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散文《庖丁解牛》中有一位庖丁,面對一頭全牛從“經技肯綮”處下刀,在“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的美妙中,于游刃有余之間使一頭牛“ 然已解,如土委地”,而“刀刃卻若新發于硎”。因此,千百年來,庖丁成了經驗者的化身,庖丁解牛則成了人們尋找規律的依據。有人找到了熟能生巧的做事之道,有人找到了遵循規律的成功之道,也有人找到了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而筆者找到的是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學習之道──牽一發而動全身。
牛有牛的結構,文章也有文章的結構,從某種意義上說,析出文章的結構比解牛更難。同是讀一篇文章,有的人讀出的只是一大堆文字符號,有的人卻能從文字符號中捕捉到作者的意圖和主觀的情感。有這樣的高下之分,固然有生活閱歷、文化素養等因素的影響,但與一個人能否迅速找到閱讀一篇文章的切入點,是否具備抓住關鍵的“一發”而牽動“全身”的能力也是有重要的關系的。
所謂的牽一發而動全身,是說閱讀文章時,只要抓住其中某一關鍵處,就能使文章條理清楚,脈絡分明,從而使整篇文章的全貌以及內在聯系呈現出來,達到準確理解文章的目的。那么,閱讀文章的關鍵“一發”在哪里?又如何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呢?
一、捕捉文章的文眼,印證闡發。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其中三段景物描寫尤其精彩,加上文章題目的暗示,許多閱讀者便在這三段優美的寫景文字中徜徉,而不去領會作者寫作的真正意圖。結果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無遺憾。其實,只要我們稍加留心,便不難發現,文章第一句話“這幾天心情頗不寧靜”,就是關乎全文理解的一個文眼句。也就是說文章始終都是圍繞“心情頗不寧靜”展開的。不妨看看文章行文的脈絡:心情頗不寧靜──排遣不寧靜,在小院中獨行──觀賞荷塘月色,月下荷塘,獲得淡淡喜悅──想起江南舊事,不寧靜再次襲來──無奈回到家中。作者表現的是難以排遣的“頗不寧靜”。而這“頗不寧靜”恰恰就是作者面對當時的現實的內心感受的自然流露──苦悶、彷徨,而又不失希望。因此,“頗不寧靜”是文章的“靈魂”。從“靈魂”的滲透中體味文本,才能真正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才不至于因“小”而失“大”。
文章的文眼有不同的出現形式。《世間最美的墳墓》標題本身就是文眼。
二、抓住關鍵的句段,輻射全文。
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節選第一、二部分),按常規讀來,可以逐段、逐層、逐部分完成。第一部分,寫“我”因殘疾雙腿而迷茫,性情乖戾,整日面對地壇沉思,由沉思而產生了有關“生”與“死”以及“怎樣活”的問題。第二部分則著重寫了“我”從母親承受苦難的一生中,讀到母親的堅韌和偉大,從而悟出了人應該“怎樣活”的道理。這種讀法通過多次認真仔細的揣摩也許能從文章的段落間體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然而這樣做是頗費心力的。
換一種讀法,首先抓住第二部分的一句話細究,就能迅速地領會作者的意圖。這句話是這樣的:“到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在文中,這句話顯然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它承上的作用,“我獨自往地壇跑”就涵蓋了第一部分的全部內容。“我”在最狂妄的年齡殘廢了雙腿……“地壇是我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我總是”跑,是因為地壇的特點讓我“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地壇讓“我”思考,思考“生”與“死”的問題;地壇使“我”明白,明白“生”與“死”是不需要考慮的事情,人生真正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怎樣生”的問題。
再來看它啟下的作用,“現在我才知道,我總是獨自跑”,給母親出了怎樣的一個難題。不難理解這個難題是“我”的自私讓母親無助地陷入兩難的境地,不讓“我”出去不行,“我”單獨出去又不放心,只能默默關注“我”的行蹤。然而母親用她對兒子的“疼愛”和“理解”,用她獨自承擔雙倍苦難的勇氣,很好地解答了這樣的難題,用一生的努力給兒子詮釋“人怎樣活”的道理。一句“現在我才知道”又包含多少難以言狀的痛楚和悔恨哪。母性的光輝如同陽光般沐浴著兒女的成長,同時也朗照著每一位讀者的心,讓每一個讀者都學會帶著堅強與感激踏上未來的人生之旅。讀一篇文章,讓讀者能夠凈化靈魂,升華心智,不能不說是一件幸事。而充分利用過渡語句的關聯作用,使“我與地壇”、“我與母親”的內在聯系一目了然,不失為成就這幸事的一條捷徑。
這種方法同樣適合閱讀《裝在套子里的人》。只要我們睜大眼睛于文章的字里行間,就會發現“可是,這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差點結了婚”起的就是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留心重要的信息,切入文本。
一篇文章若有文眼,或者關鍵性的語段,理解起來固然容易。然而,不是所有的文本都有這樣顯形的句子或語段供我們把握。莊子的《逍遙游》便是如此。初讀《逍遙游》總覺內容寵雜,看不出頭緒,更別說達到“逍遙”的閱讀境界了。但仔細品味,留心揣摩,你就會發現,全文實際上有一條串珠的紅線,那就是“笑”與“被笑”。笑者誰?被笑者誰?蜩與學鳩笑鯤鵬要靠風力才能高飛;斥鵪笑鯤鵬要高飛,才憑借風力;宋榮子笑“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而作者又“笑”這一切“笑”與“被笑”者。換句話說,莊子“笑”萬物。因為它(他)們都“有所待”,都沒有“逍遙游”,從而鮮明地提出了“無己、無功、無名”的“無所待”的觀點。讀到這里,我們的耳際仿佛還回蕩著一串笑聲,好像看見瀟灑的莊子正笑著向我們走來。全然沒有先前不得要領的無奈。
“牽一發”而“動全身”,用在閱讀之中,不過是個形象的比喻。它無非就是閱讀者借助語言文字的表達,洞析字里行間的語流和文脈,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一種技法。面對紛繁多姿的閱讀個體,要想準確地把握牽動全身的“一發”,不僅要知人論世,還要培養對文章的敏感。這份敏感源于你對生活的觀察、發現及深刻的感悟,更源于你樂此不疲的親身體驗。
[牽一發而動全身(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8.教師德育演講稿
10.參賽教師運動會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