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14歲的甘肅少年王大可考上北大數學科學學院的碩士研究生,也因此成為北大招生史上年齡最小的碩士研究生。他會很快適應新的環境、順利度過在北大的求學生涯嗎?聯想到不久前因為生活自理能力極其欠缺而從中科院輟學的嚴永明,記者就此類天才少年該如何適應大學生活請教了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秘書長黎陸昕。
黎陸昕認為,低齡高智商少年進入高校學習,這一方面反映出了整個社會對他們的關愛,不因為年齡問題設置他們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的障礙,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幫助他們度過這個非常的過渡時期,因為從以前對這個特殊群體的跟蹤調查來看,輿論毀譽參半,結果也是好壞參半。如果順利通過這個過渡時期,對于他們將來的健康成長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具體而言,這些“神童”需要處理好四個方面的問題,而它們都與智商無關:
第一是生活自理能力
一般來講,這些少年的吃穿住行都是由父母安排好的,在他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基本感受不到自理的問題。據媒體報道,王大可從小身體很弱,三歲時父親開始在家里輔導他學習,9歲入學后僅僅一個月后因為覺得小學老師所講的課程沒有意思在家自學。黎陸昕認為,即使是老師和同宿舍同學對王大可悉心照顧,也不可能趕上父母。在這種情況下,提高自身生活自理能力就很迫切。
第二是人際交往能力
這類天才少年的成長環境都比較特殊,在父母身邊時,父母可以給他們精神上很大的撫慰,幫助他們調整情緒和心態。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接觸面從以前很小的一個圈子明顯擴大了,他們需要面對不同類型的人,不可避免要學會人際交往。如果順利倒罷,遇到矛盾該如何化解?
第三是自我調整能力
剛入高校的時候他們很容易產生寂寞的感覺,卻不一定有渠道去傾訴,因為他們的年齡比周圍人都小,在同學眼里他們還都只是小孩,語言、思想上都存在差異,他們也很難找到同齡的人溝通和交流,缺乏一個宣泄情緒的出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學會自我調整,長期的落差會使他們的情緒很容易惡化。
第四是重新學習能力
盡管這些孩子的智商都很高,但他們在封閉情況下的學習多是父母講授,比較注意遷就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特點。一旦進入正規的院校在傳統模式下進行公共知識的學習,原有的學習方法就不一定再適合他們。因此,盡快調整學習方法融入新的環境,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
黎陸昕最后強調,小小年紀就能到著名學府深造本身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處理不好這些非智力因素的問題,則會給他們的順利成長成才帶來麻煩。他同時希望告訴家長,盡管神童的出現是客觀存在,但家長不要過多過早地把孩子不應該承擔的東西加到他們肩上,最好是順其自然,以正常的方式進行培養。“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童年的快樂。”
據悉,北大在當初招收王大可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他的生活自理問題,數學學院也為他專門制定了培養計劃。北大昨天還希望通過本報呼吁,媒體不要再盯著王大可了,給孩子一個寧靜的成長空間。(北京青年報 周春林)
[14歲神童北大讀研 專家提出四個非智力問題]相關文章:
1.
4.四個“有的”造句
6.《四個太陽》教案
7.用四個有的造句
8.北大荒的秋天教案
10.《四個太陽》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