能夠,可以)

④君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讀dei,必須,應當)

(3)勢   

①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形勢)

②其勢弱于秦  (勢力,力量)

③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形狀) 

(4)道     

①有碑撲道(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理)

③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主張)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5)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  (車蓋)

②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承接上文表原因,可譯為“因為”)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則吵矣  (大概)

(6)文 

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文字)

②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紋)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  (文章)

④文過飾非 (掩飾)

(7)歸     

①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 (歸附,歸依)

②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返回)

③知其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歸還)    

④若水之歸下也  (歸聚,匯聚)

⑤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返回)

(8)易     

①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容易)

②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輕易)

③以亂易整,不武(替代)

④天下事有難易乎  (容易)

(9)告     

①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少牢告廟,請其矢(祭告,禱告)

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告訴,告知)

③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告之于帝  (上報,報告)

④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祭告,禱告)

  (10)鼓     

①微風鼓浪  (振動)

②噌噸如鐘鼓不絕  (一種打擊樂器)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擊鼓)

(11)殆     

①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危險)

②酈元之所郵聞,殆與余同  (大概)

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通“怠”,懈怠)

④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幾乎,近于)

(12)發     

①而大聲發于水上  (發出,發生)

②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發射,射出)

③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出發)

④舜發于畎畝之中  (啟用,被任用)

⑤發闖左遺戍漁陽九百人  (征發,征調)

⑥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  (拿出)

⑦非常之謀難于猝發  (發動)

⑧而又有剪發杜門,佯掛不知所之者  (頭發)

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抒發) 

⑩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  (發送)

1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勒草廬之中(拜訪)

12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

(13)始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開始)

②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當初)

③余始循以入(開始)

④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才)

4、常見虛詞用法

(1)或    

①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有人)

②馬之千里者,-食或盡粟-石  (有時,偶或)

③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有的……有的……)

④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或許,也許)    

(2)乃     

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是,就是,副詞,表示判斷)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兵乃出  (才)

(3)然    

①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如此,這樣)

②吳廣以為然(對,正確)

③有穴窈然(......的樣子,形容詞詞尾)

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但,但是)

(4)與

①與爾三矢  (給)

②求!無乃爾是過與  (通“歟”)

③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為,給,替)

④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給)

⑤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和)

⑥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親附,親近)

(5)其

①吾其還也  (語氣副詞,表示祈使,可譯為“還是”)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語氣副詞,表反問,可譯為“難道,豈”)

③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副詞,表示估計,可譯為“大概”)

④于亂石間擇其-二扣之  (代詞,其中的)

⑤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代詞,前者可譯為“它的”,后者可譯為“那些”)

⑥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代詞,指代第一人稱,我,自己) 

(6)莫

①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通“暮”,傍晚)

②土大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不)

③愿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不要,不可)

④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沒有人,沒有誰)

(7)何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什么)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

③水何澹澹  (多么)

④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為什么)

⑤豫州今欲何至  (哪里)

5.詞類活用

 名詞的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①族秦者秦也  (滅族,殺死一族的人)

②以地事秦  (侍奉)

③義不賂秦  (堅守大義)

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禮遇)

⑤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

⑥名之曰“褒禪”  (命名)

⑦則或咎其欲出者  (責怪)

⑧莫能名  (說明白)

⑨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裝)

⑩微風鼓浪  (激起)

11而此獨以鐘名  (命名)

12噌吰如鐘鼓不絕  (敲鐘擊鼓)

(2)名詞用作狀語

①日削月割  (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②有泉側出  (從旁邊)

③一夫夜呼  (在夜里)

④倉皇東出  (向東邊)    

⑤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用船,坐船)

⑥事不目見耳聞  (親眼;親耳)

 動詞的活用

(1)動詞用作名詞

①人之愈深,其進愈難  (前進的道路)

②而其見愈奇  (見到的景象)

③則其至又加少矣  (到達的人)

④謬其傳  (流傳的文字)

  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用作名詞

①問其深  (深度)

②常在于險遠  (險遠的地方)

(2)形容詞用作動詞

①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保持完整)

②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窮盡,走到盡頭)

③火尚足以明也  (照明)

④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盡情享受)

  使動用法

①李牧連卻之  (使……退卻,擊退)

②憂勞可以興國  (使……興盛)

③逸豫可以亡身  (使……滅亡)

④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使……嗚)

⑤數十伶人困之  (使……處于困境)

  意動用法

①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以……為鑒戒)

6.文言句式

(l)判斷句

①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③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④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⑤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⑥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⑦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⑧梁,吾仇也。

⑨此三者,吾遺恨也。

⑩燕王,吾所立。

11所在皆是也。

12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13此世所以不傳也。

(2)被動句

①洎牧以讒誅。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③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④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⑤智勇多困于所溺。

⑥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3)省略句

  省略主語

①(其)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②(眾)扶而仆之。

  省略謂語動詞

①至丹以(派)荊卿(刺秦土)為計……

②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省略賓語

①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

②舉(之)以予人。

  省略介詞

①磔磔(于)云霄間。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絕壁之下。

③余自束發讀書(于)軒中。

(4)變式句

  賓語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定語后置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介詞結構后置

①趙嘗五戰于秦。

②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③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二.文言文翻譯的要求

  翻譯文言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三、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在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 

四、文言文翻譯的失誤形式

(一)不需翻譯的強行翻譯  在文言文中凡是國名、地名,人名,官名、帝號,年號、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譯時,可以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不用翻譯,因為這些詞一般都無法與現代漢語對譯。如: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 

  譯成:晉國侯王和秦國霸主包圍鄭國,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 

(二)以今義當古義  有的詞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意義已經變化了,有的詞義廣大,有的詞義縮小,有的詞義轉移,有的詞感情色彩變化,有的名稱說法改變。因此,要根據原文的語境確定詞義,且不可以今義當古義。下面幾例翻譯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門豹治鄴》 

譯成:這個女子品質不好……應該再找個品質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蘇武傳》 

譯成:使者聽了很高興,按照常惠說的來辭讓單于。 

3、(虎)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譯成:老虎咬斷驢子的喉嚨,吃完驢子的肉,才到樹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譯成:先帝(劉備)不認為我卑鄙無恥。 

  這四句翻譯均犯了以今義譯古義的毛病。例1的“好”屬于詞義擴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現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質,對人、對事、對物都可以修飾限制。譯句應改成“這個女子長得不漂亮”。 

  例2的“讓”屬于詞義縮小,在古代漢語中既可以表“辭讓、謙讓”之意,又可表“責備”之意,而現在只用于“辭讓、謙讓”的意思。譯句中的“辭讓”應改為“責備”。 

  例3的“去”是詞義轉移,由古義“離開某地”的意思,后來轉移為“到某地去”。意義完全相反。譯句中的“才到樹林中去”,應改為“才離開”。 

  例4的“卑鄙”屬于感情色彩變化。在古代這個詞是中性詞,指地位低下,見識淺陋。現在是貶義詞,指人的行為或品質惡劣。譯句中的以今義當古義,應改為古義。 

(三)該譯的詞沒有譯出來  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譯成:以藺相如的功勞大,拜他為上卿。 

  譯句沒有把“以”譯出來,應當譯成“因為”,也沒有把“拜”譯出來,應當譯成“任命”才算正確。 

(四)詞語翻譯得不恰當  例如: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譯成:不愛惜珍珠寶器肥田沃土。 

譯句中把“愛”譯成“愛惜”不當,“愛”有愛惜之意,但在這個句子中是“吝嗇”的意思。 

(五)該刪除的詞語仍然保留  

例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譯成:從師學習的風尚也已經很久不存在了。 

  譯句中沒把原句中的“也“刪去,造成錯誤。其實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語氣助詞,起到舒緩語氣的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在翻譯時,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頓、湊足音節,或者起語氣作用的助詞,或者起連接作用的虛詞,它們沒有實在的意義,雖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譯時,因為沒有相當的詞可以用來表示它,應該刪除不譯。比如表示判斷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譯時應該從譯句中去掉,并在適當的地方加上判斷詞“是”。 

(六)省略成分沒有譯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沒有必要翻譯出來,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須翻譯出來語意才完全  如: 

權以〈 〉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司馬光《赤壁之戰》) 

譯成:孫權給群臣看,沒有誰不嚇得改變了臉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書信,而譯句中沒有譯出來,應該在“孫權”的后邊加上“把曹操的書信”,語言才顯得清晰完整。 

(七)該增添的內容沒有增添  在翻譯時,有時為了文句符合現代漢語習慣,必須增添一些內容,才算恰當,如: 

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 

譯成:現在劉表剛剛死亡,兩兒子不團結。 

在數詞“兩”后邊加上量詞“個”,語氣才顯得流暢。再如: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譯成:因此,先主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他。譯句中在數詞“三”后加上量詞“次”字。 

(八)無中生有地增添內容  一般說來,文言文翻譯必須要尊重原文的內容,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增添一些內容,以至違背原文的意思。否則,就會造成失誤,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譯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潔,學有專長,樂于助人并且可以當我老師的人在里面。 

  譯句中的“品行高潔、學有專長,樂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沒有這個內容,是翻譯者隨意加進去的,應刪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應當譯出的意思卻遺漏了  沒有把全句的意思說出來,只說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譯成:孔子說:“學習后要復習,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 

  譯句把“時”的意思漏掉了,應該在“復習”前加上“按時”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譯句。 

  (十)譯句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則  在古代漢語中,有一種倒裝句,這種句子在翻譯時,一般說來,要恢復成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例如: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譯成:尋找人可以出使回報秦國的,沒有找到。 

  這個句子翻譯的不妥,因為原句是定語后置,在翻譯時必須把定語放回到中心詞前邊,正確的翻譯是: 

  尋找可以出使回報秦國的人,卻沒有找到。再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譯成:蚯蚓沒有爪子和牙齒的鋒利,筋骨的強壯。 

  這個譯句沒有按定語后置的特點來譯,正確的翻譯應該是: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壯的筋骨。

五.高考文言文翻譯應對策略

高考文言文閱讀中,增加了直接翻譯題,這既能考查學生對實詞、虛詞、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識、句子間的語意關系的領會,又能考查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這比以往的用選擇的形式來判斷文言句子翻譯的正誤,難度上升了。要做好這一類文言翻譯題,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方法。 

1、加字法 

    即在單音節詞前或后加字,使之成為包含這個語素的雙音節詞或短語。 

例:天下事有難易乎?(《為學》) 

--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 

2、替換法 

   有些詞,在古書里常用,但在現代漢語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詞所表達的意思古今說法不一樣,這就要用今天的說法去置換古代的說法。 

例:將兵與備并力逆操(《赤壁之戰》) 

"將"換成"率領","并"換成"合","逆"換成"迎戰"。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游褒禪山記》) 

"瑰"換成了"珍貴","觀"換成了"景象"。 

3、拆分法 

    有些詞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現代漢語中也使用,但詞義已發生變化,有的擴大縮小了,有的已發生了轉移,這時翻譯的時候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率妻子兒女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妻子"在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兒女"。 

4、補充法 

    文言文中有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譯時要將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補出來,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譯。 

    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促織》) 

    "以一頭進"前省略了主語"華陰令","試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織","責"后省略了賓語"之",翻譯時要補上再翻譯。 

5、轉述法 

    用符合現代漢語習慣的詞語來表述用了某種修辭格的詞語。 

    例: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記》) 

    "縉紳"是古代大臣上朝將手板插在腰帶里,這里是借代用法,譯為"做官的人"。 

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過秦論》) 

    "云"、"響"、"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譯為"像云一樣地""像回聲一樣地""像影子一樣地"。 

6、保留法 

    古文中的專名如人名、地名、年號、國名、官職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譯。 

例: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后序) 

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不譯。 

7、刪略法 

    指刪去那些只起語法作用而沒有實在意義的虛詞,或某些表敬稱或謙稱的詞。 

    例:戰于長勺,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句中的"之"是個音節助詞,可不譯出來。 

    張良曰:"謹諾。"(《赤壁之戰》) 

    句中的"謹"表謙稱,也可刪去不譯。 

8、調序法 

    古漢語中句子成分的位置與現代漢語有一些不同之處,常構成倒裝句,應調整成合乎現代漢語的規范句序后再翻譯。 

    例: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這既是一個謂語前置句,又是一個賓語前置句,翻譯時謂語和賓語都必須回到它們應有的位置上,可譯成"您關心別人困難的品行表現在哪里呢?

9、變通法 

    主要用在直譯后很別扭,或根本就無法直譯之處。 

    例如: "秋毫不敢有所近"一句,直譯為"連秋天里鳥獸的毛也不敢接近",這話讀起來不順,聽起來別扭,如果變通一下,譯為"連最細小的東西都不敢占為已有"意思就明白多了。 

10、點義法

    古人在文中好用典故,翻譯時不必將典故照抄出來,只需點明典故在此的含義即可。例如:譚嗣同對梁啟超說:"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析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這句話中提到了程嬰等四個人,翻譯時無法把他們的故事也放進去,但如果全部刪去則又影響文意,這時翻譯出該典故在這里的含義--我要像杵臼、西鄉那樣為維新變法這個理想而死,以報答皇上;您要像程嬰、月照那樣為維新變法這個理想而出走,以圖謀將來--就可以了。 

11、凝縮法 

    對古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互文見義,互文同義這些用了繁筆的文句翻譯時要加以還原,用簡筆的形式翻譯。 

    例:通五經,貫六藝(《張衡傳》) 

    這是互文同義,可譯為:"精通五經六藝。" 

12、擴充濃縮法 

    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簡而意豐,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單,對這些句子就可用擴充或濃縮的辦法來翻譯它。 

    例: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論積貯疏》) 

    翻譯時要將其擴充,使意思明豁,可譯為:使敵人降順,讓遠方的人歸附,招撫誰,誰會不來呢? 

    又如: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過秦論》)句子將一個意思從各方面加以鋪陳,語意連貫,氣勢闊大,但現代漢語里找不到相應的詞語來一一對譯,這時可濃縮為:秦國有并吞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第五單元知識與技能歸納(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教師技能大賽演講稿

2.早教中心親子課程教案

3.八下英語第五單元課件

4.《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5.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6.有余數的除法單元教案

7.小升初的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8.第五十六號教師的奇跡演講稿

9.高三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10.《木蘭詩》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