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與閱讀《水滸傳》
武松是《水滸傳》中作者寫得最用心、自然也是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個人資質(zhì)在梁山好漢中是十分突出的,身材魁梧高大,儀表堂堂,不像矮腳虎王英、鼓上蚤時遷那樣矮小猥瑣,也不像黑旋風(fēng)李逵、赤發(fā)鬼劉唐、丑郡馬宣贊那樣面目可憎。難怪年輕漂亮的嫂子潘金蓮一見到他就神魂顛倒,想入非非,不由自主地做了不少小動作。
殺出一片江湖
相貌出眾,武功自然也更是出色。景陽岡打虎、斗殺西門慶、十字坡誤遇、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險惡復(fù)雜的江湖在一般人眼里也許是談之色變的畏途,但對武松來說,不過是顯示才藝、為個人揚名的舞臺。有高強的武藝在身,自然也就底氣十足,無所畏懼,不但景陽岡的獵戶們佩服、管牢營的施恩佩服、開店鋪的張清夫婦佩服,就連讀者也跟著佩服。宋江在江湖的名聲是靠仗義疏財、籠絡(luò)人心得來的,武松的顯赫名聲則完完全全是靠個人的拳腳打出來的。
身材高大、武功高強只是個人的外在條件,要想在江湖立穩(wěn)腳跟,得到眾好漢們的首肯,還得有符合江湖精神的性格和秉性。武松性情剛烈,桀驁不馴,但又不是那種莽撞粗魯、頭腦發(fā)昏之輩,這是與李逵的不同之處。他膽大心細,一般不貿(mào)然沖動,因此,他的所作所為大多有明確的目的。支配他行為的,是江湖上的義氣。他不折不扣地按照江湖上的規(guī)矩行事,為此也付出過十分慘重的人生代價。當然,他也有酒后惹事的時候,如同那位大鬧五臺山的花和尚魯智深,好在這樣的時候并不多,而且似乎他的運氣還不錯,有驚無險的酒后打虎成為他游走江湖的人生資本,醉打孔亮后的失手也使他得以意外的重逢自己的江湖知己宋江。更多的時候,酒是他施展才藝的一種媒介,為他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增加了許多色彩和變數(shù)。
血染的復(fù)仇之神
有人用心狠手辣、殘酷無情來形容武松,認為他有嗜血的天性。這句話應(yīng)該說只說對了一半,武松確實是心狠手辣,對待敵人毫不留情,這有血濺鴛鴦樓殺死二十多人的事實為證,但如果因此而斷言其嗜血,則有些不夠準確。在梁山好漢中,確實不乏嗜血之人,比如李逵,在江州劫法場的戰(zhàn)斗中,他一味地莽撞,濫殺無辜,死在其板斧下的老百姓甚至比官兵還多。但武松則有所不同,他的殘酷無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界逼迫的結(jié)果,并非他的本性。一次次的打擊和磨難使他變得更加堅強,也增加了他報復(fù)對手的力度。
應(yīng)該說武松稱得上是一位有情有義的漢子,他十分注重兄弟朋友間的義氣,愛憎分明,雖然流浪在外,但也不忘回家去看望自己的兄長。正是出于對兄長的深厚感情,他才十分決然地拒絕了嫂子潘金蓮的挑逗和誘惑。哥哥被害后,他很快就查明了事實的真相,但他并沒有貿(mào)然動手殺戮,換成李逵,則肯定是另一種殘忍的復(fù)仇方式。他十分沉著冷靜,甚至想依靠合法的渠道為兄長報仇,但是由于官府對西門慶的袒護,使他申告無門,才被迫采取法外行法的殘忍復(fù)仇手段,他殺死潘金蓮、斗殺西門慶,實在是迫不得已,而且后者也確實是罪有應(yīng)得,死有余辜。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正是出于江湖義氣,他才為素不相識的施恩出力,醉打蔣門神,幫其奪回快活林酒店。也正是因為愛憎的分明,在受到張團練、張都監(jiān)等人的誣陷和謀殺后才特別憤恨,采取了十分狠毒的報復(fù)手段。固然,這次復(fù)仇有不少人成為他刀下的冤魂,但也不能因此而懷疑武松復(fù)仇的正當性。在那個暗無天日的年代里,他無法依靠合法的手段來維護個人的權(quán)益。當法律異化為扼殺無辜的繩索時,他只能采用以暴抗暴的方式來打破這種為壞人控制利用的政府工具,除非他愿意忍氣吞聲,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一次次的挫折和磨難使武松變得成熟,也正是因為這些經(jīng)歷,他才對官府朝廷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后來他的反對接受招安自然也就在意料之中。
無疑,武松的結(jié)局也是頗為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類似的還有那位花和尚魯智深。為什么偏偏是這類殺人無數(shù)、身系多條人命的人最有佛緣,而不是五臺山、大相國寺那些嚴守戒律的僧人們,這確實是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看來佛門看重的不光是念佛吃齋這些清規(guī)戒條,還另有更為重要的東西。
李逵:失控的江湖怪獸
在《水滸傳》中,李逵是著墨最多,性格最為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之一。對這位梁山的要將,歷來的評價很高,或認為他最具反抗意識,或認為他天真可愛。但筆者閱讀《水滸》數(shù)遍,對這位好漢實在喜歡不起來--一頭失控的江湖怪獸,這是筆者對他的整體印象。
這位綽號黑旋風(fēng)、鐵牛的好漢屬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喜劇英雄形象,和他相類的人物在古代小說中還有不少,比如《三國演義》中的張飛、《說岳全傳》中的牛皋、《楊家府演義》中的焦贊、孟良、《說唐》中的程咬金等。這類人物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從外貌上看,他們大多身材高大魁梧,相貌丑陋;從才藝秉性看,則個個武功高強,經(jīng)常使用板斧、錘子之類的笨重武器,作戰(zhàn)勇猛,善打硬仗,而且生性粗魯爽直,脾氣暴躁,疾惡如仇。有趣的是,他們往往與儒雅沉穩(wěn)的主將之間有著親如手足般的密切關(guān)系。人物形象的這種反差極大的搭配和出場,很容易產(chǎn)生喜劇效果。加之這些喜劇英雄由于性格鹵莽、性子急躁等原因,總是頭腦發(fā)熱愛沖動,不斷地惹麻煩,要么是鬧場誤會,要么是好心辦壞事,為作品平添了許多波瀾。好在所惹的亂子都不是太大,最后又總是能被那位兄長般的主將一一化解,有驚無險,造成一種滑稽幽默的藝術(shù)效果。
與張飛、牛皋、焦贊、孟良、程咬金等人相比,李逵除了上述性格特征外,還有一些屬于他個人的特點。首先是其流氓習(xí)氣。他出身農(nóng)民,但沒有農(nóng)民的厚道,一點都不天真,反而顯出一副無賴相,賭博、搶劫,與一般的地痞無賴沒有什么區(qū)別。雖然作品把他塑造成一位喜劇英雄,像牛皋、焦贊、孟良一樣,但并沒有達到這個效果,這些被他的奴性和嗜殺秉性掩蓋了。他不能讓人感到可愛,相反令人感到可怕。他一開始就是以江州牢卒的身份登場亮相的,從他身上已經(jīng)看不出農(nóng)民的憨厚樸實和勤勞本分,他在游走江湖的過程中早已染上了濃厚的流氓習(xí)氣,比如喜愛賭博、搶人財物等。
李逵的身上是有一些可貴的品質(zhì),比如他的率真、豪爽、敢作敢為等,但其言談舉止中也暴露出明顯的性格缺陷,從其身上可以看到一些人性的陰暗面,惟其率真,才暴露得特別明顯。他的很多舉動缺乏理性的思考,只是出自其個人鹵莽草率的性格,沒有明確的目的,只能說是一種沖動和宣泄,因而也是容易失控的,很容易成為一種破壞力量。他對朝廷的反抗看似堅決,但那是無意識的,其本人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成熟想法,不像林沖、魯智深、武松那樣,經(jīng)過生活的磨難,對官府的黑暗認識很清醒,個人也越來越成熟。相比之下,李逵則沒什么長進,年齡一天天增加,但同樣的錯誤仍然不斷重復(fù)。
其次是其嗜血成性。李逵作戰(zhàn)不是不勇敢,在沖鋒陷陣時十分勇猛,為梁山的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李逵的作戰(zhàn)方式與他人不同,他經(jīng)常是敵我不分,不分青紅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過去,在毫無目標的板斧下增加了許多無辜的冤魂,這在江州劫法場一節(jié)表現(xiàn)得特別明顯。當李逵不分青紅皂白地將板斧砍向已經(jīng)歸順的扈成,將扈太公一家斬盡殺絕后,別說讀者,就連宋江等人都看不下去。真不知道扈三娘是怎么接受這一現(xiàn)實的。所幸全書避開了這一點,否則,以李逵的這種作為,扈三娘、朱同等人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梁山內(nèi)部的火拚是遲早的事,何況好漢們之間的矛盾還遠不止這些,但都在江湖義氣的名目下被遮蔽了。
再次是其奴仆意識。從表面上看,李逵在梁山好漢中最具反抗精神,這有他的屢次反對招安為證。但他的反對招安是以擁戴宋江當皇帝為前提的,他曾多次公開表達過這種想法。因此他的反抗不過是以一個姓宋的皇帝代替另一個姓趙的皇帝而已。同是反對招安,林沖、魯智深、武松的境界與李逵明顯不同。而且,李逵雖然表面上看來天不怕地不怕,但在和宋江的交往過程中,卻表現(xiàn)出明顯的奴仆意識。他對宋江可以說是服服帖帖,達到了任打任殺都毫無怨言的程度。這種缺少原則的忠誠和服帖,與梁山好漢的特立獨行格格不入。這還可以從與浪子燕青的對比中看出來。就出身而言,燕青倒是個不折不扣的奴仆,他對主人盧俊義也確實是忠心耿耿。但燕青固然對盧俊義盡到了一個奴仆的本分,他的意志卻并不受盧俊義的支配,看其在征方臘凱旋回朝途中和盧俊義的一番談話就可以明白。兩相對比,個人境界和檔次的差別不難看出。
李逵的結(jié)局也很有悲劇意味,耐人尋味,如此一條勇猛剛烈的漢子沒有轟轟烈烈地戰(zhàn)死沙場,最后卻死于自己最崇拜、最信任的大哥宋江之手。李逵的悲劇從他追隨宋江之日起就開始了。可以想象,即使宋江拒絕招安,帶領(lǐng)眾好漢殺到東京,自己當上皇帝,等待李逵的也同樣是悲劇性的結(jié)局。他的大哥宋江也絕不會比劉邦、朱元璋更仁慈,更高明;打江山時是一付面孔,坐江山時則會是另一種面孔,宋江也不會超出當時社會歷史所能允許的最大極限。
從林沖的形象談《水滸傳》的人物塑造
先談第一點,即《水滸傳》中的人物與現(xiàn)實生活。
《水滸傳》寫農(nóng)民起義,其領(lǐng)導(dǎo)成員不止是農(nóng)民,它吸納了各方面的叛逆人物,包括來自統(tǒng)治階級中的人物。林沖就是一個由統(tǒng)治階級中分化出來而投奔到農(nóng)民起義隊伍中的人物,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在他的性格中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能忍,逆來順受,忍辱負重,不敢反抗。他出場的穿著打扮所體現(xiàn)的身份、風(fēng)度,說明了他是一個有相當?shù)匚坏娜宋铩=又纸榻B了他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日子過得很美滿、很幸福。這就跟沒有家室,沒有財產(chǎn)“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魯智深截然不同。
林沖一出場,作者就將他置于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中來展示他的思想性格。他跟妻子一起到岳廟燒香,自已正看著魯智深使禪杖出神時,妻子就被高俅的養(yǎng)子高衙內(nèi)調(diào)戲了。一個軍官,老婆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調(diào)戲,這簡直是奇恥大辱,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但當他得知此事正要對那個人下拳時,看出了不是別人,原來是那個在“東京倚勢豪強,專一愛淫垢人家妻女的高衙內(nèi)。此刻書中寫到:“當時林沖扳將過來,卻認得是本管高衙內(nèi),先自行手軟了。”所謂“本管”,就是頂頭上司。“先自手軟了”這五個字,不單純是人物神態(tài)動作描寫,而是挖掘出了林沖的內(nèi)心世界。當魯智深便帶了二三十個人來幫他撕打時,林沖與魯智深有兩句簡單對話,林沖說:“原來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內(nèi),不認得荊婦……。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quán)且讓他一次。”而魯智深卻是這樣說:“你卻怕他本管太尉,灑家怕他甚!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了去。”請看:一個忍辱怕事,一個嫉惡如仇;一個自已受迫害也能忍,一個看見別人受迫害都不能忍。兩個人的性格是何等的鮮明對照。
林沖所感受到并且非常不滿的黑暗社會勢力,不斷地向他緊逼而來,使他想茍安而又不能茍安,想忍也忍不下去,無路可走了,這才最后走向了反抗的道路。林沖妻子受辱忍,高衙內(nèi)收買陸謙,將林妻騙到樓上妄圖污辱,林沖聞訊趕到救出妻子后,也忍了。這里有一段描寫值得注意,“林沖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徑直奔到樊樓前去找陸虞候”。找不著,又回到陸謙家門前,等了他一個晚上,林沖開始反抗了。他不去找高衙內(nèi)而找陸謙,一則因為怕高衙內(nèi);二則因為陸謙是他的好朋友,朋友是要講義氣的,他對背信棄義的惡劣行徑十分氣憤,不能容忍。講義氣是林沖性格好的一面,小說中有好幾次點染,后來被發(fā)配到滄州再次點染,到火并王倫時,就爆發(fā)出來,大放光彩了。
高衙內(nèi)在高俅支持下,設(shè)毒計使林沖誤入白虎堂,把他發(fā)配到滄州,逼得妻離家破,這時林沖還是忍,給妻子寫了休書,既表現(xiàn)了林沖的善良、忠厚,又表現(xiàn)了他的幼稚,也還是能忍。在大鬧野豬林中,魯智深要殺兩個想謀害他的兇手時,林沖卻為他倆向魯智深求情,他的這種能忍的性格,實在叫讀者不能忍受。直到后來,陸虞候火燒草料場,他在山神廟親耳聽到要拾他一塊骨頭回去向高太尉領(lǐng)賞時,他這才忍無可忍,怒火終于爆發(fā)出來,殺奸賊和統(tǒng)治者,最后決裂,毅然決然上山造反了。林沖性格的特點及其轉(zhuǎn)變,寫得這樣有根有據(jù)、合情合理、真實自然,就是因為這種思想性格是植根于現(xiàn)實的土壤之中的。人物性格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產(chǎn)生,又在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斗爭中發(fā)展變化。這是《水滸傳》人物描寫的高明之處,也是突出的現(xiàn)實主義藝術(shù)成就。
再談?wù)劇端疂G傳》的細節(jié)描寫。
寫林沖思想性格轉(zhuǎn)變的第十回“風(fēng)雪山神廟”,林沖到了草料場后,小說有一系列細膩的描寫:“屋外下著大雪,他拿柴炭在地爐里生起火焰來。……想到過路的那座古廟可以安身,便鎖上已倒的草屋門,搬了那條破絮被,到廟里去。”金圣嘆在這里有一句精彩的批語,“只拿一條破絮被,到廟里去,說明過一夜第二天還要回來。”林沖看到火起,他首先不是想到自己干系重大,而先想到要去救火。這一段情節(jié)不厭其詳,寫得非常細致,寫得非常精彩。通過這一系列的行動、心理刻畫,深入地揭示了林沖的內(nèi)心世界: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平白無故地遭受迫害,被弄得妻離家破,淪為一種十分悲慘、艱難的境地,但是他還想力爭平安地過安定日子,人物這種忍辱茍安的思想和他精細的性格,表現(xiàn)出來了。更重要的是,就這樣一個人,終于也被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起來反抗了。同時通過小說對情節(jié)的描寫,有力地揭露出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激起讀者對林沖的同情,對高俅、高衙內(nèi)、陸謙等人的罪惡行徑的憤恨。
施耐庵寫林沖被逼殺人也寫得好。看他先掇開石頭,拽開廟門,大喝一聲,三人要走,他“舉手克察的一槍,先戳倒差撥。”這時陸謙一邊叫“饒命”,一邊逃,但作者寫林沖先不殺他,而是追趕那逃了十來步的富安,也是一槍搠倒。這時林沖集中力量對付主要仇人陸謙。林沖喝道:“好賊!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里,用腳踏住胸脯,身邊取出那口刀來,便去陸謙臉上閣著,喝道:“潑賊!我自來和你無甚么冤仇,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在陸謙告饒推脫后,林沖罵道:“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他把陸謙身上衣服扯開,“把尖刀向心窩里只一剜,七竅迸出血來,將心肝提在手里”。作者為什么對此寫得那么細,而且在殺人前還要發(fā)表一個宣言,這是為了表達林沖殺人的革命性和正義性。第一,分清主次,先殺兩個隨從,再集中力量殺主犯;第二,不能不明不白殺人,先問罪、譴責(zé),殺得光明磊落、理直氣壯;第三,三人殺法不同,詳略有別。若換成李逵殺人絕不會啰嗦,不同的英雄殺人殺得不一樣,同一個英雄殺不同的人殺得也不一樣。
[推薦與閱讀《水滸傳》人物形象 教案教學(xué)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2.水滸傳的教案和課堂實錄
4.春雨教案推薦
5.童年讀水滸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