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鹽田區田東中學 詹泉洲
孩子的世界是潔凈的,孩子的天空是明麗的。孩子之間的交往,沒有大人那樣強的功利色彩。孩子們往往更重情,大人們往往更重利。古往今來,不少詩人謳歌童年,謳歌童貞。李白寫道:“``````,兩小無嫌猜。”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童年游樂圖。到了后來,我們長大了,在成熟的同時,我們也失掉了很多很多。
《羚羊木雕》里的“我”,有著水晶一般的心,幼小的生命傲笑在生命的枝頭上,正蔥蘢著一片嫩嫩的綠意。這樣的一顆純真的心靈,需要我們大人去呵護,去關心,去愛憐。然而,文中的“我”低頭不敢面對大人,聲音發抖,哭著喊出來,就是因為把貴重的羚羊木雕送給了“我”的朋友,在自己父母的重壓下,猶如一片枯黃的落葉在西風中蕭瑟。孩子的心靈世界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作為大人,應該反思,應該冷峻地審視自己。大人的重財輕義,使得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朋友。孩子垂下眼睛不敢看自己的朋友,那是一種怎樣的自責呀!文章的結尾有一句話,引人深思:“可是,這能全怪我嗎?”孩子沒有錯,錯在我們大人。
讀了這篇文章,我們仿佛受了一場童心的洗禮。但愿大讀者們能從“我”的心靈呼喚中,悟出一些真理。讓我們更加關注我們的孩子們,不僅僅是從物質上關心照顧,更多地應該關注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給孩子們多一份關愛,讓他們純真的心靈,在一片純凈的空間飛翔。不要太早地掉進世俗的泥潭。
文章對“我”的父母是持批評態度的,但文中除最后一句“這能全怪我嗎”相對較為明顯地表達這么一種意思外,全文所持態度隱蔽在其中。恩格斯說:“我認為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誠哉斯言!
本文的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都很成功。特別是對“我”的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細膩入微、哀怨動人,震撼我們的心靈。
本文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面發光的鏡子,可以照出我們的靈魂,也為我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貴的借鑒。而對青少年學生,本文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邏輯、情感推演。
大人們在小的時候,大都是重友誼,重感情。后來由于太多的磨難,心靈便起了繭,就不再隨便相信人了。不那么重友誼了。
我國有重友誼的傳統。李白寫詩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寫得多好!〈〈詩經〉〉中有詩云:“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千年之后,仍閃爍著它的光輝。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情故事,光耀日月。對于我們的孩子們,我們應該把握好導向。
教學本文時,應重點抓住人物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對提高同學們的寫作水平,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郵箱: tdzqz@sina100.com
[《羚羊木雕》教學雜記(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羚羊木雕課件
8.小學教學教學課件
9.教學計劃個人教學
10.音樂教學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