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梅第一中學 黃智平
在“霜林醉”的季節里,王實甫在文學長廊的那一頭,以崔鶯鶯圓心,為我們描畫了一幅令人心碎的離別圖:
陰霾的天空,雪片仍在不斷地飛旋著飄飄而下;沉郁的古道,在“嘩啦啦”的響動。
是誰讓它無情地飄離?是誰讓它無情的拍打?
是肆意狂亂了思緒!
霎時間杯盤狼藉,那馬蹄聲撕碎了燦爛的春天,那車輪聲重重地在心底碾過。
孑孓望著你離去的背影,遠去的腳步伴著落日的沉靜,朦朦的暮靄,消融了你,將你的一顰一笑,定格在我的心中……
詩意的迷惘與濃濃的哀愁是《西廂記長亭送別》中最動人的色調,其比山高,比海深,比無邊的芳草更加無邊無際的離愁別恨,感染著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條更加久遠的歷史長河。
據此,許多評論者認為:《長亭送別》從頭到尾是一曲迷人的詩劇,是一首優美動人的愛情詩,洋溢著明快的抒情節奏。但是,我在讀完讀《長亭送別》,透過鶯鶯與張生纏綿惜別的場面,看到的不僅僅是“楊柳岸曉風殘月”式的傷離別之情,而是隱藏其背后鶯鶯的濃重悲涼,深深心痛……
鶯鶯原本就是“長在深閨人未識”,從小就聆聽著“治家嚴肅,有冰霜之操”的母親的教誨,沐浴著封建禮教,受著最傳統思想的熏陶。因此,崔鶯鶯自覺遵守、維護封建社會給予女子的禮教規范。但是作為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子,內在的“自我”又充滿了對愛情的渴望。一旦機會降臨,自我膨脹的結果便是張揚自己作為“人”的本性。性格的二重性注定了鶯鶯內心在矛盾中哀痛。
當張生出現在鶯鶯的生活中占據了其精神世界之后,她的靈魂無時無刻不在跟母親、張生進行激烈的對話,外在、理性的“我”和內在、感性的“我”之間展開激烈的沖突,結果是讓她在懷著對愛情婚姻的渴望的同時,充滿著深深的恐懼感。
與母親對話反映了鶯鶯對封建禮教的恐懼。
唐代因襲魏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氏族”的傳統,以“崔盧李鄭王門女,不入尋常百姓家”為正統,門閥觀念十分嚴重。作為崔相國的遺孀崔老夫人自然擔當起了這一禮教的代言人,她執意打發張珙上京赴考,“到京師休辱末了俺孩兒,掙揣一個狀元回來者”,表現出了封建代言人對功名執著時的頑固立場。而面對強大的“正統觀念”,盈盈內在的“我”堅決反對張生上京赴考,認為“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而外在的“我”又在不自覺地維護“門閥觀念”,“你與俺崔相國做女婿,妻榮夫貴”,表現出來自家庭的優越感。內“我”與外“我”沖突的實質是,一方面對禮教反抗與否定,另一方面是對自己摯著于愛情行為的否定,從而讓鶯鶯內心充滿了對封建等級秩序的恐懼。恐懼的實質是鶯鶯以封建正統的價值尺度來評判自己,她無法真正超越封建基因對人性的規范,這也正是她“眼中流血,心內成灰”的社會根源。
與張珙對話反映了鶯鶯對婚姻前景的恐懼。
鶯鶯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當時的社會根本沒有自由婚戀的土壤:男婚女嫁必須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為地位尊貴的前相國之女,美麗賢惠的千金之軀,德才兼備的深閨小姐,豈能與門不當戶不對的書劍飄零的秀才于月下西廂私定終身?封建婚姻制度要求“男女授受不親”,作為深閨中的女子,豈能愛上了一個白衣書生?封建規則要求婦女“三從四德”,豈給一個弱女子選擇婚姻的權利?因此,陷入愛情漩渦中的鶯鶯自然對前途充滿深深的恐懼:“我只怕你‘停妻再取妻’、此一節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
鶯鶯與張生的對話,并非是完全建立在“琴瑟和弦”的基礎上,相愛的兩個人在思想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對功名認識的差異。 始于隋朝的科舉制度,在唐代更有力地吸引、鼓勵著知識分子,使他們為了成就功名而不惜犧牲一切,包括遺棄自己的情人或妻子。張生原來就是一個打算上朝取應的舉子,由于邂逅鶯鶯才滯留浦東,愛情獲得之后,上京應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此,無論鶯鶯怎樣挽留,執著于功名的他,“憑著胸中之才,視官如拾芥耳”,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求取功名之路。而在對待功名的問題上,鶯鶯斬釘截鐵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蓮開并蒂”遠勝于“狀元及第”。
對愛情認識的差異。 張生對鶯鶯的愛,過多地停留在感官的愉悅層面,他并沒有在思想上走近鶯鶯,因而不知道鶯鶯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愛情婚姻。而鶯鶯對張生的愛,超越了功名與利祿,追求 “有心與他舉案齊眉”式的民主婚姻。
張生與鶯鶯兩個人對功名、愛情認識的差異,注定了鶯鶯內心充滿了哀痛,“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而這種哀痛是張生無法預料,更無法理解的。因此,在追求愛情的路上,鶯鶯只是一個獨行者,張生并沒有也不可能真正與她結伴同行。鶯鶯深深陷入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恐懼中,透過模糊的淚眼,看著愛人漸行漸遠,消失在暮靄遠山之中。
王實甫生活的環境是較為開放的,人們很容易產生與現實沖突的新觀念,在變化著的思想觀念與現實之間,人的靈魂注定是要痛苦的。
令人欣喜的是,于傳統的文化積淀里,我們找到了王實甫壘起的人性的塔峰,欣喜地接納了一具極可愛的生命--崔鶯鶯,雖只是虛構的所在,在人們的心中卻成了一種更宏大的、更切實的存在。我們不僅僅把目光鎖定在其美化和詩化的層面上,更深的意義是,從她那如泣如訴的言詞中,偷窺到了民族步履的蹣跚;從她那頗似固執的行為里,感受到了新思想在前夜的陣痛。
崔鶯鶯內心的隱痛是一個時代的隱痛。
作者郵箱: huangzhiping@163.com
[《長亭送別》離別審美意蘊光環后的隱痛(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3.《長亭送別》課件
4.長亭送別教案
6.《西廂記·長亭送別》欣賞
7.《送別》閱讀答案
8.送別的近義詞
9.送別詩歌大全
10.送別詩句6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