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花卉引導同學回顧思考有關荷花的詩文,以及人賦予它的特定文化內涵(出示幻燈片),導入新課。
介紹作者;(教師)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澤東的著作里。本來朱自清既沒加入國民黨,也不是共產黨人,而是一位有獨立人格的自由知識分子,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進入毛澤東的視野的。但是在新中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寫入了他的政論名篇《別了,司徒雷登》中。毛澤東這樣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最終,朱自清先生貧病交加,倒在了蔣家王朝最后一個冬天,也倒在新中國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時候年僅48歲。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載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冊!他也因此贏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幻燈片出示)
二.課文閱讀:
1, 配樂朗讀
2, 同時給文章每個段落加上番號。找出文中表現作者心情的語句。
3, 抓住關鍵詞語,理出作者游蹤,探究作者情感路線。
相信優美的誦讀已經讓我們沉醉其中。現在大家來看看文章開頭。
問題1: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么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
師生交流明確:主要是由于“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夜深人靜之時本應好好休息了,但許多事情剪不斷,理還亂,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來排遣內心的煩惱!
全文就是圍繞“頗不寧靜”這一心情展開的,它就像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始終在全曲中回蕩!
問題2:為排遣不寧靜,作者散步的游蹤是怎樣的?(齊答)
師生共同明確。
游蹤:家--小路--荷塘--家
問題3:一夜暢游,朱自清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嗎?
學生齊答。(只讓學生回答“找到”還是“沒有找到”)到底找到沒有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請看第3自然段的內心獨白。我們先一起來朗讀這個自然段。
學生朗讀。
問題4:這一段獨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樣的心情?
學生明確:盡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種淡淡的喜悅之情!作者只有這幽僻的壞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個自由的人,才能夠拋開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惱。--可見作者對現實的不滿!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為能夠暫時得到自由,欣賞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悅。--可見作者幻想超脫現實!
4, 幻燈片出示課文心情的脈絡。
5, 朗讀課文4.5.6段
第二課時
導入:提問:由課題可以知道,本文屬于寫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課文哪些段落是描寫這兩種景物的呢?
三、鑒賞、分析課文的景物描寫部分
(一)誦讀、鑒賞第4段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景,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明確:月下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五個方面。
3.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五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閱讀品味它的妙處。
明確:(第1組)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運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美。
(第2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裊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羞澀神情的,現在用來寫荷花,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這是擬人寫法。接著連用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
(第3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提示學生參看“練習二”)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想象的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第4組)荷波:“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第5組)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作者把所見與想象結合,“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傳意,這里用來寫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那葉子下的水“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寫景重點。
本段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翩。更絕的是全段不著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請同學們朗讀品味。
5.齊聲朗讀課文第4段,品味其寫景特點。
(二)誦讀鑒賞第5段(仿照第4段的鑒賞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本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
明確:葉、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飄渺的特點。
3.提問: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描繪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試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可分成4組討論后回答)
明確: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
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雖著意寫月色,但又處處不忘荷塘,用幾個傳神的動詞,從不同角度寫出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請同學們看著掛圖展開想象,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5.齊聲朗讀第5段,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
(三)誦讀、鑒賞第6段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與課文第2段照應,試比較兩段寫景的異同。(閱讀比較后回答)
明確:相同:都寫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寫了樹、小路。
不同:第2段重點寫了小煤屑路的寂靜、陰森,寫得簡略。而本段則以樹為著眼點,由近及遠,寫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再由靜到動,寫到蟬聲、蛙聲,顯然,
3.提問:本段寫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選用了一些疊字疊詞(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試結合語境,說說這些詞語的妙處。(學生閱讀后回答)
明確: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
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4.師生共同小結。
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奏鮮明,韻律協調,富有音樂美。請大家再次朗讀體會。
5.齊聲朗讀第6段,體會其特點。
四、學生找自己喜歡的句子,說明原因。
五.(2)下面四句詩,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寫《荷塘月色》一文的動機和心情?
l.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l.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
l.剪不斷,理還亂,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附錄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是不是有點矛盾?
這里作者實際上強調的是“冷靜”和“獨處”,因為“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重點還是在后面的“冷靜”和“獨處”。用平時的熱鬧來反襯現在的冷靜,用平時的群居來反襯現在的獨處。因為接下來后面有一句“這是獨處的妙處”。
小結:揣摩語言要聯系上下文。
5、“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的似的。”作者在寫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寫到歌聲了?
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錢鐘書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請大家看到課文后面的練習二。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宋代詞人秦觀有詞曰“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夢與花互比,愁與雨互喻。還有詩人艾青曾寫詩這樣描繪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你的耳朵在偵察,你的眼睛在傾聽……”這也是通感。其實,通感并不僅僅在文學作品中才被使用,實際上日常用語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說某位同學的聲音很粗,難道他的聲音是有直徑的嗎?現在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呈現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們決不認為我是在說你們的笑臉是抹了糖的吧!
6、“這令我到底掂著江南了”的“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寫“只不見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蓮子清如水”而來。
這是一首情歌。“蓮子清如水”’就是“憐子情如水”的諧音。
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對情感的表現是極富藝術性,含蓄而美。比如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而現在的一些流行歌曲,開口是就“讓我一次愛個夠”!你們看,同樣是表現愛情,中國的古典文學詩詞與現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兩種藝術境界!同學們要學會鑒賞真正的美。
7、課文第四段說“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一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既然只有“一絲”,為什么會“像閃電一般”呢?
這里的“一絲”既指程度很輕,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閃過去了。所以,“像閃電一般”。
8、“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為什么作者要用裙來比喻葉子呢?
荷葉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種舒展、旋轉
的動感,很美。荷葉本來是靜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動的,是舞女的裙。這是以虛寫實,以動寫靜。
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師生共同活動)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覺是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忽然想起來采蓮的事情來了”--“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作品結構分析:
全文共10個段落,每段都有其獨立的內容,但從作者的行蹤變化上看,從扣文題的主體文字與宕開筆墨寫聯想的“閑筆”來看,這10個自然段還可以劃分成幾個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們對內容的分析和對主旨的探索:
緣起:第一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觀荷塘:第四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七、八、九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十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寫觀荷緣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寫荷塘月色。(景)(主體)
第三部分:(7-10)寫景中人。(情)(尾聲)
作者介紹: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等地中學任教。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吶喊-自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學生回答學過的魯迅的作品,并講點關于魯迅的故事。
2. 幻燈片介紹魯迅和他的作品。
3. 介紹什么是序 自序。
二,閱讀課文
1, 自讀課文,要求給段落寫上序號,并找出文中表明地點的地方。
2, 找出文中表明文意的地方。
3, 理清全文的敘事線索。
“好夢”(青年時代的三個夢)--“寂寞”(夢境破滅后的沉默)--“吶喊”(沉默后的爆發)
4.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既然“自序”一般多說明寫書的宗旨和經過,那么魯迅寫《吶喊》的宗旨是什么呢? “吶喊”是大聲呼喊助威的意思,由此看來,魯迅先生也是在給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給誰助威呢?請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并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于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
他是在給這些猛士吶喊助威,那么,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魯迅先生又說,他的吶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們不憚于前驅”,為什么猛士“前驅”還會害怕?他們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前驅的?
猛士們為什么會是“寂寞”的呢?“寂寞”這個詞在文中出現好多次,把它們找出來。
(1)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這是怎樣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3)這寂寞又一天一天長大的起來,如大毒蛇,纏住了我的靈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驅除的,因為這與我太痛苦。
(5)后來也親歷或旁觀過幾樣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為我所不愿追懷。
(6)至于自己,卻也并不愿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傳染給也如我那年輕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
魯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的,獨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由此可見,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無反應的悲哀。那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5.文中的夢有那些?第一個“夢”,到南京去學洋務,尋求別樣的人們。(第2-3節)
第二個“夢”,到日本學醫,走科學救國的道路。(第4節)
第三個“夢”,棄醫從文,提倡文藝運動,改變國民精神。(第5-6節)
6..課文結構:幻燈片 課文第一部分(1-10§:魯迅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思想發展歷程)。課文第二部分(11─24§:介紹寫作《吶喊》的緣由、經過和為革命而創作的文藝觀點、創作態度。)
三.課文講解:
1紹興 侍親疾 看透世態,想走異路
在紹興的四年,服侍久病的父親,幾乎是每天出入于質鋪和藥店,并尋找藥引。
這段生活經歷,讓魯迅看見世人的真面目,于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
我們結合魯迅的家庭情況來看。魯迅幼時家庭經濟比較寬裕,家里有四五十畝水田,并不愁生計。但十三歲那年,家庭突遭變故,祖父因科舉案件下獄,繼之而來的是父親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頓,只得靠典當衣服首飾來換錢給父親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錢,昔日閏土眼中的“少爺”遭到了別人的歧視與白眼,倍感人間的冷漠,看透世態炎涼,于是想走異路,產生了第一個夢“學洋務”。
南京 求新知 選擇學醫,救民報國
在洋務學堂,魯迅所學課程有:格致(物理、化學)、算學、地理、歷史、繪圖、體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衛生之類的書。這些知識與作者在三味書屋中所學的《四書》、《五經》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較,都是新知識,因此在洋務學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識,可概括為“求新知”。這些新知識使作者漸悟中醫是騙子,知道西方醫學能維新,于是去仙臺學醫,“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治的病人的疾苦,促進國人對于維新的信仰。”因此我們可概括為“選擇學醫,救民報國”。
(3)仙臺 攻醫學 領悟要著,棄醫從文
在仙臺,作者主要攻讀西方醫學,初中學的《藤野先生》就是對仙臺學醫生活的回憶,作者回憶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學醫之夢很美滿。為什么又動搖呢?
明確:原因是看時事畫片。時事畫片的內容是日本人殺中國人,圍觀的是自己的同胞,這場景使魯迅受到極大震動,他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憤和悲哀,這使魯迅的學醫之夢徹底破滅,以此為轉折,樹立了新的夢想,提倡文藝,開始了新的人生,去東京,進行最初的文學活動。(領悟了要著,棄醫從文。)
(4)東京 搞文藝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東京,魯迅為搞文藝從事了許多工作,文中主要敘述了辦雜志《新生》。《新生》的結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敗,給魯迅以沉重的打擊,看見自己“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英雄”,感到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的悲哀。
明確:客觀原因:國民精神麻木,群眾不覺悟,對于吶喊,既非贊同,也不反對。
主觀原因:對自己寄托希望過高,認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實際,青年人特有的狂熱病。滿懷信心,滿懷希望地辦雜志,一旦希望破滅,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為了驅散這種痛苦與寂寞,魯迅采用了種種麻醉法,沉入于國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會館抄古碑。
從作者的生活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時的夢想共有三個(好夢),一個是通過學洋務來就國,即洋務救國夢;一個是通過學醫來拯救像他父親一樣的病人,并在戰爭時去當軍醫,即學醫救國夢;第三是想通過文藝來喚醒麻木的國民,即文藝救國夢。從作者的夢想中我們可以看出,一直貫穿在作者夢想中的是他那一顆救國救民的熱心,作者這種憂國憂民的思想我們應當很好地體會。三大夢想的破滅使作者陷入了無邊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這種寂寞呢?
作者的這種寂寞并非真的無聊,也不是無事可做,而是一種“不特沒有人來贊同,也還沒有人來反對”的孤獨,是愛國者報國無門的憂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窮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這種寂寞是作者對黑暗統治的反抗,對麻木國民的當頭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從而克服了對自己寄望過高、思想不切實際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熱病,為他以后團結眾人,從事“韌”的戰斗奠定了基礎。
1、北京 抄古碑 苦悶沉默,思索追尋
抄古碑并沒有奏功(從“似乎”一詞可看出),從院子里有縊死過一個女人的槐樹和槐蠶是每每冰冷地落在頭頸上,可以看出當時居住的環境是冷靜、寂寞的。“客中少有人來”,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見魯迅沒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種自嘲,實際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無可奈何的苦悶。這種苦悶實際是奮斗者找不到變革現實途徑時產生的彷徨,這種沉默實際上是暴風雨來臨前的醞釀,沉默苦悶并非理想破滅后的絕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尋著國家和社會的前途和出路。
2、北京 應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吶喊
魯迅在《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曾說:“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金心異的索稿,結束了魯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
朗讀金心異與魯迅爭論鐵屋子能否被摧毀的一段對話。具體說明“鐵屋子”、“熟睡的人們”、“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各比喻什么?
提示:“鐵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舊黑暗的舊中國。
“熟睡的人們”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國民。
“大嚷起來,驚起較為清醒的幾個人”比喻用宣傳的力量使較為明白的一些人認識處境的險惡。
魯迅:鐵屋子萬難破毀,即使大嚷起來驚起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也無濟于事。金心異:既然有人起來,就有可能破毀。從中我們可以了解魯迅最初的社會觀,把黑暗的舊社會估計得過于強大,對社會認識很深刻,但同時也體現了他思想的弱點:對群眾力量估計不足。爭論的結果是魯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筆吶喊。金心異的來訪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開始振筆吶喊。
3、作者是否認為國民全無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沒有年輕時的救民報國的思想了。從哪里可以看出,請找出來。
(1)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在于將來。
(2)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并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于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
(3)但我的麻醉法卻也似乎已經奏了功。
從這此詞語可以看出,作者重新開始治文學,并非僅因錢玄同的請求,更多的倒是在圓他年輕時的救民報國的夢想。這正回應了他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年輕時候做過許多夢,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由來。
通過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先前的思想發展是形成《吶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礎,而金心異的來訪則是寫作《吶喊》的直接契機。
所以,作者寫這些小說是有著深厚的思想基礎的。那么總結一下,作者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原因是:
(1)是為慰藉戰友,使之不憚于前驅的吶喊助陣;
(2)是為了喚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們起來抗爭,而發出戰斗的呼喊。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清楚地知道了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原因。而圍繞著《吶喊》的由來作者也講述了他的思想發展過程,那就是從年輕時的好夢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奮起的吶喊。從作者好夢、寂寞、吶喊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的憂國憂民思想一直都沒有變,用作者的《自題小像》中的一句話可以鮮明地體現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薦軒轅。”
三、朗讀課文最后四節,理解把握關鍵性長句。
1、是的,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于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于是我終于答應他也做文章了,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記》。
提示:A、關鍵詞的所指--“我的確信”是指“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希望”在原文中表達為“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我之必無的證明”是指“一間鐵屋子,萬難破毀,大喊大叫,不過是驚醒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但是無濟于事”;“他之所謂可有”是說“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B、邏輯關系--這是一個復句,有個轉折詞語“然而”,它是對上文的轉折,是對自己從前想法、觀點的否定,也是對下文的強調,說明自己拋棄了從前的認識,而接受了對方的觀點。至此,這個句子的意思就完全清楚了。
C、把握修辭意義--我拋棄了從前的認識,而接受了對方的觀點(喚醒熟睡的人們,打破鐵屋子)。“熟睡的人們”比喻“麻木的民眾”,“鐵屋子”比喻“黑暗頑固的舊社會”。
這樣我們就分析提取出了《吶喊》寫作的第一個目的:喚醒麻木的民眾,摧毀舊社會。
2、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并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于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
提示:A、關鍵詞--“本以為現在是已經并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一句,“不能已于言”的“已”是停止的意思,“本以為”一詞結合下文解釋,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原來是并不急于要吶喊,現在要吶喊戰斗。此句中的三重否定,說到底還是否定,因此這個句子目的不在于強調魯迅當時急于吶喊。
B、邏輯關系--第一層次中的“但”,否定了原先的認識,強調現在要吶喊的事實。依據第二層次的關聯詞語“所以”,了解這里主要是強調結果。
這樣,我們把握了這個句子的基本意思,即:吶喊幾聲,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是他不憚于前驅。這就是《吶喊》寫作的第二個目的。
3、至于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里也不敘單四嫂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
提示:邏輯關系--第一層次,抓住“但”這個關聯詞語,把“但”前面的次要內容舍棄,保留其后的句意重點。接著依據句意的主次提取信息,“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里也不敘單四嫂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是舉例材料,可以去掉,這樣這句話的要點是什么,就十分清楚了。
從上面三個句子的分析中,我們知道1、2兩點是說明為什么要吶喊,而3是說怎樣吶喊,因此前兩條才是我們要了解的吶喊的真正目的。
四、總結歸納本文的特點:
(一)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選擇典型事例反映思想發展過程:
作者抓住《吶喊》緣由這條線索,敘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發展過程,這條線索即是: 好夢──寂寞──吶喊(敘事線索)
以“夢”的產生、破滅為線索,這樣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確,重點突出,體現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二)夾敘夾議:
本文是按作者經歷的幾個階段進行敘述,所以以記敘為主,但作為序言,要說明小說創作的動機、意圖,自然離不開議論。本文議論主要有三種形式:
1、在敘事的關鍵地方作畫龍點睛的議論
寫父親的病,說“在侮蔑里接了錢”;寫上南京求學“仿佛是走異路,逃異地”;學洋務是“將靈魂賣給洋鬼子”。這些敘事已透露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而作者在記敘之中又特意在兩段敘事的聯結處,加入幾句承上啟下的議論: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真面目”寥寥數語,使敘述中所含意思更加顯豁。
2、記錄作者的思想變化的感受的議論
它往往交織在敘事中,但由于它更多的是作者歷史上思想認識的結論,所以應該說主要是議論。如: 記敘看時事畫片刺激后寫的一段話,把棄醫從文的原因和啟蒙主義文學觀揭示得很透辟,論述了醫治身體的病和醫治精神的病的關系。又如毀壞鐵屋子爭論后的一段話,更是鮮明的議論,結論是: 希望是不能抹殺的。
3、總結性的議論
結尾處對《吶喊》和文學革命的關系論說。這段議論旗幟鮮明,闡述精辟,落在文章的結束處,是全文敘事的理論歸結。議論的末句,又與文章第一句自然呼應。
(三)比喻貼切,寓意深遠
鐵屋子: 比喻黑暗濃重的舊社會,極深刻地說明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熟睡的人們: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國民。
示眾的材料看客: 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們。
置身于毫無邊際的荒原: 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卻毫無反響而感到狐獨。
聽將令: 比喻適應新民主主義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 比喻寂寞如何纏住了靈魂。
《再別康橋》
教學步驟
一、 導入
1.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無奈,又有“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還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那么現代人是如何理解離別的呢?那么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
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2,課文范文朗讀,并用數字將本詩的節數標出。學生朗讀
二, 背景介紹
1, 介紹徐志摩(生平,情感,作品)
2, 簡要介紹劍橋。
3, 整體感知課文: 第1節,連用三個“輕輕的”,實寫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并且以輕微跳躍的節奏,襯托了緩步飄然而去的形象,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
第2節,寫岸邊柳樹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
第3節,寫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詩人對康橋永久的戀情。
第4節,寫榆樹下的青潭。詩人融情人景,將留戀全都融入康橋的風光中。
第5節,詩人感情達到了高潮。他幻想著撐一桿長篙,泛舟到青草更青處尋他“彩虹似的夢”,“向星輝斑斕里”放聲高歌。
第6節,詩人由幻想回到現實。悄悄吹奏別離的簽蕭,在沉默中體味別離的惆悵。詩境依舊復歸和沉浸于寂然。
第7節,跟開頭呼應。“云彩”本來是不能帶走的,然而詩人卻說“不帶走一片云彩”。這種夸張手法,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這里,節奏相同,但以詞句的變換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至此,詩人把對康橋的“濃得化不開”的感情,于“沉默”、“輕輕”、“悄悄”中表現了出來。
三, 課文分析
整體鑒賞《再別康橋》。(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這首詩歌)
(一),提示: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明確: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啟發: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么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著詩人的感情,這種有著詩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詩歌的意象。詩人如何選擇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正是我們要重點賞析的部分。
(二),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提問:
A, 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
明確: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B,學生討論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么作用?
明確:
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云彩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里的艷影,在水中蕩漾,也在詩人的心頭蕩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選擇也如此。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仿佛在向詩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詩人的快樂通過恰當的意象選擇達到了頂點。這正是本詩意象選擇的獨具特色之處。
(三),從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詩歌。
《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 建筑美。
1, 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全詩中選用了“云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幾乎每一節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著似乎有話對詩人說……作者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2,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而言,朗朗上口,錯落有致,都是音樂美的表現。
A, 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
B, 音節和諧,節奏感強。
C, 回環復沓。首節和末節,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回環呼應的結構形式。
3,建筑美,是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再別康橋》共七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上看,也都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
(解說:在詩歌的形式美賞析方面,結合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所以作這三方面的點撥。教師重點講析繪畫美,學生討論音樂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師總結。)
[荷塘月色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荷塘月色》教案
6.荷塘月色教案課件
10.荷塘月色教案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