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博雞者事 高啟
博雞者袁人,素無賴,不事產業。日抱雞呼少年博市中,任氣好斗,諸為里俠者皆下之。
元至正間,袁有守多惠政,民甚愛之。部使者臧,新貴,將按郡至袁。守自負年德,易之,聞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會袁有豪民嘗受守杖,知使者嗛(xián,懷恨)守,即誣守納己賕(qiú,賄賂)。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袁人大憤,然未有以報也。
一日,博雞者遨于市,眾知有為,因讓之曰:“若素名勇,徒能藉貧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貲,誣去賢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誠丈夫,不能為使君一奮臂耶?”博雞者曰:“諾。”即入閭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數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華衣乘馬,從群奴而馳。博雞者直前捽下提毆之。奴驚,各亡去。乃褫(chǐ,剝奪)豪民衣自衣,復自策其馬,麾眾擁豪民馬前,反接,徇諸市,使自呼曰:“為民誣太守者視此!”一步一呼,不呼則杖,其背盡創。豪民子聞難,鳩宗族僮奴百許人,欲要篡以歸。博雞者逆謂曰:“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則闔門善俟,吾行市畢,即歸若父,無恙也。”豪民子懼遂杖殺其父,不敢動,稍斂眾以去。袁人相聚從觀,歡動一城。郡錄事駭之,馳白府。府佐快其所為,陰縱之不問。日暮,至豪民第門,捽使跪,數之曰:“若為民不自謹,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為怨望,又投間蔑污使君,使罷,汝罪宜死。今姑貸汝,后不善自改,且復妄言,我當焚汝廬,戕汝家矣。”豪民氣盡,以額叩地,謝不敢,乃釋之。
博雞者因告眾曰:“是足以報使君未耶?”眾曰:“若所為誠快,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博雞者曰:“然。”即連楮為巨幅,廣二丈,大書一“屈”字,以兩竿夾揭之,走訴行御史臺。臺臣弗為理,乃與其徒日張“屈”字游金陵市中。臺臣慚,追受其牒,為復守官,而黜臧使者。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
高子曰:“余在史館,聞翰林天臺陶先生言博雞者之事。觀袁守雖得民,然自喜輕上,其禍非外至也。臧使者枉用三尺,以讎一言之撼,固賊戾之士哉!第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憤,識者固知元政紊弛而變興自下之漸矣。”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釋義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守自負年德,易之 易:輕視 B.將按郡至袁 按:巡視
C.遮豪民于道 遮:遮蓋 D.冒使君,杖汝,法也 冒:冒犯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若誠丈夫 若所為誠快 B.博雞者以義聞東南 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憤
C.日暮,至豪民第門 第為上者不能察 D.諸為里俠者皆下之 若為民不自謹
11.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博雞者見義勇為、有勇有謀的一組是
①日抱雞呼少年博市中,任氣好斗 ②博雞者曰:“諾。”即入閭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數十人,遮豪民于道 ③博雞者直前捽下提毆之 ④豪民子聞難,鳩宗族僮奴百許人,欲要篡以歸 ⑤臺臣慚,追受其牒,為復守官 ⑥乃與其徒日張“屈”字游金陵市中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本文欲揚先抑,開篇交代博雞者是一個沒有正當職業、游手好閑的流氓無賴,為故事的進一步發展作了很好的鋪墊和反襯。
B.高啟是明初詩文大家。本文塑造了博雞者這樣一個令人敬佩的游俠形象。作者通過一系列的語言、行動及細節描寫,使博雞者的形象生動突出,使得他的任俠好斗、有勇有謀的思想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C.本文刻畫的主要人物是博雞者,但作者并沒有局限于個人的褒貶,而是把批判的鋒芒直指社會核心和政治高層,揭露了元代社會權貴專橫、豪民肆虐的黑暗現實,反映了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
D.作者在篇末的評論中,從治理國家的角度分別評述了袁守、臧使者和為上者,其中暗含對當政者的諷諫之旨。這種篇末點評的寫法深受司馬遷史傳筆法的影響。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袁人大憤,然未有以報也。(2分)譯文:
(2)府佐快其所為,陰縱之不問。(3分)譯文:
(3)臧使者枉用三尺,以讎一言之撼,固賊戾之士哉!(4分)譯文:
[_高考文言文閱讀訓練(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0.高考文言文閱讀方法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