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扎賚特旗一中 李殿林
在一本名為《金榜奪魁(語文)》的教輔資料中看到了對魯迅小說《藥》中的一個比喻句含義的解說。這個比喻是:“兩面都已埋到層層疊疊,宛然闊人家里祝壽時的饅頭。”
該書對這個比喻的含義作了如下的闡釋:《藥》里的夏瑜死于屠刀之下,小栓死于精神愚昧之下,兇手都是反動統(tǒng)治階級。如同祥林嫂之成為“祝福”的牲醴一樣,他們或被制成人血饅頭,或被人血饅頭治病的迷信所誤,于是成了“祝壽”的饅頭。這個比喻,以它的思想的深邃、藝術(shù)的新巧,來警醒冷漠的人們,告訴人們:舊社會的“療治的希望”在于別求新藥。
我認(rèn)為,對這個比喻句含義的分析有些牽強(qiáng)。但不管作者當(dāng)時想沒想到,客觀上還是說得通的。不過,這個比喻句的含義或者說作用關(guān)鍵還不在這個地方。
作為修辭格,比喻的作用就是化抽象為形象、化深奧為淺顯。這個比喻也首先是這個作用。把墳比做饅頭是恰當(dāng)?shù)模藗兙统30褖炚f成“土饅頭”。南宋詩人范成大就有詩句“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但如果把這個比喻句簡單說成“兩面都已埋到層層疊疊,宛然饅頭”或“宛然闊人家里的饅頭”都不行。為什么?關(guān)鍵是“祝壽”二字。這里的“祝壽”應(yīng)該是指年終祭祖一類的祝福儀式。加上這二字為何就恰當(dāng)了呢?道理很簡單,前面的本體是“層層疊疊”的墳冢,而祝壽時饅頭的擺放形狀也正是一層層的,一般是底下三個饅頭上面再摞一個。看過祭祀的人這個應(yīng)該很熟悉。所以,以“祝壽時的饅頭”做喻體就和本體極為相似,可見不加“祝壽”不行。從意義上說,這個比喻極言死人之多。怎么死的,窮死的,被殺死的。
那么不加“闊人家”行不行?這就是比喻的第二個含義。“闊人家”才有條件“祝壽”,窮人家即使想祝壽,至少有幾種可能,一是沒有饅頭,只能用幾盤殘羹冷炙而已;二是僅用一個饅頭“祝壽”;三是根本就不祝壽。因此,這個“闊人家”的修飾語是不能刪掉的。它寫出了當(dāng)時社會“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黑暗現(xiàn)實(shí)。作者正是借這種現(xiàn)實(shí)的描寫呼喚著民眾起來反抗,這也就是魯迅在他的文學(xué)作品中一貫倡導(dǎo)的思想啟蒙。
2006年3月9日
作者郵箱: lidianlin_1969@163.com
[《藥》中的饅頭喻(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1.談?wù)劇对娊?jīng)》中的諷喻詩
2.初中的比喻句摘抄
4.木蘭詩中的比喻
6.
10.童年的饅頭的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