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信息技術,語文教學
課題:教育
一、課題的提出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育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它在提高教學效率、便于創設情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并沒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真正優勢,尤其是在傳統的教育理論背景下信息技術無法找到自己在教育中的真正位置。近來年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育的變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更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告訴我們: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學習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經驗背景而建構起來的,取決于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活動過程。否則,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記硬背或生吞活剝,是被動的復制式的學習。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理想的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傳統的教室和教學方式很難建構這樣的學習環境,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方便地建設這樣的理想學習環境。因此,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構建新的教學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信息技術不是一種輔助工具,而將成為基本的知識載體、教學媒介和交流工具。
值的我們注意的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意義建構”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所要建構的意義是指: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這種理解在大腦中的長期存儲形式也就是關于當前所學內容的認知結構。同時,也建構出富有個性化色彩和創見性的意義--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尤其應該鼓勵學習者建構出他自己獨特的意義,形成他自己的獨特“認知結構”,而不是機械復制教師提供的結論,作文更是如此,當前語文教學中內容理解的統一性和作文教學中的“集體失語癥”現象,只能說是僵化的語文教育的惡果。我們可以看到,建構主義理論對語文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對于當前的語文教學,近年來批評甚多,筆者認為,我們固然不可把語文教學的成績一概抹殺,但當前語文教學也確實存在著問題。
首先,現行教學體系與語文學科體系之間存在著很難解決的矛盾。現行教學體系要求學生以線性方式發展,即由低向高的方式獲取知識、發展能力,一般來說,學科知識體系也應按照線性方式構建,這樣能夠更有效地適應教學體系,實現教學目標。所以,一些層次較清楚、序列性較強的學科如數理化等在教學上顯得更容易實現教學目標,學生也較易適應。而語文學科本身知識體系就存在著模糊性,在基礎教育層次上的語文學科知識更缺乏清晰的層次,難以準確地規定量化的標準,這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曾經有人認為語文教育的根本弊端即在于此,教、學皆無所依。有許多學者、老師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中學語文知識體系,并試圖以此為依據建設語文教材。也有的老師注意到,語文知識本身在層次上有交叉性,同樣的知識內容在不同的知識層面上有著不同的意義,而且語文能力的培養不是僅靠語文知識的簡單記憶理解所能奏效的。有的教材編寫者試圖建設網絡式的教材體系,按單元編寫,但語文學科的學習并不能用簡單的認識過程來概括,它必須以大量的感性認識為基礎,知識與能力不完全同步發展,學生也并不是在知識層次上完成了由分解到綜合的過程就能具備相應的能力,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對教師而言,很難按照編者的意圖進行有效的操作。
其次,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也存在著模糊性,或者說很難按照一個線性序列確定學生處于哪一個層次上,這與數理化等學科有明顯的區別。同年級的語文水平差別之大遠超過其他學科,在中學以上,很難根據年級判斷一個學生的語文水平。但我們只能按年級進行教學,不同層次的學生也只能在同一個層次上學習。
以上都是對語文教學有著重要意義的問題。而如果讓我們的目光關注一下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信息技術的發展使讀、寫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閱讀方式將由過去的線性方式向非線性的網絡化方式轉變,這使讀者能夠自主決定閱讀的內容,利用鏈接隨時可以轉向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過去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一般要按作者規定的次序進行,而現在則由閱讀者自主決定。這樣便形成了一種網絡式的結構。這種變化正在發生并將對人類的思維習慣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想我們可以從中獲得重要的啟示:能否以這種方式來構建學習內容。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網絡化教材,模糊知識的層次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去發現問題,決定他的學習方向。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而教師也由學習內容的傳播者變成學生的學習導師、合作伙伴和學習顧問。教師的主要作用是知道學生如何選擇學習方向、篩選信息、判斷信息,這些實際都是一個學習化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甚至可能會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學習內容、豐富課程本身的內容。如果按照這種方式構建新的語文課程體系,將使語文教育發生根本的變革。
基于以上思考,我試圖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基礎,建設網絡化教材,創建包括開放性的學習資源庫、具有良好的協作交流功能的學習環境,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方面嘗試進行一些實踐探索。
二、實踐探索
首先我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主要是進行網站建設,我利用asp技術建設了語文教學網站,asp技術可以方便地對網站內容隨時進行更新,并可在網站內使所有的學生進行實時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協作與交流的過程。網站中包括課文參考資料和語文論壇兩部分。我根據教材篇目在網上搜集了大量有關資料加入課文參考資料中,其中包括課文分析、相關圖片及音頻視頻資料、相關文章、同步練習等,供學生自由選擇瀏覽。在語文論壇中我為班級每個學生都注冊了用戶,學生可在里面發表文章進行討論。論壇目前建立了語文研究和作文天地兩大分類,語文研究以課文為單位分版,學生瀏覽完有關資料后可在相應課文論壇提問、討論;作文天地包括自由作文和作文訓練,學生可在自由作文中發表自己平時的練筆,在作文訓練中按訓練要求完成寫作訓練,學生可互相瀏覽文章并提出意見,隨時進行修改。論壇還有用戶等級功能,學生發表一定數量的文章可以上升一個等級,起到了激勵作用。
下面結合具體課例進行分析。
課例:《近體詩八首》
這篇課文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三冊第三單元的課文,第三冊的主要教學內容是文學欣賞,第三單元是唐詩宋詞欣賞,文學欣賞是一個創作性的過程,學生的欣賞過程絕不等于對教師講解內容的機械復制,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的“意義建構”更為重要。而且這篇課文包括八首唐宋近體詩,容量大,如果按傳統講授方式,難以充分展示作品的背景資料,更難以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講解,僅靠教師的分析描述也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這樣費時多而效率較低,更難以實現最終意義建構的目標。于是我便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學生們在多媒體教室共同完成了這篇課文的學習。
我計劃用四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的學習,分為三個學習階段。
【第一階段】 1-2課時為嘗試研討階段。
〖學習目標〗
1.熟悉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2.培養學生積極進行協作交流的態度。
3.了解課文的背景資料,掌握必要的知識。
4.學習欣賞詩詞的方法。
5.進行詩詞欣賞的初步嘗試。
〖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對學生提出以下任務:
1.自己選擇閱讀網站內關于近體詩八首的資料。
2.(1)任選兩首詩寫一份作者簡介、作品寫作背景簡介,要求語言簡潔。
(2)你認為作者在寫作此詩時的心境如何?將這些內容寫成文章發表在論壇內。
3.要求閱讀網站內《欣賞詩詞九要》系列文章,學會欣賞詩詞的方法。
4.任選課文中的二首詩嘗試進行賞析,并在論壇中發表文章。
5.閱讀有關杜甫的資料,寫一首詩介紹杜甫,詩體不限,發表在論壇內。
【第二階段】 第三課時為引導研究階段,教師引導學生研讀杜甫的《登高》。
〖學習目標〗
1.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2.進一步提高學生協作交流的能力。
3.指導學生進行詩歌欣賞,并引導學生實現自己對作品的意義建構。
〖教學過程〗
1.作者介紹:將學生詩作投影到大屏幕,一方面了解了作者,提供理解詩作的背景,另一方
面把學生自己的詩作展示出來,對學生也起到了激勵作用。
2.欣賞配樂朗誦。我選用了《二泉映月》作為配樂,為后面的問題作了鋪墊。
4.語文論壇討論,在以下思考題中任選其一,進行討論,如有其他問題也可在論壇中提出。
A.《登高》與《二泉映月》意境是否一致。
B.對詩中你認為最精彩之處進行分析。
學生在課文參考資料中查閱有關資料,然后在論壇中發表觀點,進行實時的討論,教師也
參與其中,對學生的文章及時反饋,提出指導意見或給與適當評價。
5.小結。
6.開放性研討題目。
A.根據登高詩意寫一首詩。
B.選幾首表現秋意的詩歌進行比較研究,如《山居秋暝》、《沁園春 長沙》等。
7.誦讀《登高》。
我制作了《登高》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了《登高》的配樂、配畫朗誦,學生跟讀品味。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為自主深入研究階段。
通過以上兩個階段的學習學生對詩歌欣賞有了初步的認識,可自己嘗試進行研究。我首先在論壇中轉貼了清華附中的一位學生寫的一篇論文《梅邊吹笛露橋聞》作為范例供學生參考,并提供了部分杜甫研究的題目,然后要求學生在近體詩八首中選自己喜歡的篇目進行研究,在論壇中進行討論,我也在論壇中與學生進行在線交流。
三、思考與討論
我和學生在多媒體教室完成了這篇課文的學習,這可以說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經過了艱苦的準備過程,但也是一個愉悅的過程,學生的表現甚至讓我感到吃驚。在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共10課時后學生在論壇內的貼子總數便達到1,041篇,所有學生均參加了討論,最多的同學發表了30多篇文章。學生興趣的高昂、思維的活躍、思維的深度都讓我感到意外。我把學生的部分討論內容和我的一些思考在中國中小學教育網即K12網站的語文論壇中發表出來,引起了許多老師的關注,并對學生的文章發出了一致的贊嘆。這次教學探索,也引發了我的許多思考。
我們可以看到這次網絡教學活動的幾個突出的特點:
1.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
這樣一種學習方式刺激了學生的表現欲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這樣的學習環境可以使每個學生得到及時的反饋,網站內用戶等級的功能也起到了很大的激勵作用。學生學習的真正的持續的動力來自內在的、自發的學習動機,而不是外在的教師、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在傳統的學習環境中,固然有著許多有效的刺激學生學習的力量,如來自各方面的獎懲手段、社會環境的潛在影響等,但大多最終指向今天的學習對未來生活的影響上,如果缺少學生真正的內在的興趣,學生很難為了一個遙遠的目標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學生在某一學科上下功夫為了什么?除了興趣外最直接的就是為了分數,學習內容在考試后異化成了分數、結業憑證、錄取通知,最終造成了學生的厭學,甚至造成了無意義的教育--背離了本來教育目的的教育。而在網絡學習環境中,學生的表現欲望被激發并得到滿足,而學習內容所自然形成的評價標準使學生只有在深入學習后才能得到更充分、更出色的表現。有人說,在網絡上最重要的是抓住別人的眼球,那么在網絡學習環境中,尤其是在一個有著長期固定的學習團體的網絡學習環境中,只有提出更好的問題、更深刻的思想、更有新意的觀點或者提供更新的材料,才能有效的吸引別人的眼球,而學習的深入所帶來的收獲更能帶來一種創造性的滿足感,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習動機,是學習成為真正的學習。因此,網絡學習環境在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進而促進學生主動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2.促進了學生的思維活動。
學生在交流中迸發了思維的火花,這種實時的交流方式使每個人都處在一種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是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進行真正的思考。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自己的學習進程,這也給了他充分思考問題的時間。我們在課堂上有很多時候為了完成教學進度過于急迫的想把答案塞給學生,學生缺少充分的時間去作深入的思考,尤其是難以真正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學習進度。有時表面上課堂活躍,有問有答,但學生那種快速的反應只是表層思維的活躍,思考缺乏深度,長久以往,學生將失去真正的思考能力。
3.真正實現了學習的意義建構,這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最終目標。
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閱讀相關資料,根據自己的情況建構知識框架。尤其對于這樣一次文學欣賞課來說,學生的個性創造表現的更為突出。在此僅舉兩首學生詠杜甫的詩作為例:
其一(高二二班 楊春雷)
瑤灣才子縱情志,不辨官場仕途歧。
風云忽起歷患難,滿懷壯志空衫衣。
目含世間瘡痍淚,筆走人間勞苦疾。
何日工部碑前過,青松自有杜鵑啼。
其二(高二一班 王澤)
世上瘡痍筆中鋒,
黎民疾苦化心中。
壯志未遂孔明愿,
詩史存世啟放翁。
像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這是學生創造性的充分表現。
4.使協作交流真正成為教學的一部分。
在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都處在協作交流的環境中,學生在討論中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思想,共同完成學習過程。交流是人類的一種心理需要,對語文學習來說交流則更為重要,可以說,交流是語言學習的催化劑。在傳統的課堂中卻很難做到,師生交流可能有一些機會,但生生交流卻難以充分的進行,在網絡教學方式下,這種交流則可以充分地進行,或者說,交流就是這種學習方式的基本內容。
5.這樣建設教材便能更有效地創設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
教材容量的增大增加了學生的讀寫量,使學生有足夠的言語活動和感性的積累,這是語文學習的關鍵。同時也在語文學習中加入了信息選擇和處理的內容,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能使學生更有效地適應未來的信息社會。
6.讓語文成為真實的語文。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課堂并非孤立于真實的世界之外的學習空間,要把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之中。語文與生活的關系是最為密切的,用語言表達和交流是人類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們傳統的語文教學卻常常進行架空的技巧訓練,學生缺少表達和交流的欲望。在網絡教學環境下,學生必須通過語言來表達、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語言運用中去學習語文,這是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最重要的意義。
以上只是這次教學探索的一些初步思考,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討論,如語文網絡教學教材建設、語文教學網站的基本規范探討、網絡教學課基本模式的探討、新的教育評價問題、課時安排、網絡教學環境中師生關系問題等等,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筆者認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將給語文教育帶來新的發展契機,現在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但這里不再有教參,正如當前流行的一句話--把創造還給教師,它需要你、我去創造。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實踐與思考]相關文章:
6.語文課程教學計劃
9.信息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