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寫
江西豐城三中 余遜云
高考作文的評分是從“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兩個方面來評定的。作文要獲高分或滿分,非在“發展等級”上下功夫不可。縱觀近年來的滿分作文,或深刻,或豐富,或有文采,或有創新,無不符合“發展等級”的要求。如何來把握發展等級,使高考作文獲得高分呢?本文想就“發展等級”的四項要求對高考滿分作文作點分析,以資借鑒。
滿分理由之一:深刻。《考試說明》對“深刻”的解釋為:“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2005年上海卷的《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輕》、《何處散發弄扁舟》等文章就是憑“深刻”獲滿分。《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輕》的作者,列舉當今“武俠言情小說大行其道,音樂文化也受著侵蝕,電視劇粗制濫造”等文化現象,指出這些文化現象“成為我們生活中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輕”,“造就了一大批沒有什么能力卻叛逆、獨斷專橫的孩子。”作者還呼吁:“請正視這個問題”,還文化以純凈本色!可以說,作者通過擺現象,說危害,透過現象深入本質,使我們不能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鏟除“低劣”文化迫在眉睫。滿分作文《何處散發弄扁舟》,以李白的詩(“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開篇,指出廣告、音樂、影視等這些“契合了青少年充滿好奇與夢幻、極易為新鮮事物所動的心理特征”的商品、快餐文化,鋪天蓋地席卷而來,使“漢語真正質樸感人的詩意之美與人文關懷,伴隨著青少年的成長愈走愈遠”,揭示了這種現象“是拜金主義和急功近利觀點的磁生”的根源。文章的作者善于觀照社會,洞察現實,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認識深刻,讓人警醒。
2005年江西卷滿分作文《變臉》,揭露當今社會那些巴結奉承、欺下媚上的“變色龍”。老張好不容易混到一個科長,升官以后,對從前同事的小王頤指氣使,“跟使喚丫頭似的”,沒給小王好“臉色”,可是見到老婆“滿臉堆笑”,有使必應。而見到從前的上司(隔壁的科長)卻罵罵咧咧,“臉上的兩塊肉猛烈地抽動著,噴沫星子在空中四濺”。見到局長大人是畢恭畢敬,“臉上的兩塊肉擠在一起,像極了戰爭片中的漢奸”。文章能如此把老張的“臉”變來變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可見小作者對現實生活認識之深刻。
像2005年江蘇卷的《不看續集》和湖北卷的《人生的“出”與“入”》都是立意高遠、見解深刻、說理透徹的滿分之作。
滿分理由之二:豐富。“考試說明”對“豐富”的解釋為:“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一篇材料豐富之作一定是選材典型,構思精巧,情節多變,曲折有致的好文章。2005年浙江卷滿分作文《母親的鐵盒》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滿分之作:母親病危時,醫院里是三兄妹吵著爭遺產--一個鐵盒。大家都以為里面是金銀珠寶。當母親不治身亡,“大哥”搶著鐵盒打開一看時,可里面只有寫有三兄妹名字的信封。大哥的信封里面是一張發黃的照片,大哥看著這張照片眼晴濕潤了;二哥的信封里面是一張藥方單,二哥見到藥方單流淚了;小妹的信封里是一張匯款單,小妹見著匯款單痛哭起來了。因為他們從中看出了母親的操勞,看出了母親的辛酸,看出了母親一生都在為子女的“內心世界”。文章巧設懸念、構思精巧、形象豐滿。
2005年山東卷滿分作文《雙贏的智慧》,雖然是一篇議論文,但也不乏“材料豐富”。從天空的雄鷹到大海里的游魚,再到森林的黃鸝,它們“彼此容納,彼此和諧”,“這便是雙贏的智慧”。從自然界的生物,寫到人類社會,國際經濟大潮中的“彼此聯系、互通信息、共謀發展”,“這也是一種雙贏的智慧”。再由當今源溯到古代,寫昭君出塞,寫鐘子期與俞伯牙,寫劉邦與項羽,都是一種雙贏的智慧。文章可謂從宇宙到星球,從自然到人類,從古到今,廣征博引,汪洋恣肆,縱橫捭闔,在材料的運用上恰到好處。
像2005年江西卷的《讀臉》和福建卷的《圓潤鋒芒》等文章都是材料豐富、意境深遠的滿分之作。
滿分理由之三:有文采。《考試說明》對“有文采”的解釋為:“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 2005年湖南卷滿分作文《勇敢奔跑,勇敢超越》作者深諳李白寫詩之道,馳騁想象,天馬行空,氣勢磅礴。文中寫道:“昔日我騎御賜驃馬奉召奔馳,今日我騎白鹿奔向我夢寐以求的遠方。濁酒深酌,重返喜地,尋幽豪歡,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齊敘難酬鴻志。奔跑讓我屢跌屢撞,奔跑又讓我獲得心靈的超載--思想,永遠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文中不難看出有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的化用,讀了這樣的文章,能讓我們激情四溢,思想奔放,勇敢超越。再看2005年福建卷的滿分作文《張揚與內斂》。我們知道福建卷的作文題是看圖作文。題中有兩幅圖,一幅是圓型圖,一幅是星型圖。作者把圓型圖比喻“內斂”,把星型圖比喻“張揚”。在闡明兩者的關系時這樣寫道:“內斂,是寒冷時媽媽送來的一衣溫暖,是酷熱時爸爸送來的一陣涼意,是口渴時的一壺清涼,是下雨時的雨傘叮嚀。張揚,是歡快時的大聲歌唱,是悲傷時的放肆呼喊,是歡聚時的載歌載舞,是離別時追著火車跑的背影。”對比、比喻、排比修辭手法三管齊下,把深刻的道理蘊含在生動形象的比喻之中,讓讀者產生感情的共鳴,同時語言又有整齊之美。讀到這樣有文采的句子,讀者似乎是在欣賞一段語言優美的散文。
再如“品味婆婆的這一番超然的話,我仿佛在碧波蕩漾的高山湖泊上,看那飛舞的精靈扇動潔白的翅羽,把大地的靈感帶上了藍天。”(2005年湖北卷《一雙童鞋》)“魚,終究離不開給予它生命之源的水。鷹,終究離不開給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我,始終逃離不了父母和親人朋友們的愛交織成的幸福圈……”(2005年湖南卷《那魚那鷹那人》)等句子,語言優美,意蘊豐富,是文章的亮點,讓文章出采。
滿分理由之四:有創新。《考試說明》對“有創作”的解釋為:“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征”。2005年高考16道作文題,絕大部分還是“話題作文”,即使是遼寧卷的命題作文(題目是《今年花勝去年紅》),也有文體開放的要求。給了作者以廣闊的寫作空間,任作者馳騁想象。全國卷Ⅰ滿分作文《“愛心永駐”三幕劇》,作者別出心載,運用戲劇體裁,選取三個不同的場景,跨越時空,把“看似意外,卻在情理之中”的“愛心”活動,展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的心靈得到凈化、受到震憾!作者在編完劇后,使出新招,來個“老師點評”和“感悟”揭示文章的主題。這一招式,并非作者獨創,我們看《史記》中的“太史公曰”和《聊齋志異》中的“異史氏曰”,就會發現小作者這樣寫作的承傳和匠心。
再看2005年天津卷滿分作文《留給明天》。文章首先引用歌德“哪個少男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開篇。接下來是這樣寫:我在高二時與同一文學社的她“鐘情”,以文學的“切磋”與“碰撞”,讓“內向”“膽小”的我“喜歡”上她,多次的文學活動,“她似乎對我也頗有好感”。于是兩人“不顧老師口吐蓮花的妙語”,談文學、談文人,別人下課時“說笑打鬧”,我與她卻“相敬如賓”,真的“好”上了。高三時,文學社暫停,“我和她難得再見一次面”,我只得發Email寄“情語”,過了好長時間,她才給我回復:“我一直把你當作最要好的同學,把你當作可信賴的哥哥。如果真的有緣,請留給明天!好嗎?”文章最后用“等待明天,用真心,用汗水”收篇,水到渠成,恰到好處。說該文構思精巧,巧在哪里?應該是回復的這句話。它是看似前文漫不著邊的收束,讓人出乎意料之外但又覺得在情理之中;也是點明主題的關鍵句子,很有現實意義,讓人警醒,是高中生“早戀”現象的正確導向。文章的結尾抒寫真情,給人期待,催人奮進。
像2005年浙江卷的《見微知著》、福建卷的《兩份病危通知書》和江蘇卷的《夸父追日》等滿分作文,都是富有創新特色的滿分文章。
[高考作文如何寫(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