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戲曲行頭
中國傳統戲曲服裝歷史悠久,司馬遷在《史記滑稽列傳》中就已記載了發生于春秋時代的“優孟衣冠”的故事。
到元雜劇時期,戲曲人物的服裝已初具規模。杜仁杰在元曲《莊家不識勾闌》中寫了一個莊稼漢在勾闌(宋元時百戲雜劇的演出場所)看戲,戲臺上:“一個女孩兒轉了幾遭,不多時引出一伙。中間里一個央(殃)人貨,裹著枚皂頭巾,頂門上插一管筆,滿臉石灰更著些黑道兒抹……渾身上下,則穿領花布直裰。”那時戲衣被稱作“穿關”,在脈望館所藏鈔本元明雜劇中,屬于“內府本”的,劇本后面都各附人物穿關。至明清時期,戲曲服裝更趨完備。
戲曲服裝通稱“戲曲穿戴”,俗稱“行頭”,是塑造戲曲人物外部形象的一種重要手段,用以表現人物(角色)的性別、年齡、身份、個性、生活習俗等,還可顯示戲曲人物所處的特定環境、年代、民族等內容。其名目之多,形式之豐,實難一一備述。就其主要而言,大致可分為蟒、靠、帔、官衣、褶子等五大類。
蟒,指蟒袍,是帝王將相及女官的官服,分男女兩式。男蟒為圓領、大襟、寬袖(帶水袖),袍長及足,下擺繡水紋,緞底上繡有各式蟒形紋樣,按人物年齡、性格、身份穿用。女蟒與男蟒大致相同。蟒源于明清時代的“蟒衣”。明代蟒衣本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賜服”。至清代,“蟒衣”被列為“吉服”。蟒紋與龍紋相似,只少一爪,遂名“蟒衣”。戲曲服裝中的“蟒”是在明、清“蟒衣”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
靠是武將所穿的鎧甲,又稱甲衣。圓領,緊袖,全身分前后兩片,用金銀絲繡滿鱗紋。前片腹部處略寬,繡有一大虎頭,稱“靠肚”。兩肩成蝶翅狀,胸前置護心鏡,雙腿外側各有一塊護腿靠牌(也稱“下甲”)。靠還有硬軟之分,背扎“背壺”插四面三角形靠旗的稱硬靠,不插靠旗的叫軟靠。女靠自靠肚下綴有2或3層彩色飄帶,比男靠更具裝飾性,充分顯示女將的英武和陰柔之美。靠源于清代將官的綿甲戎服,以錦料為面,綢緞為里,內襯絲綿。
帔是帝王、達官顯貴和富戶人物所穿用的常服。對襟長領,寬袖(帶水袖),左右胯下開衩 。緞底繡花,以服色和所繡圖案區分年齡和身份。男帔長可及足,女帔一般衣僅及膝,內襯白裙。帔源于明代貴族婦女的禮服--大袖背子。背子原為窄袖,對襟,大領很長,直貫底擺 。至明末,其袖式逐漸演變為大袖,領式也由長大領縮為半長大領。戲曲服裝中的帔即是在明代背子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后形成的。
官衣是文官的服式,通常用于中級文官,但新科狀元、婚典新郎等也用之。官衣源于明代官服--盤領窄袖大袍。其與蟒袍近似,但素色不繡花,后有“擺頭”兩塊。胸前背后綴有兩方“補子”,上繡飛禽及旭日海水。明、清兩代,以“補子”紋樣區分官階、身份,文繡飛禽,武繡走獸,所繡紋樣都有嚴格規定,而戲曲服裝官衣上的“補子”則僅起到藝術象征性作用。官衣以服色區別大致的官級:紫色、紅色表示身份品位最高,藍色次之,黑色最低。凡穿官衣均佩帶玉帶。
褶子是一種家常便服,既有男女之分,又有硬軟面之別,品種較多,計有21種。大致為男褶大襟長領,衣長及足,左右胯下有開衩,寬袖(帶水袖)。女褶對襟小立領,衣長僅過膝,內穿裙子。這種戲裝褶子,男褶源于斜領大袖衫,這是中國古代傳統的便服形制,自魏晉以來平民及士人皆用之。而女褶則是在明代小立領對襟窄袖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以上只是戲曲服裝的大致分類,舞臺上演員的穿戴實際上要豐富和復雜得多。戲曲服裝在清代雖已基本定型,但一些藝術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梅蘭芳先生早年編演新劇時,就曾參考古代繪畫、雕塑中人物造型特點,大膽創制了許多新穎別致的戲裝,如《嫦娥奔月》中的“采花衣”、《木蘭從軍》中的“木蘭甲”、《天女散花》中的“云臺衣”等。后來,“云臺衣”又與傳統的戲裝造型特色相融合,形成了一種適應面更廣的通用戲裝,并成為定式而保留下來,從而豐富了戲曲服裝寶庫,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通用的“古裝”。
傳統戲曲服裝被稱為中國服飾寶庫中一朵奇葩,它以深邃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越來越受到中外人士的喜愛。
[多彩的戲曲行頭(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2.中國戲曲課件
3.戲曲晚會的主持詞
4.戲曲晚會主持詞
5.多彩的春天課件
6.多彩的同義詞
7.中國戲曲閱讀答案
8.戲曲的手抄報
10.有關戲曲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