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證據
--------------------------------------------------------------------------------
中學語文免費教案 版權歸作者所有 林峰 2017-08-20
今生今世的證據
一、閱讀初始化
劉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灣縣人。在一個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長大。種過地,當過鄉農機管理員。勞動之余寫點文字,幾乎所有文字都在寫自己生活多年的一個村子。在這個村子里,房子被風吹舊,太陽將人曬老,所有樹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葉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種自然生存。
自2000年起,劉亮程的散文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天涯》《大家》《北京文學》《散文選刊》《南方周末》等報刊對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紹,作者本人亦一鳴驚人,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和“鄉村哲學家”。
《今生今世的證據》選自《風中的院門》,是一篇有關故鄉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鄉思作品有明顯的不同,劉亮程沒有過多地去抒情,相反,這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顯得克制、理智的作品。如果說許多鄉思作品是在反復吟詠人與故鄉的依戀之情的話,那么《今生今世的證據》則越過這種感情去進一步追問這種感情何以會產生,人與故鄉的關系到底是什么,故鄉對一個人來說又意味著什么,人在家鄉,人離開家鄉,家鄉成為故鄉,這其間都發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變化深藏其中?
二, 重難點點擊
課文內容分析
第1小節是一個鋪墊,是為了與下文作對比的,敘述一個人在沒有懂得憐惜舊物時,對故土的輕慢之舉。作品從一個人的遷徙開始。當人擁有的時候,并不覺得一樣東西的珍貴,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東西是否珍貴,人們主要是從實用的角度考慮它的。所以,文章說:“我走的時候,我還不懂得憐惜曾經擁有的事物”,因為“它沒有用處了”。
第2-8節可以看作一個部分,這是文章的主體,從各個角度,反復說明故鄉對人生命的意義。故鄉是人出生、成長、生活與勞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遠永遠與它相伴,它都是有意義的,因為它烙上了人的印記,是人生活的物化,用作品里的話說“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啊”。之所以有人不明白,是因為他“還不知道曾經的生活有一天會需要證明”。人的生活需要物來證明,物又因為人才具有意義,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人為什么喜歡懷舊?因為人是有時間感的動物,他知道生命的流逝與時間的無情,知道什么叫歷史。曾經經歷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懷念的對象,說穿了,懷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懷念自己的過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過去的時間與歷史的意義和價值。這其中,故鄉顯然具有特別的份量。否定了或忽視了這曾經之物,必然意味著對自己生命的懷疑:“在它們中間悄無聲息度過童年、少年、青年時光的我,他的快樂、孤獨、無人感知的驚恐與激動……對于今天的生活,它們是否變得毫無意義”。
最后一小節,既是對上文的總結,又是全文主題的升華,短短的一句話,含義非常深刻,它設想了事物發展的必然性,從日常性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當故鄉也就是一個人生命的印記不復存在時,他的生命,他的歷史也就成了一片虛空,他沒有“根”,也就沒有了寄托與歸宿,沒有了通向未來的方向,這實際上如《前方》一樣,也是對現代人精神狀況的況喻,想“回家”,卻只能走向“虛無”。
字里行間透析
① 我走的時候,我還不懂得憐惜曾經擁有的事物,我們隨便把一堵院墻推倒,砍掉那些樹,拆毀圈棚和爐灶,我們想它沒用處了。
許多事理總是要經過人生歷煉和心靈思考才會明白,等到明白時,時間的流水已經帶走了許多的東西,所以人生常有遺憾。文章開篇實際是站在今天對昨天的假設。
②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啊。
這是本篇的關鍵詞。
③我走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曾經的生活,有一天會需要證明。
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對象來證明自己的,如同任何事物一樣,自己并不能證明自己。證明來自于他人,來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來自于自己的勞動成果,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跡。
④即使有它們,一個人內心的生存誰又能見證。
文章的意思又進一層。“內心的生存”是一個復雜的表述,包含了人內心豐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內心的生存”找不到依憑,那么就會產生空虛感和漂泊感,所謂“精神的流浪”是現代人常有的精神疾患。本文的“證據”、“村莊”、“家園”實際上都包含多層的意思,既是日常生活的,又是精神的。
⑤當家園廢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腳步都已踏踏實實地邁上了虛無之途。
一個人要想將他生命的物質痕跡全部留住是不可能的,但它們會長久地留存在記憶中,成為人的精神財富和思想資源。只有這樣,“家園”才不會廢失,否則,就如結尾所言,人只能在“虛無”中了。
寫作特點分析
析:場景的細膩描寫
情感、意義,以至過去的生活,特別是“一個人內心的生存”,都是抽象的,無法把握的,它們只有通過具體的物、具體的場景才能表現出來。因此,《今生今世的證據》在寫作上的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對場景細膩的描寫,這種描寫是浸透了作者的感覺的,它表明,物與場景總是個人化的,是人感覺的延伸,它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比如“一場一場的風吹倒舊墻、刮破院門,穿過一個人慢慢松開的骨縫”,“地深處的大風”,“更黑,更猛,朝著相反的方向,刮動萬物的骨骸和根須”,“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經照透墻、樹木和道路,把銀白的月輝滲浸到事物的背面”,這些對物的記憶顯然是非常個人化的,換言之,故鄉對人的意義并不是雷同的。這就是故鄉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存在著不可替代的意義的道理所在。
三、資源超鏈接
名人眼中的劉亮程。
劉亮程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陽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筆下的塔西提島,但是又沒有那種原始的浪漫情調,在那里夾雜地生長著的,是一種困苦,一種危機,一種天命中的無助、快樂和幸福。
--林賢治
在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敗、互相復制的沙漠上,談到農民劉亮程的這組散文,真有來到綠洲的喜悅和安慰。
--李銳
真是很少讀到這么樸素、沉靜而又博大、豐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驚訝作者是怎么在黃沙滾滾的曠野里,同時獲得對生命和語言如此深刻的體驗。
--李銳
劉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條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個字都干干凈凈,但洗凈鉛華的文字里又有一種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個字都重得好像要脫手。
--李陀
身邊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動靜皆可成詩,散文中透出的那種從容優雅的自信,是多少現代人已經久違了、陌生了、熬長了黑夜搔短了白頭也找不回的才華。這當然是一種哲學,是發現的哲學,是悲懷和樂世的哲學,是生命體大徹大悟頂天立地的哲學。
--蔣子丹
本教案轉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http//:www.oldq.com.cn
[今生今世的證據教案17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師說教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