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門中學 王文治
題記:
詩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實,教師也在用心血寫詩,而且寫著人們關注的明天的詩--不過,那不是寫在稿紙上,是寫在學生的心田里。
--摘自李吉林:《是教師,也是詩人》
詩意,是人的文化修養的最高表現形式,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缺乏詩意的語文教學,是干旱的季節里,生長出來的苦澀之果。語文教學亟需詩意之水的澆灌,語文教師亟需詩意水的滋養。當我們的課堂變得綠意蔥籠、鮮花盛開之際,也就是語文教學走進一個嶄新的詩的境界之時。
詩的一個重要特質就是對人的關注。這與語文教育的要求不謀而合。《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生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關注每一個學生,尊重個性的需要,注重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廣闊的天地里,在更高的生命層次上進行積極主動的發展,這是時代所賦予的核心內容──主體精神。語文是一門植根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型課程。語文本身的特點注定了其詩性特質。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充實學生的精神,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康德在他的《判斷力的批判》中寫道:“沒有人,一切創造只是荒蕪,徒然,沒有終極目的。”
教學理念要有詩的精神
1. 關注生命。
關注生命,就是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這新一代語文教師在理念上也應具備這一詩性特質。一個詩意的語文教師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學生的生命成長。孩子的精神主要靠教師人格的影響和人性的發揮。教師的崇高在于無私的奉獻,在于愛心的流淌。語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學科,如果說一個語文教師,沒有豐富的情感,沒有優美的語言,沒有應變的智慧,怎么能駕馭課堂,怎能讓孩子喜歡語文
2. 樹立民主。
只有在民主的課堂上,才會啟迪開學生的思維之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譜寫出詩意的旋律。第一,民主的課堂是相互尊重的課堂,包括師生間、學生間和對教材的尊重。其次,民主的課堂是師生平等對話的課堂。教師應當認識到相對于文本,教師與學生同樣是習得過程的參與者,這是民主語文和人文語文理念的體現。在此觀念的指導下,教師才能與學生平等對話,平行交談,真誠溝通,民主協商,直至共同成長。這種平等對話,也是師生雙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對話,是相互信賴氛圍下的啟迪。這種平等對話才能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靈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3. 張顯個性。
詩歌一向高舉著張揚個性的大旗,成為文學園地里打動讀者心靈的一方凈土。“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教學也就拿起這面大旗。然而,個性的缺失,仍然是困擾當前語文教育的痼疾。《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張揚學生個性,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充分交流體會、抒發情感。
語文教師要有詩的魅力
語文教師,如果不是詩人,至少也要具有詩的氣質,包含詩的魅力。著名的語文教育家李吉林說過:“詩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實,教師也在用心血寫詩,而且寫著人們關注的明天的詩--不過,那不是寫在稿紙上,是寫在學生的心田里。”
1. 對待事業要有詩人一樣的激情。
詩的激情源于對生活的熱愛,語文教師的激情源于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忠誠。要成為名師,不能僅僅把教書當作謀生的手段。只有對教育人的事業充滿了詩的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才能領悟出語文的詩情畫意,才能對學生施以溫情關愛。
2.錘煉課堂語言要有詩的感染力。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最講求課堂語言的錘煉,經過語言錘煉的于漪老師的課堂變成了學生在詩意的情境中享受詩意的樂園。她說:“教師的語言要錘煉、準確生動、流暢優美,像磁石吸鐵一樣,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正因為于漪老師努力追求課堂教學語言藝術,所以她的教學語言生動雋永,能給學生如坐春風的藝術享受。呆板、枯燥、機械的講述,只能使教學氛圍冷漠、壓抑,而豐富翔實、富有藝術感和審美變化的描述,則會使課堂出現歡快,熱烈,生機昂然的景象。
2.個人素養要像詩人一樣寬廣豐厚。
詩人的氣質不是天生帶來的,其形成一定是經過文化的長久熏陶的結果。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突破過去的那種“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模式,建立起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相互支撐的多層復合、不斷更新的合理的知識系統。只有這樣,語文教師,才有可能言談拘謹,幽默風趣,妙語連珠。他隨口而出的一句格言,一首古詩,一個典故,一個成語,甚至他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種語氣,都能透露出其詩性的文化素養,都能打動學生的心坎,都能成為學生課下效仿的經典。
語文教學生動、形象性,決定了語文教學形象思維高于理性思維的特點。看春花和月,喜意盈懷;觀驚駭浪,壯懷激烈;聽高山流水,嘆知音難覓;歌大江東去,抒壯志情懷……教師只有情動于衷,才能傳情于外,以情激情,感染學生。
課堂教學要有詩的藝術
詩的創作要付出詩人大量的心血。只有如此,才能使詩歌的藝術不斷喚發出新的生命。可以說,詩的生命在于不斷地創新。從這一點上來講,語文課堂的生命同詩一樣,需要教師像創作詩一樣去推敲、錘煉。富有藝術性的教學,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把知識信息輕松、愉快而有效地輸入學生的頭腦中,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富有藝術性的課堂,需要富有藝術性的語文教師來創設。
1. 創設詩意的課堂氛圍。
創設良好的課堂扭轉氛圍,是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通過創設適宜的課堂環境氣氛和特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達到加深理解課堂教學理論,熟練掌握教學內容的目的。創設詩意教學氛圍,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思維活動場所,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生在愉快、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完成任務課堂學習任務,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良好的課堂氛圍的創設,包括導語引入氛圍,多媒體配合營造詩意情境,學生表演感受課文氛圍,主體的語言描述表達氛圍等內容。教師要根據課堂的實際需要,進行多種氛圍的創設,極大地調動學習主體的知、情、意等各種因素,從而提高主體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2. 講究詩的空白藝術。
詩歌的藝術魅力之一,就是講究空白藝術,即用最精練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意義,而更多的東西要讀者自己發揮想象力去補充,去進行再創作。由此,聯想到我們的課堂教學。新課程實施了,課堂教學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很多的語文課堂,依然擺脫不了舊的應試教育的桎梏,總是對學生放心不下,依然采用注入式、硬灌式、爭分奪秒式的教學方法。不少教師還是放不下去的老套套,依然把教學內容講得又透又全。教學效果呢?也許一時的考試考得好。但,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教學的主體精神和學生的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來講,卻是大大地缺失了。
3.教學節奏講究詩的韻律美。
詩是特別講究韻律和節奏的。詩的韻律美構成了詩的音樂美。沒有節奏與韻律,就不成其為詩。人的感情的起伏、波動和生活節奏的張、弛決定了詩的節奏。因此,詩中的輕松、歡快、沉滯、昂揚、舒緩的節奏,就是詩人感情變化的間接反映。
語文教學也要講究韻律和節奏,從而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教學藝術,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語文課堂教學節奏,要求動靜相生,快慢交替,疏密相間,舒卷有致。具體到一節課的安排上:有時要“動”,討論,問答,朗讀,爭辯等等,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使其保持興奮狀態;有時要“靜”,聽講,思考,默讀,自省等等保持教學刺激的有效性和長效性。有時要“快”,在非難點和學生已知處要快,不能拖沓,否則會使學生厭倦;有時要“慢”,在重點、難點之處要給學生充分的吸收消化時間,否則一味求快,學生跟不上,產生不了成功感,反倒增加不少心理負擔,降低學習興趣,影響學習效果。有時要“疏”,一節課的容量要適中,教學的知識點和訓練點相接太緊,容易主次不分,學生也易疲勞,甚至產生膩煩心態;而知識點和訓練點太少又調動不起學生求知的熱情,同樣會產生懈怠狀態,影響教學效果。
一位有經驗的教師,善于在動靜之間、快慢之間、疏密之間找到合適的度,并且善于適時變化,做到這一點,就是有了課堂教學的節奏。講求課堂教學節奏,能使課堂教學保持最佳狀態,從而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
(浙江舟山普陀 316135)
[詩意語文隨想(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開學隨想日記
2.秋夜隨想生活隨筆
3.新年隨想散文大全
5.公交車上的隨想
6.新年的隨想散文
8.開學隨想周記參考
10.心情隨筆:秋之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