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wei
劉禹錫: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石頭城在今南京市清涼山,原為楚國金陵邑,孫權重建改用此名。
它北臨長江,南瀕秦淮河,相傳諸葛亮觀看山頭形勢,嘆息“鐘山龍
盤,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也”。這是劉禹錫七絕組詩《金陵五題》的
第一首,把劉禹錫稱為“詩豪”的白居易對之“掉首苦吟,嘆賞良
久”,稱贊“石頭題詩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詩人不復措詞
矣”。劉禹錫將這些話錄入組詩引子,可見他自視此詩為得意之作。
金陵為六朝(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古都,當時殿閣富
麗、聲色繁盛,一班君臣不惜以亡國作代價來追歡逐笑。但自從隋朝
滅陳,唐高祖又把揚州都督府從金陵移到揚州后,這里就變成古城荒
草的世界,變成歷代詩人憑吊歷史滄桑的對象物。劉禹錫此詩,妙就
妙在它以淡遠的筆墨,寫石頭山、長江潮,寫故國空城受山圍潮打,
卻寂靜得沒有什么帝都氣象的生命力反應。山圍得周遭嚴密,似乎還
可以令人聯想到當年虎踞龍盤的模樣;但是江潮的拍打和退回,見到
的只是空城,已經不知當年的燈火樓臺、徹底歌舞的繁華為何物了。
詩歌由地寫到天,在地上失落了的,想從天上找到答案。秦淮河東面
那輪由古照到今的明月,想必領略過昔時那種醉生夢死的繁華的,但
它升起東方、待到夜深,也還只是清光飄零地從城垛(“女墻”)上
照進城來。詩人隨手拈來山、城、水、月等常見的意象,別具匠心組
合成“意象之城”,進行了城與人之間探究歷史奧秘的對話。意象之
間相互映照折射,形成了意象集成的效應,講述著一個沒有故事的故
事,一個關于歷史滄桑和城市盛衰的故事,一個具有宇宙意識的關于
常與變、瞬息與永恒的故事。這樣的詩人也就是哲性詩人、或詩性哲
人了。
[劉禹錫:《石頭城》賞析]相關文章:
3.賞牡丹劉禹錫課件
10.英語美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