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突破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總寨中學 白興虎
一堂好的語文課,不僅僅是學生聽之有趣,學有所獲,想有所得,憶有所感;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又像是從事一種導演職業,想法子要把教和學的關系統一起來。它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專揀好聽的講,以討好學生;也不是板上釘釘,有板有眼,一切依照既定模式,循規蹈矩,招惹學生反感;好的教學模式應該是多元的,經過優化組合的,不露痕跡的,但又是有據可查的;它應該是無跡可尋的,應該是貫穿課堂始終的,但不是主宰課堂成敗的。說的形象點,好的結構模式應該像魔術師手中玩的紙牌,無論怎樣神出鬼沒,總受魔術師的控制;又像是彈力球上系著的尼龍繩,無論彈力球如何奔騰跌宕,始終不脫離尼龍繩的牽扯。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看,要么是教師一講到底,要么是學生自學到頭,中庸的做法是講練結合--無論哪種做法,都有其模式。我要談的便是模式的隱顯問題和優劣問題。一般說來,過于顯現的模式和過于保守的模式均有以下一些弊端:
(一):格式化痕跡明顯,受教案牽制顯然。無論什么課文,什么體裁,教師都若以不變應萬變,這多少有點呆板,同時自然不自然地給學生一種不敢打破現狀的定勢影響,遲早也會讓自己的學生變成循規蹈矩的呆子,對新模式的適應能力減弱。
(二):影響學生求知興趣,使課堂教學陷入疲軟狀態,老師上課沒有新鮮感,最終招致學生厭惡。
(三):對語文教材上的精品篇目來說無疑是一種災難。無論什么樣的課文,都運用一種既定模式,一方面體現的是教師的水平問題,另一方面也影響學生對語文精品篇目的欣賞,達不到鑒賞的目的。
那么,究竟怎樣構建語文教學模式,構建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才算是實現了語文教學模式的優化組合呢?我認為構建中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依照學科特點,以語言表述作為模式的承啟鏈。
語文教學實質上是語言的整合,是語言的藝術。作為語文教師,有必要預想課文有關內容的表述技巧和遣詞,從而讓課文無生氣的內容變得靈動飄逸,讓人回味不盡。有這樣一個例子,說兩個教士在做禮拜時都想抽煙,其中一個對主教說:請問我在祈禱的時候能否抽煙?主教拒絕了他。另一個則說:請問我在抽煙時能否祈禱?主教答應了他。同樣的要求,只因表述不同,產生了不同的結果。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如很有爭議的“逸馬斃犬于道”的古文句的表述就有七八種之多,這足以說明語文教學中語言表述的重要性。
(二):堅持以學生接受能力為前提,以書面語言為主流的語言表述模式。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文化層次和接受能力,作出不同的表述。例如為表達“時光白白的流逝”這個意思,對高中學生我們可以說“蹉跎了許多歲月”,但在初中生面前這樣說就顯得不大合適了,只能說是“浪費了許多時光”,同時表述時,教師應盡可能的使用書面語,追求一種“雅”的語言;方言或口語雖也在“通俗易懂”方面增色不少,但若用濫了,也會影響學生的口語表達和寫作語言。
(三):依據具體篇目,優化組合分類構建最佳模式的原則。
從事語文教學者都知道,適應于說明文的教學模式不能用來給學生講解記敘文;同樣,記敘文的教學模式也不能用來講析說明文。一般說來,說明文的分析需從說明對象,說明方法上切入,從而引導學生分析之,重在培養學生的分析認識能力;而記敘文則從事件本身入手,教給學生事件表述的方法,技巧,當然不能忽略的還有語言表達。散文重在意境的欣賞體味,詩歌重在意象的領會和詩意的挖掘;議論文重在邏輯的推理和道理的分析上;小說則重在整體故事情節的把握和人物的欣賞分析上。篇目不同,其教學重點不同,在模式設計上就要求教師依據具體篇目,組合出最佳模式,從而提高語文課的魅力和質量。
(四):留給模式更多的彈性,在具體施教中注意靈活增刪有關內容的原則。
這實質上是教法有無靈活性的問題。死的模式教活的課,勢必會有很大的彈性,加之語文學科從素質教育的面上來看,授課中的靈活和內容的延伸或壓縮日漸成為語文課堂教學有無魅力的關鍵所在,但必須注意,壓縮不等于把該講的不講,延伸不是一發不可收拾,恰到好處的延伸是容量的增加,反之,則成了題外話。這個度,好的語文教師一定能把持。一句話,課堂教學中,內容是明線,模式是暗線。
也許有人會拿“教無定法”來反詰,這自然不會形成爭論的焦點。所謂“教無定法”也是針對死板的教學模式而提出的,它的精神內涵和原則四是一脈相承的。
總之,語文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突破,看似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實則是矛盾的統一體。構建是為了總結經驗,發揮經驗之長;突破是為了打破傳統,解放思想;構建是為了優化重組,是獲取成果的保證;突破是錦上添花,且事半功倍。
[淺談語文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突破(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2.利用網絡突破傳統語文教學的局限論文
3.淺談教師禮儀常識
9.教師隨筆小學語文
10.語文教師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