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百丈山記》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7-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4  百丈山記

廣東省始興縣墨江中學 鐘衛國

教學目的:

1.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句式,了解記游性散文的寫法。

2.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不畏艱險的意識。

3.體會作者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引導讀者游覽百丈山時采用的方法。

2. 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句式,了解記游性散文的寫法。

教學難點: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授課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簡介作者。

    朱熹紹興十七年秋中舉人,次年春登進士,先后被授予左迪功郎、武學博士、朝奉郎、朝散郎,歷任泉州同安主簿、秘書省秘書郎、知南康軍、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公事、直秘閣、薄提刑、江東提刑、秘閣修撰、江東轉運使、漳州知府、湖南轉運副使、潭州知府、湖南安撫、煥章閣待制兼侍講等職。一生著作甚多,收入《四庫全書》的有四十部。其哲學思想發展了“二程”  (程瀕、程頤)理學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后人把他列于漢唐諸儒之上。清康熙五十一年詔升“先賢朱子于十哲之次”,定文廟春秋祭祀。

二、學生自讀、誦讀,整體感知,正音。

三、閱讀第1段。

1.作者寫登山經過,從哪里寫起?這樣寫有何好處?

從“登百丈山三里許”直接切入,前面的上山經過,所見所聞,一概略而不提,筆鋒直逼描述中心,筆力集中。

2.一“俯”一“控”,寫出地勢險要,得疊石為臺階才能通過。而作者認為“山之勝蓋自此始”,這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審美情趣?(對險奇美的欣賞。)

3.概述本段的主要內容:簡述登山過程。

四、閱讀第2段。

1.本段主要寫了哪里的景點?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從哪里可以看出?

山門前后的諸景點。幽靜。“蒼藤古木”的掩映,伴和著“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聲濺濺然”, “盛夏亭午無暑氣”,“風來兩峽間,終日不絕”,無不寫出了清幽的氛圍和清冽的感受。

2.本段采用了什么方式來呈現景物?有哪些語句表明了作者的審美情趣?

移步換景。“閣據其上流,當水石,峻激相搏處,最為可玩”,表達了作者的欣賞態度,最后歸結為“獨夜臥其上,則枕席之下終夕潺潺,久而益悲,為可愛耳”的描述,顯霹了其審美情趣。

3.概述本段的主要內容:描述循水游覽,詳寫澗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萌生的審美情趣。

五、閱讀第3段。

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瀑布和山峰。)采用了什么方式來呈現景物?(定點換景。) 

2.本段中作者是怎樣表現瀑布的壯美的?

先以“下臨峭岸,深昧險絕”的險奇美作映襯,再寫出“于林薄間東南望”的瀑布景象。“瀑布自前巖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數十尺”,凌空而瀉,氣勢非凡。“沫乃如散珠噴霧,日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壯麗異常。

3.為什么作者筆下的山能寫得極具層次感?

先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從缺口中遙望遠山。然后作者又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相組合,形成了一幅層次感極強的圖畫。接著作者以固定的景點,用傍晚和清晨兩個不同時間的景觀,構思兩幅圖畫,進一步渲染了壯美的特征。前者突出的是色彩絢爛美;后者凸現的則是云海的變幻美。這樣,在作者詳盡描述的百丈山景中就兼具了險奇、幽靜、五彩、飛動、變幻等諸種美的形態。

六、閱讀第4段。

1.本段寫了什么?(點明了寫作此文的目的:導游,引導人們去游覽百丈山的勝景。)

2.第2句有何作用?(是作者游后的結論,也是對全文內容的總括。)

七、探討寫景特點:重點突出,詳略得宜,方式靈活,富有層次感,讀者易于把握。

附:

板書設計:

4  百丈山記

登山三里  險奇

山門前后  幽靜 移步換景  不畏艱險

瀑布峰巒  雄壯 定點換景  熱愛自然

記游目的  導游

    后記:本課的教學要著力讓學生把握好景物的呈現方式,能根據寫作的實際需要,合理選用景物的呈現方式。

 

[《百丈山記》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2.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3.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4.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8.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9.《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10.師說教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