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蒲寧(Ivan Bunin,1870-1953)俄羅斯作家。生于俄國中部波羅涅日市一破落貴族世家。由于家境貧困,中學未畢業就步入社會。做過校對員、圖書館員、助理編輯等。曾受教于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等作家,并為高爾基主辦的知識出版社撰過稿。1909年被選為科學院名譽院士。十月革命爆發后,他持敵對立場,于1920年流亡國外,僑居法國直到去世。
蒲寧的創作生涯始于詩歌。1887年開始發表詩作,1892年出版第一個詩集,1903年以詩集《落葉》獲莫斯科學術院的普希金獎。
蒲寧的創作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說,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在天涯》,得到評論界的注意。早期作品主要描寫中文貴族莊園生活,批判貴族階級精神上的貧困、墮落,又為其沒落挽歌,如短篇小說《田間》(1892)、《安東諾夫卡蘋果》(1900)、《末日》等。1910年,中篇小說《鄉村》問世,標志蒲寧的創作視野有了新的變化,由狹窄的貴族莊園轉向廣闊的社會,更加關心農民和俄羅斯的命運。這部作品使他成為俄國文壇上的第一流作家。1911至1913年間,蒲寧又創作了一系列農村生活的在中短篇,如《蘇霍多爾》、《歡樂的庭院》、《蟋蟀》、《夜話》、《扎哈爾沃羅比約夫》、《莠草》等。這些作品真實地描寫了農村的落后和黑暗,農民的愚昧無知。但情調低沉,沒有微型機,沒有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寫了《弟兄們》(1914)和《來自舊金山的紳士》(1915),表現了他對資本主義文明的憎惡。流亡國外以后,蒲寧的創作仍充滿活力,除了自傳體長篇小說《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而外,還有將近200篇短篇小說,其中較出色的有《米佳的愛情》、《中暑》、《三個盧布》、《幽蟬的小徑》、《烏鴉》和《巴黎》等。
蒲寧的創作繼承了俄國古典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是寫作中短篇小說的高手。他的小說不太重視情節與結構的安排,而專注于人物性的刻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語言生動和諧,富于節奏感,被高爾基譽為“當代優秀的文體家”。1933年,“由于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蒲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