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教學目的
1.理解兩篇短文的寓意。
2.理解積累文言詞匯。
3.了解文言文一詞多義現象。
重點難點
1.重點:
(l)理解積累文言詞匯。
(2)理解句義、文義。
2.難點:
(1)理解兩篇短文的寓意。
(2)了解文言文一詞多義、古今詞義的變化。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兩小兒辯日
《列子》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辯斗(dou4)盤盂(yu2)滄滄涼涼(cang1) 探湯(tang1)孰(shu2)汝(ru3)
2.熟讀課文,思考自讀提示。
二、導入
1.作品簡介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于湯問》,舊說是周朝列御寇作的。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一百三十四則,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花人憂天等,它們的含義深刻,形象鮮明,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今人楊伯峻《列子集釋》是目前較完備的注本。
2.導語
這是一則生動的民間故事。通過兩個小孩爭論太陽在不同的時間距離地球遠近的問題,說明客觀事物是錯綜復雜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注意正音和句子停頓)
2.請學生看課文注釋,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附譯文
孔子往東邊游學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近,而正午時離人遠。”
~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像車蓋一樣大,到了正午就像盤盂一樣小,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涼絲絲的,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進了熱水里一樣熱,這不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呵呵地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3.提問:兩個小孩根據什么判斷太陽離人的遠近?
討論并歸納:一個小孩根據視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正午就像盤孟一樣小,說明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另一個小孩根據觸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很清涼,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進了熱水里一樣熱,說明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到中午時離人近。
4.提問:“孔子不能決”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
(1)說明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寫出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態度。
(2)說明客觀事物是錯綜復雜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5.提問:兩小兒笑回:“熟為汝多知乎!”你認為兩小兒的“笑”是什么獎?
討論并歸納:這“笑”絲毫沒有譏笑、恥笑的意思,而是生動傳神的刻畫出兩小兒天真可愛的形象。是善意的笑。
6.提問:孔子不能決的問題,你能否判斷誰是誰非?
討論并歸納:
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距離地球是一樣的,其大小也是相同的,為什么早晨的太陽看起來較中午時大呢?這是視覺的差誤。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顯得大就是如此。同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時的背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太陽就顯得大。而中午太陽高高升起,廣闊無垠的天空是背襯,此時太陽就顯得小了。其次,同一物體白色的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象叫“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格外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差不大,就顯得小些。
中午的氣溫較早晨高,是由于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等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而大地輻射、對流也使中午的氣溫升高。
四、小結
1.古今詞義湯古義:熱水及其目中加探湯。
今義:菜湯
2.一詞多義去離開一狼徑去距離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故特意桓侯故使人問之原因問其故舊的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知了解人不知而溫智慧孰為汝多知乎
3.虛詞以介詞把可以為師矣介詞因是以謂之“文”也介詞用以刀劈狼首連詞來以思連詞用來蓋以誘敵動詞認為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4.省略句的翻譯 (1)省略主語。例:問其故。應補充主語;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
(2)省略量詞。例:一兒以日初遠。應補充量詞: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
(3)省略狀語。例:而日中時(去人)遠也。應補充狀語:而太陽正午時離太遠。
五、作業
1.課后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下面句子朗讀時停頓錯誤的一項是:()
A.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B及日中/則如盤盂。
C.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D孰為/汝多知乎!
(二)翻譯下面的文盲句子。
1.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2.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加探湯。
第二課時
樂羊子妻
范曄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面加點字的音。
嗟來之食(jie1)機杼(zhu4)稽廢時日(ji1)懿德(yi4) 2.熟讀課文,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樂羊子妻》節選自《后漢書列女傳》。《后漢書》為東漢紀傳體歷史著作,共120卷。其中本紀10卷,列傳80卷,為南朝宋范曄所撰。
范曄(398-445),字蔚宗,順陽(今河南人。后漢書》是他根據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東漢歷史著作,進行歸納總結,加以剪裁提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自成一家,沿襲《史記民漢書》的體例寫成。從內容到形式都超過了當時同類著作,人們將它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成為研究東漢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2.導語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它通過兩個小故事,贊揚了樂羊子委的高潔品德和過人才識。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注意正音和句子停頓)
2.請學生看課文注釋、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河南郡樂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誰家的女兒。
羊子曾經走路時,撿到別人丟失的一塊金子。回到家里把它交給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里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何況拉到別人丟失的東西牟求私利以至玷污了自己的品行羊子十分慚愧,于是把金子扔到野外.到遠方去尋師求學。
過了一年羊子回來了,妻跪起身子問他回來的原因,羊子說:"出門久了心里想家,沒有別的事情。”
妻子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布機前說;“這織物是從養蠶紡絲開始,再在織布機上織成。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到一寸,一寸一寸不斷地織,才成丈成匹。現在如果割斷這織物,就喪失了已有的成績,白費時光。你做學問,應當每天學到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用來成就美德;如果中途回來,跟割斷這織物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她的話所感動,又回去修完自己的學業。
3.這篇短文寫了兩件事,請用自己的話歸納這兩件事的內容。
討論并歸納:
(1)第一件事:批評樂羊子行路拾遺的錯誤。
(2)第H件事:批評樂羊子中途廢學的錯誤。
4.提問;樂羊子委如何規勸丈夫改正行路拾遺的錯誤?
討論并歸納:樂羊子委不但不收丈夫抬來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典故說服丈夫,進一步指出因貪小利而失大節的危害,使樂羊子非常慚愧,知錯就改并遠尋師學。
5.提問:樂羊子委如何規勸丈夫改正中途廢學的錯誤?
討論并歸納:樂羊子妻“引刀趁機”以自己織布必須日積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體會,說明求學必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后歸結到“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妻子這番借織物來講道理的話,使樂羊子深受感動,最后“算還終業”。
6.提問: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樂羊子妻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討論并歸納:表現樂羊子妻高潔的品德和才識過人。
7.提問:這兩個故事對我們學習有什么啟示?
討論并歸納:我們學習要持之以恒;“太貴有志,學貴有恒”等。(答案不限)。
四、小結
1一詞多義:行行走羊子嘗行路品行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外出久行懷思2.虛詞其:代詞,指代人、事。
其指自己日知其所亡指回來的妻跪問其故指她的羊子感其言
3.判斷句……者,……也。
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河南郡樂羊子的妻子,不知是誰家的女兒。
4.被動句。
羊子感其言。
羊子被她的話所感動。
五、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羊子嘗行路()2.乃捐金于野。 3.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4.稽廢時日( ) 5
日知其所亡()6.以就懿德( )
(二)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2.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
3.夫子積學,當“田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4.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
(三)填空:
1.孔子不能決,表明他____的態度,也說明_的道理。
2《樂羊子妻》敘述樂羊子妻批評丈夫的錯誤和 的錯誤,表現她
[短文兩篇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短新聞兩篇教案
5.短文兩篇月讀后感
8.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9.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