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課題結題報告(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12-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江蘇省東海高級中學 劉志

內容提要:本課題經過兩年多來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初步探索了中學生自由寫作實踐特點及自由寫作心理特點,初步構建了中學生課外練筆具體操作模式,并從課外練筆與學生心理健康、課外練筆中哲學滲透和課外練筆與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三個方面初步探討了中學生課外練筆的教育功能,為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找到了一條較為行之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課外練筆、自由寫作實踐特點、自由寫作心理特點、操作模式、教育功能

一、研究課題的提出

1.深化中學作文教學改革的需要

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是針對當前中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僵化和封閉的弊端提出來的。這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以應試為中心,作文教學圍繞著升學考試展開,結構講究起承轉合,四平八穩,內容上人為設置禁區,讓學生走進思想的牢籠,語言多是假話空話套話大話乃至鬼話。學生在關乎前途命運的高考面前,戰戰兢兢,萎萎縮縮,不敢給思想松綁,不敢讓心靈舞蹈,湮滅了個性,扼殺了創造。二是以教師為中心,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作”,作文教學設計理念都著眼于如何傳授寫作技巧,教學生怎樣去寫,很少涉及學生寫什么的問題。須知切斷了生活的源頭活水,即便我們老師也“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學生呢?三是以課堂為中心,作文的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出題目,學生應命作文。也許有的作文題目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寫作沖動,但更多的時候,學生則是抓耳撓腮,苦思冥想卻不得起門而入。最終學生只能東借西湊拼成一篇交上去以敷衍塞責。試想這樣一來面壁造車造出來的東西,又有何價值可言?封閉的作文教學,造成了高耗低效的嚴重后果,無法適應當代學生健康、活潑、創造性地發展的需要。

1998年,江澤民同志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和兩院院士會議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1999年初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了“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整體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 這一切表明,中學作文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要竭盡全力推進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把學生從狹窄的作文小胡同引向廣闊的作文新天地,全面提升學生的作文素質。這是我們進行“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研究的初衷。

2.立足于學生與教師發展的需要

從學生角度來看,由于應試教育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學生頭頂,中學作文教學唯理性與模式化傾向日趨嚴重。作文教學排斥個人的生命體驗,追求"起承轉合"的整齊劃一,其結果只能使作文千部一腔,千篇一律,讓學生進退維谷,苦不堪言。之所以造成作文這種貧乏與痛苦的現狀,主要是因為作文教學的"金科玉律"給學生套上了重重枷鎖,從而窒息了學生身上的藝術創造的細胞。若要改變此種狀況,就必須砸掉套在學生身上的重重枷鎖,讓花樣年華的少女縱情舞蹈,讓風華正茂的少男自由翱翔。還學生以心靈自由,還學生以思考空間,這樣他們才能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揮灑才情,張揚個性。

從教師角度來看,長期以來不少教師對中學作文教學在認識上存在一些誤區。一些教師認為作文無學,既然無學,也就無計可施,只能聽之任之,順其自然;另外一些教師對目前中學作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狀況憂心如焚,也急切地想找到一條切實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途徑,卻又不得其門而入。所以盡管他們終日忙忙碌碌卻所獲甚微。分析其原因,即他們缺少理論學習,更缺少在理論觀照下的對作文教學實踐中所遇問題的思考,因此作文教學長時間徘徊不前。

針對這些現象,我們想通過課題的研究,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提高中學作文教學質量。同時,結合作文教學實際開展課題研究,以消除教師思想誤區,普及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這又是我們從“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入手進行研究的又一個出發點。

二、課題研究的假設、目標及其理論依據

研究假設: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是以社會對未來人才素質要求為依據,通過教師樹立開放的作文教學觀念,實現寫作內容的全方位開放,寫作形式的開放,旨在探索課外練筆的一般規律,為作文教學提供可操作的范式,以期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確立學生寫作的主體地位,張揚學生的寫作個性,豐富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理性思辯能力及創新能力,從而達到提高中學作文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的目的。

研究目標:

(1) 探究中學生自由寫作實踐特點

(2) 探究中學生自由寫作心理特點

(3) 探究中學生課外練筆具體操作模式

(4) 探究中學生課外練筆的教育功能

理論依據

1.從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的新的素質要求看,知識經濟社會對中學作文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使命。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必須有效地改變傳統作文教學封閉的課堂教學體系,使學生在自由寫作實踐中形成一種對自我、社會與人生的主動探求、發現和體驗。

2.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未來教育日趨明顯的特征之一,就是學生發展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因此尊重每一個學生是作文教學實施過程的基本原則。作文教學不僅要注重全體性、全面性、主動性,而且注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持續性,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3.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來看,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有種種誘因或手段,成就動機則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種。人本主義認為人總是現實社會中的人,具有人的價值和尊嚴,具有人的主動性和獨特性,有自我實現的愿望和豐滿的人性。實踐證明,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愉悅,就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自由寫作實踐,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課外練筆中施展各自的才能和智慧,釋放自身的創造能量,從而使每個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課題的實施

(一)課題研究步驟安排

1.準備階段((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

(l)收集近期有關理論資料。學習有關的理論,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觀念,為實驗提供依據和指導。為提高課題研究人員的素質,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們課題組組織學習了《寫作學新稿》,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調查研究等教育研究方法已在課題研究中得到了運用。我校邀請了市教科所領導到校作“課題研究”和怎樣撰寫教研論文的專題報告,研究人員的素質得到了提高;同時,也邀請了著名作家陳武為學生作了關于文學創作的專題報告,提高了學生對作文的認識。

(2)成立以學校主要領導掛帥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組。

(3) 召開課題組成員座談會,分析實驗班級情況,制定實施計劃,提出具體的研究方向與方法。

2.實施階段(2003年3月至2003年12月)

(l)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讓全校師生了解“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研究”教學模式實驗的研究過程和內容,籍以推動學校作文教學研究的開展。

(2)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是我們課題研究的主攻方向。每學期,課題組老師每人要就自己研究的子課題作一到兩次專題報告。在此基礎上,舉行了全校性的研討活動,使科研成果向全校推廣。經過一個時期的探索,“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的教學模式已初步形成。

(3)各參加實驗老師把試驗過程有關情況(包括體會、試驗對象的轉變情況,實驗數據的整理、對比,教案、教學片斷,個案研究等)以書面形式匯報課題組,以積累材料。

(4)課題組的全體成員必須總結好研究成果,不定期向有關報刊投稿,或參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辦的論文評比,爭取獲得更多獎項。同時不定期向有關報刊投寄學生的課外練筆優秀作品,以期發表,或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作文競賽,以期獲獎。

(5) 課題組每學期進行經常性的研討和評價,及時反饋信息和調控進程,作出階段性總結。

3.總結階段(2004 年1月-6月)

課題組成員總結,學生典型總結、課題目標與效果全面總結。

發揮廣大師生潛能和教育資源優勢,課題組成員對子課題研究的所有相關材料和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寫出經驗總結和理論文章。課題組根據以上的總結,寫出綜合性的實驗報告。同時編定課外練筆佳作集。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中學生自由寫作實踐特點的研究

A寫作題材

B思想內容

C情感狀態

D聯想想象

E寫作語言

(2)中學生自由寫作心理特點的研究

高中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倫理道德觀,并且具有獨立作出判斷的能力。面對強制性的非人性化的作文訓練,他們常常會產生逆反心理、抵觸情緒,所以他們常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練筆)中抒寫自己的喜怒哀樂。既然他們在自己的領地能夠縱筆馳騁,那至少說明他們在進行自由寫作實踐時是處于興奮的心理狀態。所以要想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就必須了解他們在寫作時(尤其是自由寫作)時的心理特點,以便對癥下藥。

(3)指導課外練筆的理論的研究

1、羅杰斯提出了“以人為中心”的理論,突出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強調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動力功能,重視創造力的培養。人的創造性是人的主體性的最高表現,是人的本質屬性。自由寫作實踐鼓勵學生進行多向思維,能從多種角度更全面地認識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們綜合為整體性認識,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適應新情況,使自己的創造力不斷提高。

2、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為,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他提倡使用的發現學習法強調學習過程、直覺思維、內在動機和信息的加工、貯存、提取,也為自由寫作實踐提供了心理學的依據。

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特級教師張孝純提出的“大語文”教育思想;美國教育家科勒涅提出的“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論以及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為作文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

4.根據李鎮西先生曾提出“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的原則,我們提出了“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的觀點。在這個觀點的指導下,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

5、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據此我們引導學生對生活或濃縮,或概括,或變形,對生活進行藝術加工。“半瓣花上說人情,一粒砂里看世界 ”,據此引導學生平中見奇,小中見大,探索大千奧秘,感悟人生哲理。

6、“我思故我在,我手寫我口”“言為心聲”,引導學生用“新表達”來表現“新思維,真體驗”。

(4)對課外練筆具體操作模式的研究

A寫作內容的研究

B寫作形式的研究

C練筆批改的研究

D信息反饋的研究

(5)課外練筆的教育功能研究

A課外練筆與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B課外練筆中哲學滲透的研究

C課外練筆與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的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成果

1、 初步探討了中學生自由寫作實踐特點及心理特點

(1) 中學生自由寫作實踐特點

A寫作題材開放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法國作家雨果語)學生心靈之門一旦打開,就可融古今于一瞬,匯天地于方寸,仰望茫茫宇宙,俯視花鳥蟲魚,觀滄海桑田,白云蒼狗,察人情世故,眾生態相。學生自由寫作時,飽經蹂躪的心靈就獲得了解放,久經壓抑的思想也獲得了自由,從狹窄不堪的作文小胡同走向了廣闊無垠的作文大天地。青春不設防,精神無枷鎖,他們用自己的天地中抒寫喜怒哀樂,宣泄率真,激情擁抱生活,揮灑感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真正做到了“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B思想真實深刻

在自由寫作實踐活動中,學生卻能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自出機杼,獨抒新見,從而保持獨立人格與自主意識。他們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或臧否人物,,議論時政;或歌頌真善美,錦上添花,或抨擊假丑惡,革故鼎新。

C情感真切動人

學生在自由寫作時往往能跳出矯揉造作、虛情假意、言不由衷、無病呻吟的怪圈,袒露出實實在在、自自然然的內心世界,或清理淤積已久的心靈之溪,流淌出清新的心靈之泉,或打開塵封已久的情感閘門,流淌出洶涌澎湃的感情波濤。這清泉往往能夠蕩滌心靈的污垢,流出人生的感悟;這感情波濤也能夠動人心魄,催人淚下。

D聯想想象豐富

在自由寫作實踐中,學生飽經蹂躪的心靈得到空前解放,他們紛紛通過聯想想象的橋梁去放飛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思想的遨游和情感的游歷中,他們或超前想象,暢想未來世界,或后饋想象,神悟至圣先賢。應當說自由寫作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充分發掘了學生的創造潛能。

E話語的個性化

在自由寫作實踐中,學生反映鮮活的生活,進行深入的思考,抒發真實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然文章的語言也就極具個性。學生的語言或筆調苦澀,慨嘆人世多艱,或筆調調侃,調侃人生世相。或婉約纖細,抒寫細膩情感,或豪邁奔放,抒寫昂揚斗志。

(2)中學生自由寫作心理特點

A思維的創新性

思維具有指向性

高中學生的心理發展明顯地呈現出脫離父母教師的態勢,而表現出獨立的自主意識。 因而心理學家把人的這一時期稱為人生第二次“斷乳”,即心理斷乳。在這種心理制導下,他們更多地思考人生、社會,更多地關注自身以外的社會百態,并企求尋得自認為正確的答案。因此,他們不僅關注社會熱點,也會關注全球風云。練筆中便會鮮明地折射出定向思維和深入探索的心理意向。這種練筆思維往往使學生對生活具有一種敏銳的捕捉力,從而形成對社會生活深入體察和洞悉其本質的認識能力,這種能力一旦形成,即變為一種自覺行為,在學生的顯意識區域和潛意識區域同時發揮巨大作用。

他們為著主觀上思考或探索的需要,留心觀察客觀生活,精于提煉目標信息,工于穿插、剪裁、縫合既得信息材料,其練筆寫作行為始終受既定的思維指向的調控。

思維具有隨意性

課外練筆思維的隨意性表現在練筆過程中,寫作者的思維不受來自于他人的指令、任務和約束的限制,不受題材、時空的束縛,亦不必受文章結構形式的制約。思之所之,或感或悟,或敘或議,極思維之馳騁,形文章于筆端。

思維具有跳躍性

課外練筆當中,學生思維的跳躍性是指學生的寫作行為不受一時一地或一事一人的限制,且大都表現出對生活片斷或人物片斷的描寫,偶發的聯想,生活中非連貫性或非目標性的思考等。這種思維是由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決定的,他們往往在較短時間內由于興趣的轉移和新的因素的刺激而不斷地產生新的感受。不少同學就善于捕捉這些有價值的思考。反映在練筆中,學生的寫作行為往往是非連貫性的,而寫出的短文卻往往是寓意深刻或意味雋永的,閃現著智慧的靈光。

B靈感的突發性

限制寫作時,由于神經過程負誘導規律的作用,使構思興奮中心的神經活動受到抑制,從而導致思路的狹窄;而自由寫作時由于心態比較放松,原來的負誘導規律變為正誘導規律,幫助周圍抑制狀態的神經區域恢復興奮,從而保證有更多的相關記憶表象在潛意識中活動,為靈感提供原料。由于有足夠的量的積累,再加上偶然的外在刺激,往往使靈感突然發生,如電石火花,靈光一現,轉瞬即逝。但由于學生的感覺都比較敏銳,他們往往能捕捉到這美妙的瞬間,并將之再現出來。

C情感的獨特性

所謂情感就是由感性經驗、理性經驗以及需要三個層次構成的動態經驗系統。其中感性層次主要是指憑借身心感受和心靈體驗的情緒記憶。理性層次是指在長久的情感體驗中形成的、由眾多穩定的暫時的神經聯系所構成的組長、強化、調節、改變、判斷情感的一種心理結構。由于每個學生有著各不相同的經歷、氣質、修養、性格以及環境,他們也就各自擁有獨一無二的精神宇宙。正因為如此,每個的情感的感性層次和理性層次都帶有鮮明的個性印記。

2、 初步構建了課外練筆具體操作模式

(一) 保練筆數量,注重量的積累

鑒于本校各部各年級學生寫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本課題操作時也采取了因部而異、因級而異、因班而異的措施。但不管如何異,必須確保練筆的數量,因為只有量的積累,才能促成質的飛躍。在練筆的的同時,也要兼顧閱讀,注重精美文章的摘抄,讓練筆與閱讀如車之雙輪,并駕齊驅,如鳥之雙翼,比翼齊飛。

先從年級說起,高一學生剛剛入學,課業負擔比較輕松,可適當加大訓練力度,練筆每周三篇,摘抄每周兩篇;高二課業負擔逐漸加重,可適當減低訓練力度,練筆兩周四篇,摘抄兩周四篇;高三面臨高考,應試壓力很大,可再次削減練筆數量,練筆兩周三篇,摘抄兩周四篇。盡管練筆數量呈不斷減少的趨勢,但只要“長流水不斷線,一直寫到高考前”,就能夠“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再說各個班的情況。每個班的學生寫作發展的基點都有高低之分。對于寫作水平較好的同學,鼓勵他們寫得“多快好省”,數量上不受限制,寫得越多越好,給他們提供一個充分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對于寫作水平一般的同學,要求他們在完成規定任務的情況下,能多寫則多寫;對于寫作水平較差的同學,只要求他們完成規定的任務,不給他們增加額外負擔。這樣從縱橫兩方面對練筆的數量作出了分層次的要求,能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練筆積極性。

(二)探索練筆內容,兼顧定向不定向

課外練筆的寫作內容可分為兩大板塊,一是定向,二是不定向,二者有機結合,讓學生既能應節而舞,又能縱情狂舞,舞出個性,舞出風格。

關于定向,有兩層含義:一是年級定向,二是專題定向。

先說年級定向,就是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循序漸進地確定每個學年乃至每個學期的練筆內容。年級不同,練筆的側重點也不同。

高一新生初次離家求學,在對新的學校、新的環境感到新奇的同時,更多的是對環境的不適應,這個時候最容易想家,他們常常在作文中傾訴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思鄉情緒很濃,練筆內容可側重家鄉(庭)生活,讓他們去寫家鄉的四季,寫家鄉的風景,寫家鄉的風俗,寫家鄉的滄桑變遷,寫家鄉的舊貌新顏,寫和和睦睦的家庭,寫無限慈祥的爺爺奶奶,寫望子成龍的父母,寫相敬相愛的兄弟姊妹。既讓學生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又釋放了學生壓抑的思鄉情緒。隨著學生對校園環境的逐漸熟悉,逐漸適應,可引導學生反映學校生活,主要是觀察生活片段,寫出精彩的特寫鏡頭;高二學生對環境已經熟悉,他們的視角轉向了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練筆內容可側重校園生活,去寫書聲瑯瑯的早讀,寫張弛有度的課堂,寫舒展放松的課間,寫人流如潮的放學,寫活潑靈動的課外活動,寫人聲鼎沸的午間就餐,寫專心致志的晚間自習,寫海闊天空的睡前變奏。讓他們從緊張中讀出充實,從嚴肅中讀出活潑。當然他們不會滿足校園內精彩的世界,他們更希望了解外面的世界,關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那就給他們打開一扇窗戶--30分鐘的電視課,讓他們了解社會滄桑變遷,國際風云變幻;高三學生視野日益開闊,他們筆下往往挾帶著時代的風雷。這時可側重表現社會生活,引導他們關注國內外焦點熱點問題,并對之進行分析研究,培養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再說專題定向,就是在年級定向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擬訂的一些專題,為學生提供課外練筆的寫作范圍。

關注人生、關注社會焦點、關注生存狀態、關注人類的未來與命運應該成為寫作的素材。諸如偶像追星、文化快餐、環境保護、道德重建、關注自我、品味生活、影視動態、科技動態、國際風云、愛滋病、沙塵暴、納米材料、克隆技術、世界反恐、伊拉克戰爭、文化批判、西部開發,振興東北、此起彼伏的安全事故、駭仁聽聞的貪污受賄、減輕農民負擔、國家自然科學最高獎的頒發。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等等都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關于不定向,就是學生無拘無束地寫自己關心的話題,寫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可如實筆錄,反映生活的原生態;可夸張變形,反映生活的可笑可鄙,可穿越時空,“心游萬仞,精騖八極”,可指點江山,縱論天下大事。

青春不設防,精神無枷鎖。學生在自己的隨筆中展示探索,宣泄率真,揮灑感悟,反芻歷史,憧憬未來,以自己的真誠、自己的視角、自己的思考方式,自己獨有的表達習慣,再加上自己的無知無畏,大膽放言,敢于放言,他們播種的思想種子只要有合適的溫度與濕度,就會生根發芽,他們的靈魂就會在創造自由的藝術時空中展翅翱翔。

(三)探索評改方式,培養評改能力

根據學生認識規律,課外練筆在不同年級不同學段可采取不同的評改方法。高一學生剛剛入學,對練筆本就有畏難情緒,再加上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況都各不相同,要想詳細了解學生的寫作狀況,找出作文徘徊不前的癥結所在,教師就要認真批改練筆,多就少改,多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充分肯定,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講解一些評改方法,傳授一些修改的技巧,逐步培養學生的修改能力,為高二的互作好理論準備。經過教師一年的傳幫帶,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評改方法,這時就發動學生彼此交換練筆,按照一定的標準互評互批,彼此互推佳作,彼此取長補短,在評改中一起交流,在評改中共同提高,既鍛煉提高了學生動手評改能力,又通過多向互動實現了寫作資源的共享與整合。到了高三,經過高二一年互動批改,學生已經具備了相當評改的能力,這時就要讓學生放開手腳自主評改,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要求學生給自己的練筆寫出評語,自推佳作,經老師審核通過,參加每周一次的隨筆佳作擂臺賽(利用作文課時間舉行),上講臺朗讀自己的作品,并宣讀自己所寫的評語。臺下同學可在聽讀基礎上經過一定時間的準備,站起來對練筆進行評論,要求評論要言簡意賅、切中肯綮。每節課交流的作品不必太多,八九篇即可,關鍵是要精讀精評,有所收益。這種擂臺賽要求以班級方陣為序依次進行,爭取每學期讓每位同學都能閃亮登場,一試身手,一展風采。期末組織學生編寫練筆習作集,作為階段總結,激勵學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四) 評語貴在激勵,重在交流溝通

練筆評語的寫法很有講究,經過課題組全體同仁的研究,大致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訓練初期重在評內容,后期重在評技巧

一般說來,學生希望教師在評語中對自己的文章的觀點內容,并以此與老師交流。教師抓住這一點,利用評語與學生談心,則可極為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積極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可悉心撫慰學生飽受挫折的心靈,可與學生調侃,可與學生爭辯,可傾聽學生的娓娓傾訴,可解開學生的思想疙瘩。教師放下師道尊嚴,與學生真誠溝通,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為練筆的寫作指導作了很好的感情鋪墊。

訓練后期,教師可加強作文技巧的指導。因為此時學生的寫作興趣已經形成,大多數情況下,學生也希望自己的作文在謀篇布局、結構安排、文字使用諸方面能夠更上一層樓,這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就能收到雪中送炭之功。

2、評語應真誠對話,平等溝通

課外練筆是老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而要有效地溝通交流,老師必須敞開自己的胸襟,對學生開誠心布公道,用真誠去叩開學生的心靈之門。心靈的撞擊會產生巨大的寫作能量。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評語要循循善誘,要娓娓而談,讓學生產生一種信任感、尊重感。師生彼此尊重了,他們之間就會形成一個強大的磁性十足的心理磁場,為練筆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創造和諧的環境。

3、 評語長短得體、繁簡適宜

對于大多數學生的練筆,評語要言簡意賅,畫龍點睛,成為語言藝術品,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沖擊力。這不僅出于老師批改時間的需要,也出于評語力量集中的需要。另外評語要具有啟迪性,讓學生在寥寥數語中得到啟發,提高作文水平。但有時學生的文章確實寫得很好,也不妨多溢美幾句,以使學生有較強的成就感;也有的學生思想上有疙瘩,非三言兩語所能解開,多費篇幅,勢所難免;還有的學生思想比較偏激,要想就偏恐也非易事,不經一番苦口婆心,難拉回頭;再有的學生辭鋒比較犀利,喜歡辯論,不與他經過一番唇槍舌戰,難以說服。這些情況之下,老師就要不惜筆墨,寫他個酣暢淋漓!

(五) 及時有效反饋,激發成功欲望

由于學生寫作水平參差不齊,老師反饋信息要分別對待。對于那些寫作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只要有一篇兩篇練筆寫得比較好,老師就要在課堂上不遺余力地加以表揚,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使他們逐漸樹立信心,走出低迷消沉的怪圈;對于寫作水平一般的同學,他們寫出的文章大多數是大路貨,想出佳作也比較難,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只要他們寫出佳作,老師就可以將文章推薦發表年級辦的級報上,以擴大他們的寫作影響; 對于那些寫作基礎較好的同學,他們寫出佳作的概率就大得多,老師可以把他們的文章推薦給校報發表; 對于那些文思精細,頗有才華的學生,他們往往不經意間就能寫出錦繡文章,老師可以把他們的文章推向市級以上報刊 ,以求發表。另外可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作文大賽,以檢驗練筆所取得的成果。

(六) 歸納出一般的操作模式

數量遞減,長寫不斷

定向多向,開合自如

三級評改,培養能力

評語激勵,真誠平等

及時反饋,激發成功欲

3、 初步探討了課外練筆的教育功能

(1)課外練筆與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A心理宣泄疏導

現在的高中學生面對著來自社會、家庭以及學校的三重壓力,心理上不堪重負。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讓學生倍感乏味,唾沫亂飛的課堂灌輸使學生昏昏欲睡,鋪天蓋地的講義試卷讓學生應接不暇,極其頻繁的大考小考使學生身心疲憊。雖然他們所受壓力的輕重程度不同。學生心理壓力長期郁積,如果不及時地進行心理調適,必然會帶來精神崩潰的嚴重后果。既然如此,學生與其壓抑自己,還不如進行不良情緒的自我釋放。因為不良情緒自我釋放以后,心理壓力就會緩解乃至消除。而課外練筆無疑為學生情緒釋放提供了便捷通道。

課外練筆的情緒宣泄閘門的開啟極大了減輕學生心理大堤防汛抗洪的壓力,適時的分流瀉洪,使得過高的情感水位逐漸回落,學生的心理之河也就由原來的驚濤裂岸、洶涌澎湃逐漸變得風平浪靜、波瀾不驚。

B激發成功欲望

課外練筆能讓學生成為性情中人,性情中人自然就能寫出性情之文。在練筆中他們或享受天倫之樂,或感受爺孫之情,或領受父母之愛,或體味手足之情,或反映緊張的課堂,或描寫活潑的課間,或描寫食堂就餐,或描寫睡前海侃,或縱論天下大事,或指點滄桑變遷。學生寫作的題材極其廣泛,抒寫的感情極為真切,所寫的生活極其鮮活,寫作視角也頗為獨特。一篇篇的練筆或流淌著情感的清泉,或迸射出思想的火花,令人讀之,回味無窮。筆者讀著這些文章不勝欣喜:原來學生的身上潛藏著如此巨大的寫作能量!原來學生是一把亟待點燃的火炬,只要適時點燃就會熊熊燃燒!

C磨練堅強意志

現在的高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爺爺奶奶的疼愛,爸爸媽媽的嬌慣,使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太陽,自己就是月亮,爺爺奶奶就應該“上九天攬月”,爸爸媽媽就應該“下五洋捉鱉”,以滿足自己的愿望,滿足自己的要求。由于事事順心,條條滿意,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需要為半徑畫圓,形成了天下之大,唯我獨尊的心理。而這種心理往往比較脆弱,經受不了大風大浪,承受不起嚴重挫折。為了改變他們脆弱的心理狀況,有必要對他們實施“挫折教育”,培養他們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持之以恒的堅韌毅力。

從高一到高三一以貫之的課外練筆,就是培養學生堅強意志與堅韌毅力的很好的方式。高中三年的課外練筆磨去了學生的畏難怕苦,換來了學生的堅毅執著;磨去了學生的浮躁不安,換來了學生的沉穩踏實;不僅于潛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更增強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D實現自我創造

所謂創造性原則,是指能最大可能地發揮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使自己的道路和生活更符合自己的特性。作為與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相適應的健康人格,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稟賦就是其本身內在的要求。馬斯洛就認為,高峰體驗(一個人的創造性潛能發揮的時刻)是自我實現者的一個重要特征。高峰體驗其實就是自我肯定、自我欣賞、自我陶醉和自我完善

課外練筆為生活而寫,也便成了感受生命、體驗生命的過程。它能夠滿足人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我們也深切地感受到,每個人都有自我欣賞和自我完善的本能,既然如此,我們就要讓學生開發和張揚生活和生命的美麗亮點,實現人生的自我創造。

(2)課外練筆中哲學滲透的研究

A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

現實生活充滿著矛盾,可以說是矛盾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變化。因此在課外練筆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現實生活就要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的矛盾,把握住現實生活的主要矛盾。不少學生對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不良現象往往深惡痛絕,痛加針砭,讓人頗有憤世嫉俗之感,常常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看不到社會的主流。這就是只看到次要矛盾而忽略了主要矛盾。不正之風、不良現象確實是整個社會肌體上的毒瘤,但不能因為毒瘤就看不到社會健康的肌體。毒瘤危害確實很大,但只要及時割除,就能保證整個社會肌體的健康。同樣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多方面常常想魚和熊掌兼而得之,結果他們手忙腳亂,顧此失彼,不僅丟了西瓜,也丟了芝麻。這也是他們沒有處理好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

“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捉住了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毛澤東語)。所以練筆中要引導學生“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處”。

B透過表象看本質

現實社會是一個不斷制造幻象的社會,不斷地制造著“少年留學,一舉成名”的求學幻象、“轟轟烈烈、死去活來”的愛情幻象、“香車寶馬、一擲千金”的成功幻象、“一曲成名,紅得發紫”的青春偶像幻象,“戲說歷史、速成搞笑”的文化快餐幻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學生面對如此光怪陸離的社會,常常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并不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透過現象的迷霧,去探究事物的“廬山真面目”,從而把握本質,掌握規律。

經過指導學生分析問題時就能“見一落葉,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淮南子》)譬如市場經濟大潮之中,傳統文化倍受沖擊,針對這種情況,學生作了這樣的思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今還有幾人能夠傳承傳統文化?!沒有繼承便沒有創新,沒有創新便沒有進步。一個浮躁膚淺的人難以有所作為,一個缺乏創新的民族難以展翅翱翔!” 針對農民負擔過重現象,學生寫道:“天下蒼生,不堪重負,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焉得不苦?長此以往,民心豈固?解民倒懸,重在減負,既為穩固社稷之計,亦是天下黎民之福。”學生的思想不僅有了廣度,而且也有了深度。

C量變與質變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生活其中的學生不可能不受到影響。不少學生總是希望做事能夠立竿見影,總是希望天上能夠掉下餡餅,總是希望世間能有免費的午餐。卻不知“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卻不知“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課外練筆中表現出了這種情緒,因此我們通過評語與學生進行溝通,讓他們明白沒有量的積累就難以有質的飛躍,只有不斷地積累,才能豐富自己。

D全面辯證地看問題

高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時期,他們風華正茂、青春飛揚,朝氣蓬勃、活力四射,所以他們敢于指點江山,勇于開拓進取,甘于承擔責任。但與此同時,他們也由于世界觀、人生觀尚未成熟,心理容易急劇變化,情緒極不穩定。只要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他們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乃至于導致情緒的失控,作出不理智的選擇,采取偏激的行動。在學習生活當中,他們往往會因為一點小事跟老師搞對立,與同學鬧別扭,使得師生關系漸不和諧,同學關系逐漸惡化,給自己的人際交往蒙上一層陰影。要避免情緒的失控、不理智的選擇以及偏激的行動,我們就必須教給學生全面辯證地看問題的方法。而課外練筆的評語交流就具有明顯的糾偏作用。心平氣和的交流使學生浮躁不安的心境得以平靜,諄諄勸告讓他們撥開不理智的迷霧,當頭棒喝讓他們走出偏激的迷津。

既然事物是充滿著矛盾的,也必然有其積極的影響和負面效應,那么就不僅要引導學生看到積極的影響,更要引導他們看到負面效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事物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全面的認識。在教師的講解之后,學生基本上掌握了辯證分析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認識能力。譬如對于流行文化,有的同學嗤之以鼻,有的同學津津樂道,但更多的同學這樣認為:“文化多元是一個社會文明開放的標志。但是下里巴人永遠代替不了陽春白雪,因為一個社會總有它的主流文化。”應當說,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

E內因與外因

現在的學生由于是在溫室里長大的,不曾經過風雨的洗禮,困苦的磨練,所以遭遇挫折時常會一蹶不振,總是怨天尤人 ,不能正確地歸因。考試沒有考好,不是從主觀找原因,而是強調客觀因素。這樣絕不會找出自己失敗的原因,找不出原因,自然也就無法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最終也就只能讓悲劇再次上演,陷入惡性膨脹而不能自拔。有的學生在練筆中曾這樣寫道:“成功總拒我于門外,機遇與我擦肩而過,失敗也對我糾纏不休。難道這就是命?每當回家看到母親那日益憔悴的臉龐,看到父親那充滿期待的眼神,看到姐姐忙碌的身影,我又不再迷惘。太多的磨難使我不再軟弱,面對失敗,我選擇了挑戰,面對分手,我選擇了重逢,面對機遇,我選擇了把握。……余秋雨說,成熟是一種無需張揚的厚實。此言千真萬確,苦苦尋找的東西,有時就在自己身邊。……我無法再與命運之神相搏,其實命運之神并不存在,可為什么我總覺得有人在捉弄我,老班那喪失信心的目光同學之間人情的淡薄,無人問津的悲哀,面對這一切,我……我想笑對高考,笑著走進數理化的大門,笑著迎接文史哲的挑戰,不愿接到試卷傷心無限,不愿苦苦等候那遙遙無及的成熟。”這種消極而又灰色的情緒,不能不說是沒有正確歸因所致。

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真正決定事物變化發展的是內因,因此筆者在指導學生分析失敗原因時往往更側重主觀原因。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既然圣賢都有過錯,更何況我們普通的蕓蕓眾生呢?所以學生首先要做的便是“認識你自己”,做到一日三省,反躬自身,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與弱點,以期找到一條通往成功的途徑。經過指導之后,學生大都能正確對待挫折,認真歸納失敗原因,提高了學習成績,增強了認識能力。不信請看:“每個人都難免要遭受挫折,遇到失敗。面對失敗,林肯沒有退卻,而是直面命運的挑戰,面對挫折,克里西不曾放棄,而是踏著荊棘前進。一次月考的失敗與林肯的慘痛落選,克里西743張退稿單相比,簡直微乎其微。偉人由凡人而來,他們能做到的我們一樣也能夠做到。只要我們充滿,即便我們面對一千零一次的失敗,我們仍將作一千零二次的努力!”真可謂“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3)課外練筆與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的研究

A實現自我認可

所謂自我認可,是指能客觀地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既承認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又承認自己的不利條件或限制因素。自我認可的原則是指對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潛力和長處竭力發揚光大,對于自己的不利條件和制約因素、缺點和不足,則能主動地進行自我批判和自我教育,能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地位與作用。真正的自我認可所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個人能夠根據自己的天賦、體格、實際的能力和才干、確定的地位和作用來確定自己的目標、終身目的,以造就自己。而課外練筆在引領學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過程中,能指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進行準確的人生定位。

B適應周圍環境

適應周圍環境在主觀方面表現為一種滿意和愉快的心理體驗和心境,對自己的人生,總是抱有一種樂觀的態度,能夠清醒、明智地面對現實,積極地接受、正確地解釋人生的種種不幸。適應環境,是指自我、我的目的、能力及成就同現實之間,保持一種繼續不斷的和創造性的聯系,是個體同現實世界多方面的均衡、協調和整合,體現著一個人在身體健康、智慧、靈性、品質的協調發展,展現出一種借以安慰的、持續和諧的環境和寬容精神。

現在的高中學生在應試的重壓下對周圍環境很不適應,常常感到焦慮不安、憂郁寡歡、充滿挫折感。這就需要進行心理調試,而課外練筆不失為心理調試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通過評語引導學生認識到既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我們就要學會適應環境,讓學生明白挫折與苦難也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只要經過煉獄的磨練,就能飛升理想的天堂。進而使學生保持一種坦然、滿意、享受人生的態度以及平靜的心緒。

C堅持平衡原則

平衡原則,要求一個人要有預見人生挫折、威脅和沖突的能力,善于平衡自身與環境的關系,正確處理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保持與社會良好的接觸,客觀地分析、評價社會的得失,使自己的思想、信息、目標、行動都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與社會要求相符合。平衡原則要求,人在遇到挫折、威脅、沖突的時候,也能夠把自己的需要、愿望、思維、目標和行為同作為人格核心的自我觀念統一起來。

高中學生由于世界觀、人生觀尚未成熟,心理容易急劇變化,情緒極不穩定。只要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他們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乃至于導致情緒的失控,作出不理智的選擇,采取偏激的行動。在學習生活當中,他們往往會因為一點小事跟老師搞對立,與同學鬧別扭,使得師生關系漸不和諧,同學關系逐漸惡化,給自己的人際交往蒙上一層陰影。最好的辦法是先讓他們發熱的頭腦冷靜下來,使他們失控的情緒平靜下來,讓學生對自己錯誤的行為進行反思。之后學生大都會在練筆中對導致自己錯誤的行為的原因進行較為客觀的分析,列舉出自己的癥狀,給自己開出適合的改正錯誤的良方。這樣他們就能對人際關系保持平衡、靈活和全面的看法。

D張揚獨特個性

課外練筆追求情感的真誠、思想的真實、個性的真切。開放性、個性化的課外練筆讓學生揮灑自如,有話可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時刻體味與張揚個性、自由表達之樂。在練筆中,學生往往能說出平時羞于啟齒的“私情私語”,妙手偶得的“狂放之言”,不甘平庸的“驚人之語”。也許學生對生活的解讀難免片面或膚淺,但只要發諸真情,畢竟是獨特的;盡管他們的語言表達也難免幼稚或笨拙,但只要是出自年輕的手,畢竟是有生機的;也許他們的一些觀點近乎偏激,但只要是年輕的心在思索,畢竟是真實的。有些文章根本就是“四不像”,沒有完整的敘事,沒有鮮明的中心,甚至讓人覺得凌亂,但卻別有一番風味,從“另類”的角度反映了學生的喜怒哀樂;還有的文章似在“撒野” 狂放不羈,實質是花樣年華生命的激情舞蹈。其實如果學生都能在練筆這個世界里縱情撒野,那他們個性的旗幟就會迎風招展、高高飄揚。

4、提高了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

在老師們悉心指導下,很多學生由原來的怕寫作文,怕交周記變得愛寫作文,愛寫周記,學生練筆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甚至有時周記本發下去時,不少班級里常常出現爭相傳閱周記本的熱鬧場面。這確實是令人歡欣鼓舞的。

課題立項兩年多來,我校在市教研室組織的歷次統考中語文單科成績也在市內名列前茅,這從一個側面表明我們的課題研究使學生的整體作文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學生在課題組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參加各級各類作文競賽,共有10人獲獎,其中盧磊同學榮獲華東六省一市中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在整個連云港市也是絕無僅有的。此外學生還積極向各級各類報刊投稿,共發表習作15篇。這在學生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成功欲望。同時課題組成員互相協作,群策群力,對近150篇課外練筆的優秀習作,分門別類,編定了《東海高級中學課外練筆佳作集》。現已膠印并裝訂成冊,每位學生人手一冊,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并實現寫作資源共享。

5、提升了教師的教研水平

教師通過課題研究,初步掌握了教育科研的過程和方法,并以此來促進作文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的水平。

在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舉辦了有關教育科學研究的知識普及講座,開設課題研究與作文教學結合的實驗課等等,積極進行課題研究和作文教學相結合的探索。其中,課題研究和作文教學相結合的實驗課的形式深受很多教師的歡迎,為教師提供了如何開展科研的示范。通過課題研究,教師的教研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一大批優秀的科研型教師脫穎而出。課題組成員有6人參加連云港市教師專業技能比賽并獲獎,其中劉志、石洪英老師榮獲一等獎。朱恒林老師被評為市骨干教師,朱躍生老師被評為市十大青年園丁。與此同時老師們還在進行課題實驗的同時,不忘歸納實驗經驗,進行理性的總結,寫成研究論文。其中9篇獲獎,10篇發表,在市內外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五、研究的結論與分析

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改變了教師的教育思想,增強了教師的科研和教學能力,全面地提高了學生的作文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作文的教學質量。取得這些成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順應了教育發展的趨勢。在知識經濟社會和信息社會里,教育體系和教育設施將越來越開放,學習內容越來越豐富,學習活動趨于多樣化。教師要讓學生放開手腳,讓他們在極其廣闊的空間中為生活而寫作,為生命而寫作,寫出他們的感悟,寫出他們的體驗,寫出生活的豐富,寫出生命的精彩。

2.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體現在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寫作環境,并努力誘導學生自主寫作。學生的主體作用反映在學生主動感受生活,放眼社會、感悟人生。在教育環境相對較差的情況下,把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潛力放在重要位置,真正落實素質全面發展,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3.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是實行創新教育的有效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創新人格,都離不開發揮學生主體性。課外練筆則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創新人格的有效途徑。

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的兩個重要支撐點是:一是強調寫作內容的開放,二是強調評改反饋的開放。“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的課題研究,鼓勵學生放眼大千世界,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情感,袒露自己的內心,使自己的創造力不斷提高。同時,評改方式、反饋渠道的多元化,也實現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元互動,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欲望。因此,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寫作學新稿》(裴顯生著 江蘇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版)

2、《藝術心理學》(高楠著 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

3、《關于自由寫作實踐》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4、《中學生課外練筆概說》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5、《從“象牙寶塔”奔向十字街頭》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6《為作文呼喚綠色》(趙謙翔)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7、《缺乏自由-作文的貧困與痛苦》 《中國青年報》

8、《周記評語的寫法》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作者郵箱: dhliuzhi@hotmail.com

[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課題結題報告(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課題結題會主持詞

2.社會實踐報告課題

3.綜合實踐結題論文

4.毛概課外社會實踐報告

5.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結題報告

6.教育畢業論文課題開題報告

7.科技創新結題論文

8.建筑的實習報告

9.助理的實習報告

10.希臘的實習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