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二中 蔣曉輝 528429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2004年增補本 )收“不郎不秀”,解釋為不成材或沒有出息(元明時代官僚、貴族的子弟稱為“秀”,平民的子弟稱為“郎”)。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成語詞典》(2003年)收“不稂不莠”,解釋:稂,狼尾草;莠,狗尾草。原指經過深耕細作,沒有什么雜草。《詩經小雅大田》:“既方既皂,既堅既好,不稂不莠。”后來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紅樓夢》第八回:“賈政道:‘老太太吩咐的很是,但只一件,姑娘也要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誤了人家女孩兒,豈不可惜?”〔注音〕稂,不能讀作liáng;莠,不能讀作xiù。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出版、王同億主編《高級現代漢語大詞典》(2001年)則兩詞均收。“不郎不秀,比喻不成材,沒有出息(元明時稱官僚子弟為秀,平民子弟為郎)。”“不稂不莠,長得既不像稂,也不像莠。比喻不成材或沒有出息。
從上面例舉的解釋,我們可以發現,“不郎不秀”與“不稂不莠”其實屬于不同形式的兩個成語,而它們的意義又是相同的。這種情況是成語中是少見的,我們只有了解到它們的實質,才不至于把“不郎不秀”當作“不稂不莠”的錯寫,也不會把“不稂不莠”當作“不郎不秀”的錯寫。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