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茶 館(節選)
老 舍
教學目的
1. 通讀課文,與曹禺的《雷雨》作比較,了解《茶館》卷軸畫式的平面結構,把握作者以特殊的戲劇沖突表現主題的方法;
2. 鑒賞鮮明、生動的語言,體會戲劇語言的動作性這一特點,把握人物的個性特征和豐富內涵。
教材分析
《茶館》共三幕,依次截取清代末年、民國初年和抗戰勝利后三個時期的橫斷面,采用人物帶故事的寫法,通過裕泰茶館由盛而衰的變遷,以及在茶館中活動的各種各樣人物的生活變遷,反映了前后半個世紀的社會風貌,展示了人們與舊時代之間的矛盾沖突。課文節選的是第二幕,寫的是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裕泰茶館漸趨衰落,茶館主人王利發積極迎合潮流實行改良卻仍難以為繼的情景。
教學重點
戲劇沖突和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個性化的語言。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一、簡介老舍及其《茶館》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個貧民家庭里。老舍7歲上私塾,10歲進市立小學,1913年考入北京師范學校,讀書期間受古典文學熏陶,開始用文言學習作詩和散文!拔逅摹边\動后,用白話文試作短篇小說。1924年赴英國,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中文講師。陸續寫出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3部具有諷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長篇小說,提供了現代小說史上最早的諷刺性的長篇體制。1930年春回國后任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6年夏,老舍辭去教職,從事專業寫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說《駱駝祥子》,贏得了巨大的聲譽!捌咂摺笔伦儯x別妻子兒女,輾轉武漢、重慶,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工作。
老舍是我國“五四”以來新文學的開拓者之一,現代杰出的語言藝術家,享有世界聲譽的愛國主義作家,人民藝術家。他以小說、劇作和曲藝著稱于世,在散文、詩歌、雜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寫下10多部長篇小說,70多部(篇)中短篇小說,30多部劇作,一部4000行的長詩和近300首短詩,近20部譯著等,共800多萬字。他的作品豐富了世界進步文學的寶庫。其中著名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龍須溝》和《茶館》。
二 簡介劇情 第一幕: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一個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館開始營業,掌柜王利發興致勃勃 地坐在柜臺上。三三兩兩的旗人,遛夠了鳥兒,走進茶館來歇腿、喝茶。有兩位茶客唱著京戲,另外幾個圍著桌子觀賞瓦罐中的蟋蟀。茶館中到處貼著“莫談國事” 的紙條?墒悄贻p力壯、為人正直的常四爺偏要談談國事。他說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飯、講洋話的人,也看不起二德子之流在營里當差的。他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兩個特務吳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進了監獄。相面騙人的唐鐵嘴來討碗茶喝,說媒拉纖的劉麻子也來了,要把康六15歲的女兒康順子賣給70多歲的龐 太監當老婆。主張實業救國的秦仲義走進來,說什么要辦工廠,搞維新。頑固派的代表龐太監則殺氣騰騰地說:“圣旨下來,譚嗣同問斬!告訴您,誰敢改祖宗的章 程,誰就掉腦袋!”這表明了當時政治的黑暗。
第二幕劇情梗概
第1節 開頭-“忿忿地往后走” 李三向王淑芬抱怨
第2節 -“我給三爺拿菜錢去” 王利發和王淑芬拌嘴
第3節 -“難民散去” 王利發打發難民
第4節 -“明天還不定是風是雨呢” 巡警大兵壓榨
第5節 -“報童追唐鐵嘴下” 超級騙子唐鐵嘴要租房
第6節 -“同松二爺下” “鐵桿莊稼”幻滅、懷念
第7節 -“同宋恩子下” “混世魔王” 敲詐
第8節 -“你們到底有多少塊現大洋” 劉麻子與老陳老林交易
第9節 -“我只會念經,不會干別的” 崔九峰絕望
第10節 -結尾 老陳老林被搶,劉麻子被抓
第三幕:抗日戰爭勝利,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兵在北京橫行。這時的裕泰茶館更加破敗,只有“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多,字也寫得更大。幾個主要人物都已老態龍鐘并且有了子孫;老地痞流氓不見了,代替他們的是他們的下一代。這些小輩干起壞事 來,比他們的父輩更加無恥。幕啟,康媽媽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劉麻子介紹來當女招待的小丁寶,也走進茶館與老掌柜的攀談。這個時候,黑暗勢力更加 猖獗,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小劉麻子向小唐鐵嘴炫耀著他那一套拐騙婦女的缺德計劃,被國民黨黨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館來抓人,龐四奶奶則來恐嚇王利 發,讓他交出康順子。普通百姓呢,包辦滿漢全席的有名廚師被迫到監獄去蒸窩頭,出名的評書藝人一次掙不上三個雜合面餅子錢,常四爺的生活更加艱苦,秦仲義 的工廠被搶走,王利發的茶館也將被人霸占。對此,王利發已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讓兒子、兒媳、孫女都跟著康媽媽到西山去逃命。這時,常四爺、秦仲義相繼來到 茶館,找闊別多年的老掌柜談心。他們互訴不幸,含著眼淚為自己撒起了紙錢。這時,茶館里的燈光漸漸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陽光卻漸漸明亮起來。
三、討論問題
1、從戲劇內容看時代。
(1)從第二幕開頭的舞臺說明看所反映的時代特征。
舞臺說明所反映的是1916年袁世凱死后,軍閥割據,連年內戰,民不聊生的社會面貌。“裕泰”茶館是北京城內碩果僅存的一家,可見軍閥混戰時期街市人冷落蕭條,茶館內設置的時裝美人廣告畫和“莫談國事”四個大字,可以聯想到帝國主義的侵入和滲透,也看到了社會的動蕩不安。從茶館的修理門面,預備開張,足見主人王利發的審時度勢,隨俗為變,善于經營的特點。
(2)從戲劇語言反映的時代特征。
①“三爺。咱們的茶館改了良,你的小辮兒也該剪了吧?”--滿清覆滅。
②“袁世凱死后,天下大亂,今兒個打炮,明兒個關城,改良?哼!我還留著我的小辮兒,萬一把皇上改回來呢!”--政局動蕩。
① 大兵:屌!誰要鈔票?要現大洋!--通貨膨脹。
② “告訴你,常四爺,要我們效力的都仗著洋人撐腰!沒有洋槍洋炮,怎能夠打起仗來呢?”--半殖民時代。
③ “現在,人家總長次長,團長師長,要娶姨太太講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戲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現大洋!”--官僚生活腐化墮落。
四.歸納思想內容
作品以舊北京城中一個大茶館--裕泰茶館的興哀為背景,通過對茶館及各類人物變遷的描繪,反映了從清末、民初到抗戰勝利后三個不同時代的近50年的社會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從動蕩、黑暗和罪惡。
五、理解和把握卷軸畫式的平面結構和特殊的戲劇沖突
1.與曹禺的《雷雨》作比較,《茶館》的結構上有什么樣的獨特性?
--《茶館》的戲劇結構是獨特的,稱為“圖卷戲”。作品沒有一個完整的情節線索,沒有貫穿始終的矛盾沖突,而是以眾多人物的活動帶動情節的發展!独子辍贰ⅰ恫桊^》反映的社會時代接近,都是話劇形式,但結構特點卻截然不同!独子辍凡捎玫氖蔷o湊集中的戲劇結構,作者巧妙運用了“回顧”和“穿插”的方法,把“現在的戲劇”和“過去的戲劇”交織在一起,充分表現周魯兩家的矛盾沖突尖銳集中,劇情發展緊張激烈。
《茶館》第二幕出場的人物有30多個,有臺詞的近20人,但這些人物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每個人的臺詞都不多,在茶館中一閃而過,各自說著自己的事情。劇中人物的活動,都是截取他們在茶館中的一個橫斷面。這無數個畫面組織起來,便構成了一幅卷軸畫,隨著劇情逐步展開!独子辍啡宋锊欢啵瑓s關系復雜,有主有次,人物的語言動作都圍繞著同一個矛盾展開。30多年間周魯兩家的矛盾始終交織在一起,貫穿全劇。人物形象也在情節發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再看情節。這一幕沒有統一的劇情,人物雖多,但關系并不復雜。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單一的,人物之間的聯系也基本上是單線的、小范圍的。整個一幕劇就是由一個個發生在茶館中的小情節、小故事聯成的,是平面展開的!独子辍返诙恢校ㄕn文部分)有臺詞的僅有5人卻有夫妻、父子、母子、兄弟、主仆等多種復雜的血緣關系,具有這些關系的人物又都溶在一個大的矛盾漩渦之中,結構密如蛛網,戲劇性極強。
2.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茶館》雖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們之間并不存在直接的、具體的、針鋒相對的沖突,人物與茶館的興衰也沒有直接關系,那么,《茶館》的戲劇沖突是什么呢?主題又是怎樣體現的呢?
--《茶館》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戲劇沖突。劇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軌跡必然地運行,正直、善良的人無法擺脫厄運的襲擊,那些異;钴S的社會渣滓,各自遵循著自己的道德準則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那個舊時代,人物與人物之間每一個小的沖突都暗示了人民與舊時代的沖突。如李三的抱怨,巡警的勒索,難民的哀告,逃兵的蠻橫,都表現了帝國主義指使的軍閥混戰給社會造成的黑暗,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這種“剪影式”的新嘗試,展現了清末社會的眾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國主義的滲透、侵略和封建統治的荒淫、腐敗所造成的農民破產,市民貧困和社會黑暗 ,表明了中國封建社會末日即將來臨。 小結
1.卷軸畫式的平面結構
沒有完整的情節貫穿和尖銳的矛盾沖突,而是分散穿插若干個生活畫面,有生動鮮明的人物肖像(非形象),這些人物的活動都是截取他們在茶館中的一個橫截面,這無數個畫面組織起來便構成了一幅卷軸畫。
2、特殊的戲劇沖突
(1)用人物生活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
(2)小茶館影射大社會
并非以一個人為中心,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說自己的話,他們之間并不存在直接的、具體的、針鋒相對的沖突,人物與茶館的興衰沒有直接關系,但作者把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那個舊時代,人物與人物之間每一個小的沖突都暗示了人民與時代的沖突。道是“莫談國事”,卻沒有一個畫面不和國事聯系。
第2課時
一、朗讀,體會戲劇語言的動作性特點,把握人物的個性特點和時代特征
1、王利發
①“喲!你這是什么話呀?咱們的買賣要是越作越好,能不給你長工錢嗎?……All right?”
(提示:既表現了當時社會經濟的蕭條,這表現了王利發自私的一面,從自己利益出發不“長工資”。)
②“您等等,……我感恩不盡!”
(提示:這表現了他委曲求全而又處世圓滑的一面。)
③“福氣不!……我準給你留著!”
(提示:這表現了他順應奉承,卻又不上當的處世技巧,真是處世絕招。)
④“這個年月還值得感謝!聽著有點不搭調!”
(提示:這表現了他對自己處境的愁苦,對現實的不滿和憤恨。)
⑤“我也那樣!我覺得請安比鞠躬更過癮!”
(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接待方式,此為處世精明之處。)
⑥“常四爺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別計較他!”
(為別人排解麻煩,這是他善良的一面。)
⑦“咱們可把話說開了,從今以后,你不能再在之這兒作你的生意,這兒現在改了良,文明啦!”
(提示:精明干練,謹小慎微。)
⑧“好吧,我慢慢給你打聽著!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還沒忘,想起來心里就不痛快!”
(提示:想把別人支開,因為有兩張嘴吃飯,這又是自私的表現。)
⑨“那么,你幾不想想主意,賣賣力氣,別叫大家作亡奴?”
(提示:這并不表明他有了覺悟,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表現了他深諳處世之道。)
歸納王利發的形象:
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掌柜,也是貫穿全劇的人物。他從父親手里繼承了裕泰茶館,也繼承了他的處世哲學,即多說好話,多作揖。他膽小、自私,又精明、干練、善于應酬,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態度。在黑暗的舊中國,盡管王利發善于應酬,善于經營,不斷改良,卻無法抵御各種反動勢力的欺壓。他對此也抱有強烈的不滿,但表達得十分含蓄。就是這樣一個精于處世的小商人,最終仍然沒能逃脫破產的命運。王利發的悲劇,是舊中國廣大市民生活命運的真實寫照。
對逃難饑民 強硬、不屑,無憐憫
王利發 對巡警大兵 極力討好,巧于應付
對劉麻子等 心里厭惡,笑臉相迎
2、常四爺
“瞧著給,該給多少給多少!”
“戊戌年我就在這兒說了句‘大清國要完’,叫你二位給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憑力氣掙飯吃,我的身上更有勁了!”
“什么時候洋人敢再動兵,我姓常的還準備跟他們打打呢!”
常四爺是旗人,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抓起來,出獄后參加義和團,以后又憑力氣靠賣菜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為,富于正義感。
這個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國人,反映出舊中國人民的反抗情緒。
3、松二爺
“怎么樣?我想大哭一場!看見我這身衣裳沒有?我還像個人嗎?”
“我餓著,也不能叫鳥兒餓著!”
“我看見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兒!不能不請安!”
松二爺也是個旗人,心眼好,但膽小怕事,懶散而無能。他留戀過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最后終于餓死。這是一個沒有謀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腐朽。
4、李三的抱怨,明著是在抱怨“改良”、抱怨王利發,實際上是社會使然,因為“改良”本身就暗示著社會對茶館生存的巨大影響。
5、報童來賣報,王利發問:“有不打仗的新聞沒有?”這一問,正折射出社會的動蕩和不安,而作為茶館掌柜的王利發是多么盼望社會太平,自己能安安穩穩地賺錢發家 呀!
6、唐鐵嘴的改抽“白面兒”的一席話,恰好透露出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其對中國人民的毒害。因此,作者雖然沒有直接寫那個時代發生的重大事件,但那 個時代的黑暗與罪惡又無處不在,這正是作者匠心獨運的結果。
7、崔久峰:“以天下為己任”的革命者-“中國非亡國不可”的失敗主義者 。
8、吳祥子、宋恩子:順風倒的奸邪小人,靠坑害別人鉆營偷生。
9、劉麻子、唐鐵嘴等:一群地痞無賴。一個說媒拉纖、拐賣人口,一個是麻農相士,算命騙人。這樣一類人物形象,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畸形和病態。
總之,茶館中出場的人物很多,但是他們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具體的矛盾沖突,人物與茶館的興衰也沒有直接關系。他們各自按著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在說話、在活動,但這些話、這些活動無不帶有時代的烙印。 、二、品讀重要語句,鑒賞語言特色 (一)欣賞重要語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意義 1.“碩果”一般比喻巨大的成績。把一個在社會中微不足道的茶館的存在說成“碩果”是大詞小用,暗示當時社會有價值的東西已經不多了,透露出黑暗的現實。
2.帝制雖然改了,但“國事”卻如潮水無情地涌來:軍閥開戰、饑民逃難、兵警橫行,等等,這一切使得王利發的茶館日益陷入窘境。他把“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越來越大,透露出他對社會的不滿,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談國事而受牽連、影響茶館生存的心理。
3.這里是諧音雙關。用“涼”諧“良”,表明了李三內心的困苦、凄涼和對王利發的不滿。
4.松二爺是旗人,在他心里,鳥比他自己還重要,讓人覺得又可笑又可憐。但在可笑的背后,卻又使人感到心酸:一個能寫會算的人,卻自己養活不了自己,還要靠鳥兒作為自己活下去的寄托。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社會使然。
5.同樣是“意思”,但前后含義不同:“那點意思”是要錢的委婉說法,“不好意思”是指錢太少,說不過去;實際是暗示王利發不要給得太少,否則就會跟他過不去。表現了說話者無恥、無賴的流氓本性。
(二)鑒賞語言的幽默風格。
--作品寫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作者把對黑暗社會的諷刺、批判與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聯系起來,在微笑中蘊藏著嚴肅和悲哀,這和寓莊于諧的幽默風格,給讀者留下了深長的回味和思考。
如唐鐵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對話,看起來滑稽可笑,卻會激起人們對帝國主義侵略的仇恨;王利發問報童“有不打仗的新聞沒有”,也像一句玩笑話,都表現出人民對動蕩時局的不滿;又如松二爺看見宋恩子和吳祥子仍穿著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馬褂說:“我看見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兒!”。表現出松二爺的懷舊情緒,也諷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
[茶館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茶館》的課件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