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有智慧的個體生命,學習也可說是他們在完成的交往活動,是他們活躍的生命活動。從中,他們會產生智慧,學會愛與尊重。教師要善于激發,善于欣賞、善于向學生學習,鼓勵和促進學生的個體性學習。
尊重學生,開發學生的潛力,成為我們的課堂的重要內容。在課堂中,教師何不“弱一些”、“愚一些”,放下自己的架子,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活躍成課堂“真正的主人”。具體地說:課堂中靈活的讓學生來教一教、向學生學習怎樣教、讓學生感受愛,并愛教師。千姿百態的學生就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
[關鍵詞]:生成性 課堂教學 學生的發展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以每個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的理念,我們的語文教學要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蘊涵高度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教學。在這種理念支持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智慧得以激活,他們不再是“任人擺布”的知識存儲器,而是課堂中最活躍、最智慧、最具人性魅力的人了。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死氣沉沉的舞臺了,而是有生命的活躍、感動和提升的課堂。
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的課堂必須是“自主的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生的課堂”!皩W生的課堂”是教育者給予受教育者活動的漁場,“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場”,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探索“漁”的方法,享受探究的樂趣或成就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而教師,何不做一個“幕后者”,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智慧,以平等而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你會驚喜的發現:原來課堂可以有這么多的閃光點,比我的“一言堂”要豐富的多!叭齻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更何況我們班豈止三個“臭皮匠”呢?
簡單地說,我們的教師何不“大智若愚”一些,在教學過程中多對學生“委以重任”呢?
請學生教一教
我們的課堂,是一個具有生成性的課堂。不是一條由老師組成的單線,而是由幾十個思維活躍,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和求知欲強的學生組成的多維的課堂。哪怕只有那么幾個學生思維的一閃動,我們的教師應該及時的抓住,給予他們表達的機會,鼓勵和支持他們。
當然,這種課堂的生成性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驚喜,還有一些或大或小的麻煩。別怕,不管是“驚喜”還是“麻煩”,把這個球拋給學生(思維的主體),就對了。
(一)相信學生的智慧
學生探究的結果,思考的深入都是學生智慧的結晶,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來滿足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把他思考的結果教給大家,同齡人明白同齡人的語言,也容易找到同齡人的思維脈絡,更容易激起同樣的樂趣和情感,甚至能更直接、更主動的彌補和贊賞,強化學生主體的思維能力、辨別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驚喜的發現,只有學生在交流自己的探究結果時,才會產生激烈的爭辯,爭辯中又生成了許多連老師都驚嘆的智慧火花。比如:在討論“我從挫折中學到……”這一話題時,有的學生講了自己曾任性過、叛逆過,而此時卻覺得時間從未象現在這么寶貴,如饑似渴的學習,并得出“嘗盡人生百味,才明白生活的意義”這樣的好句子。
我是一個很會偷懶的老師,在理解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時,我先給時間學生思考,然后請理解了的學生講一講,再請聽懂了的同學講一講,再給一分鐘請不懂的和懂了的結對子交流最后記錄成文。如此再三,利用學生的教,既增加了學生的成就感,又強化了學生的理解,有時也讓我驚訝,我的理解有時竟不如學生的理解更易于被學生接受。同齡人在交流中,似乎有一種更默契的表述。
誠然,學生的智慧帶給課堂的喜悅中,有時也有小小的不完善和不協調,那就得考考教師的機智了。
(二)做好正確的指導
教師在學生講述的時候,總在后面以贊賞的眼光欣賞著學生的表現,給學生肯定和鼓勵。同時,教師的腦中也在快速的思考著、聆聽著、辨別著、整合著,最后對今天學生的表現做著綱領式總結。
學生在完成教師要求時,有時會偏離軌道,產生思維誤區,或者是把作者、教師、社會的意圖導向事情的反面。此時,教師要做好正確的引導,機智妥善處理問題,“化腐朽為神奇”。在上鄂教版八年級上《走,看云去》時,曾提出一個思維任務,評價自己“在生活中,你是一朵什么樣的云?”有一生答:“我的同桌,他是一朵烏云。”老師很驚訝的問:“為什么說他是一朵烏云?”“因為他愛哭。”老師微微一笑,對他說:“你的同桌感謝你誠懇地幫他改正缺點,經過今天的學習,你的同桌想告訴你,他改變了。”轉向全班同學:“同學們能猜出,他將變成一朵什么樣的云?”“一朵堅強的云”、“一朵樂觀的云”、“一朵樂于助人的云”……
讓學生教,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激發了教師的教學靈感,體現了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在我的教學過程中的確也生成了不少“金蛋蛋”。生“多思、多說”,師“少講、精講”,把課堂還給學生,我也樂于“垂簾聽政”了。
向學生請教
教師的教學,總在不斷地學習、改進。學習新的理論,學習優秀教師的經驗,買各種參考教案等。然而,為什么我們教師的收效總是那么地有限?那是因為我們忽略了一個最有效的活本--我們的學生。
我們的很多教師一方面苦研新的教學理論,優秀教育教學論文、各種教輔資料;另一方面,又疲憊,機械地把呆板、枯燥的知識倒給學生,造成教學、科研兩脫節。每一名能工巧匠的成功,既在于向外學習,又在于反復研究他們的工作對象。我們教師也應仔細研究教育對象的需求,了解本班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渴望,研究出適合本班實際的教育方法。把握自己的教育風格、追求自己的個性,追求自己在教學中的匠心匠意。
1、 克服與學生交流的障礙
即使教師和學生心平氣和地交談,也未見得能了解學生的內心。是教師不夠真誠,還是學生過于叛逆?都不是。教師在某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壓抑感,無論這位老師談論的是什么內容。這就造成我們與學生交流的障礙。
教師真誠的微笑、傾心地向學生袒露自己的情感,成為學生心理和情感上的伙伴,構建平等交流的平臺。
2、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指導者,監督者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最有資格提出自己的意見,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對每天教學的反饋,哪些地方易掌握?哪些問題有意義?有沒有更好的改進方法?以“生”管“教”。曾看過一位有經驗的班主任老師介紹“以生管班”的成功經驗,是否我們在教學中也可以以生的方法、以生的反饋、以生的成就來指揮我們的課堂呢?我們的教師從中吸取精華,吸收經驗、來改進和思索我們的課堂。
這樣的課堂,一定妙趣橫生;這樣的教學,一定收獲多多。
3、 讓學生評教
評價也是一種體驗,學生是教學中主體的人,用一雙雪亮的眼睛來監督我們的工作是否成功,監督教師的承諾是否實踐,教師是否也有倦怠的時候,教師的教學是否合理有效。從而,促進教師的發展。
每周一次的調查報告(問卷式):
教學活動 是否有效 理由 是否有趣 理由 建議
這個評價表以學生的眼光清晰地顯示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我們的學生是否快樂,便于教師的反思,也便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和努力方向。
的確,搞好學生評教活動是“師生雙贏”。
除上述問卷外,我們還可以采取談話式、書信式、投票式等評價方法,既大大吸引了學生,也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讓學生愛我
某教師對工作認真負責,她禁止了學生一切的課外活動,要求學生爭分奪秒的學習。學生一有空余時間,她就不辭勞苦義務給學生補課;學生的學習任務沒完成,她不問原因地大聲訓斥學生,處以抄十遍的處罰。然而,學生受不了了,聯名上書學校要求撤換老師。某老師聞聽此事,淚流滿面:“為什么我的付出你們不理解?”
誠然,每一個看到文章的讀者無不承認,這位教師是愛學生的。然而,他的愛并未收到預期的效果,而且,由于教師行為的不得當,這種“師愛”已經異化了,成了學生對教師的不滿。
我們的師愛,不要成為無效的師愛,要適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在理解、交往、情感交流基礎上的,最后轉化為學生對教師的愛。讓學生愛我們,這是多么有效的師愛,多么成功,多么幸福。學生對教師的愛分為四個層次:尊重、理解、關心、維護。
尊重教師的人格。學生尊重教師是建立在情感交流和交往之上的!吧窘虒W”價值觀下,尊敬教師早已擯棄傳統的“師道尊嚴”,而是建立在人本思想之上的,做一個有禮貌、有素質的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尊重知識,學生敬重教師;教師在教學中傾入了自己的情感,學生感受到了,感謝教師;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學生,學生敬愛教師!吧尽眱r值觀下的尊重,是對伙伴、對父母、對親人般的發自肺腑的情感。
理解教師的付出。和任何一種勞動不同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傾入自己的智慧,還要傾入自己的情感。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具有生命意識的人。由于學生心智的不成熟,有時對教師的要求有逆反的情緒。教師只有與學生良好的溝通,真誠的交流,讓學生理解教師的工作,并發自內心的關心學生,愛學生,學生感受了,就會支持教師的工作,并對教師產生感激之情。
關心教師的工作。學生對教師的關心是建立在愛教師的基礎之上的,是對教師感情回報。教師要愛學生,關心學生,把“愛”與“善”的美德通過自己的言行“潤物無聲”的傳染給學生。下雨時,替一個學生撐一回傘,也許會有無數個學生為你撐傘。感受學生的愛,是教師最幸福之處。
維護教師的感情。學生對教師的愛會讓學生不自覺的維護教師的形象,維護教師的工作,維護教師的情感。一個成功的教師不論美麗與否,在學生的眼里是最崇高的;一次教師的工作成果,會受到學生的極力保護;一次教師的情緒波動,會引起學生幼稚的幫助和安慰。
人最大的滿足感在于付出獲得了回報。尤其是我們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付出的“滴水之恩”,會受到學生的“涌泉相報”,這是多么可喜呀!
由此可見,良好的教育效果不僅是教師要愛學生,還要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或傾慕教師的人格、或欣賞教師的才情、或感謝教師的理解和關愛等,激發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在學習活動中回報對教師的愛。
學生是教育的寶貴資源,是教學研究的源頭活水。教師要最大限度的把課堂留給學生發揮,培養學生研究和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的表現自己、發展自己、充實自己。以學生為伴,以學生為師,享受學生的愛,我們教師不但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寬,而且也會越走越快樂。
[參考資料]:
1、《湖北教育》 2005年第2期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湖北教育》編輯部主編
2、《班主任之友》 2003年第10期 班主任之友雜志社出版 常早清主編
3、《教師的科學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馮起德 陳小英著
“我的趣味語文”
--關于語文教學實施的探究
學習新課標,進行了艱難的思想轉變過程,我對新課標下的教學有了自己的個性和思考,有了深刻的感悟和熱切的期待,我所追求的匠心獨運就是一個“趣”字,由培養興趣開始,既而享受語文學習中的趣味。每一節課的設計,我都追求匠心匠意,決不做平庸的教書匠。
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
一、積累(基礎訓練)
新課標中,語文教學的認知目標告訴我們,語文學科要教語文知識及有關技能技巧。語文本身就是依靠積累而生的,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掌握十分重要。常用字詞的積累和掌握、文言實詞、虛詞的掌握、課外閱讀、優秀作品的鑒賞、名家名篇的背誦等,都是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
積累包括基礎知識的積累、課外閱讀和文學常識的積累。
積累中常用的方法多是以讀背為主,鑒賞和運用為輔。學生語感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建立在深厚的文學積累之上,而讀和背,是增加文學積累,培養語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二、思維(閱讀訓練)
思維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又一大任務。讀一些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對發展學生的思維有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閱讀文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發散思維得以發展;通過作品的感染,情感得以升華、世界觀和人生態度得到指導。
閱讀的過程分為三部分:(一)、教師必須先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安排適合學生能力的閱讀;(二)、教師教給學生正確閱讀的方法;(三)、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
閱讀訓練中應注意的:要培養學生細讀、細品文本的習慣,(不要為題而忽略了文本的價值);要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對學生思維過程中的智慧火花要大加贊賞,以“成就感”來促進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體驗思索所帶來的快樂。
三、 創造(作文訓練)
作文訓練是語言的運用,創造力的升華的過程。作文訓練既要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又要考查學生的創造力。好的作文是“形神兼備”的。
作文的訓練方法:1、由美文的鑒賞導入,培養學生的興趣,產生羨慕的情感體驗,體會文章的美。2、把作文當作傾訴對象,讓學生愛上傾訴,愛上作文。3、采用學生傳批、傳評作文的方式(每人批10本以上),投票選最好的加以鑒賞和評價。4、多開展情境作文、仿寫作文、戶外作文來減少學生對作文的壓力。
作文訓練中應多加強學生的文體意識;語言連貫、簡潔的要求;強調內容的充實,材料的鮮活,寫作技巧的運用。
語文教學中的匠心匠意
匠心一:樹立大語文觀。語文無處不在,一句俏皮的話,路邊的一塊廣告牌,報紙上的文字,一則電視新聞等這些都是良好的語言環境?墒牵覀儏s不去關注它。我的教學非常注重在生活中發現語文,比如:“咱家的盤子會唱歌”這句廣告詞的妙處。班上名人名言沒人寫了,某生很有趣,寫上“此地無言三百日”,提醒大家關注和反思,將語文學活、用活了。
聯系生活中的語文,將語文的學習深入學生的靈魂。
匠心二:變語文教學過程為語文的交往、交流過程,變語文課為“交流課”。
每次下課后,我總喜歡與學生交談,每次學生都異常興奮,提出許多上課所沒有的好的見解,比上課精彩多了。我就反思,我們的學生并不是不聰明,而是課堂成為了學生的思維束縛,讓他們產生了自由思考的障礙。如果課堂氛圍輕松活潑一些,是不是會有更多的精彩。靠嚴肅維系的課堂,是不是遠不如個人思維的活躍、釋放所維系的課堂呢?我們的教師在維護自己的“師道尊嚴”時,可曾想過,教學過程就成了一個程式化、僵化了的教學過程。
我們何不放下我們的“師道尊嚴”,靠知識的傳遞和接受,共同目的的追求來維系我們的課堂。讓我們的語文成為模仿生活的“活動式”、“交往式”的課堂。
匠心三、變化多端的語文教學手段和豐富多采的語文興趣活動。
學生的學習最容易疲勞,我善于運用變化多端的教學手段來“激活”學生,讓讓我們每天都有語文的“源頭活水”。時時有驚喜,課課有發現,處處有笑聲!罢f一段經歷”、“講一個笑話”、“關注一個學生的變化”等,這么微小的一點點,對枯燥和疲憊壓迫下而本身活力四射的學生是多么的寶貴。
將理想教育與活動滲透到教學中,學生可以得到更多收獲。“編書”、“辦報”、“展板”、“講一個笑話”、“經典評價一分鐘”、學寫“信天游”等形式,有趣極了。
以上都不是無用功,都是“學以致用”、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應.。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同時,語文素養慢慢提高。
語文教學過程的探究
1、誦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大抵觀書必先熟讀”。讀書的過程有助于理解文意,有助于展開想象,可以深刻領悟文章的主旨!白x中求義”是讀--悟,再讀--再悟。讀和悟反復交替,螺旋上升過程|,最終達到“文我兩忘”的境界。
讀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感的提高又促進學習的感悟,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可見,語文教學離不開讀。
機械的讀書比較容易讓人疲憊,但靈活的讀書卻可以激發學生讀的熱情,讀的興趣,提高讀的水平。要求多種方式的閱讀(齊讀、分角色讀、開火車讀等),競賽的方式讀,讓學生習慣讀,愛上讀,快樂的讀。
2、交流(探究)
繼誦讀的教學過程之后,探究是第二步。學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開始解讀文本、探討文章的深層含義及作者的意圖。
探究的過程盡可能的把時間和說的機會讓給學生。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充分地活躍,熱烈的討論。人的思維只有在安靜和爭辯的時候最活躍,把握好科學的方法,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在學生探究的結果中找思維的火花,記錄下來,不要讓思維成果轉瞬而逝,并大膽贊揚有思維深度的學生,欣賞精彩的見解,讓學生從活動和成就感中獲得樂趣。
3體驗(情感)
體驗是建立在感悟的基礎上,引起心靈的震撼,從而促進學生對語言的全部內容、思想、意義、價值的把握,是對學生較高層次的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體驗的方法:1、創設情境,讓學生走入情境,激發情感感悟作品;2、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理解作品;3、在自讀自悟中感受,此外還有回憶法、角色轉換法等。
體驗能使文本真正的內化,被有效的接受和運用。并且,這也是學生所歡迎的
4、評價(鑒賞)
評價是建立在對課文有著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將內化的知識進行科學的評價和分析。學生對文本評價的好壞,直接反映出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評價是教學的反饋,重視評價,能改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教好語文,主要是以下三點:一是教學理念新,二是教學內容實,三是教學方式活。說簡單是,就是要注意“新”、“實”、“活”。以“興趣”吸引學生,以“趣味”促進教學,這是我的教學特色。
玩中求學,而又不失“實”的本質,這是我的教學個性--趣味語文。
武漢市洪吉中學 430082
魏貴芬
[學生:構建生本教學的源頭活水(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2.鯨魚繪本教案
3.日本教學課件
5.地理日本教學課件
6.校本教研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