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二中語文組 蔣曉輝
廣東版高中《語文(必修1)》第二單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后有個“思考探究”題:
作者在第一部分中認為,假如文天祥在被抓的時候就死去,毫無疑問,他是可以永生的了。但同時作者又說:“日月還要從他的生命攝取更多的光華;社會還從他的精神吸取更多的鈣質;盤古氏留下的那把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長江和黃河,渴求更壯美的音符。一句話,他的使命還沒有結束。”你認為文天祥未完成的使命是什么?
對于這個問題,與教材配套的《教師參考用書》說:“可以參看文章末尾‘文天祥可以“求仁得仁”,從容捐軀的了,他已完成了在塵世的使命’”語焉不詳。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薛金星主編的《中學教材全解》倒是做了詳細的解答:“文天祥被捕以后,在敵人的各種勸降、誘降面前,寧死不屈,大義凜然,這時候,即使死去,他的高尚品格,也可以流芳千古了,在(筆者按:疑為“但”)社會還需要他,人民還需要他,大宋還需要他,需要他實現更崇高的人生價值,需要他為了民族的解放,大宋的復興,獻出畢生的精力。因此,他未完成的使命應該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做他未做完的事業。”
這個答案讓人糊涂。整個回答是一個表因果關系的語段,中心意思是后最后一句:“因此,他未完成的使命應該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做他未做完的事業。”而文天祥未做完的事業是什么呢?根據文意,自然是指前面的幾個“需要”,然而文天祥被捕的時候,“宋”已經不存在,民族已經被征服。“畢竟‘獨柱擎天力弗支’終其一生,他沒能,也無法延續趙宋王朝的社稷。”他已回天乏力,他的生死,對民族的解放,大宋的復興意義已經不大。且原文末尾說“文天祥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可見,他的使命并非“民族解放,大宋復興”。
至于說獻出“畢生精力”,被捕即死,也可以說獻出畢生精力的。如果說被捕即死,是死得太早,算不得“畢生”,那后來的被殺而亡,也是沒有終其天年啊。是不是可以說,文天祥并沒有獻出其畢生精力呢?否則,“未完成的使命”怎么會是前面的那幾個“需要”呢?我們認為,這個答案只要簡單地寫成:實現更為崇高的人生價值。
一、文章第一段說:“當他死時,不,當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豎起了又一根立柱,雖共工也觸不倒的擎天玉柱。”這里作者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文天祥最后是完成了他的使命的--在“九州百姓的疆域”,豎起又一根立柱。也就是說,其價值是精神上的。
二、文章第二段說:“日月還要從他的生命攝取更多的光華;社會還要從他的精神吸收更多的鈣質;盤古氏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長江和黃河,渴求更壯美的音符。一句話,他的使命沒有結束。”作者的意思很明白:文天祥未完成的使命就是讓生命放出更多光華,為民族精神提供更多的鈣質,為盤古氏的板斧提供磨刀石,為長江黃河增添更壯美的音符。所謂“更多” “更新” “更壯美”,就是說文天祥當時(被捕時)還不具有,或者說還沒有實現這一價值。
三、文章第三部分開頭說:“正是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這又是人類的一大驕傲。南宋以來,不,有史以來,東方愛國主義圣壇上一副最具典型價值的人格,恰恰是在元大都兵馬司的煉獄里豐盈,完滿。”也就是說,此前,文天祥的人生價值尚未豐盈,完滿;或者說還沒有體現出來。只有在最困苦的時候經受考驗,才能體現出價值來。作者在接下來例舉的一些人物:但丁、馬可。波羅、司馬遷、李煜,都是在最困苦的時候實現他們的價值的。
四、文章末尾寫道:“民族精神在歷史發展的緊要關頭,常常要推出一些人來為社會立言。有時它是借屈原之口朗吟“哀民生之多艱”,有時它是借霍去病之口朗吟“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一次,便是借文天祥之口朗吟《正氣歌》。。。。。。至此,文天祥是可以‘求仁得仁’從容捐軀的了,他已完成在塵世的使命,即將跨入輝煌的天國。”作者在此更明白地告訴我們,文天祥完成了《正氣歌》,完成了為社會立言的重任,就是完成他在塵世的使命。
綜上所述,所謂文天祥未完成的使命,絕對不是指“民族解放,大宋復興”,而應該是更鮮明、更形象地向世人表明什么是愛國主義?什么是民族精神?什么是錚錚鐵骨?應該是為社會立言,寫作《正氣歌》這樣不朽的詩篇,在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豎起又一根擎天立柱。
作者郵箱: syxheiwei@21cn.com
[文天祥未完成的使命是什么?(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企業使命的標語
2.文天祥《正氣歌》教案
3.賞析文天祥念奴嬌
5.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演講稿
10.文天祥念奴嬌文學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