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華池轉
中國青年報:2005年03月22日
沈春松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由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對中國、日本、美國三國高中生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回答“上課時常打瞌睡、常發呆”;“認真做作業”;“即便有不懂的地方也得過且過”;“學校之外的學習時間基本不學習”這四個問題時,中國學生的表現均比日美兩國的學生令人鼓舞。調查因此得出結論:中國學生學習欲望最強;日本學生最弱。(3月17日《楚天金報》)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看到這則報道我沒有感到一絲欣喜,反而產生了深深的不安與憂慮:我真擔心我們會沾沾自喜,陶醉在這“令人鼓舞的數據”里,忘記了中國基礎教育亟待解決的許多問題。
讓我們來透視一下這個調查背后的一些基礎教育現狀吧。
第一個問題“上課時常打瞌睡、常發呆”,中國學生的比例是29%。對此我沒有疑義。中國教師的教育理念保證了我們的課堂不會像美國的那樣“自由散漫”。
第二個問題“認真做作業”,中國的學生得分是最高的。“題海戰術”恐怕可以說是支撐中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手段了。“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既然要考高分,最有用的方法就是不斷地練習。中國學生就用這種辦法對付美國的托福、GRE,取得了令美國人都驚詫的高分。
第三個問題“即便有不懂的地方也得過且過”,其實,在精細化的管理之下,有的學生就是想“得過且過”也是很難。許多學校對學生的教學管理做到了人盯人的地步。哪幾個學生上課會在哪個知識點上聽不懂,教師大都心似明鏡。因此,在自修課、中午及下午放學乃至一切可以見縫插針的時間里,老師會給上課沒有聽懂的學生個別輔導。這樣,學生有不懂的地方還會得過且過嗎?
最后一個問題“學校之外的學習時間基本不學習”,這對中國學生來講簡直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在大多數老師、家長看來,學習便是孩子生活的全部;除了吃飯,睡覺,偶爾的活動外,孩子的時間和空間全被嚴格地管制了。剛拿起球,就喝令不準去打;電視多看一會,就會被強制關掉;上網游戲更是被看成洪水猛獸。于是,在燈下如山的書堆里埋頭作業,便定格成中國學生的形象;于是,雙休日補課也成了中國學生的家常便飯;放學后匆匆趕去上家教也成了中國學生的一道風景線。
一個人如果整天生活在一個狹小空間,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是不可能保持對世界敏銳的好奇心與旺盛的求知欲的;更不可能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因此,對于這種應試教育之下學生的“學習欲望”,我有的只是深深的憂慮與不安。
(四川省金堂中學童華池轉)
作者郵箱: thc88@126.com
[應試教育下中國學生的學習欲望(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銜接論文
5.當理想變成欲望_經典美文
6.初中的學習計劃
10.中學教師的學習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