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瓊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翻閱《語文教學通訊》(高中版)2004年第10期時,看到了張曉風《行道樹》的原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課文《行道樹》與之相比,除了個別字詞有細微變動之外,還在首尾做了較大篇幅的刪除。而正是這幾處刪節留給我深深的疑惑:這么好的段落,編者為什么不選入進去,還文章一個本來面目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刪除的開篇部分:
每天,每天,我都看見它們,它們是已經生了根的--在一片不適于生根的土地上。
有一天,一個炎熱而憂郁的下午,我沿著人行道走著,在穿梭的人群中,聽自己寂寞的足音,我又看到它們,忽然,我發現,在樹的世界里,也又那樣完整的語言。
我安靜地站住,試著去了解它們所說的一則故事:
開篇出現了一個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每天”“每天”的疊加,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日日行走在固定道路上的城市人的身影。即使是天天看見,“我”都不會去在意這群執著守侯的沉默者。只有當那個炎熱的午后,心情憂郁,無以排遣,習慣性地在樹下尋找陰涼,在紛囂的人群中,靜聽自己心聲時,“我”才關注到了這個被人遺忘的角落。這時的“我”用自己的心弦觸動了這群樹的生命的律動,聽懂了它們不被人理解的心聲。
去掉了抒情主人公,直接以“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里”起筆,固然使文章變得短小精悍,突出了贊美對象--行道樹的高大形象,但未免有些突兀,也使作者委婉曲折的寫作心境蕩然無存。
同樣,在文末也有兩處較大的刪除:(楷體部分為刪節)
落雨的時分也許是我們最快樂的,雨水為我們帶來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將我們帶回那無憂的故鄉。我們就在雨里哭泣著,我們一直深愛著那里的生活--雖然我們放棄了它。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快樂的樹。
故事說完了,四下寂然,一則既沒有情節也沒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聽到它們深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動了它們自己,然后,我又聽到了另一聲更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行道樹是偉大的,它們為了神圣的事業犧牲了自己舒適的環境,移居到城市,并深深地扎根于這片本不屬于自己的土地。它們無怨無悔地耗盡自己的青春年華,承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它們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高、大、全的人物,它們也有自己當初的夢,它們也懷念曾經生養過它們的大森林,它們也在睡夢里思念過故鄉。因此,當雨水拂過它們的頭頂,散落在它們的肩膀上,給它們帶來久違的清新的泥土氣息時,它們就會想起家人。這片刻的落雨時分成了它們在城市里寂寞而孤獨生活中唯一快樂的插曲。這段內心獨白分明是它們至情至性的體現啊!
當“我”用心聆聽了它們的不被人所知的心聲后,“我”的思緒隨之飛揚:它們的故事中沒有驚動魄的情節,它們的宣言中也沒有高亢激揚的樂調,它們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它們的嘆息中包含了不被人理解的苦痛。“我”對它們的理解和同情,除了“另一聲更深的嘆息”外,還能有什么 這更好的表達形式呢?
在文章首尾這幾處進行大幅度地刪除之后,課文以“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里”起筆,以“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快樂的樹”結束。這樣改動之后, 固然使文章做到了嚴格意義上的首尾呼應,結構依然完整,但在情感的抒發中卻大相徑庭。
抒情主人公隱沒了。由她一個人聆聽到的行道樹的內心對話,此時卻成了行道樹向世人發出的宣言。作者的悲與歡、情與怨已經被摒棄在一邊。唯有行道樹高亢的自白響徹全文。“細微的感受、情緒的流動”本是張曉風散文創作中的一個閃亮之點卻也因此而被行道樹高大的身軀所掩蓋。是該刪了原文中的“我”嗎?是該讓這個多愁善感的抒情主人公讓位于我們本該歌頌贊美學習的對象--有著默默奉獻精神的“行道樹”嗎?
掩卷思考,我只聽見另一聲更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作者郵箱: lq121_2003@163.com
[一聲嘆息--關于《行道樹》的刪節(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行道樹閱讀含答案
3.關于關于魯迅的小論文
4.關于愛的優美句子
5.關于馬的成語
6.關于環保的口號
7. 關于讀書的成語
8.關于德育的課件
10.關于元曲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