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詠物詩的鑒賞(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7-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一講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賞析時要重點把握①寫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鑒賞示例 2004年北京卷12-13題

12、讀下面的詩,完成①-②題

紅 梅 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融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①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C ]

A,“獨開遲”既點出了紅梅晚開,也賦予了她與眾不同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說自己真的擔心,而是含蓄的表達了不愿趨時的情感。

C,“尚余”句啊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一絲無奈。

D,“酒暈”句是說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

②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 ]

A, 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與桃杏一起裝點春天的愿望。

B, 心境幽寒的紅梅“怕愁貪睡”,不肯隨“春”,故而未能及早開放。

C, 紅梅生機難抑,爛漫開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潔,自成一片春光。

D, 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操。

13,讀下面蘇軾的詩論并回答問題。

林逋《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云,“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決非紅蓮詩。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

說出蘇軾贊揚寫梅花、白蓮的是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并作具體分析。

(答案:第一問的要點是,寫紅梅、白蓮的詩能做到神似,表現了神韻、精神品格、內在特點;而《紅梅》詩僅作了外形描寫。

第二問的要點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出了梅的清幽、高潔;“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寫出了白蓮的素潔、清雅;“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僅從“綠葉”“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紅梅的特征,未見其精神品格。)

練習

1、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白 云 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流。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1) 分析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

(2) 本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何突出特點?試簡要分析。

答案:1,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詩人以“云自無心水自閑”自況,表面上寫白云隨風飄蕩,舒卷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正是詩人內心的獨白。 2,詩人運用象征手法寫景,以云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

2、閱讀下面兩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陳煥)

云里溪橋獨樹春,客來驚起曉妝勻。 試從意外看風味,方信留侯似婦人。

【注】留侯:漢代名將張良,功高位重,但卻摒棄人間富貴。傳說他有大丈夫的胸懷,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王安石和陳煥兩首詠梅詩,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進行歌詠,這一特征是什么?兩位詩人是怎樣借此抒發他們的情感的?

答:傲然獨立的風姿。王安石的“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描寫了嚴冬群芳紛謝,獨有梅花凌寒開放的景象,歌詠了不怕困難、倔強不屈的傲然風骨。陳煥的“云里溪橋獨樹春,客來驚起曉妝勻。”寫出在深山僻野、人跡罕至的地方,詩人突然發現了傲然特立、寂寞開放的一樹梅花,感到意外、驚喜。抒寫了詩人高蹈自守的襟懷。

3、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6分)

北陂杏花①王安石

一陂春水澆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

【注】①此詩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詩人親手創立的新法被一一廢止。陂:池塘,這里指池邊或池中小洲

(1) 你認為“一陂春水澆花身”中的“繞”字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答:好,一個“繞”字,使春水富有動感,充滿生機,表現了春水愛花惜花的情致。

(2)前人評價這首詩時說“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壯即寓閑淡之中”。這種悲壯之情在詩中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分析。

答: 在詩中詩人用“作雪”和“成塵”作喻 ,形成對比,再以“縱被”和“絕勝”強調了寧愿為理想獻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壯感情。

(或以水邊的杏花自況,縱然被春風吹落水上,仍保持著純潔,遠勝于路邊的杏花,在車水馬龍中被碾碎,化為污濁的塵土。流露出悲壯的情感,表現出堅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6分)

涇 溪(唐 羅隱)

涇溪石險人驚懼,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徑溪是指今甘肅天水市東南的涇谷水,今名永川河。

這首詩寓含著-種什么哲理?談談你的看法。

答:許多事故往往出于人人自以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時候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早 梅(齊 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1)詩人筆下的“早梅”具有怎樣的特點?(2分)

(2)簡要說明第一聯和第三聯運用的藝術手法及其表達作用。(4分)

【參考答案】

(1)不畏嚴寒,傲然獨立,幽香四溢,素艷芳潔。(2)第一聯用對比手法,以萬木來反襯早梅不畏嚴寒的品格。第三聯從嗅覺和視覺感受的角度寫出早梅內蘊幽香、外顯素艷的姿色和風韻。

6、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根據提示,完成賞析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雪(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1)兩詩題中都有“雪”,但構思有別。柳詩 ;羅詩則由“雪”及理,重在議理,“長安貧者”的形象,是詩人議事論理的根據。

(2)兩詩都以“雪”為表現對象,但表現的思想感情不相同。柳詩通過塑造“蓑笠翁”的形象,寄托了清高孤傲的人生態度,抒發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和堅持理想絕不趨勢媚俗的堅定意志。羅詩則

答案(1)柳詩由雪及人。重在寫人。“蓑笠翁”的形象,是詩人思想情感的寄托。

(2)羅詩則通過議論“豐年瑞”的話題,揭露了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表達了對飽暖無憂的達官貴人的厭憎和對饑寒交迫的貧苦百姓的同情。

7、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 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詩歌也可通,你覺得哪一種更好些?請簡述理由。

答案:(1)諷刺、揭露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們必定無好下場。(2)用“天地”好。“天地”著眼于空間,有立體感,突出了正氣浩然之態。“秋后”與“清霜”重復。

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瀑布 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藝術形象。

答:瀑布乃是胸懷大志、不懼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志士的化身。

9、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畫眉鳥 王安石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本詩表現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從詩中能領悟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借物詠懷。林中鳥與籠中鳥不同境遇的對比手法表達了對自由的熱情贊美,對束縛個性、禁錮思想、窒息性靈的憎惡和否定。

第二講 思鄉懷人類詩歌的鑒賞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征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傷春悲秋、日暮思歸),或托物傳情(月、雁、笛、柳),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鑒賞這類詩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確定情感類別;抓住意象,構建圖景;抓住關鍵詞語,體味藝術特點。

鑒賞示例

1,2004年廣西、海南、西藏、陜西、內蒙古卷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鑒賞提示:“杜鵑”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一個意象,它那“不如歸去”的啼叫聲總會引起游子思婦的無限感傷。故抓住這一意象,就抓住了這類詩歌的抒情類別。)

答案: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

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2,2004年湖北卷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來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北臨長江。此詩或題《江南意》。

  此詩第二聯“潮平兩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闊”,你覺得“失”與“闊”,哪個字更好,為什么?解釋第三聯的意思,并分析情與景的關系。

 答案. 兩字各有其妙,因此說哪個字都不能算錯,只要能把妙處體會得比較準確就行。說“失”字更好,因為它生動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漲而與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說“闊”字更好,因為它直抒胸臆地表達了春潮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所以視野十分開闊的強烈感受,且讀起來與“懸”字對應,聲調似也更為響亮。如果有學生說兩個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處都體會得比較準確,也應給分。

3,2004年浙江省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1) 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2)關于這首詞表達的內容,有人認為是“游子思歸鄉”,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①“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

②游子思歸鄉: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見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觸景生情,設想家人盼望自己歸去的情景;最后兩句游子感嘆旅途漫漫,歸鄉無期,更添愁苦。 思婦盼歸人:上片寫思婦見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寫思婦佇立玉階,見鳥歸而懷念游子;最后兩句寫思婦設想游人歸途艱難,感嘆相逢無期。二者兼有:全詞以游子思歸鄉和思婦盼歸人相互渲染,傳達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思。

練習

1、讀下面的詩,完成練習。

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戎 昱

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

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前人評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詩中寫“歸夢”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答案:(1)寫猛中返鄉是那么容易,突出了鄉思之深,之切。

(2歸夢”因旅次見聞引發,前兩句中江水漫流之聲、月下竹影之形,是“歸夢”之因;而“歸夢”則是思想之情的集中表現。所以可以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

2、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江 樓 感 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 風景依稀似去年。

(1)一三兩句用“同來”與“獨上”相照應,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2)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色?

答:①表達了詩人懷念和寂寞惆悵的情懷。 ②比喻、以動襯靜、疊字回環。 描寫了江樓下如水的月光照臨波光蕩漾的江面那種浩渺恬靜的景色。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漫書 司空圖

長擬求閑未得閑,又勞行役出秦關。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有人評論道:“卻恨鶯聲似故山”,一個“恨”字,出人意表,“無理之極”。你同意嗎?試作簡要分析。

答:看似無理,實在情中。詩人恨鳥不改“鄉音”,就是恨人改了“鄉音”,就是流露出對故鄉的思念。把聽不到“鄉音”之恨,移到不改“鄉音”的鳥的身上。使所抒之情更深更曲,出人意表。讀來頗有神奇之感。

4、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⑴指出這首詩前兩聯與后兩聯在情感表達上采用的不同手法。

⑵請對歷來受到好評的第二聯作簡要賞析。

答:①前兩聯:借景抒情;后兩聯:直抒胸臆。 ②以景傳情,情景交融:“葉”和“孤舟”的意象,具有飄零的性質,表現了詩人漂泊不定的哀凄之情。而“葉”被風吹得簌簌作響,“孤舟”處于清冷的月色之中。更加強化了孤寂、凄涼、漂泊的情感。

5、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干?

(1) 詩中有兩個字既寫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這兩個字是

(2)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心已馳神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悲婉微至,精麗絕倫,又妙在無已字不從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答:(1)濕、寒 (2)詩人身陷長安,不寫自己望月思家,卻寫妻子望月懷夫、久久不眠的情景,無限的深情都從這想象描寫中流出,兩地相思,悲苦難言。詩中情景,為月夜獨有。

6、閱讀下面兩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題稚川山水 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1)按因果關系,行人在發現“隔水青山似故鄉”之后才有“無限秋風思”。三、四句卻予以倒置,這樣安排好在哪里?

鄉思 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2) 同是寫鄉情歸思,這首詩與上一首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

答:感情的激動往往比理性的思索更迅速,人受外物感染,不能自已,讓“隔水青山似故鄉”這一打動人心的發現在末句點出,更近情理,更耐人尋味。

戴詩因景生情,表達含蓄蘊藉;李詩以景襯情,抒發濃烈鄉情。

7、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村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如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注】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時間里,寫了不少山水詩。《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詩中哪一句是轉入抒情的關鍵句子?為什么?試結合全詩,簡要分析作者抒發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 何事吟余忽惆悵”是關鍵句。 因為它引出了下面的答案:“村橋原樹似 吾鄉”,點出了“惆悵”之因。 起頭兩句突出“行”,于動態中寫美景,中間的四句著力渲染大自然的美,最后兩句抒情。作者由眼前的美景感到如此熟悉和親切,原來這美景正是故鄉風物的再現啊!于是,由游之野興頓時轉為鄉思,再由此又想到貶官在外,有家難回,壯志難酬,更是憂愁感嘆。抒寫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思念及不得志的惆悵之情。

第三講,送別詩的鑒賞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 ,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恒的主題。

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向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如李白《贈汪倫》直接書寫離情別意;王昌齡的《別劉胥》(“身在江海上,云連京國深。行當務功業,策馬何骎骎。”),抒發自己“天生賢才”,卻終未被用的激憤;高適的《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則重在對友人的勸勉;而柳永的《雨霖鈴》則重在抒發離愁別恨。鑒賞這類詩必須仔細體味詩人在詩中蘊含的思想情感的類型。

送別詩中常用的意象:長亭、楊柳、夕陽、酒、秋等 。

鑒賞示例

讀下面一首詞,完成題目。

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 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⑴ 上闋前兩句用 的手法,三四句用 句的形式說明了行人將去的地方。下闋借惜春表達了 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

⑵這是一首送別詩。“眉眼盈盈處“四個字有兩層意思,試作簡要分析。

答案:⑴比喻 設問或雙關 惜別 對友人的美好祝愿。⑵一指江南的山水,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一指有著眉眼盈盈的那個人。

練習:

1、讀下面的詩,完成題目。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去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注】勞歌:送別歌的代稱。

⑴作者在詩中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⑵有人認為第二句“紅葉青山”的色調與全詩的情感基調不和諧,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答案:⑴本詩抒發的是作者的離別之愁。

⑵紅葉青山色彩艷麗,乍看似不協調,實際上恰恰是對離愁的有利反襯。景色越美,越覺離別的難堪。這是典型的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2、閱讀下列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魏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送魏二》全詩四句都有寫景,一、二句和三、四句所寫之景有何不同?

(2)試比較分析兩首詩的作者所抒發的離別之情是否相同。

答:①前兩句寫眼前的實景 ,后兩句寫分別后想像的虛景(未點明是分別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 ②《送魏二》一詩表現了作者離別時的惆悵哀婉之情 ;《別董大》中的離別之情則于慰藉中寄希望,帶有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 。

3、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芙蓉樓宋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1)一、二兩句寫景,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

(2)“一片冰心在玉壺”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你認為寫得好嗎?請說出理由。

答:(1)這兩句寫景,增添蒼茫蕭瑟之意,渲染離別時悲涼、暗淡的氣氛,凸顯自己的孤獨。

(2)寫得好。“冰心”“玉壺”都是純凈無暇,用它們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冰清玉潔的操守和志節。詩人以此告慰親友,更表達了他對親友的深情。

4、閱讀下面唐詩,完成題目

送人東歸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灑慰離顏。

(1) 請從現實與想象交融的角度,說說作者在尾聯中流露了怎樣的情感。

(2) 清朝有位文學批評家稱這首詩的首聯“起調最高”;其意思是,起筆便顯露了不凡的格調。請參考這一評價,寫出你對首聯的理解和評價。

答:(1)就要分別了,主人與歸客開懷暢飲,期盼著別后再相逢。表現出思念友人的情感。

(2)送友人東歸,但見荒廢的古堡,凋零的黃葉。這本是充滿別愁離緒的場景。殊料,友人心志高遠,既不悲秋也不傷離別,于是詩人便以“浩然離古關”奏響了昂揚的主旋律。起筆寫深秋送別,卻意氣洋洋,確實格調不凡,正所謂“起調最高”。

5、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問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荊楚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 指出這兩首詩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處。

(2) 李白這首詩,詩中有畫,畫中有情,詩中見志。在“畫”“情”“志”中選一點,談談你的理解。

答:(1)這兩首詩均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李詩以眼前所見之景間接抒情,孟詩除了借想象間接抒情外,還有直接抒情。(2)結合詩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

6、閱讀下面王勃的兩首詩,回答問題。

江亭月夜送別(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江亭月夜送別(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1) 王勃的這兩首同題送別詩,在表達感情方面寫法有何主要區別?請作簡要分析。

(2)有人評點《江亭月夜送別(其二)》這首詩時,稱贊“寒”字之妙:“一片離情,俱從此字托出。”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么?

答:第一首用“誰見泣離群”直接抒情,表達離愁;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見情的手法委婉(間接)地表達離情。

同意。作者感到此夜江山寒,一個“寒”字極寫出友人離去后心情的沉重與冷寂。

第四講 山水田園詩的鑒賞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

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這類詩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寫法上常常是白描、襯托。

鑒賞示例

2004年重慶卷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東溪 梅堯臣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短短蒲茸齊似剪,守平沙石凈于篩。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自唐以來,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說詩人既要以自然為師,從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內心深處引發思想情感。請指出在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并說說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體現的。

(1)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

(2)體現的思想情趣:

(3)如何體現的:

答案:(1)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閑情逸趣和對優美自然景色的贊美。(3)能結合景(“野鳧眠岸”“老樹著花”)和情(“有閑意”“無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練習:

1、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 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⑴本詩寫景有何特點?

⑵簡析頷聯、尾聯的人物形象特點。

⑶全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⑴描寫景物有聲、有色、有形,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點。所寫景物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寫得情景交融。所選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煙等富有季節和時間特征的景物,構成了一幅和諧靜謐的山水田園風景畫。⑵頷聯刻畫了詩人年事已高和安閑的神態。尾聯生動的刻畫了裴迪的狂士之態。⑶表現了詩人的閑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2、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 微軀此外更何求?

(1) 江村的景物特點是怎樣的?

(2) 詩中哪兩個生活場面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心境。

(3) 末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感慨?

答:(1)幽靜。(2)老妻畫紙,稚子敲針表現了詩人長久漂泊,終于安定之后的寧靜。(3)對江村生活的滿足;對功利的無求。

3、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水仙子詠江南 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 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 ,愛殺江南。

(1) 這首元曲在景物描寫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點?試作分析?

(2) 古典詩歌的意境,有“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之分,你認為此曲屬何種意境,這樣表現有什么好處?

答案:(1)空間轉換,時遠時近:作者的眼睛和畫筆起始于了望大江遠山,然后寫兩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又放縱開去,極目天際之畫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簾。于是一片江南秀麗風光,便一覽無余了。動靜結合:流水生煙,山嵐聳翠,此為一動一靜;畫檐芰荷,安靜恬淡,而沙鷗在舞,珠簾在卷,畫船由天邊馳來,酒旗在風中招展,又于寧靜之中,顯出一派生機。(2)“有我之境”,這首曲看似客觀描寫,但實際處處有我。如“看沙鷗”之“看”固然是“我”看,“芰荷叢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著作者的感受和評價。七句寫景中如果沒有作者表贊嘆一字,但筆筆都像用蘸滿了愛的濃汁畫出來的,否則哪能這樣美麗與可愛。

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幽居初夏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1) 詩人寫景是從哪幾個方面突出表現“幽”的?

(2) 詩人在這首詩中抒發了自己哪些復雜的思想感情?

答案:(1)選擇幽靜的意象寫幽,以動襯幽,以聲襯幽。

(2)有恬然自得之樂,又有報國無門、寂寞惆悵之慨。

5、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1)有人在評論這首詩時說,“自”“橫”二字,用得極妙,充滿情趣。試分析“自”“橫”二字的妙處。

(2首詩用一系列自然景物構成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答案:“自”是自由自在,“橫”是船的陳列之態,用“自”“橫”二字,使意象或畫面極具動態感,透出一種悠然自得的情趣。

表達了一種向往自然、尋求寧靜的心情和恬淡、閑適的意趣。

6、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蒸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青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本詩的頷聯堪稱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范例。請結合全詩,就此特點對頷聯進行簡要賞析。

答:頷聯寫自然景色:廣漠空蒙的平疇上,白鷺翩翩飛行;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黃鸝互相場合。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有色彩上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動一聲。再加上廣漠的水田,茂密的夏木,幾個意象互相映襯,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意境深邃,畫意盎然。

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雨過山村 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1) 詩的一、二兩句描寫了山村怎樣的特點?

(2) 你認為詩的三、四兩句中哪個字最為精練傳神?請結合全詩的內容加以賞析。

答:幽深、寧靜的特點。 “閑”字。梔子花在庭院中開放,“閑”在那里,無人觀賞;一個閑字從側面襯托了婦姑雨中浴蠶的繁忙景象。

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楊州禪智寺 杜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楊州。

注:唐開成二年,詩人探弟病寄居楊州禪智寺。后因歇假逾期而離職

(1)本詩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簡要分析本詩首聯和尾聯所表現的景象和使用的手法。

答:(1)孤寂凄涼黯然神傷(2)首聯通過秋雨后嘶啞凄咽的蟬聲和秋風中搖曳的松枝桂樹透露出蕭瑟秋意,以“蟬噪”反襯寺院的幽靜,以秋雨秋風烘托寺院的冷寂。尾聯寫竹林西邊秋風傳來楊州的繁華市井中歌舞喧鬧之聲,反襯詩人卻只能在靜寂的禪智寺中凄涼度日,于寫景之中暗含著詩人的身世感受、凄涼情懷。

第五講 邊塞詩的鑒賞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于戰爭頻仍,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于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邊塞詩的內容大體有:建功立業的渴望和保家衛國的豪情;將士久戍的鄉愁和閨中妻子的離恨;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慘烈;報國無門的怨憤和歸家無望的哀痛。

鑒賞邊塞詩要結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詩歌創作的具體時間,體味詩人在詩中寫的是什么,抒發的哪一類型的情感。

鑒賞示例

2004年江蘇卷

閱讀下面一首唐代的邊塞詩,然后回答問題。

征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1)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答:

(2)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答:

答案:①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②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

練習:

1、讀下面的詩,完成題目。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注】牙璋,指代攜皇命出征的軍隊。

⑴“牙璋”“鳳闕”“鐵騎”“龍城”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答:

⑵最后兩句采用了怎樣的抒情方式?表現了怎樣的現實和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

答案:⑴借代的修辭手法。⑵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舉國上下尚武好戰的一往無前、戰無不勝的民族心態;忠君報國和建國立業的思想。

2、閱讀上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1)“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一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請評價“照”字和“自”字的表達效果

(2)你認為詩歌第三聯對戰斗的描寫,有什么特色?

答案:(1)“照”渲染了軍情的緊急氣氛,“自”寫出了書生由衷的報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2)通過 景物 描寫烘托戰爭的艱難和激烈。“雪暗”句從視覺出發,“風多”句從聽覺出發,有聲有色,各臻其妙。

3、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

從軍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見,高高秋月照長城。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注:關山 系樂曲《關山月》 梅花 系樂曲《梅花落》

(1)填空:以內容分類,唐詩有“送別詩”“詠史詩”等等,這兩首詩屬于 。兩首詩都寫了 和 。借以抒發戍邊者的情懷。可謂“聲色”傳情。

(2) 簡答:為什么說《塞上聽吹笛》的三、四兩句有語意雙關的特點?

(1)邊塞詩 樂曲聲 月色

(2)從字面上理解,似乎寫塞上梅花盛開,在風中,一夜間梅花散落于關山處處。實際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風將笛聲吹送到關山處處。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詩歌重視煉字煉句,語言精練,富于表現力。試結合詩的第三聯作簡要分析。

答:第三聯從寫“曉戰”到抱鞍眠,極概括地寫出了邊塞整日行軍作戰的情景何常備不懈的緊張軍旅生活。“抱”字更突出地表現了緊張狀態,似乎一當報警,“抱鞍者”就能翻身上馬,奮勇出擊。

5、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1) 前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2)三、四兩句寫出了詩中這位將軍怎樣的形象特點?

答、(1)渲染了一種陰沉肅穆的氣氛;明寫景物,暗寫外敵入侵,戰云密布。

(2)對戰爭的警覺和敏感;剛毅果斷的氣魄;畢勝的信心和決心。

第六講 詠史懷古詩的鑒賞

懷古詩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

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茍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詠史懷古詩的鑒賞首先要弄清史實、典故,其次要體會意圖、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懷古詩中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常用的手法有對比、巧用典故、融情于景等方法,

鑒賞示例

2004年青海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江城子 五代歐陽炯

晚日金陵異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始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注】姑蘇臺: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長夜作樂之地,原址在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

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詞中“水無情”、“空有姑蘇臺上月”兩句含有深意。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答案:“水無情”明寫落日余輝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返。“空有”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月亮高掛,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轍之意。

練習:

1、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

山房春事 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請簡析本詩的構思之妙。

答案:一二句先從聽覺寫梁園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亂鴉翻飛,平視前方一片蕭條,寫盡了梁園的衰敗。三、四句作者別開生面,從“庭樹不知”的角度以樂景寫哀情,其吊古之情便愈見傷痛了。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臺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1)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

(2)有人說詩人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案:

(1)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臺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

(2)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臺城 劉禹錫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

注:臺城: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結綺臨春”陳后主營造的兩座樓閣。

(1) 這首詩以“臺城”為題,其中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歷史反思?

(2) 結句“只緣一曲后庭花”顯示了這首懷古詩高超的表達技巧,試作簡要分析。

答:詩人反思了六朝相繼滅亡的歷史原因:奢侈豪華,荒淫誤國。

詩人借用《玉樹后庭花》的典故,用聽覺形象來代替議論,無論野草凄涼中,《玉樹后庭花》的樂曲在空中回蕩,使人聯想起當年翠袖曼舞的場面,讓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可聽可感的具體形象。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1) 這首詩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2) 頷聯的“詩眼”是哪兩個字?為什么?

答案:(1)悵惘、孤寂、抑郁的心情。

(2)是“搖”和“滴”兩個字。城不會動,但“涼風發”使水搖影動,似乎城也在搖蕩;月是不會滴露的,但秋月如洗,仿佛會凝珠滴下。這兩個字化靜為動,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5、閱讀下面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1)詞首句“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有何言外之意?在結構上起何作用?

(2)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極力稱贊孫權有何用意?

答案:(1)首句要表述的是,舉目遠望,我們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所能收入眼底的就只有北固樓周遭一片美好的風光了,作者翹首遙望江北金兵占領區,大有風景不殊、山河改異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樓上,詞人不禁興起了千古興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作者在這里極力贊頌孫權的年少有為,突出他的蓋世武功,其原因是孫權“坐斷東南”,形勢與南宋極相似。顯然作者熱情贊頌孫權的不畏強敵,堅決抵抗,并戰而勝之,正是為了反襯當朝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懦怯茍安。

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 這是作者最得意的懷古名篇之一。從全詩看,“野草花”“夕陽斜”反映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2) 事實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謝堂前”的老燕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荒涼冷落衰敗的景象。

(2)喚起讀者想象,暗寫出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起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滄桑的感慨。

[詠物詩的鑒賞(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影視鑒賞教案

2.《鑒賞家》的教案

3.語文唐詩鑒賞孟郊詩鑒賞

4.影視音樂鑒賞論文

5.元曲《天凈沙·秋思》鑒賞

6.《天凈沙·秋思》鑒賞

7.詩經《大車》鑒賞

8.詩歌鑒賞形象的教案

9.

10.詩歌鑒賞:專用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