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浩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1)、進一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理解“與民同樂”的深刻內涵。(2)、理解對比描寫在說理中的運用。(3)、學習文中的重要句式和成語。(4)、了解中國古代一些重要的音樂美學思想。
2.思想教育目標:(1)、向孟子學習愛好高雅音樂的態度。注意用高雅的音樂陶冶自己的情操。(2)、學習孟子關心民生疾苦的深切情懷。
3.能力培養目標:(1)、掌握調控說話氣氛的藝術,并把它運用到解讀文章和寫作文章的實踐中去。(2)、掌握論題提出的藝術。(3)、掌握切分文章重要層次的方法,把握各層次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點:文意。
教學難點:文意的理解。
教學類型:鑒賞。
電教或實物展示手段: ; 。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學練方法選擇
1、切分法。
這種方法適應于很多課文的學習,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內在邏輯思路,我們在解讀時,不可能一眼看透其內部結構,只有先把它切分為若干小段,在完成局部理解之后,然后才有可能完成對全文的理解。這種方法不同于一般所說的給文章劃分層次,它是建立在自己對文章已有認識的基礎之上的,每一個學生對一篇相同的文章在理解的起點上不可能完全一樣,語文的學習不是運動場上的賽跑,不會都站在同一條雪白的起跑線上,這個學生對這一段較熟,覺得親切,容易作為切入口,那一個學生卻對另外一段易于上眼,于是,在學習時,我們拿起自己目光之剪,切分出一段文章來,細細品味、鑒賞,自然可以漸漸地步入學習的佳境。其實,讀書治學,應該學一學“庖丁解牛”的方法,到“目無全牛”之后,方可到達對文章的心領神會。
《莊暴見孟子》一文的最精采的段落是對比描寫突出“與民同樂”思想的那一段,那一段若再細分,又可分為樂境圖和慘境圖兩個小段,學習時,由點及面,可以理解全文。
2、以寫促讀法。
學習本文,可以先看一看學習重點,然后,試著作一次片斷寫作的練習,練習過后,分析總結一下需要掌握的寫作重點和技巧。課文是用對比描寫法突出“與民同樂”的好處,學習時,可以自己定個題目,比如,“學習上交流與切磋的好處”,然后按步驟去完成課文的學習。
3、珠玉收集法。
語文學習,在很大的程度上來說,是語言的學習,古人所謂“清詞麗句必為鄰”,所道出的其實是語言學習的甘苦和語言學習的方法。如果不注意吸收大量優秀的語言材料,那么,在閱讀時,勢必難以真正進入理解文章的佳境;在寫作時,當然更是捉襟見肘,無法用恰當的詞句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思想和情感。
自古以來,一大批優秀的文字工作者,都十分重視語言的積累工作。唐朝的李賀,經常騎著毛驢到外面收集語言材料,一有所得,便記錄下來,放進布袋,晚上回到家中再作一些整理的工作;俄國作家契訶夫和客人談話,聽到句有趣的諺語,總要對方再說一遍,然后拿出小本子把它記下來;而高爾基說得更有趣,他“從十六歲開始”,就是“作為一個別人私語的旁聽者一直活到現在。”語言的學習是需要做大量的批沙揀金的工作的,而語言的金子必須在大量的收集之后才能真正閃光。以一個中學生來說,課文中的語言材料特別需要我們去吸收和積累。
本課中的一些至今習用的成語和一些精采的描寫類的詞句,在語言的倉庫中,就象珍珠美玉一樣,我們可以用研究的方法去先行作個了解和分析,然后,再對課文進行全方位的理解。
二、重難點化解
1、課文內容:孟子主張人君應“與民同樂”,實行“仁政”的思想。
化解:讀通課文,即可理解。
2、論題的提出有哪些特點?
化解:論題是“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要注意的是,在莊暴談到齊王“好樂”的問題時,孟子并沒有論述為什么齊王好樂齊國就能大治。這里的可能有幾種:一是事實上孟子根本沒有民齊王詳談,但更大的可能是有意留在記載與齊王談話時寫出,那樣就更加恰切有力。另外,在面對齊王展開論述與民同樂的觀點前,通過與莊暴的談話引出論題,作用卻是多方面的:不僅造成了懸念,而且以莊暴無言以對來說明論題的難度,為后文顯示孟子論辯藝術的高明作好鋪墊。再說《孟子》是對話體的文章,其切入方式當然最好是對話形式。
3、孟子是如何調控與齊王談話的氣氛的?
化解:首先,齊王把自己和孟子對立起來,談話氣氛非常僵硬,齊王簡直是給孟子來了一個大關門。孟子與齊王談話,是從齊王好樂開始的,可是,齊王根本不顧孟子的面子,變了臉色,還說“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這等于是堵住孟子的嘴巴,不讓孟子談他的“先王之樂”,而事實上,孟子的談話肯定是離不開談“先王之樂”的,因為孟子的音樂觀是與王道有關的。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齊王為什么要故意和孟子對立。對這個問題,朱熹在他的《孟子集注》中有個說法可供參考:“慚其好之不正”。意思是為自己不喜歡先王之樂而愛好世俗之樂而羞愧。
其次,我們要看清孟子面對這并不融洽的氣氛所用的對策。如果孟子勉強硬談先王之樂和世俗之樂的是非,談話氣氛可能更加緊張,更關鍵的是達不到勸說齊王與民同樂、行仁政的目的。所以,孟子在此時轉換了談話的內容,幾乎是迎合齊王似的說了那句“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其目的很明顯,那就是想通過引起齊王興趣,改變談話氣氛。但是這句話卻是很有文章的,它已經巧妙地把談話內容引入了政治領域。緊接著,孟子又說“今之樂猶古之樂也”,這話是承接齊王的“先王之樂”與“世俗之樂”而言的,但更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這其間孟子已經改變了原來的概念,于是,出現了四個概念:“先王之樂”、“世俗之樂”、“今之樂”、“古之樂”。這四個概念的出現,使孟子轉換了話題,為齊王鉆進自己的圈套作好了準備。
至此,孟子就已經完成了化被動為主動的轉移。
要指出的是,孟子為了緩和談話氣氛所用的手段,并沒有改變自己原來對音樂的立場,卻把談話引入了自己想說的領域。這是不容易的。
3、談話中的兩層鋪墊的作用
化解:這兩層鋪墊就是孟子的兩次提問和兩次回答,孟子的兩問是“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和“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齊王的兩次回答“不若與人。”和“不若與眾。”說這話的前提是齊王忍不住主動地說“可得聞與?”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闡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確,一是蓄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加重談話氣氛,誘導齊王在思想上趨向自己與民同樂的觀點。
4、兩幅畫面的妙用
化解:一是人民個個“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 離散”的悲慘圖景;一是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國君身體健康的太平景象。這兩幅畫面使用的是描寫的手法,目的是為了說理,其好處是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說教。這種手法的運用,在中學教材中是少見的,通過描寫來說理,在議論文中可以借鑒使用。
5、對比手法的運用
化解:為了引出“與民同樂”的觀點,文章不僅用了兩幅畫面,而且使用了對比的手法。當然,這里主要是慘景圖和樂景圖的對比,這個對比在用法上有一個特點,即分兩步采用分述的方式進行,慘景圖的描繪,引出的是反面的結論“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樂景圖的描繪,引出的是正面的結論“此無他,與民同樂也。”這種兩步分述的對比法也是不同于一般對比的,在學習時要注意借鑒。
6、語言上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化解:描寫類語言的形象和精煉。在文中,形象化的語言主要是指那一些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比如,“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王變乎色”等,這些神態語言,勝過無數心理活動的描寫,這是《孟子》中優秀的地方。而精煉的語言在文中主要是指那一組描寫齊王娛樂、田獵的詞語,那是一組經過提純的生活場景的概括,比如,“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車馬之音”、“羽旄之美”,這些詞語,非常概括地繪出了王公們的日常生活,是語言運用上的精彩之筆。有人說,文章寫作,就是剪輯生活場景的藝術,這一組名詞短語的錘煉技巧,就值得后學借鑒。
三、相關知識補充
1、孟子論仁政重民
(1)民歸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見 梁襄王。 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 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試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2)仁者無敵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 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3)與民同樂
不得而非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為民父母
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子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 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 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 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
2、《孟子》中與本文內容相近的段落
(1)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王在靈囿,麂鹿攸伏,麂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魚躍。’ 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 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子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 豈能獨樂哉!”
(2)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猶以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 民以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於境,問國之大禁,然後敢入。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 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里,為阱於國中;民以為大,不亦宜乎!”
(3)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
(1)簡史
史前時期:先民們不僅早已具有關于音樂的審美意識,而且也發生了關于音樂起源及其功能的種種想象,他們認為音樂起源于對自然、風、氣的模仿,音樂的功能是幫助人類征服自然、戰勝敵人。這些看法都在當時的宗教和神話中出現,成為后世文明社會中音樂思想的胚胎和萌芽。
西周時代:這時,統治階級已經把制禮作樂當作中國大事來看待,并認識到音樂具有為政治服務的功能。
先秦諸子之前:這時普遍流行的是音樂多功能說,認為音樂不僅具有教化作用,而且還具有“以禮不合天地之化,百物之產,以事鬼神,以諧和萬民以致百物”的功能。其次,還發展了關于音樂特征的“和諧”說。這時,已經開了儒家音樂家思想的先河。
百家爭鳴時期:這一時期的音樂思想發展已經達到了極限,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禮樂思想”。這以后,中國古代的音樂思想大多陳陳相因,基本停滯,罕有發展了。這一時代出現了一些重要的音樂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出現的音樂美學著作有《呂氏春秋》、《禮記樂記》、荀子的《樂論》和孔子的一些言論。
(2)孔子的音樂觀: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有音樂實踐經驗和音樂修養,他從音樂方面整理過《詩經》,“使《雅》、《頌》各得其所”。他認為禮和樂都是維護統治秩序的工具,二者相輔相成;還認為音樂能起教化作用,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對音樂的內容,他強調“善”,對樂舞的形式,他強調“美”。對鄭國的民間音樂,他認為放任而不合禮所要求的中和準則,說“鄭聲淫”,對優秀的民間音樂,如《關雎》,他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對相傳是虞舜的樂舞《韶》,他認為“盡美矣,又盡善也”,所以,竟然陶醉得“三月而不知肉味”,但對于魯國大夫季氏使用天子才能觀賞的“八佾”舞(64人表演),他就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憤怒,這是把樂看得與禮一樣嚴肅。
總結起來,孔子在音樂美學方面的主要貢獻如下:
A、主張給音樂貫以“仁”的道德內涵,要求音樂必須具有“仁愛”(仁者愛人)的精神;B、提出了“盡善盡美”說,第一次把音樂審美的標準提到了美、善統一的高度;C、強調音樂作為教育手段的作用,在他的教育思想體系中,將音樂置于突出的地位(“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D、第一次對音樂藝術的邏輯給予形象的描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熱烈狀);從之,純如也(和諧狀),曒如也(清晰狀),繹如也(不絕狀),以成。”E、打破了以往音樂觀所通常具有的宗教束縛,在他的音樂思想中,不再給宗教以任何地盤(“子不語怪力亂神”)。
(3)荀子的音樂觀:荀子的音樂思想,繼承了孔子的若干論點,并經過發展改造而形成法家的音樂理論。
荀子認為人們需要音樂,這是人情所不免的,但是為了防止音樂陷入邪亂,必須“制《雅》《頌》之聲以導之”,“感動人之善心,使邪污之氣無由得接焉。”他反對“淫聲”、“夷俗邪音”和“鄭衛之音”,他要求音樂“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移風易俗,天下皆寧”。把音樂的社會功能提高到政治功能。
他又說:“樂中平則民和而不流,樂莊肅則民齊而不亂。民和齊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還說:“故樂者,出所以征誅也,入所以揖讓也。征誅揖讓,其義一也。”比孔子又進了一步,把禮樂都作為專政的工具,顯示出法家的精神。
荀子的音樂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一篇音樂美學專論《樂論》中,其大意為:A、以音樂的社會、政治、教育功能說與“中和”的審美標準說為中心,將禮樂思想感情進行了歸納、整理,使之理論化,并堅持了無神論的立場。B、提出了以“理”(禮)節“情”說。認為音樂的本質是人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但人的情感如不以“禮”約束,必然導致混亂。C、他還提出了音樂的“享樂”說,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情欲的合理性,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附:《樂論》(節選)
間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事政,其極一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贈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言知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于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
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樂者為同,禮者為異 則相親,異是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好惡性循環著則賢不肖別矣。刑禁暴,爵舉賢,則政均矣。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此則民治行矣。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天子如此,則禮行矣。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
仁近于樂,義近于禮。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別宜,居鬼而從地。故圣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樂備明,天地官矣。
(4)其他學派的音樂思想:道家,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他們的理想是回到人類的最初狀態,即“至德”之世。他們認為,那至德之世,民性素樸,既無禮樂也沒有君子、小人之分。等到有了禮樂,世界也便產生了對立,人們也就有了爭斗心,人世間原有的純樸之美便遭到破壞,因而他們反對人為,否定禮樂。墨家,以墨子為代表,他著有《非樂》篇,他從小生產者的狹隘的立場出發,認為搞音樂浪費人力、財力,妨礙生產,極力加以反對。當然,道家、墨家的這些代表人物也都是懂得音樂藝術規律的人,“大音希聲”、“至樂無樂”這樣一些有關音樂的名言都是出自他們之口。
4、語言學習
前置句:臣未之聞也/莫之能御也/何由知吾可也?/夫子之謂也/何以異?/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良人未之知也///德何如,則可以王矣?/(加線詞為賓語)
后置句:何以異於鄒敵楚哉/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 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申之以孝悌之義/王語暴以好樂//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加線部分為后置狀語)
句間關系: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因果關系)/ 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假設關系)/雖與這俱學,弗若之矣(轉折關系)////
固定句式:蓋亦反其本矣。(由“蓋”引導,相當于“為什么不……?”)/惟士為能(“惟……為……”格式)/吾如有萌焉何哉!(“如……何?”格式)////惟弈秋之為聽(“惟……為……”格式)////
省略句:將以釁鐘(“以”字后省略“之”字,代“牛”)/
被動句: 他日,見於王(“見”表被動)//
判斷句: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者,……也”式///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也”式)////
5、課后練習解析
一、設計此題,意在使學生通過與《齊桓晉文之事》的比較,進一步體會孟子的民本思想。參考答案詳見“重點難點化解”
二、運用對比提示矛盾,闡發觀點,是《孟子》散文的特點之一。此題所提供的資料中,對比手法非常明顯。同時也能對以前讀過的有關章節加以復習,。參考答案詳見“重點難點化解”中的“5、對比手法的運用”。課文運用對比的例子還有:(1)獨樂樂/與人樂樂(2)與少樂樂/與眾樂樂(3)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4)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5)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
三、1、大王對我說他喜愛音樂。2、一個人欣賞音樂,快樂,同別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一種更快樂呢?3、現在大王與民同樂,就可以統一天下了。4、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國君的人,都想找大王您訴說。5、我們的大王恐怕沒有什么疾病吧!
四、此題為選做題。設計此題,目的是讓大家了解一點古人的音樂觀,增加一些文化史的知識。參看“相關知識補充”的有關內容。
●學練效果檢測
A層級檢測題
1、為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王語( )暴以好( )樂( ) 獨樂樂( ) 管籥( )之音疾首蹙( )頞( ) 庶幾( )
2、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A、其庶幾乎! 庶幾:---------
B、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語:--------諸:---------
C、未有以對也 對:-------
D、舉疾首蹙頞 頞:------蹙:--------
3、與例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A、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B、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C、今王鼓樂於此
D、今之樂,由古之樂也。
例:舉疾首蹙□而相告
A、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B、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C、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D、聊舉數人以訓汝
例:今王鼓樂於此
A、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B、微風鼓浪,水石相擊,聲如洪鐘。
C、噌吰如鐘鼓不絕。
D、顧謂御史書曰:秦王為趙王鼓瑟。
4、下面無通假字的一句是
A、吾王庶幾無疾病與 B、今王田獵於此
C、舉疾首蹙□而相告曰 D、直好世俗之樂耳
5、辨析下列句式的句式特點,并把它們譯成現代漢語
A、直好世俗之樂耳 句式:--------------譯文:----------------------------------
B、他日,見于王 句式:--------------譯文:-------------------------------------
6、“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一句的正確譯文是
A、我并不是愛好古代君王的音樂,只是愛好現在的流行樂曲罷了。
B、我并不是能愛好古代君王的音樂,但特別愛好現在流行的音樂。
C、我并不愛好古代君王的音樂,但特別愛好現在流行的音樂。
D、我雖然也愛好古代君王的音樂,但更愛好現在流行的音樂罷了。
7、《莊暴見孟子》節選自《 ------------------------》,產要記敘了孟子與-----------關于---------的談話。孟子根據齊王對音樂的愛好,與之探討“--------------、-----------、-------”的話題,巧妙地勸說齊宣王要“-----------------”。
8、為什么“ 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會“舉疾首蹙頞”?
答:
9、“王變乎色”的原因是
A、認為莊暴不該把他“好樂”的事告訴孟子。
B、認為孟子不該揭他的痛處,而感到憤慨。
C 、面對孟子的發問,為自己“直好世俗之樂”感到羞愧。
D、面對孟子的發問,以為孟子不能理解自己而生氣。
B層級檢測題
10、“今之樂”與“古之樂”相同嗎?孟子為什么對齊王說“ 今之樂猶古之樂”?
答:
11、請寫出根據下面語段概括的成語。
A 、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B、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公孫丑下》)
C、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弱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 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D、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E、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閱讀下文完成12--19題。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 “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與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 諸侯能薦人於天子,不能使天子與之諸侯;大夫能薦人于諸侯, 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昔者堯薦舜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 故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問:‘薦之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 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泰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孟子》)
12、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諄諄然命(命令)之乎?B、以行與事示(顯示)之而已矣
C、踐(登上)天子位焉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接受)之
13、下列句中的“暴”與“暴之于民”中的“暴”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雖又槁暴,不復挺者B、性行暴如雷C、暴霜露,斬荊棘D、忠義暴于朝廷
14、另點詞與“舜相堯二十有八載”中“相”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牖其前以通明B、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
C、軍中皆不敢以說書目敬亭D、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15、與“天下諸侯朝覲者”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以勇氣聞于諸侯B、縛者何為者也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D、石之鏗然有聲者
16、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是
1/大夫能薦人于諸侯, 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
A、大夫可以向諸侯推薦人,卻不能強迫諸侯把大夫的職位授予他。
B、大夫能夠將人才舉薦給諸侯,卻不能使諸侯還給他一個大夫。
2/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A、大意為天的視聽由民的視聽決定。
B、大意為天的視聽由民的視聽表現出來。
17、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
2/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
18、文中說舜有天下,不是堯給的,也不是篡奪的,而是天給的,從全文內容看,舜的天下實質上是誰給的?請用原文句子證明。
19、從本文看,孟子理想的天子應具備怎樣的才干?(用文中句子回答)
附:參考答案
1、y h o yu l yu c j 2、A、差不多B、告訴,“之乎”的合音,義為這樣的事嗎?C、回答D、收緊,縮著,鼻梁3、B/C/D4、C5|A、介詞結構后置,大王把他愛好音樂的事告訴我B、被動句,另一天,孟子被齊宣王召見6、A7、《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好樂”“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與民同樂8、君王沉緬于“獨樂”“與少樂樂”的安樂享受,必然會荒于國事,另重對百姓的盤剝,繁重的稅賦徭役將給百姓造成“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田園荒蕪、骨肉分離的災難,因此,百姓聞樂色變、“舉疾首蹙頞 ”9、A、C10、“今之樂”指齊王所好的“世俗之樂”,“古之樂”指先王所好的治國之樂。從內容上講,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但若能與民同樂,無論是“今之樂”還是“古之樂”,都能達到施仁政,“王天下”的目的。孟子從這個角度立論,所以對齊宣王說“今之樂猶古之樂”,其目的是要奉勸齊宣王“與民同樂”,施行仁政。11、A、舍生取義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與民同樂D、妻離子散E、疾首蹙頞12、A13、D14、B15、D16、AB17、打官司的人不到堯的兒子那兒去而到舜那兒去/如果住堯的宮殿,逼走堯的兒子,那是篡位。18、實質上是人給的。“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19、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 是民受之也。
作業:熟讀該文;
完成練習冊該課內容 預習《杜甫律詩五首》。
[莊暴見孟子(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