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INHUANET.com 2005年04月06日 21:03:3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6日電 新華社記者鹿永建
新華社近日連續播發關于上海交大講師晏才宏的報道,引起強烈反響。一位網友的話說得好:愿我國的教育體制會因此打上晏老師的印記。
教書育人取得優異成就的晏才宏至死沒有評上副教授,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劇!他的作為既是對
源于古代的孔子,近代教育家陶行知、陳鶴琴等先賢教書育人優良傳統的堅持,更為中國教育改革指出了一條合理的前進道路。教書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中小學如此,高等學校也不能例外。現在要理直氣壯地提出:晏才宏悲劇顯現出的中國高等教育輕教學重論文的致命傷,現在就要動手治療。
高校人才評價體系中,能否采取晉升教授和研究員兩個系列呢?記者本人在1982年上大學的時候,就奇怪地發現,很多科研有所成的老師并不熱心上課,上課的多是剛走上教師崗位的年輕教師,現在這一情況在很多高校不但沒有改觀,反而愈演愈烈。所謂“教學與科研并重的考核體系”,演變成了以發表論文和出書為指標的考核體系。能否把研究機構的研究員職稱系列引入高校呢?讓高校中教授與研究員兩種系列并存,教授就應當以教學為主,不擅長教學而又確有研究才能和成就的,就進入研究員系列。
減輕教師出論文、出書壓力,可從根本上減少科研中的注水現象。發表學術論文要十分慎重,必須在某個領域有突破性的創見才拿得出手。國外很多學者只因一本很薄但確實影響一個學科的小冊子而譽滿全球。相反,硬性規定評教授要有專著等,使很多并沒有什么新思想、發現的人為評上職稱而出書;使認真教學但不愿硬著頭皮出書或無暇顧及出書的教師如晏才宏等,被不公地拒之高級職稱之外。這種現象應當畫句號了。
對于教學質量進行客觀評價時尤要重視學生的評價,因為學生才是教育的服務對象,學生滿意的教師才是好教師。既教好書又育好人是教師的高境界。有的學生說,晏才宏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那種人,所以懷念他。在學生中享有如此聲望的教師,就應當在全社會被尊重,讓他們在寬松的環境里,釋放出更大、更長久的能量。(完)
[新華時評:愿中國教育體制打上晏才宏印記(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關于印記的隨筆
4.中秋印記閱讀答案
5.關于中國夢教師情的演講稿
6.中國夢演講稿教師篇
7.關于中國夢的教師演講稿
10.用直到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