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次 第 7 周 教學時間 2003年4 月 4日 教者 容海力
課 題 守 財 奴 巴爾扎克
課 型 講讀課 課 時 4 累計課時 1
教學目的 1、導入新課,學習字詞知識。2、介紹作者巴爾扎克,以及背景和課文相關的情節。3、理清情節,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學生閱讀情況
教學重點難 點 教學重點:理清情節,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學生閱讀情況教學難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方法 講讀法討論法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一、 導入新課:在世界文壇上,有一些文學大師們創作小說中的主人公,由于其形象的典型性的巨大影響,他們早已超出國界,引起了各國讀者的共同興趣,守財奴葛朗臺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的節選《守財奴》。二、新課講授:1、字詞注音: 癖pǐ(嗜好) 咂zā(仔細辨別) 咄duō(表示喝斥或驚異) 撬qiào(用棍棒或、錐等的一頭插入縫中或孔中,用力扳或壓另一頭) 箍gū(用竹蔑或金屬條捆緊,用帶子之類勒住,緊緊套在東西外面的圈兒) 匣xiá(匣子) 覷qù(看、瞧) 恬tián(恬靜,滿不在乎) 訖qì(完結,截止)詞語補釋: *執著:佛教用語,指堅持獲得某種成果,不能超脫。后來也泛指專注于某一事物而不能解脫。著zhuóP164注① *誘哄:以騙人的話語或使用不正當的手段引人隨從自己的意愿。 *輕手躡腳:形容舉動小心輕捷。躡niè放輕腳步。 *咂摸:仔細辨別。P165注① *補償:抵消(損失或消耗)或補足(欠缺、差額)。 *悉心:盡心,全心。悉:盡、全。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恬退隱忍:安然退讓,把事情藏在心內,勉強忍耐而不計較。形容盡量遷 就,調合矛盾,把不滿按捺下去。*彌撒:基督教的一種宗教儀式。P173注①*訣竅:關鍵性的方法。*老態龍鐘:身體衷老,行動不靈便。 原委: 事情前后的經過。P176注① 彌留: 病重將死。P176注③ 吝嗇: 當用的不用,過分愛惜。 癖好: 對某種事物的過分偏愛,成為一種難以改變的習慣。2、背景簡介: 課文節選自巴爾扎克的長篇小說《歐也妮葛朗臺》的第五章《家庭的苦難》。《歐也妮葛朗臺》寫于1833年,是巴爾扎克不朽巨著《人間喜劇》中的代表作。小說通過葛朗臺一家及其與周圍人物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歷史,深刻地揭露了資產階級剛剛發跡時的罪惡和貴族階級必然滅亡的命運。3、作者簡介: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1799─1850),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他生于法國杜爾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后在巴黎學習法律,做過法律事務所的文書,以后又經營出版業、印刷業,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又經歷一系列重大的政治變革,對資本主義社會和當時的政治斗爭有深刻的感受。1829年第一次以巴爾扎克的名字發表小說《朱安克》,從此成為蜚聲文壇(揚名)的作家。關于《歐也妮葛朗臺》: 寫于1833年,是巴爾扎克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貪婪、吝嗇、兇狠、狡詐的資產階級暴發戶老葛朗臺的典型形象,并通過這一形象以及他與周圍人物關系的描寫,深刻地揭露了資產階級人與人之間冷酷的金錢關系,批判了金錢對家庭的關系、社會道德的破壞作用。葛朗臺原是一個箍桶匠,在法國大革命時,他投機鉆營,囤積居奇,逐步發跡起家,成了一個擁有巨額資產的暴發戶。雖然家里有數不清的錢財,但葛朗臺極端慳吝,他大權獨攬,專橫跋扈。在他的統治下,一家人過著寒酸的、死一樣的沉寂生活。在他女兒歐也妮23歲生日這一天,葛朗臺的侄子,一個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其父破產前來投奔他。查理與歐也妮一見鐘情,并私訂終身。但葛朗臺決不肯把女兒嫁給一個破了產的窮光蛋,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經商。臨別時,歐也妮把自己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的全部積蓄送給查理,查理則把母親留下的一個貴重、精美的梳妝匣寄存在歐也妮家里。當葛朗臺老頭知道女兒把金錢送給查理,一場從來未有過的風波在這個死水一潭的家庭里掀起了。這次家庭沖突中,歐也妮被幽禁起來,只給她吃冷水和面包,歐也妮的母親也被嚇得從此一病不起。不久葛朗臺突然結束了對女兒的幽禁,表示要跟女兒和好,并討好妻子。葛朗臺為什么會轉變? 轉變后又會產生什么新矛盾? 課文的故事情節便是從這里開始的。 葛朗臺老頭活到82歲時病死了,歐也妮繼承了全部家產。但是,查理從印度發財后回到巴黎,竟毫不留情地拋棄了歐也妮,而一心要和名門貴族攀親。歐也妮默默地忍受了命運一次又一次地打擊,她幽居獨處,仍然過著清冷、孤獨的生活。關于《人間喜劇》: 巴爾扎克共寫了九十多部小說,總稱為《人間喜劇》,廣泛地反映了法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突出的主題是: 金錢萬能,金錢萬惡。巴爾扎克緊緊抓住金錢主宰一切這一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塑造了一個個利欲熏心的典型人物,寫出了一幕幕人間丑劇。恩格斯說: 《人間喜劇》“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的歷史”,是“現實主義最偉大的勝利之一”。《人間喜劇》中較有名的作品有《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幻滅》《貝姨》等。4、小說主要情節: 葛朗臺搶奪梳妝匣──逼死妻子──哄騙女兒放棄財產繼承權──臨終抓取鍍金十字架。這些情節刻畫了主人公的性格,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按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記敘順序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 (1─2自然段)概括描寫葛朗臺占有金子的執著和愛財如命的守財奴本質。第二部分: (3─43自然段)寫葛朗臺奪取女兒梳妝匣的情景。第三部分: (44─84自然段)寫葛朗臺剝奪女兒財產繼承權的經過。第四部分: (85─100自然段)寫葛朗臺之死和至死不變的性格。三、了解學生閱讀情況,進入鑒賞師:讀小說,第一感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是進一步理解、評價作品的基礎。讀完課文之后,你一定會覺得課文中有些片斷、有些細節非常生動,令你過目不忘。請同學舉出一個你認為印象最深的片斷或細節,并說明它為什么讓你印象深刻。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點評)課文是長篇小說節選,是原著中膾炙人口的精彩片斷之一。之所以成為精彩片斷,因素很多,或來自詞語安排,或來自敘述角度,或由于意象、隱喻、象征的啟迪,或因細節勾勒的獨到……在審美初始階段,鑒賞主體尚未能對作品文本的深層意蘊有整體性把握的時候,正是這些精彩片斷成為激發起審美注意和特定的期望情緒的興奮點、共鳴點。由這些興奮點、共鳴點形成的“第一感覺”、“第一印象”往往深深地留在讀者的記憶之中。當然,由于生活經歷、知識結構、性格氣質、年齡性別的不同,第一感覺與第一印象也因人而異。課堂上組織閱讀中自然形成的第一感覺、第一印象的自我感受共時交流,可以形成自由品味的藝術氛圍和審美愉悅,進一步推動運用自己的語言知識和生活積累時綿延不絕的語言流的解讀。 生1: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葛朗臺搶女兒的梳妝匣,因為它深刻反映了葛朗臺自私自利、唯金是圖、見錢眼開的性格,一看見金子,眼睛就閃光,反映了他愛財的一面。 生2:我覺得印象最深的是葛朗臺歸還他女兒梳妝匣的那段話,反映了葛朗臺的虛偽。 生3: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臺臨死前看見法器的神態和動作,它反映了葛朗臺嗜金如命、至死不變的守財奴性格。 生4: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臺臨死前每天都要看他的金子,表現出他臨死前依然不忘占有金子的性格。 生5:我覺得最深刻的一句話是課文最后“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一句,可以看出葛朗臺的本性。 生6: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臺搶奪梳妝匣時,他手臂一擺,使勁一推這兩個動作,表現了葛朗臺為了金錢,可以不顧父女的親情。 生7: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臨死前抓十字架,表現了他至死不變的守財的性格。(點評)七人談第一印象,各取一種角度,作局部的欣賞,所謂“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既反映鑒賞主體對作品文本的一種獨特的自我情感的移入,也是從某一角度與作者雙向交流的結合點。從興奮點、共鳴點的結合點上切入,是由一般閱讀通向文學鑒賞的一條便捷途徑。四、布置作業繼續閱讀課文并找出你認為最精彩的細節加以分析。
周 次 第 7 周 教學時間 2003年4月 5 日 教者 容海力
課 題 守 財 奴 巴爾扎克
課 型 講讀課 課 時 4 累計課時 2
教學目的 1、研討學習第一部分對守財奴的概括描寫。2、重點學習片段“搶奪梳妝匣”學習莫泊桑的語言藝術。3、學習后面的相關情節。
教學重點難 點 教學重點:重點學習“搶奪梳妝匣”學習莫泊桑的語言藝術教學難點:重點學習“搶奪梳妝匣”學習莫泊桑的語言藝術
教學方法 講讀法討論法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二、 導入新課:這一刻我們重點研討細節的描寫請大家先找出你認為最精彩的細節來。二、新課講授: 指導學生閱讀第1段,思考:守財奴是怎樣的人?課文第1段中有哪些語句表現了葛朗臺的性格? 明確:守財奴是指那種貪財無厭、吝嗇成癖的人。這段中“吝嗇”、“執著狂”、“專制”三個詞語準確地點明了葛朗臺的性格。“執著”本指佛教用語,后泛指專注于某一種事物而不能解脫,用“執著狂”來反映葛朗臺對金錢如癡如醉,瘋狂迷戀,真是最恰當了。關鍵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臺的執著狂。”課文在第1段里就交代了葛朗臺的性格,使我們對他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節就是對開頭這些語句的最好注釋。 師:剛才請了幾位同學談了自己閱讀后的印象,談得很好。看來是讀出了心得,讀出了體會。不過,這只能算是一般的閱讀,還算不上是鑒賞。鑒賞,鑒賞,一鑒二賞,鑒別,欣賞(板書:鑒賞)。在理解的基礎上去鑒別它,欣賞它,并進而獲得初步的評價和認識,這才叫鑒賞。 (點評)由此引出“鑒賞”的概念,初步闡明概念的內涵,同時明確地規定了課型:文學鑒賞課。接著指出鑒賞的第一步應從“品味語言,理解形象”著手。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師:剛才大家講到了“搶梳妝匣”,大家對這個場面非常感興趣,外部的動作很多,很形象。“看守密室”和最后“手抓法器”也講到了。但有一個場面沒講到,那就是“騙繼承權”。可能覺得平淡,味道不大。這說明感知還不太完全。即使講到的,還嫌粗糙,沒有深入下去。鑒賞的第一步就是反復地品味語言,進而去理解其意蘊,獲得對形象的深入理解(板書:品味語言,理解形象)。 師:在“搶梳妝匣”這個場面中,你們認為最生動形象的動作描寫是哪個? 生(齊答):“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 師:為什么你們覺得這句特別生動,特別形象?好在哪兒? 生(部分):“縱”“撲”兩個動詞好。 生(部分):比喻好。 師:還有呢?(學生沉默) 師:還有。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在課文中作者對葛朗臺有四種稱呼:“葛朗臺”“老家伙”“箍桶匠”“老頭兒”。咱們來替換一下。換成“葛朗臺一縱一撲……”好不好? 生(齊聲):不好。 師:一點感情色彩沒有,不好。那么換成“老家伙一縱一撲……”好不好?(學生在下面議論,紛紛說“不好”)為什么不好?老家伙是對人的一種輕蔑的稱呼,帶有嘲弄的意味,這種稱呼往往出現在人物矛盾沖突達到白熱化,作者的感情壓抑不住的時候,這里矛盾沖突剛剛開始,有點欠火候。 師:再看“箍桶匠”,“箍桶匠一縱一撲……”好不好?(學生思考)箍桶匠跟葛朗臺什么關系?(生紛紛小聲議論)葛朗臺原來是箍桶匠,他由箍桶匠發家,從一個粗野的不文明的下流社會的人慢慢爬上了上流社會。這個稱呼是不是讓我們想起他是怎樣發家的。怎么暴富的?這不蠻好的嘛,給我們很多聯想?我們若把它與“老頭兒”比較一下,不足就明顯了。“老頭兒”重點在哪兒?(生齊:“老”)多大歲數了?(生齊:“76”)76歲的老人如老虎一般一縱一撲,令人驚愕,令人噴飯,令人深思。 師:還有。大家一起看,葛朗臺把梳妝匣搶到手后,他說“什么東西?”“噢,是真金!金子!”把這幾句合在一起理解,葛朗臺在講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什么東西”的時候,知道不知道梳妝匣是真金的?(學生紛紛搖頭)他并不知道這是真金,只是眼前黃澄澄的一閃,于是“一縱一撲”,如老虎一下子撲上去。像這樣,我們反復品味語言,葛朗臺老頭的形象在我們腦子里越來越鮮活。《守財奴》的細節,恰似高明的特寫鏡頭,充分表現了守財奴葛朗臺的靈魂。如正當歐也妮母女欣賞查理留下的梳妝匣時,葛朗臺闖進屋的情景: 一看見丈夫瞪著金子的眼光,葛朗臺太太便叫起來: “上帝呀,救救我們!” 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搬上銀幕,這是一組絕好的電影鏡頭:“瞪著金子的眼光”,這是從葛朗臺太太的角度看到的一對閃著攫取獵物兇光的眼睛的特寫;伴隨著“救救我們”的一聲大叫,肯定是葛朗臺太太那張極端恐怖的臉的特寫;老頭子“一縱”“撲上”,則又是一個由近景推成的以雙手抓梳妝匣的特寫。“縱”“撲”是猛獸(如獅、虎、豹、狼等)撲食弱小動物的動作,作者以之狀寫已經“跨到七十六個年頭”的老守財奴的敏捷、迅猛,看似與年歲不符,實則和本性貼合。見錢眼開,見利忘義,不“縱”不“撲”怎么成其為葛朗臺?因此“撲”、“縱”的細節,既形象展現了葛朗臺餓虎撲食、禿鷺擒雞般攫取金錢的丑態,帶有動態的夸張性;又揭示他崇拜金錢,聚斂無厭的思想本質,體現了動機的真實性。師:小說中,不僅有人物、語言的正面描寫,還有許多側面的隱蔽的描寫。舉一個例子,當搶梳妝匣雙方矛盾斗爭白熱化的時候,仆人拿儂講了一句話:“先生,你一生一世總得講一次理吧。”言外之意是葛朗臺從不講理。拿儂是一個深知葛朗臺為人的人,她都看不下去了,可見葛朗臺吝嗇瘋狂到了怎樣的程度,這就很好地從側面烘托出了葛朗臺的嗜財如命。 讀小說,不僅要品味語言,而且要抓住這種空白之處,展開想像,這樣才能獲得飽滿的審美感受。(板書:展開想像,再現形象)(點評)開始對“搶梳妝匣”這個場面作“語言品味”的師生雙向交流,在動態交流中進行小結,并向鑒賞的下一步驟“展開想像,再現形象”的過渡。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提問:為什么太太暈倒,葛朗臺態度就變了呢?是不是他關心憐愛妻子呢? 明確:葛朗臺太太暈倒后,葛朗臺的態度發生了轉變,語言是“下次決不了”,“咱們講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動作是扔梳妝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擁抱女兒。真是巴結討好一起來,誘哄發誓不間斷。但我們透過這裝模作樣的表面現象就可以發現,他只是擔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財產。他貪財吝嗇的本質并沒有變,而且還可以看出他的虛偽狡詐,根本不是關心妻子。 6 講析葛朗臺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問:同學們仔細閱讀有關語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臺是不是真的良心發現,有了轉變呢? 明確:葛朗臺只是表面虛情假意,本質沒有變。我們可以從有關語句中看出:醫生來時,先問“要不要花很多錢”,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決心,“即使要我一百兩百法郎也行。”擁有百萬家產的葛朗臺,盡管他不愿妻子死去,但決不肯多化一點錢,最多也只是一兩百法郎。說明葛朗臺真正關心的只有一個“錢”字。 7 小結:課文至此,情節是跌宕多變,環環緊扣。作者通過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在多變中將守財奴貪婪吝嗇的本質刻畫得入木三分。
周 次 第 8周 教學時間 2003年4 月 7 日 教者 容海力
課 題 守 財 奴 巴爾扎克
課 型 講讀課 課 時 4 累計課時 3
教學目的 1、繼續徑向細節的鑒賞,理解作者的語言藝術。2、通過細節理解守財奴的性格特征。3、學習看守密室和臨死的描寫,全面把握主人公形象。
教學重點難 點 教學重點:繼續徑向細節的鑒賞,理解作者的語言藝術教學難點:學習看守密室和臨死的描寫,全面把握主人公形象
教學方法 講讀法討論法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三、 導入新課:繼續進行對細節的探討,個人先找出課文中精彩的細節。二、新課講授: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大家認為比較平淡的場面:騙繼承權。這部分有兩處側面描寫,請大家找一找,議一議。 生8:一個在78小節,“駭呆了的公證人”一句,因為公證人是很了解葛朗臺的,這時候他都被駭呆了,可見葛朗臺的吝嗇作風已經到了怎樣的程度。 師:充滿激情的程度。(生笑)生9:還在52小節。“老箍桶匠變得厲害,常在女兒面前哆嗦”,拿儂和克羅旭“認為是他年紀太大的緣故,甚至擔心他有些器官已經衰退”。從上下文看,葛朗臺并沒有老到經常哆嗦的地步,他的身體還是比較好的。拿儂和克羅旭都看錯了。這是另一個側面描寫。(點評)教師作為鑒賞主體的一方,談自己對“騙繼承權”這個場面的兩點審美共鳴兩處側面描寫的佳妙。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作為鑒賞主體的另一方,對教師的審美共鳴點表示認同,并把自己的審美感受與教師作具體的交流。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師:很好,請坐。“騙繼承權”這個場面讓人目瞪口呆,甚至可以說是驚心動魄。這個場面跟前面的“搶梳妝匣”不同。“搶梳妝匣”不僅有動作、語言,而且語言往往配合著動作、神態,描寫是立體的。而這個場面更多是對話,沒有什么人物的神態。動作,但讀過之后,展開想像,卻感到人物的神態動作好像在腦中鮮活了起來。我從課文中找到了8個描寫篇朗臺神態動作的句子,這些神態動作都表現了人物特定的心理。(投影): 1.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 2.一邊說一邊把錢拈著玩 3. 在女兒面前哆嗦 4.眼睛的神氣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5.腦門上盡是汗 6.他搓著手 7.瞪著金子的眼光 8.冷笑著 師:我再從課文中挑選了四個最能表現葛朗臺此時心態變化的句子。第一句,第54小節“咱們中間可有些小小的事情辦一辦。對不對,克羅旭?”第二句,第57小節“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讓事情擱在哪兒牽腸掛肚。你總不至于要我受罪吧。”第三句,63小節“克羅旭,你這些話保險沒有錯嗎?可以對一個孩子說嗎?”第四句,70小節“……我覺得更滿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錢。這樣,你愛 做多少臺彌撒給誰都可以了!……”這四句話原文中都沒有神態動作,請大家仔細揣摩投影上的8個神態動作,看哪一句可以和哪個神態相配? (學生討論) 生10:第一處配“他搓著手”。 師:“搓著手”?“搓著手”表現什么?看174頁83小節,“他搓著手,因為能夠利用女兒的感情占了便宜,覺得很高興。可見,“搓著手”表現很高興,很滿意吧。能配這個動作嗎?旁邊同學有沒有糾正的? 生11:應該是第4句。 師:“眼睛的神氣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什么叫“差不多”? 生11:并不是真的慈祥,是裝出來的。師:這樣大的一件事,葛朗臺卻說“咱們中間有些小小的事得辦一辦”,怎樣的心態?更多的是一種虛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欺騙。第一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處應該配4。再來看第二處。 生12:應該配5,“腦門上盡是汗”。師:對。“腦門上盡是汗”表示緊張,把公證人的話打斷,實際上是怕公證人說出真相,女兒不答應。但這句直接配上去不行,下文才是“盡是汗”,這里應該是 生(齊答):開始冒汗。 師:對,開始冒汗。同學們說得很好,顧及了語境。再看最后一處。“我覺得更滿意”,“更”告訴我們他已經蠻滿意了,已經把財產繼承權的一部分拿到手,現在想把所有的錢都撈到手。應該配哪一句?生(齊答):7句,“他搓著手”。 師:很好。“葛朗臺就是這樣,從開始欺騙到后來的要挾,再到緊張不安,再到后來小心地巴結又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再往下面看,有個動作,妙極了(生在下面搶答“抓”)。“抓起女兒的手往自己手里一拍。”干什么?生怕女兒反悔。再往下,他實在是太快樂了,幸福到了極點,于是“熱烈地、緊緊地擁抱女兒”,“使她幾乎喘不過氣來。” 師:我們把想像投入小說,人物就是如此的鮮活起來。其實這些(指投影)根本不需要。我們是根據對話配上去的,換言之,這里的對話已經精妙到這樣的地步:我們可以想像出這是怎樣的動作,怎樣的神情。人物語言高度個性化。高爾基曾經說過,他非常佩服巴爾扎克,佩服巴爾扎克小說中的語言,以為并不需要人物的神態動作,也能想像得出人物的模樣。這部分就是絕好的例子。點評〕教師從“騙繼承權”與“搶梳妝匣”這兩個場面藝術表現形式各自的特點說起,啟發學生借助想像以作品文本中描寫葛朗臺神態動作的八個句子與表現葛朗臺心態變化的四個句子相配伍,看怎樣才能產生使人物形象進一步“鮮活起來”的最佳效果。這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教學設計。這啟示學生:作家在文本中留下的一些“空白”,需要以想像來充實,這是鑒賞主體對作品文本的一種再創造,對人物形象的審美再創造。學生初讀文本時,并沒有從“騙繼承權”這一場面中產生興奮點、共鳴點,正是沒有充分發揮想像力、進行審美再創造的結果。 師:下面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請XX女生扮歐也妮,請XX男生扮扭葛朗臺,其余的呢,扮公證人克羅旭。所有的敘述性語言不讀。(學生分角色朗讀) (點評)分角色朗讀便于學生從聽覺方面在接受美感的審美活動中對人物形象進行整體把握,為探求意蘊的思考、分析打下基礎。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師:驚心動魄。我在想,這是父親在對女兒說話嗎?這是充滿了歡笑、蕩漾著溫馨的家庭嗎?這里除了欺詐、除了貪婪、除了對金子的無休止的攫取與占有、除了瞪著金子的眼光什么也沒有,我的眼前是一片漆黑,我只看見喪失了人性的靈魂在狂舞,我看見金錢社會中“家庭的苦難”!(學生肅靜)我在沉思,請大家和我一起思考。葛朗臺這樣做,是有意的預謀呢?還是無意識的? 生(齊答):無意識。 師:認為是有意的預謀的同學訪舉手。(學生互相看看,舉手的不多)認為是無意識的請舉手。(大多數同學舉手)好像不完全符合實際情況吧,都是這樣想的嗎?(生笑) 師:從葛朗臺的性格來分析,應該是無意識的。這是一個完全被金錢給毒化了的靈魂,“占有金子,看見金子,便是葛朗臺的執著狂。”當妻子死后,對他來說到了生死關頭,他無法忍受自己的金錢落到別人的手里,哪怕是女兒。于是他的精明,他的工于心計,他的狡詐,他的虛偽,他的吝嗇,他的一切一切,這個從社會底層爬上來的人物一生所積聚的習慣,全部本能的放射出來,毫不掩飾。不要以為他是個漫畫式的夸張人物,也不是他事先想了好多辦法來騙女兒,這一切都是無意識的本能。這里作者寫出了這種赤裸裸的對金錢的攫取和占有,寫出了金錢對人靈魂的腐蝕,對人性的扭曲。讀小說,展開想像,再現形象之后,我們就獲得了豐滿的感受,激起了我們的感情,獲得心靈的共鳴。(板書:激發感情,獲得共鳴) 師:讀小說不僅要理解形象,再現形象,而且還要把自己的感受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這就需要比較,需要思考,以獲得評價。(板書:比較思考,形成評價)(點評)教師作為鑒賞主體的一方,帶著自己的激情意志積極地迎上去,與作品文本進行雙向交流,同時也與作為鑒賞主體的另一方學生進行審美感受的雙向交流,形成教師、與作品文本、學生三位一體的動態交流,產生強烈的共鳴效應。2 講析葛朗臺臨死前這一部分。 學生自讀這一部分,勾畫重點,加上批注。 提問:葛朗臺風癱后他的性格有沒有改變?有哪些動作和細節能反映他性格的? 討論歸納:沒有絲毫改變,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過許多傳神的細節來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轉椅在壁爐與密室的門中間推來推去;聽到一點兒響動就要人家報告原委,連狗打呵欠都聽得見,到人家送租時,就一下由迷糊變得清醒;把鑰匙藏在背心里,不時用手摸一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下。這些細節深刻傳神,反映出葛朗臺在風癱的晚年依舊固守著那守財奴的本性。作者在語句中包含著辛辣的諷刺。提問:葛朗臺在臨死前又是怎樣地表現呢?從中可以反映什么? 討論歸納:“裹緊被子”,生怕別人偷了東西,“幾小時用眼睛盯著金子”。尤其是做臨終法事的時候,當金銀法器一出現,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活”,“肉瘤也最后動了一下”;還做了個駭人的姿勢想把鍍金十字架抓在手里,還要吩咐女兒:“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這些語言、動作和細節描寫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現出葛朗臺愛財如命的性格至死不變,“死而不已”。 第三部分寫葛朗臺看守密室,也應注意兩方面內容:一是超乎尋常的聽力和視覺,一是始終未變的占有金錢的語言。在葛朗臺82歲時,老家伙患上了風癱,他不能自如動彈,可守財奴的脾氣卻變本加厲。他大多數時間“迷迷糊糊神志不清”,可每當收錢的時候,便立刻清醒”。他還有令人吃驚的聽力,“他連狗在院子里打呵欠都聽得見”“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只要能睜開眼,“眼光立刻轉到滿屋財寶的密室門上”。我們不難看出,是對金錢的強烈占有欲維持著葛朗臺行將就木的生命。 總之,從葛朗臺在不同情節中的表現可以看出,葛朗臺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他極端自私,對妻子對女兒都是這樣,他從不考慮妻子女兒的心理需求,只想著自己的金子。葛朗臺又是一個十足的拜金主義者。他聚斂金錢,守護金錢。他認為家庭成員間的矛盾只要給錢就可以解決。當太太死去之后,“他瞅著女兒,仿佛她是金鑄的一般”。他的眼中、腦中只有金子,沒有人性,沒有情感。是金子讓他作出了與年齡特征不相符合的舉動,是金子讓他作出了與病情特征不相一致的動作。金錢主宰著他的一切,金子就是他的命。小說正是通過描寫這個極端自私、極端貪婪的資產階級暴發戶的丑惡嘴臉,深刻揭露了拜金主義的罪惡,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還應說說兩處穿插的作用。第一處穿插交待葛朗臺太太的病故,使得情節向誘哄繼承權發展,同時也可見葛朗臺的吝嗇。明知太太一死“就得辦遺產登記,而這就要了他的命”,但他還是舍不得花太多的錢醫治太太的病。第二處穿插交待教女兒管家,仿佛就在安排后事一般。一般人一死百了,什么都不再牽掛,即使牽掛,更多的也是在感情上,但葛朗臺牽掛的還是他的金子。他訓練女兒,只是讓她為自己管理錢財,“到那邊”還需歐也妮向他交賬,把葛朗臺嗜財如命的守財奴本性刻畫得入木三分。同時這一交待也為小說后面寫歐也妮作了一個鋪墊。
周 次 第 8 周 教學時間 2003年4 月8 日 教者 容海力
課 題 守 財 奴 巴爾扎克
課 型 講讀課 課 時 4 累計課時 4
教學目的 1.理解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體會運用個性化的語言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性和諷刺意味;2.通過對葛朗臺形象的分析,認識資產階級貪吝、自私、虛偽、狡詐的本質。
教學重點難 點 1.重點: 反映葛朗臺特征的對話和動作描寫。2.難點: 葛朗臺這一形象的典型意義。
教學方法 講讀法 討論法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一、導入課文:導入新課:檢查作業 分析下列復句的層次及關系: 雖然葛朗臺熱烈盼望太太病好,因為她一死就得辦遺產登記,而這就要了他的命,雖然他對母女倆百依百順,一心討好的態度使她們吃驚,雖然歐也妮竭盡孝心地侍奉,葛朗臺太太還是很快地往死路上走。 點撥:“侍奉”后是第一層,轉折;“他的命”和“吃驚”后面都是第二層,并列;“因為”前第三層,因果;“登記”后第四層,承接。 二、研討新課研習新課 1、講析騙取繼承權一部分。 (1)學生默讀,思考:太太死后,葛朗臺有哪些變化呢?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呢? 明確:葛朗臺變得厲害,幾小時望著女兒,常在女兒面前打哆嗦,顯示出老態,聯系后文我們可以為這些古怪的行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騙取繼承權才是實質。 請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讀“好孩子……麻煩你照顧一下。” (2)提問:在騙取繼承權的過程中,葛朗臺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討論歸納:先是吞吞吐吐,稱“有些小小的事得辦一辦”,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連哄帶騙;接著是感情拉攏,故作苦相,“牽腸掛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緊張,“眼光從文書轉到女兒,從女兒轉到文書,緊張得腦門上盡是汗”;再次是許愿哄騙“要化許多錢”,“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兒翻悔,聲嘶力竭,“別多嘴”,“一言為定”。當繼承權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熱烈擁抱女兒。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惡的靈魂。在葛朗臺的眼中,什么親人,什么感情都是無所謂的,只有錢財才是命根子。 (3)引導同學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討論歸納:這是葛朗臺的世界觀,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關系。倫理道德,只不過是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而已。為了錢,可以撒謊,可以欺騙,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不顧廉恥,即使親生女兒也不例外。這句話,概括出了資產階級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暴露了葛朗臺丑惡的靈魂。 2、講析葛朗臺臨死前這一部分。 學生自讀這一部分,勾畫重點,加上批注。 (1)提問:葛朗臺風癱后他的性格有沒有改變?有哪些動作和細節能反映他性格的? 討論歸納:沒有絲毫改變,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過許多傳神的細節來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轉椅在壁爐與密室的門中間推來推去;聽到一點兒響動就要人家報告原委,連狗打呵欠都聽得見,到人家送租時,就一下由迷糊變得清醒;把鑰匙藏在背心里,不時用手摸一下。這些細節深刻傳神,反映出葛朗臺在風癱的晚年依舊固守著那守財奴的本性。作者在語句中包含著辛辣的諷刺。 (2)提問:葛朗臺在臨死前又是怎樣地表現呢?從中可以反映什么? 討論歸納:“裹緊被子”,生怕別人偷了東西,“幾小時用眼睛盯著金子”。尤其是做臨終法事的時候,當金銀法器一出現,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活”,“肉瘤也最后動了一下”;還做了個駭人的姿勢想把鍍金十字架抓在手里,還要吩咐女兒:“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這些語言、動作和細節描寫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現出葛朗臺愛財如命的性格至死不變,“死而不已”。 三、歸納人物形象1、師生共同討論歸納葛朗臺形象特點及形象的社會意義。 明確:葛朗臺是一個貪婪、吝嗇、狡詐、卑鄙的守財奴與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金錢狂,是一個愛財如命、至死不變的有產者。 葛朗臺這個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貪婪。 虛偽、兇狠、愛財如命、貪婪成癖──是守財奴的典型性格特征。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說: “巴爾扎克曾對各色各樣的貪婪做了透徹的研究。”確實是這樣,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塑造了一系列出色的資產階級的典型形象,葛朗臺就是其中的一個。無限的貪欲和極端的吝嗇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點。他就是金錢的化身,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追逐金錢和積累金錢,他最大的生活樂趣就是玩弄金錢,除了對金錢的癡情外,他沒有任何別的感情。他除了占有金錢,不知道還有別的幸福,也不知道還有別的痛苦。他像只老虎,張著血盆大口,隨時準備鯨吞別人的財富。在索漠城中,人人都被他“鋼鐵的利爪”抓過。這種貪得無厭的拜金主義,使他變成一個毫無感情,毫無心肝的冷酷無情的怪物。 文章一開始,采用夾敘夾議的手法,對葛朗臺的性格作了深刻的分析,并用他內心獨白,進一步刻畫了他看金錢比性命更寶貴的心理特征。 接著轉入索取女兒梳妝匣的描寫。葛朗臺本來是拿定主意巴結、誘哄歐也妮的,但一看到金梳妝匣時,占有金子的欲望和殘暴猙獰的嘴臉就不可遏止地暴露出來: “瞪著金子的眼光”“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形象逼真地表現了守財奴見錢眼紅的丑態(動作描寫、語言描寫)──貪婪、殘暴。太太哀求,女兒以死相護,而葛朗臺都無動于衷。“太太暈過去了”,一聲驚呼,財產繼承權問題才猛地使他冷靜下來,才決心實行自己“拿走”了的“主意”。于是又改變態度,又是許愿,又是發誓──愛財如命,虛偽狡詐。(拿金路易送給女兒,一拿,一收兩個簡單動作,鮮明表現人物性格特征)(高潮) 妻子因葛朗臺極端冷酷、自私和貪婪的人生哲學而離開人世。請醫生兩段對話,活畫出葛朗臺虛偽、吝嗇的性格。口口聲聲表白自己多么愛妻子,可問醫生的第一句話是“要不要花很多的錢”(資產階級把金錢凌駕于一切之上),他表面上愛的是“人”,實質上愛的是“錢”。他瞅著女兒,仿佛她是金鑄的一般(資產階級家庭關系的金錢化)。然后,這個守財奴便研究如何從女兒手中騙取屬于她的金錢。在全家戴孝的日子里,他不顧女兒的悲痛,迫不及待地要女兒辦理放棄財產繼承權的法律手續,在辦理手續的過程中,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葛朗臺更是緊張而又狡猾。歐也妮答應簽字時,葛朗臺“緊張”得腦門上盡是汗,當公證人克羅旭告訴歐也妮將“一無所有”時,葛朗臺一方面聲色俱厲地阻止: “別多嘴,克羅旭! ”一方面再也不顧裝模作樣,“抓起女兒的手放在自己的手中一拍”,說“一言為定”,惟恐女兒翻悔變卦;當遺產權到手后,葛朗臺興奮得發了狂,他熱烈地擁抱她,還說:“你給了我生路,我有命啦! ”最后,赤裸裸地說出了心里話: “不過這是你把欠我的還了我,咱們兩訖了。”“人生就是一場交易”,這是守財奴的哲學,什么“體貼”、“溫柔”、“慈祥”統統是假的,所謂父女之間的感情就是金錢關系,無怪連深知葛朗臺的克羅旭都“驚呆”了。正如《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的: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這段至理名言,守財奴作了生動、形象的注釋。葛朗臺晚年得了不治的瘋癱病,可是他守財奴的性格一點兒也沒有改變。金錢就是他的生命,金錢就是他的靈魂,即使他到了做“臨終法事”的時候,一見到鍍金的十字架就想把它“抓在手里”,這“駭人的姿態”也就要了他的命。這一畫龍點睛之筆,最后完成了貪婪成性,至死不變的丑惡形象,使人難以忘卻。(可用《儒林外史》嚴監生死前因多點一根燈草遲遲不肯瞑目加以對比)他臨終給女兒的遺囑,更是入木三分地刻畫了這個守財奴要錢不要命的特性。2、討論難點: 學生閱讀課文有關部分,思考:葛朗臺太太是個怎樣的形象?作者對她是怎樣的態度?我們該怎樣認識? 討論歸納:在課文中,葛朗臺太太是溫順善良,恬退隱忍(甘心忍讓)的賢妻良母。她對丈夫,忍讓;對女兒,疼愛。臨死之前對女兒說:“幸福只有在天上”,暗示社會和家庭都是冷酷無情,自私自利的,她是這個金錢至上社會的犧牲品。她對宗教虔城,向往天國,但宗教卻不能夠挽救她。作者對她是充滿同情和贊美的。在她臨死那一段里,有這么一些句子:“天國的光輝照著她,仿佛太陽照著樹葉發出金光”,“死得崇高,偉大”,“像潔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作者是把她作為完美的形象來歌頌贊美。作者這樣寫,是為了反襯葛朗臺的丑惡卑劣,批判這個社會的罪惡。但這僅僅是作者的一種理想。我們要辯證地分析,尤其要注意作者宣揚超階級人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性和宣揚宗教道德的局限性。 四、藝術特色鑒賞㈠、豐富、生動而逼真的細節描寫: 細節的真實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重要原則之一。葛朗臺是守財奴的典型,作者借助于一連串的富于表現力的細節描寫來刻畫他的性格特征。如: 葛朗臺搶奪金梳妝匣 ┐ 拿、收金路易 ├貪婪、狡詐 太太昏后葛朗臺的一番話┘ 他怕太太死,怕女兒繼承財產,因而百般奉承;自己嗜財如命,一毛不拔,關鍵時刻忍痛許諾太太以祭桌,以一百金路易,這是葛朗臺最大的代價。 妻子病后,葛朗臺對醫生說話時,首先問:“要不要很多錢?要不要吃藥?”還說: “即使要我一兩百法郎也行。”葛朗臺就是這樣把金錢看得比妻子的命更為重要。妻子完全是他的“金錢至上”的人生哲學的犧牲品。 臨終前用手摸摸口袋的鑰匙,睜開眼睛就轉向密室,幾小時地盯著金子,搶鍍金十字架→圍繞著葛朗臺“看到金子,占有金子,就是葛朗臺的執著狂”的本質特征來寫的。是下面13處描寫的綱。13處描寫葛朗臺的眼神,每一處都表現了這個守財奴的特征: ⑴“檢視著”,內心描寫,人在莊園,心在索漠;眼睛看著葡萄藤,心里盤算著如何剝奪女兒的繼承權。實際上是視而不見,“檢視著”是對葛朗臺的嘲諷。 ⑵“瞪著”形象傳神地表達他對金錢的貪婪不僅毫不掩飾,而且近乎瘋狂可怕。 ⑶“老盯著”反映了葛朗臺正處在高度的戒備狀態,一旦財物到手,他是決不會輕易放掉的。 ⑷“望著”權衡得失,估摸對方的決心,可看出守財奴的奸詐。 ⑸“看著”兩次看著,說明他權衡得失的再三反復,也說明他貪欲的強烈和態度的執著。 ⑵─⑸寫出了葛朗臺的心理轉化,為貪圖更大利益忍痛放棄眼前利益。⑹“幾小時望著她”寫了望的時間久,眼神的慈祥,表明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極端的虛假,他要哄騙女兒。“差不多”三字巧妙地指出這一點,“瞅著”他所看到的已經不是女兒,而只是金子,傳神之筆。 ⑺兩個“轉”寫出了他的極度緊張,女兒能否上鉤,成了對他性命的判決書,揭示他內心卑鄙骯臟。 ⑻“望”本身不帶感情色彩,但對比上文“轉”看出他奪取勝利后的神情變化。 ⑼“輪流瞧著”他的眼睛不得安定,因為他怕別人偷他的錢。 ⑽“轉”入木三分地點明錢是他的精神支柱和歸宿。 ⑾“幾小時用眼睛盯著”反映他貪欲至死不變。 ⑿“目不轉睛地瞪著”他似乎死去幾小時,而鍍金的十字架銀鑲的圣水壺一出現,他眼睛竟“立即復活”,可真是一大奇跡。⒀“看不見”臨死之前還要看一看金銀財寶,面對跪在面前哭泣的女兒卻“看不見”,是并非眼神的眼神,與死不瞑目形成強烈對比(財迷入骨)。這一對比告訴我們: 葛朗臺根本不是人,他沒有絲毫的人性,他是資本主義金錢世界產生的怪物。 守財奴葛朗臺虛偽、狡詐、愛財如命、貪婪成癖的特性,通過這13處生動傳神的描寫,逼真地顯露出來,巴爾扎克不愧是一位藝術大師。㈡、富于個性的性格: 葛朗臺的語言,三句話離不開金錢,一看就知道是葛朗臺的語言。魯迅先生在《看書瑣記》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高爾基很驚服巴爾扎克小說對話的巧妙,以為并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卻能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像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 葛朗臺是一個靠不擇手段的投機鉆營的箍桶匠,他的話,如“兩訖了”、“公平交易”、“向我交賬”、“美麗的金洋”、“這交易劃得來”、“大利錢”等等,完全符合一個資產階級暴發戶、投機商的身份、地位和性格。他虛偽狡詐、厚顏無恥的本性,也在自己的語言中得到了傳神的表現。(三)意味深長的諷刺。葛朗臺的性格特點是明顯的,但是行文的“潛臺詞”還是非常豐富,諷刺并不直露,含蓄雋永,耐人尋味。如葛朗臺的語言不但充滿市儈氣、銅臭味,而且不時出現邏輯上的背謬,構成絕妙的諷刺,讓人忍俊不禁,例如:“為什么拿來看呢,要是寄存的話?看比動手更要不得。”作者并無半句議論,只
教 學 過 程 師 生活 動
是通過他的言行讓讀者領教他的邏輯,想見那一副荒謬丑惡的嘴臉。五、布置作業作文參考題: 1.人生是一種交易嗎? ──談談人生的意義 2.人應該追求什么? ──從葛朗臺的“癡情”與“癖好”說起 3.葛朗臺老頭臨死之前 4.葛朗臺的“交帳” 5.葛朗臺與嚴監生
[《守財奴》教案4節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師說教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