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云
前幾日,我們學習了初三語文課文《陌上桑》,課本對“脫帽著 俏頭”的注釋是:把帽子脫掉,只戴著紗巾。我覺得這樣的語句好像不夠流暢。頭上脫下,只戴著……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講解這是少年對羅敷表示的一種禮敬。我感到這種講解意思還不夠完善。
問題是由課本注釋將“著”解釋為“戴”所引起的,對此,我查找了工具書。《新華字典》的解釋為:“著:(一)(1) 顯明,顯出;(二) 附著,穿著,后作“著”;《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注釋為:“著:(1)顯露,顯著;(2)附著,加……于上”說明“著”的本義是:顯明,顯露。而表示“附著,加……于上”的“戴”的意思是后起的。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編寫的教材《古代文學作品選》對《陌上桑》中“脫帽著俏頭”的“著俏頭”的注釋是:顯露出束發用的紗巾。“俏頭”同“綃頭”,古人束發用的紗巾。按這種解釋:少年脫帽,顯露出俏頭。語句就流暢了。所以,這里將“著”注為“顯露”,比解為“戴”更為合適。這是一。
“著”字的注釋需要聯系后面的“俏頭”。初三語文書對此注為“古代男子戴帽,先用頭巾把發束好,然后戴帽。著,戴。俏頭,包頭的紗巾。”說明俏頭是古人用紗巾束發的一種頭飾。這里需要辨明的是:古人紗巾是用來束發的?還是戴發的呢?《新華字典》上說:“束: 捆住, 使受到限制。”“捆: 用繩等纏緊,打結。”而“戴”是“加在頭、頸、手等處。”“加”是“增多,幾種事物合起來。”可見,講“俏頭”是“用紗巾戴在頭上”,不如解說:“是將紗巾束在頭發上(的一種頭飾)”準確。因為古人是用紗巾束發,不是用紗巾戴發。這是二。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俏頭”是與詩中對羅敷的形象描述“頭上倭墮髻”相呼應的。“倭墮髻”是當時一種時興的發型。少年見到羅敷頭上漂亮的發式,聯想到自己感覺不錯的“俏頭”,便想在美麗少女面前表現一番,情不自禁地“脫帽著俏頭”故作姿態來顯示自己感覺頗佳的頭飾,賣弄俊俏,想吸引羅敷的眼球,試圖獲得她的好感。根據詩中上下文意,這樣解釋是否比“脫帽著俏頭”僅僅是向羅敷表示禮敬的意思要全面深刻一些呢? 作者郵箱: gaoxiaoyun9@hotmail.com
[小議《陌上桑》之脫帽著俏頭--辨析著是戴還是顯露,俏頭是用紗巾束發還是戴(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
4.愛戴造句子大全
5.愛戴的同義詞
6.戴高樂總統的故事
7.不共戴天造句
8.張冠李戴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