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長慶高級中學 于成義
(寧夏銀川市,750006)
在現代生活中,管理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管理也是生產力”這一著名論斷,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管理,顧名思義,就是有管有理,就是管好理順,就是“依理而管”。從“管理”的構詞來看,“管”字拆開來是“個個官”。可見,“官,個個管”,個個要管,個個會管。官,無論是上至國家元首,還是下到班組長,不管,便是失職;要管,就要依理而管,據理而管。“理”則涵義豐富。天理、物理、法理、倫理、情理、事理,是“管”的依據,治理、清理、料理是“管”的過程,條理、合理、在理就是“管”的結果。有人說,“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效率。”“管理就是給人創造成功的機會。”“管理就是借力,發揮大家的能力實現自己的理想。”法約爾講:“管理就是預測、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西蒙說:“管理就是決策。”
究其實,管理是一種理性活動,是使組織能達到目標的工作,包括規劃、協調、監察和控制,涉及找出最有效能和效率的方法,以達致組織所預期的目標。明茨伯格分析了管理者在社會關系的不同時間扮演的十種角色,即人際角色,包含名義領導者、領導、聯絡人;信息角色,包含監察員、信息發布者、發言人;決策角色,包含倡導者、困境處理者、資源分配者、談判者。
管理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雙邊活動,其核心是決策。管理是一種系統活動,離不開具體的人和組織,有明確的目標,有質量的要求,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管理是實現預期目標的行為,是對各種資源合理配置、以達到最佳效果的行為,是管理者從一定的目標出發,或者按照一定的宗旨與原則,采用一定的手段對一定的資源進行組織、協調與控制以實現預期目標的社會活動。按戴明環學說,管理由計劃、實施、檢查、總結四個環節組成一個過程,圍繞目標,象環一樣的循環往復的活動運轉,每循環運轉一次,管理水平便上一個臺階。
由此可見,管理是一種有序的可以控制的活動,是對工作的組織、掌管、處理與協調,主要活動是組織力量、落實措施、協調控制、組織實施,其關鍵活動是執行和完成目標。
那么什么是個性化管理呢?
個性化管理,是適應當今網絡時代的要求和“以人為本”的世界發展潮流而提出的新的人本管理理論,其基本觀點是:在管理實踐中,基于管理對象不同的生理、心理和各自擁有的優勢,采取從工作內容、工作手段、工作方法以及激勵措施等諸多方面,從管理的起點、過程以及到目標的實現,給予被管理對象提供獨到的管理服務,體現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個性特征與人格力量,是一種因人、因時、因地、因材、因過程和因結果而進行的獨特的管理方式。其目的就是立足于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能有效地協調起來,以達到人的自我價值的最大實現,從而保證組織目標和效能的有效實現。這種基于被管理者的最大潛能和擁有優勢的開發,使之成為一個有創造性的、有自己獨特貢獻的積極人,管理不是像傳統僅僅從形式上控制,而是確立一定的目標系統,從而開發人類隱藏在自身內部的巨大潛能。
宏觀上講,個性化管理是指管理需要采用不同的“路數”,實現管理上的差異戰略,以增強競爭力,比如以人為本的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等等。微觀上講是指將某種操作流程、界面的個性化和功能化緊密結合,這是指管理個性化的技術性特征,比如引進和建立適合企業的管理系統和軟件。而管理個性則是指強調管理的手段更符合員工的個性心理特點,或者可以說是個性化管理微觀的部分。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個性化管理就是因材施教,就是根據教師的個性特征、專業能力、氣質秉賦的不同,合理地調配人力資源,量才使用到最易發揮其才能、最可能取得成功的崗位上;就是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人格特點、身心發展水平確定其最近發展區著力培養,區別對待,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個人的潛力,促使每一個人最大限度地獲取成功。
個性化管理建立在以人為本的理論基礎上,以人為本就是強調人的價值與尊嚴,尊重每個人,在教育中就是尊重教師,尊重學生,尊重每一個師生的人格,采用適合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的有效組織架構和具體措施,通過促使個人的成功達致組織目標的實現。
實施個性化管理,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適應獨生子女為教育主體的教育現實的基本要求,是基礎教育改革對人的和諧發展的全新要求,是新的課程改革三維目標所必需的,尤其是全社會關注人的價值的今天,實施個性化管理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個性化管理在教育中的運用,我以為有兩個基本的含義:一個是管理者主要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管理方式管理風格的個性化,這是由管理者不同的素質儲備、個人能力、性格特征、思維方式等方面的情況形成的;一個是針對管理對象主要指教師和學生的個性差異而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因人而管,因材施方,區別對待,不一刀切。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道理一樣,鑰匙是用來開鎖的,如同管理的職能,但無視管理對象的不同,則如同無視鎖子的不同,試圖有一把萬能鑰匙去開所有的鎖,則是過分強化了管理的共性。實際上,所有有效的管理都是獨樹一幟的,如同什么鎖必須用什么鑰匙來開一樣,亂用鑰匙是達不到目的的。因此個性化管理也必須從這兩方面著手。
一方面,作為管理者,必須明白自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昔日,漢高祖劉邦在功成名就時,曾和謀臣有過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夫運籌策于幃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作為管理者,應該像劉邦一樣,有識人之能用人之才,應該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而予以任用,而不能如項羽一樣,剛愎自用,有一范增而不能充分信用,有一韓信而不能簡拔,棄明珠于荒野,與千里馬失之交臂,雖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才能,也只能落個自刎烏江的下場,令人嘆息。聯系學校的實際,我覺得各級管理者,必須有一雙慧眼,善于識別人才,善于發現人的潛在能力和優勢,善于激勵人的積極性,揚長避短,有識大棄小之大量。處事如亨利福特所言:不要找毛病,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斤斤計較小事,不耿耿于懷往事,而從發展變化的角度,促使每個人盡職盡責,爭創佳期績。
另一方面,要不斷研究管理對象。作為領導,其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教師,因而必須深入了解教師群體的心理特點和職業特點,在宏觀把握整體特征的同時,要研究每個個體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優勢,把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讓他的優點發揮出來,避免一個人把他的錯誤表現出來,促使教師成功。如我校一名教師,自身能力很好,但就是不喜愛教學,工作上用心不夠,其它教師意見頗大,影響管理;后來根據其情況,安排某一獨立性較強的具體工作,結果其早出晚歸,盡心盡力,任勞任怨,干得很好,老師評價也不錯。這是否是一則個性化管理的成功案例?《晏子春秋》說得好:“任人之長,不強其短;任人之工,不強其拙。”如果我們不因人而異,用一個固定的標準去衡量所有教師,那么,對有些教師來說,就永遠不可能被發現,被重用,這些教師則很難在事業上在工作中獲得成功;如果我們能善于因人因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經常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來觀察,就可能發現大批人才,使每個人的亮點都閃耀在不同的崗位上。
事物是豐富多彩的,人是個性紛呈的,如果我們老是用一種眼光去看待事物,那么就完全可能有一大部分不符合標準。陳景潤是位杰出的數學家,可他能算一個好的數學教師嗎?這個特例告訴我們一個普遍的真理:人是千姿百態的,人的才能是多元的,有的在這方面笨拙費力,而在另一方面可能卻機靈異常。以教師為例,有的教師可能不善于做班主任工作,但教學水平很高,成績很好,學生和家長非常歡迎;有的教師可能不會寫論文,但閱讀面十分廣泛,博聞強記,上課旁證博引、左右逢源,其學識感動學生;有的教師可能課上得不太好,也不太會寫論文,可卻善于管理,平易近人,與學生打成一片,贏得學生信服,學生因喜歡他而愛學他的課……
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在一次行業聚會上,幾個老板交流經營心得。其中一個老板在談起他手下的三個員工時,頗為光火,發誓要將他們炒掉。另一位老板十分好奇,問:他們到底有什么錯?“三個人都不成才。一個整日里杞人憂天,怕這怕那,總擔心公司會出事;一個每天四處抱怨,吹毛求疵;還有一個不忠于職守,愛在外面閑蕩。”第二個老板聽后,略加思索,說:給你一個方便,把這三個人“發配”到我那兒去吧。第二個老板替那三個人重新分配了工作:讓擔心出事的人負責安全保衛;讓喜歡挑剔的人擔任公司質檢部門總監;讓愛在外面閑蕩的人主管公司的產品宣傳及推銷。這個安排正好符合三個人的性格喜好,于是他們干勁十足地投入到新工作中去了。五個月后,這家公司的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宣傳策劃及銷貨方面均有長足發展,盈利頗豐。這個故事,對我們合理調配和開發人力資源,以及如何看待人有許多啟迪。
“沒有不好,只有不同”,我們常常這樣評價學生。實際上,對所有人都該如此。現在風靡全球的多元智能理論,就是要多樣化看待人才,因此個性化管理必須熟練運用這一理論。
同理,作為教師,則要認真研究學生的特點,在掌握共性的基礎上,要針對每個不同的學生,針對每個學生各不相同的智能強項,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實施有差別的教育,發揮每個學生的潛力,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努力的方向,幫助每個學生成才,而不是用同一個標準、同一模式去要求和衡量所有學生,這便是個性化管理的要旨。
德魯克說:“管理是實踐而不是實施,管理不是了解而是行動。”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曾推行“四有”管理。其內容為: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事事有時干,時時有事干。這四條原則,將人和事及時間有機的聯系起來,對一個整體而言,使管理達到了高度的專業化和自動化,對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這一觀點是建立在人是生來干事的認識的基礎上,認真實施,將會讓每個人都有事干,如果所干的事正是這個人的強項,他就容易成功,這樣,人有事干,事有人干,對個人對集體都是好事,這便是個性化管理;而人干事總是需要時間的,從時間角度將事與人聯系起來,無時沒有事干,無事沒有時干,時間一長,熟能生巧,人人都達到專業化自動化的程度,成功的機會大,效率又高,再與他提倡的計劃、監督檢查、總結評估三大系統結合起來,管理學校與管理班級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天長日久,習慣成自然,人人養成了樂于干事、善于干事的習慣,成功的機會也自然就高,不然,魏老師怎么能在管理上駕輕就熟,成果輝煌?學校領導與班主任應很好地進行研究和運用。
管理是對人、財、物、事、時間、信息等的管理。而人的管理是管理的中心。我們在探討管理的含義時,就有“管理就是激勵。”“管理就是服務。”“管理就是溝通。”的說法,因此在宏觀管理的同時,一定要認真地研究人,全方位準確地了解人的全部情況,尤其要了解人的優點與缺點,或者揚長補短(能補則補,不能補不可強求,如硬讓盲人去看東西),或者揚長避短,善于避開個人的弱項,然后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安排他到最合適的位置上,讓他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促使他取得成功,這樣他個人成功了,組織的事業也成功了,這便是對人的個性化管理含義之所在。
古代有一則《西鄰教子》的寓言故事,是這樣說的:“西鄰有五子,一子樸,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僂,一子跛,乃是樸者農,敏者賈,盲者卜,僂者績,跛者紡,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這則寓言故事中的父親絕對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根據孩子的自身條件,揚長避短,合理地設計自己孩子的未來,使孩子都能自立于世,從管理角度來看,是典型的個性化管理案例,其因勢利導、因人而異的作法確實需要我們學習。
世界是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統一,沒有個性化就沒有多樣化,個性化是多樣化的基礎和前提,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標志,多樣化是個性化發展的必然和結果。在這個日益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個性特色就沒有自己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無論國家、組織還是個人,概莫能免。因此個性化生存、個性化成長、個性化的需求和個性化的發展以及個性化管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在因特網飛速發展的今天,能適應組織實施個性化的管理服務,能否建立起一套基于人的潛力開發的個性化管理網絡,是個性化管理成功的關鍵。個性化教育的成功就是素質教育成功的標志,不能開發出受教育者的特有屬性和蘊藏的潛力,就不可能獲得教育的成功。也不能創造成功的教育。生存發展條件的不一樣決定了不同主體之間選擇自己個性化生存發展的策略。中國由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斷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從而使自己從過去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解脫出來,走向了市場經濟的發展道路。雖然前進的道路很不平坦,但中國特色已經贏得了世人的高度評價。因此任何管理都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凡是卓越而富有成效的管理實際上都是個性化的管理。
管理強調的是共性,個性強調的是差異。管理個性并不是走向沒有章法,而是讓章法深入人心,讓章法富有一定的彈性,就如同鑰匙是用來開鎖的,但不同的鎖子必須有不同的鑰匙去開,如果用錯了鑰匙,鎖是無法打開的,還讓人徒生許多煩惱。在新經濟企業里,信任和尊重人是現代管理的基石。因此,在管理措施和工作運作中,要讓被管理者能夠涉及原本只有管理者才能接近的有關組織戰略的信息,并能夠獲得本單位的質量和成本狀況的信息,愿意和能夠有機會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為組織作出貢獻,并在工作中體驗到成功和自我勝任感,能夠體驗到的成功的喜悅,那么其優勢就能盡情發揮,管理個性化也就達到了目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管理就是激勵,就是服務,就是溝通,就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因此,學校管理與學生管理,要充分地運用個性化管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個性化管理是當代先進的管理理論之一,其研究與探討當然遠遠不至這些,我們一定要在管理實踐中不斷加強總結與反思,方能逐步提高個性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盧志文《管理是什么?》,北京教育學院《中小學管理》2004年第七期。
朱華賢《多幾把尺子量教師》,北京教育學院《中小學管理》2005年第二期。
香港公開大學E805C《教育領導與管理》課程
趙蕤(唐)《反經》,陳伉、劉則鳴主編,1998年10月第二次修訂版,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喜樂麥客(2004)《水煮后三國》,北京:臺海出版社。
魏書生(1997)《班主任工作漫談》,廣西:漓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郵箱: YCY_6212@163.COM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關于個性化管理的思考(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
2.關于管理的論文
3.關于管理的說說
4.關于管理的小故事
5.關于管理的名言
10.關于設備管理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