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地址:https://bbs.ruiwen.com/cgi-bin/topic.cgi?forum=8&topic=2814&show=25
摩西
時間:2005年12月3日星期六
地點:新都一中多媒體教室
班級:新都一中高一8班與高一11班部分學生
執教:摩西
主持、攝像:初雪霽
聽課者:李玉龍,實小十八子,初雪霽,臥看千山,凡夫子,吳喬,陳老師,干干夫婦,鐵皮夫婦,鐘老師,張羽卿老師,陳敏,
(摩西根據回憶整理)
過程:
師生問好
師:今天很抱歉,周六把大家弄來上課,可能很多同學會感到有些郁悶,尤其今天是這樣陽光燦爛,那么我們今天首先來點輕松的,大家看屏幕上,打的是“晏子”,這個人你們熟悉嗎?
生:熟悉
師:知道他的故事嗎?
生:知道
師:能否請一位同學來講一下他的故事?
(一位學生舉手,講晏子使楚的故事)
師:講得真好,十分感謝!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晏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正直
師:正直嗎?他為人民疾呼嗎?
生:聰明
師:對,晏子是以一位智者的形象出現在歷史當中的,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另外一個故事(將翻譯的現代文發給學生),現在,請一位同學起來把這個故事讀一下,剛才那位同學舉手了我沒有看到,很抱歉,現在你來講好嗎?
學生讀譯文
師:很好,現在大家看看,晏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正直的人
師:為什么?
生:想把錢給百姓
師:還有呢?
生:廉潔
師:現在大家豆清楚了他的品德了嗎?
生:清楚了
師:但是還有一個人不清楚,就是晏子,我兒子晚上經常說,想夢見唐僧,我說即使你夢見了他也不懂你的話,因為你說的是現代文,他是唐代的人。平時我們都是扮演的現代人,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今天我們反過來,客串一把古人,把這段文字翻譯成古文好嗎?
生:好
(教師在屏幕上顯示課文的現代文翻譯,在現代文下面根據學生回答打出翻譯出來的古文)
師:晏子正在吃飯?
生:晏子正食
(教師打出)
師:你們見過古文里面說“正在”是用“正”嗎?
生:沒見過,應該用“方”
(教師把“正”改成“方”)
師:齊景公派使者來了?
生:公使使至
師:很不錯(打出)繼續,晏子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他吃?
生:子分食與之
師:使者沒有吃飽,晏子也沒有吃飽?
生:使者未足,晏子也
師:也?
生:亦,亦未足
師:很好,繼續,使者回去?
生:使者歸,使者返,
(教師將兩種答案都打在屏幕上)
師:告訴了景公?
生:告之于公,
師:景公說,呀
生:景公曰:“噫!”
師:呵呵,用的是哪個“噫”?
生:口字旁那個
師:我用的是拼音,這個字太難找了,我們用“意”代替一下吧,就相當于通假字,他窮得象這樣啊!
生:如此窘也!
師:怎么不用“窮”呢?
生:一般古文窮都是指官運人生道路一類的,應該用“窘”
師:很好!我們一般說“日暮途窮”,就是指道路迷茫,還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里又是指窮盡。我不知道?
生:吾不知也
師:吾?
(生討論)
生:寡人
師:我們知道,景公是一個諸侯,先秦諸侯自稱都是寡人,很好,我的過錯啊!
生:寡人之過也
師:派使者送千金和收稅權給他,這里大家看看資料,我把千金和收稅權劃線,后面的括號里面寫的千金與市租,因為這個詞比較生僻所以這就是原文,大家照著寫就可以了
生:使使送千金與市租
師:很好,繼續,請他用來供養賓客?
生:使以待賓客
師:晏子推辭了?
生:子辭之
師:多次送給他?
生:數(shuo)贈之
師:最后晏子拜了兩次推辭說
生:子再拜辭曰
師:什么叫再拜?
生:拜兩次
師:為什么拜兩次?
生:表示恭敬
師:我家不窮
生:吾家不窘也
師:我們說古人有名有字還有號什么的。謙虛的時候應該稱什么?
生有爭議,有學生說名
師:自稱謙虛應該稱名,所以這里最好是?
生:嬰家不窘也
師:因為景公的賞賜
生:因公之賜
師:還有其他的意見嗎?
生:以公之賜
(教師打出兩種翻譯)
師:恩澤遍及父族母族和妻族?
生:恩及三族
師:延伸到交游的朋友
生:延至友
生:好像不大舒服
師:為什么不舒服?
生:感覺這個翻譯讀起來不舒服
師:那你覺得怎么樣才舒服呢?
生:我也不知道,感覺而已
師:好,那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放下,繼續看后面,用來賑濟百姓?
生:以之賑民
師:國君的賞賜很優厚了
生:君之賜厚矣
師:為什么不用也?
生:也感覺是判斷,矣感覺好一些
師:矣用來陳述,還有一些感情
繼續,我聽說?
生:嬰聞之
師:從國君那里獲得厚賞
生:獲厚賞于君,獲賞于君
師:散給百姓?
生:散之于百姓
師:這就是代替國君統治人民
生:此乃代君治民也
師:忠臣是不做的
生:此乃忠臣不為也
師:從國君那里獲得厚賞而不散給人民
生:獲厚賞于君而不散之于民
師:這就是用筐篋收藏財物
生:此乃筐篋之藏也
師:仁義的人是不干的
生:君子不為也
師:仁義的人就是君子,很有道理
師:向上從君主那里獲取
生:上取于君
生:進取于君
師:有人說進,你能說一下自己的觀點嗎?這里明明是向上啊?
生:我記得《岳陽樓記》里面有這個,進就是對皇帝,退就是對下面,但是我記不太清楚了
師:很好!《岳陽樓記》里面說:“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也?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我們同學讀書很仔細啊!是為家臣蓄積財物?
生:此乃宰藏也
師:智慧的人是不做的
生:智者不為也
師:穿粗布衣服,吃一樣食物
生:衣短褐,同食
師:內心滿足就能免于憂患
生:心足則避憂(患)也
師:為什么要只用“憂”或者“患”?
生:古代多用單音節詞
師:對,我們現在說長江,古人叫江,黃河古人叫河,我們多用多音節詞,古人多用單音節詞
師:下面,景公對晏子說,從前我們去世的國君把書社五百授予管仲
生:景公謂晏子曰:前桓公以書社五百授之仲
師:你們覺得用“前”好嗎?
生:不好,
師:那用什么?
生:昔
師:去世的國君該怎么說?
生:先王
(教師改正)
師:管仲沒有推辭就接受了
生:未辭而受之
師:管仲呢?
生:省略了
師:好,繼續,你推辭是什么原因呢?
生:汝辭之何也?
師:用“汝”合適嗎?韓愈有一首詩《聽穎師彈琴》,開頭說“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爾汝就相當于我們現在說“卿卿我我”,是比較親密的人之間說的,你們覺得這里最好用什么?
生:子
師:好,再看下面,晏子說:智慧的人考慮多了,難免圣明的人考慮多了,肯定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考慮多了,肯定會有一次成功。
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師:呵呵這么肯定?你們似乎在冒險啊!
師:終于到最后了,向來管仲的失誤就是我的成功吧,所以拜兩次不敢接受
生:臣以為管仲之過乃臣之得也,故再拜而辭之(弗受)
師:我們終于把文段翻譯成古文了,我現在把我們的成果念一遍(教師念),你們認為晏子能看懂嗎?
生:二懂二懂(方言:半懂)
師:我剛才覺得我們不是在翻譯成先秦古文,倒是象在翻譯成《三國演義》,“我乃常山趙子龍也!這種句式其實是明清時候的句式了,那么先秦的句式到底是什么呢?我們現在來看看原版的是怎么樣的,我們的算是盜版,但是盜版也有比原版好的地方
(發下原文)
師:我們看看原版比起我們的盜版如何?前面大家翻譯得很好,“使使“我覺得比原文還精練一些,
(以下主要是對比學生翻譯文段與原文的異同,講解文段有關字詞知識)
師:剛才我們看了文段,現在大家想一下,如果你是晏子,會接受賞賜嗎?會的舉手
師:這么多啊,那不會接受的舉手
(一個學生舉手)
師: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我覺得怕景公送了我財物之后會叫我干一些不愿意干的事情
師:國君給臣子行賄讓他貪贓枉法是吧?
生:是
師:那么為什么要接受呢?也請同學說說
生:是錢啊!
師:呵呵,是啊,不能跟錢過不去,我就經常想中五百萬呢!但是有一個事實是,晏子沒有接受為什么?大家可以看到晏子的什么品德?大家從文段中找答案
(學生看文段)
生:心系百姓
師:為什么
生:想把財物分給百姓
師:可是他最后還是沒有
師:晏子講述自己拒絕的理由,有幾個?
生:三個
師:分別是什么?
(生回答)
教師出示課件
師:我以為,與其說是晏子的理由,不如說是晏子的困境,晏子是否想用這錢來幫助百姓?
生:是
師:但是最后幫助了沒有
生:沒有
師:也就是說,他因為某種原因,把他心系的百姓給犧牲了,人家經常說兩難處境,但是這時候晏子面對的其實是三難,收還是不收,這的確是個問題,他應該怎么選擇?
生:他可以把錢分給百姓,然后說這是國君給他們的
師:在錢上都附一個說明書,告訴大家這是國君的錢嗎?
(生笑)
師:聽起來不錯,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這么回事了,如果你遇到的是一個胸懷寬廣的國君,也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遇到的是心胸狹隘的國君,那么后果很可能就是很嚴重的,晏子說了自己拒絕的三個理由,在這三個理由當中,有最起關鍵作用的一個原因嗎?
生:有,代君君民
師:什么叫代君君民?
生:幫君主治理人民
師:為什么晏子不愿意?
生:怕功高震主
師:能詳細說說嗎?
生講述
師:但是代君君民,是否是正確的?
生不能回答
師:漢代的時候,周勃和陳平都是丞相,一天皇帝問周勃,今年天下判死刑的有多少?周勃不能回答,皇帝又問,進來京城建設情況如何?周勃還是回答不上,十分恐慌,皇帝問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情你不該問我,自然有主管的官員,你應該問他們。皇帝就說,那你干什么呢?陳平說,我的責任就是幫你管理百官天下。皇帝聽了之后十分高興,下來之后周勃抱怨陳平不教他這些而讓自己丟丑,陳平說:你當丞相連自己的職責都不清楚那干什么呢?我講這個事情,只是想說明,代君君民實際上應該是相的職責,但是,這時候卻是晏子的恐慌,為什么?
師:現在我們來設想,你自己就是晏子,你曾經歷了莊公、靈公、景公三個國君,從政57年,事景公48年,創造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記錄。你經歷的最后一個國君就是景公,景公算不上一個十分英明的國君,但是他對你的信賴卻是無可懷疑的,在記載你事跡的《晏子春秋》,全書220章中,記載你匡諫齊景公的不下50章。而此50章中,記景公聞過知錯的12章,記述景公納諫后不僅當面認錯,而且立即改正的25章;此外,雖然書中沒有標明景公聞諫認錯但實則贊成你的匡正因而知非而止的10章。你去世的時候,景公正在打獵,聞聽消息,他馬上駕車回來,他覺得車太慢,于是跑下車步行,一會又感覺步行還是沒有車快,于是又坐上車來為你奔喪。你去世以后,一天,景公在射箭,每箭一發,叫好聲不斷,景公說:“要是晏子還在的話,他不會容許你們這樣阿諛奉承的。“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國君,你仍然不敢接受他的賞賜,為什么?
學生:害怕
師:現在我們設想一下:給你兩個選擇:接受賞賜,但是這很可能成為你以后的罪狀,在你倒霉的時候,不僅你,連同你的家人都會遭到滅頂之災;拒絕賞賜,那么你可以名垂青史,并更加獲得國君的信任,你選擇哪個?
(大部分學生選擇后者)
師:看來大家現在意見有分歧了,而晏子的選擇,跟他的個性是分不開的,他從政57年,事景公48年,能做到這么久,與他的謹慎是分不開的。而在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到,受損失最大的是誰?
生:百姓
師:得益最多的是誰?
生:晏子
師:他得到了什么?
生:名身
師:也許還有國君的更加的信任。中國歷史上有過不少明君,也有過不少昏君甚至暴君,但是,沒有誰能保證自己遇到的都是明君,所以,伴君如伴虎。當一個國家所有的東西都取決于一個人的時候,他的個性、愛好、心情、智商都決定了你的生存,如果你遇到這樣一個皇帝,當聽說百姓鬧饑荒的時候居然問“他們怎么不吃肉粥”,那么在他的手下做事,其危險就是可想而知的了。這個話題對大家來說也許太沉重,但是卻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事實。有很多人都提出過同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答案是很多的,答案更是沉重的,這種沉重,大家在以后看一通過我們讀書和社會經歷去逐步了解,想通過這一堂課了解,無疑是不夠的,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
[《晏子辭千金》課堂實錄(本站論壇帖)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晏子使楚優質教案
2.晏子使楚教案
4.晏子使楚優秀教案
7.魯迅故鄉教案課堂實錄
10.水滸傳的教案和課堂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