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莊暴見孟子
《孟子》
作者 湘子
教學目標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領會孟子“與民同樂”的民本思想。
3、把握本文思路,體會孟子借題發揮,因勢利導的論辯藝術,理解對比在論辯中的作用。
教學課型
多媒體輔助教學課。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與民同樂”是古代當政者常常標榜的一種做法。那么,這種說法是誰最先提出來的呢?它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孟子。讓我們來看看孟子是如何提出這個主張的。
二、課文朗讀欣賞、自由朗讀
三、正音正字
1、
2、
四、歸納基礎知識
1、詞類活用
(1)鼓樂(名作動,演奏)
(2)與少樂樂(形作名,少數人)
(3)則王矣(名作動,統一天下)
2、古今異義
妻子(古代指妻子、兒女;今指男子的配偶)
3、一詞多義
鼓
(1)一鼓作氣(擊鼓)
(2)微風鼓浪(振動)
(3)今王鼓樂于此(演奏)
(4)噌吰如鐘鼓不絕(樂器的一種)
疾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痛恨)
(2)疾首蹙額(痛)
(3)疾風知勁草(猛烈的)
(4)聲非加疾也(強)
4、通假字
(1)直好世俗之樂耳(通“只”)
(2)可得聞與(通“歟”)
(3)吾王之好田獵(通“畋”)
5、特殊句式
(1)暴見于王(被動句)
(2)王嘗與莊子以好樂(狀語后置)
五、齊讀課文
第2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理清文脈
《孟子》是對話體的文章,這種以對話形式切入論題,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見手法。
1、本文既是談話,記錄了哪些人物的談話?
(1)莊暴與孟子的談話(2)孟子與齊宣王的談話
由此,課文分成兩個部分。
2、為什么不直接從第二部分寫起?
第一部分,莊暴與孟子的談話。莊暴與孟子的談話是一個引子,只有短短幾句,由莊暴之言,提出齊王“好樂”,而孟子的簡單回答,則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論題,齊王好樂與齊國大治的關系:“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但這一部分的對話沒有論述為什么齊王好樂齊國就能大冶,也許是孟子根本沒與莊暴詳談,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記載與齊王談話時再寫出,更恰切有力。引出一段莊暴與孟子的對話,至少有這樣幾個作用:
(1)正面提出論題;
(2)以莊暴無言以對,說明論題的難度,制造議論懸念;
(3)以莊暴無言以對反襯孟子論辯藝術的高明。
3、仔細閱讀第二部分,劃分層次。
第二部分,孟子與齊王的談話。這部分才是正文。這一部分又分為三層,前兩層只是為了把齊王引入自己設計好的論題中,最后一層才是本文的重點。
第一層(從“他日,見于王”至“今之樂猶古之樂也”),緊承與莊暴的談話,再次提出論題。孟子與齊王的談話,也從齊王好樂開始。但話不投機,齊王變了瞼色,并稱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樂,只是世俗之樂。齊王變了臉色,固然是“慚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為自己不喜歡先王之樂而愛好世俗之樂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張先王之樂反對世俗之樂的,他正面承認自己愛好世俗之樂,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場對立起來了。這時的談話氣氛并不融洽。如果此時孟子順著齊王的話題去談先王之樂和世俗之樂的雅俗高下,談話氣氛必然更為緊張,勸說齊王與民同樂、行仁政的目的也不可能達到。所以孟子轉換談話內容,再提前文與莊暴談話時已提到的論題:“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不僅迎合了齊王,引起了齊王的興趣,改變了談話的氣氛,而且巧妙地把談話由音樂引入政冶領域。然后再補充一句“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既是承接齊王“先王之樂”“世俗之樂”之言而來,又改變了原來的概念,進一步轉換話題。先王之樂、世俗之樂和“古之樂”“今之樂”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區分明顯,后者無論今樂古樂,都有雅有俗。在偷換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轉換了話題。“其實,今樂古樂何可同也?但與民同樂之意,則無古今之異耳。”(朱熹《孟子集注》)避開容易引起齊王反感的音樂的雅俗問題,借題發揮,巧妙地把音樂話題轉為政治話題,既不喪失自己對音樂的一貫立場,又把談話引入了自己想說的領域。
第二層(從“曰:‘可得聞與?’”至“不若與眾”),孟子果然改變了齊王的情緒,激起了他的興趣,忍不住主動問道“可得聞與?”向齊王進說的時機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開始闡發他的道理,而是再以兩問進一步加重談活氣氛,誘導齊王在思想感情上趨向自己與民同樂的觀點。既然齊王同意獨樂不如與人同樂,與少數人同樂不如與多數人同樂,那么自然也就容易接受與民同樂的觀點。
第三層(從“臣請為王言樂”至篇末),經過前兩層的鋪墊,齊王在不知不覺中,終于說出了“不若與眾”時,談話條件已完全具備,孟子滔滔不絕“為王言樂”,但仍不是談音樂本身,而是談齊王的音樂和田獵活動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與民同樂的主題。這里,孟子沒有講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兩幅生動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畫面的對比,來揭示是否與民同樂的不同政治效果:國君只圖自己享樂,不管人民死活,造成人民“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的悲慘局面,人民對國君怨聲載道。國君在享樂時,也能考慮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寧的生活,他們就會“欣欣然有喜色”,就會祝福國君身體健康。孟子在以兩幅畫面展現兩種不同的政治局面時,分別結以“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和“此無他,與民同樂也”,說明了造成兩種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點出了本文的主題思想。最后以“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作結,進一步升華主題,與民同樂,推行仁政,人民歸附,便能統一天下。
板書設計:
三、亮點探究
1、齊王聽到孟子談到“好樂”一事,為什么會“變乎色”?
三種解釋:齊王有不悅之色,認為孟子不該問自己“好樂”的事;齊王有羞愧之色,認為自己不應該“好樂”;齊王有慍怒之色,認為莊暴不該把他“好樂”的事告訴給孟子。權衡上述幾說,以第三說為最佳。據《韓非子內儲說上》記載,“齊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稟食以數百人。”供養這樣一支樂隊,勢必勞民傷財,并影響政事。孟子來齊國宣揚其“仁政”,勸說齊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齊宣王心中要“怪恚”莊暴,不該把自己的隱情告訴給孟子。儒家歷來重視禮樂,認為音樂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從音樂可以考察一個國家的興亡盛衰,并反對把音樂作為單純的娛樂活動。“先王之樂”是先王用來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國家、鞏固統治的手段,與“世俗之樂”截然不同。齊宣王愛好的不是“先王之樂”,而是“世俗之樂”,這又與儒家的音樂主張不甚吻合了。齊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諱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是考慮到隱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轉彎抹角了,免得孟子糾纏下去。而后來談話之所以還能繼續進行,是因為孟子并不反對他愛好“世俗之樂”。也有人認為:“齊王感到作為國君而愛好音樂,當為輿論所不許,怕受到孟子的批評,因而臉上表現得有點慚愧。”(李炳英《孟子文選》)其實,戰國時期愛好“世俗之樂”的國君不乏其人,齊宣王也用不著為此而到“慚愧”。所以,齊王的“變乎色”應是“慍怒之色”。
2、“先王之樂”與“世俗之樂”壁壘分明,可是作為儒學大師的孟子為什么會說“今之樂猶古之樂”呢?
“今樂”“古樂”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齊宣王不會放棄對“今樂”的愛好,所以存異求同,以便進一步勸導齊王在愛好“今樂”的情況下實現“與民同樂”。所謂“今之樂猶古之樂”,問題不在于愛好“今樂”還是愛好“古樂”,而在于能否與民同賞。若能與民同賞,則古今無異。如果能夠施行“仁政”,即使齊王愛好“今樂”也會得到人民的擁護。
3、孟子“與民同樂”的思想在當時能否實現?為什么? 針對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征戰、生民涂炭的現實,孟子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為一種政治思想體系,對兩千年來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產生了異乎尋常的影響。孟子的“仁政”學說雖然以維護封建制度為出發點,但是對于穩定經濟,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減少農民因喪失土地而遷徙流離的痛苦,卻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同時,孟子的思想存在著嚴重的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統治階級的享樂是建立在下層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誰愿意輕易放棄自己的這種權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學說帶有濃厚的復古保守色彩。他把“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說成是“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當時不過是空想而已。
四、歸納寫法
本文是對話體議論文,顯示了孟子高明的論辯藝術。
1、循循導人,借題發揮。
作者并不是開門見山地把自己的論點擺出來,而是巧妙地運用對話的方式,在談話中自然地轉換話題,借題發揮,從齊王好樂切入,歸結到與民同樂的主旨上。在與莊暴的談話中,孟子只有一句話“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點出了齊王好樂與齊國政治的關系這個論題,但未加論述。在與齊王談話中,孟子又從好樂切入,巧妙地重提論題,然后與齊王兩問兩答,從談話氣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齊王引導到自己的論題上后,孟子才進入自己的談話主題。
2、對比和重復。
本文寫國君是否與民同樂,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運用的是對比方式。兩段話在內容上是對立的,但語言上既有相對之句(如“舉疾首……相告”和“舉欣欣……相告”),又有重復之語(如“今王鼓樂……之音”和“今王田措……之美”)。這樣論述,就強調了國君同樣的享樂活動,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與民同樂,從而突出了論題。
3、生動形象的議論語言。
本文雖是議論文,語言卻很生動形象,如寫齊王的“變乎色”,寫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論述自己觀點時,完全沒有用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兩幅圖畫,生動自然地得出結論。
四、.課堂練習
1、為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王語( )暴以好( )樂( ) 獨樂樂( ) 管籥( )之音疾首蹙( )頞( ) 庶幾( )
2、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A、其庶幾乎! 庶幾:---------
B、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語:--------諸:---------
C、未有以對也 對:-------
D、舉疾首蹙頞 頞:------蹙:--------
3、與例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A、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B、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C、今王鼓樂於此
D、今之樂,由古之樂也。
例:舉疾首蹙□而相告
A、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B、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C、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D、聊舉數人以訓汝
例:今王鼓樂於此
A、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B、微風鼓浪,水石相擊,聲如洪鐘。
C、噌吰如鐘鼓不絕。
D、顧謂御史書曰:秦王為趙王鼓瑟。
4、下面無通假字的一句是
A、吾王庶幾無疾病與 B、今王田獵於此
C、舉疾首蹙□而相告曰 D、直好世俗之樂耳
5、辨析下列句式的句式特點,并把它們譯成現代漢語
A、直好世俗之樂耳 句式:--------------譯文:----------------------------------
B、他日,見于王 句式:--------------譯文:-------------------------------------
6、“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一句的正確譯文是
A、我并不是愛好古代君王的音樂,只是愛好現在的流行樂曲罷了。
B、我并不是能愛好古代君王的音樂,但特別愛好現在流行的音樂。
C、我并不愛好古代君王的音樂,但特別愛好現在流行的音樂。
D、我雖然也愛好古代君王的音樂,但更愛好現在流行的音樂罷了。
7、《莊暴見孟子》節選自《 ------------------------》,產要記敘了孟子與-----------關于---------的談話。孟子根據齊王對音樂的愛好,與之探討“--------------、-----------、-------”的話題,巧妙地勸說齊宣王要“-----------------”。
8、為什么“ 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會“舉疾首蹙頞”?
答:
9、“王變乎色”的原因是
A、認為莊暴不該把他“好樂”的事告訴孟子。
B、認為孟子不該揭他的痛處,而感到憤慨。
C 、面對孟子的發問,為自己“直好世俗之樂”感到羞愧。
D、面對孟子的發問,以為孟子不能理解自己而生氣。
10、“今之樂”與“古之樂”相同嗎?孟子為什么對齊王說“ 今之樂猶古之樂”?
答:
11、請寫出根據下面語段概括的成語。
A 、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B、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公孫丑下》)
C、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弱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 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D、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E、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閱讀下文完成12--19題。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 “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與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 諸侯能薦人於天子,不能使天子與之諸侯;大夫能薦人于諸侯, 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昔者堯薦舜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 故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問:‘薦之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 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泰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孟子》)
12、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諄諄然命(命令)之乎?B、以行與事示(顯示)之而已矣
C、踐(登上)天子位焉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接受)之
13、下列句中的“暴”與“暴之于民”中的“暴”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雖又槁暴,不復挺者B、性行暴如雷C、暴霜露,斬荊棘D、忠義暴于朝廷
14、另點詞與“舜相堯二十有八載”中“相”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牖其前以通明B、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
C、軍中皆不敢以說書目敬亭D、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15、與“天下諸侯朝覲者”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以勇氣聞于諸侯B、縛者何為者也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D、石之鏗然有聲者
16、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是
1/大夫能薦人于諸侯, 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
A、大夫可以向諸侯推薦人,卻不能強迫諸侯把大夫的職位授予他。
B、大夫能夠將人才舉薦給諸侯,卻不能使諸侯還給他一個大夫。
2/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A、大意為天的視聽由民的視聽決定。
B、大意為天的視聽由民的視聽表現出來。
17、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
2/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
18、文中說舜有天下,不是堯給的,也不是篡奪的,而是天給的,從全文內容看,舜的天下實質上是誰給的?請用原文句子證明。
19、從本文看,孟子理想的天子應具備怎樣的才干?(用文中句子回答)
附:參考答案
1、y h o yu l yu c j 2、A、差不多B、告訴,“之乎”的合音,義為這樣的事嗎?C、回答D、收緊,縮著,鼻梁3、B/C/D4、C5|A、介詞結構后置,大王把他愛好音樂的事告訴我B、被動句,另一天,孟子被齊宣王召見6、A7、《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好樂”“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與民同樂8、君王沉緬于“獨樂”“與少樂樂”的安樂享受,必然會荒于國事,另重對百姓的盤剝,繁重的稅賦徭役將給百姓造成“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田園荒蕪、骨肉分離的災難,因此,百姓聞樂色變、“舉疾首蹙頞 ”9、A、C10、“今之樂”指齊王所好的“世俗之樂”,“古之樂”指先王所好的治國之樂。從內容上講,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但若能與民同樂,無論是“今之樂”還是“古之樂”,都能達到施仁政,“王天下”的目的。孟子從這個角度立論,所以對齊宣王說“今之樂猶古之樂”,其目的是要奉勸齊宣王“與民同樂”,施行仁政。11、A、舍生取義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與民同樂D、妻離子散E、疾首蹙頞12、A13、D14、B15、D16、AB17、打官司的人不到堯的兒子那兒去而到舜那兒去/如果住堯的宮殿,逼走堯的兒子,那是篡位。18、實質上是人給的。“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19、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 是民受之也。
[莊暴見孟子(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