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進入中學課本
為幫助中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萌動,上海市在中學語文課本里增加了一個談論愛情的單元。這一主題過去在中國的教育系統里一直是個禁忌。
該單元命名為“愛情如歌”,是上海市新學期初中三年級語文課本里的一章,今年在上海市20所中學試行。本單元的內容包括一封信、兩首詩和兩篇較長的文學作品,其中一篇節選自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經典小說《簡愛》。該冊教材的主編范守綱(音譯)說,我們的目的,是在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后幫助他們“更加理性”地對待青春期的躁動情緒。范先生說:“我們想讓他們知道愛情是美好的,不是膚淺的,愛情需要充分理解其真義,需要做好充分準備。我們也提到了盲目戀愛的危險性,勸告學生盡量不要嘗試早戀!
媒體和家長有些擔心
愛情進入中學課本在媒體和一些家長中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人們擔心在課堂上談論愛情反而會適得其反。在中國,由于害怕青少年談戀愛荒廢學業,家長和老師對中學生早戀一直持反對態度,甚至也不鼓勵成熟的青年男女之間的正常的友愛關系。
然而,中國采取的這種“清教徒”式的禁戀經常導致悲劇發生。最近有報道說,一個13歲的女生由于祖母試圖阻止她談戀愛而一怒之下喝老鼠藥自殺了。
隨著中國的開放,西方廣告和娛樂媒體對中國人的負面影響更加明顯,很多方面都是與性有關的內容。成雙成對的青年男女在公共場所也愈來愈大膽,經常是手牽手并肩走過繁華的購物街。
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音譯)說,人們觀念的新變化恰好與最近的統計數字相吻合。統計顯示,這一代青少年達到青春期的時間大約要比15年前的一代人提前一年。楊所長補充說,今天的中學生“性成熟得早一些”,有些青少年甚至不到11歲性就發育成熟了,而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和中學生的教科書卻反應遲緩。楊所長說,以前的教科書里惟一提到的愛情便是廣為人知的“革命愛情”故事。故事描寫兩位共產黨員在戰爭歲月相互戀愛,可不久便被捕了,于是在他們奔赴刑場之前偷偷地結婚。
楊所長認為,相比而言,新學期的初三年級語文課本則代表了人們對愛情較為仁慈和溫和的態度。楊所長說:“我們需要正確地引導他們,這樣就可以確保他們不必依賴互聯網上的反面教材了,可以使他們培養起一種正確的、健康的和安全的愛情觀!
14歲的席月成(音譯)是上海市的一名初二年級的學生,她贊成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愛情方面的知識。她說,她正期待著下一學年時從課本中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半娨暽辖洺2シ鸥叟_的電視節目,里面的男女演員經常在談情說愛!毕f,“我需要懂得愛情,我希望從課本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選范文花了一年
范先生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資深編輯。他說,為了這18頁的“愛情單元”,他們花了一年的時間從上百篇作品選定了目前的這五篇重點文章。其中包括俄羅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女兒的一封信、俄羅斯偉大詩人普希金的一首詩、中國當代作家蘇童的《老愛情》,以及節選自《簡愛》里面的充滿激情的一個章節---《因為我們是平等的》。這些文章后面還附有練習題,要求學生回答,要愛一個人需要付出什么?答案是:責任、相互尊重、共同面對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風風雨雨。還有的練習題要求學生搜集幾則愛情故事并發表對網戀的看法。
范先生說,愛情教育得以進入中學課堂是全國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他還說,他們的目標是,到2008年,使愛情教育進入上海所有中學的課堂。這或許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但他們將堅持下去。愛情教育的核心是倡導忠誠、平等的真正愛情觀。
他說:“我們希望慎重地做好這項工作。因此,課本里就沒提西方文學里的經典愛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的這出戲劇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不顧家庭反對離家出走,最后自殺的故事。
當問起是否需要愛情時,15歲的顧路軍(音譯)和大多數處于青春期的男孩一樣顯得有點不安。
顧說,閱讀“所有和愛情相關的作品”
在幫助培養學生性格方面非常有意義,但他也說,課本里最好不要有過多這方面的內容。(摘自美國《洛杉磯時報》 [美]拉爾夫弗拉莫里諾文 陳辛)
[過去視為禁忌現在大膽嘗試 愛情教育進中學課堂]相關文章:
4.大膽的近義詞
5.中學環保教育教案
10.中學安全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