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華
現代醫學昌明,可將人體器官移植。但是移植的前提,必須是器官在血親范圍內選擇,否則會因排異性而造成手術失敗。2004年語文教壇上批評得比較厲害的,就是CAI(多媒體)手段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排異性。許多專家、學者撰文,猛烈抨擊CAI手段割裂,取代了文本閱讀,成為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結構中的異質。
上海的周小布把CAI看作是“拉洋片”,在《想起了“拉洋片”》(《語文教學之友》2004年第4期)一文中說:整個上課過程就是課件不斷轉換的過程,一幅接著一幅,圖像顯示有動態有靜態,文字出現或飛入或翻轉,真是眼花繚亂。整個上課方式就是“一問一答一顯示”。短短的45分鐘一堂課,容量大得驚人,包括文字量、問題量、練習量、觀看量,這當然要托福于多媒體的支撐,否則是絕對完不成的。但是沒有閱讀、思考、反饋的時間(盡管也讓學生象征性地讀了,盡管學生都回答得非常到位),甚至連記筆記的時間都沒有,因為當你想起的時候,已經進入到下一個板塊,屏幕上的歸納早已“城頭變幻大王旗”了。在這種“繁忙”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究竟能接受多少,能進入腦海多少,怕是未知數。……現在如果在他們的心目中,都變成了只會點鼠標、拉洋片式的形象,沒有鮮活的生動的心與心的交流,只有一張張看似好看而其實冷冰冰的圖片來應景,這到底是喜還是憂?
著名語文教育專家、特級教師錢夢龍先生也在《為語文教學招“魂”》(《中學語文教學》2004年第2期)一文中認為多媒體教學手段“加重了語文教學失魂落魄的癥狀”:執教老師為了張揚“人文性”,增大教學內容的“文化含量”,于是一會兒播音樂,一會兒放圖像,一會兒正反方辯論,一會兒課本劇演出,花花哨哨,熱熱鬧鬧,但一篇課文教下來,學生讀課文仍然結結巴巴,丟三落四,如同沒有學過一樣;問及課文語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近年由于多媒體的廣泛運用,不少語文課上快餐式的“讀圖”幾乎取代了“讀文”的訓練,這又進一步加重了語文教學失魂落魄的癥狀。
《四川教育》更是對多媒體手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負作用進行了連篇累牘地鞭撻,接連編發了《多媒體課件的“錯位”》(吳淑蓉、張璇)、《CAI,讓人歡喜讓人憂》(徐玉梅)、《變“畫蛇添足”為“畫龍點晴”》(趙曉燕)、《還給學生理解、感悟語言的空間》(張愛民)等系列文章,最集中最激烈的批評意見就是: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深切、準確地把握住語言文字的主旨,不惜動用現代化高科技的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的文字轉型版縮短了學生理解、感悟的周期,取代了學生理解、感悟的過程。此舉不僅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更使得學生無法擁有以智慧啟迪智慧,以情愫催生情愫,享受感悟語言文字之后所帶來無限歡愉的機會。
一時間,CAI仿佛成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洪水猛獸”,成了學生學習語文的頭等障礙,成了割裂學生與文本交流的“罪魁禍首”。
CAI進入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有無必要?是否應該把它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異質”而摒棄在外?
傳統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概括為“一個文本,一個聲音(老師的講解)、一種方式(對文字的記誦)”。學習者主要是在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對文字的涌讀記憶形成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這就是曾國藩所說的“誦讀既久,若使他文出于己心者也。”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種方式絲毫沒有影響李白、杜甫成為詩歌的巔峰,絲毫沒有影響中國成為詩歌的國度,絲毫沒有影響曹雪芹成為文學大師,絲毫沒有影響司馬遷、司馬光成為史學大家。《宋史司馬光傳》中說:“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誦倍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能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傳統的學習方式雖以誦記為主,但也不止于誦記。古人還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者,接觸社會,走進生活也。接觸社會,走進生活,有助于情操的陶冶,理想的堅定,當然也有助于對文本的理解。司馬遷“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史記太史公自序》)這一段經歷對于《史記》這部不朽史學巨著的形成,厥功甚偉。
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們學習是通過:我們所看、所聽、所嘗、所觸、所嗅、所做(戈登德萊頓《光明的未來》)。據美國馬里蘭州洛克威爾市特定診斷研究會對美國、香港和日本五到十二年級5300名學生進行特定診斷研究會學習方式偏向測試后得出的普通學生“學習方式分析圖”表明:觸覺學習者占37%、聽覺學習者占34%,視覺學習者占29%。(《學習的革命》P102[新西蘭])戈登德萊頓[美國]珍妮特沃斯著,顧瑞榮、陳標、許靜譯,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8月出版)據此:在學習過程中,“無論如何強調調動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為過”,“印刷符號型學習者和語言型學習者……,如果你用圖像和聲音來強化信息,你會學得更好……如果有人是聽覺學習者,就用錄音機將他的汽車變成一所大學。如果有人有視覺學習模式,就找些圖畫書、錄像帶、CD-I(帶交互視頻的光盤)和交互電腦程序。”(《學習的革命》P139)
CAI技術將教學信息通過多彩的圖像,聲音、圖表、文字等形式直觀、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必受時間的限制,教學信息可反復的播放或有選擇的存儲,古代的異域的、細微的事物都可以變成具體可感的有聲畫面,縮萬里于盈寸之間,集千年于一課之內,可以調動學習者的各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可以滿足多種學習方式偏向者的需要--較之司馬遷時代、司馬光時代,CAI應該說是學習者的福音。
筆者曾執教《對聯賞析》一課。課前運用多媒體播放民樂《春江花月夜》,讓學生在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中通過屏幕欣賞各種形式的對聯:楹聯、春聯、壽聯、婚慶聯、挽聯等,使學生對于對聯這種我國特有的文學樣式有一個直觀的、形象的認識。然后誦讀賞析課文所選六副對聯,并補充與課文相關的名聯。在“共同來探索”板塊,與學習者一起利用因特網資源,登錄:http://www.guoxue.com(國學網站)、 http://www.wxjy.com.cn/jysk/zxwx/duilian/(對聯大全)、http://www.china-liandu.com/(聯都)、http://www.shiandci.net/cigz.htlm/(笠翁對韻)等網站,共同探索“對聯的起源、對聯的種類、對聯的特點”。在“分組比一比”板塊,引導學習者參加“聯都”的對聯大賽,介紹幾副絕對,讓學生試著完成。
CAI技術在這堂課內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較之純文本時代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對聯這種民族獨有的文學樣式的興趣,并使學生帶著這種興趣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繼續學習。綜合起來講:CAI參與到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來,使得學習方式具有了多樣性,教學信息具備了豐富性,課堂結構賦予了開放性,更使得印刷符號具備了情趣性。
CAI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手段,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出現一點偏差,是在所難免的。但是為此就全面否定了它的作用,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異質摒棄門外,完全是“因噎廢食”。我們在強調教師的基本功,強調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的同時,更多地發揮CAI的長處,找到CAI手段與文本閱讀教學的最佳結合點,應該是時代對我們的要求。
作者郵箱: figo-chen@sohu.com
[CAI:語文閱讀教學的異質?(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3.語文閱讀教學計劃
4.語文閱讀教學的論文
7.初二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10.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