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扎賚特旗一中 李殿林
一、關于王道士
(一)王道士的涂壁畫和砸塑雕。這兩段的表述很有特色,值得注意。
這是用藝術的虛構再現歷史,打破了散文題材要真實的原則。王道士怎么涂的、怎么砸的都是虛構的。為什么要虛構?主要是文體和表達的需要。把歷史還原成鮮活的生活,這就避免了文化散文的枯燥。此外,虛構的大部分內容是王道士為什么這樣做的心理活動。通過虛構,就把一個可恨、可憐、可笑又多少有些可愛的王道士的形象勾畫出來了。而這種心態也好、思想也罷,在當時中國社會國民中都極具典型性。一個由這類國民組成的民族,還能指望它作出什么推動人類歷史和文化的大事嗎?所以這兩段的中心是塑造里一個王道士的形象,而核心卻在揭示民族的瘡疤。
(二)石窟之災,誰之過?
“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這不假,但僅僅是一個王道士嗎?“我見過他的照片,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個中國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王道士的神情也是一個民族的悲劇,落后的民族有了落后的國民,他們能知道什么叫藝術、什么是遺產?就像魯迅筆下的阿Q那樣。假如不是鬧饑荒,王道士干嘛要從湖北逃到甘肅,那么他就不會把持莫高窟。再者,假如不是王道士,而是張道士、李道士來把持,莫高窟也未必見得好到哪去?所以石窟之災,根源不怨王道士,而是一個民族造就了一個個甘受屈辱的國民,有什么辦法呢?從這個角度說,王道士不是敦煌的罪人,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劇。從后文看,如果一個民族,尤其是當權者,珍視文化遺產,一是不可能讓王道士來把持,二是發現后也不會讓珍寶那樣慘痛地流失。因此,作者才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王道士只是錯走了一步,變成了小丑和歷史的罪人,實在是“冤枉”!
二、關于斯坦因等歐美學者。以斯坦因為代表的“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卻不遠萬里、風餐露宿,朝敦煌趕來。他們愿意賣掉自己的全部財產,充作偷運一兩件文物回去的路費。他們愿意吃苦,愿意冒著葬身沙漠的危險,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殺的準備,朝這個剛剛打開的洞窟趕來。”首先,他們是可敬的,具有實干精神,搶救了文物--“比之于被官員大量遭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里!”然而,他們實在是可恨的,他們騙走、搶走、甚至破壞了敦煌瑰寶。可是,他們之所以行騙得逞,有一個前提,就是那個王道士。斯坦因等人原來不是抱著騙的目的來敦煌的。注意他們的原計劃:“賣掉自己的全部財產,偷運一兩件文物”;“作好了被打、被殺的準備”。而事實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磚、上了一把鎖,鑰匙掛在王道士的褲腰帶上。外國人未免有點遺憾,他們萬里沖刺的最后一站,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衛,一切的一切,竟是這個骯臟的土道士。他們只得幽默地聳聳肩。略略交談幾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設想好的種種方案純屬多余。”你看看,這種情況下,遇到了這樣的便宜事兒,不去“騙”恐怕不大可能吧!所以我說,“騙”的前提還是“這個衰亡的民族”。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句子:“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凄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假定這個描寫是事實,這個“他”應該是指斯坦因,問題是他已經得到(騙到?買到?)了寶貝,應該高興,為什么在他的眼中晚霞不是絢爛的,而是“凄艷”的?我推測斯坦因的心理是,他為這個曾經輝煌的民族衰敗到如此的地步而痛惜。他在心里說,“這個民族呀,完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而“滴血”卻正是年輕詩人的感受:這個語句創造的意蘊太新活而深刻,值得好好品味。
作者郵箱: lidianlin_1969@163.com
[《道士塔》備課札記(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3.嶗山道士教案
4.英語科組備課總結
5.有關備課總結
6.英語學科備課總結
8.集體備課教案
9.生物集體備課總結
10.初中備課教案:整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