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托爾斯泰死在路上

發布時間:2017-10-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我是雞湯

  □連岳

  

連岳:

  我明年就三十了。我24歲大學畢業后,在廣州干了兩年文秘,到新加坡的一家慈善機構做執行員(主要是策劃、宣傳、組織活動),2003年6月回到北京成立家庭,找了一家外企做市場宣傳。此后一年里,工作,學車,上法律研修班,考試,日子過得忙碌而緊張。

  現在我辭職了,懷孕在家,還有4個月孩子就出生。我在家的日子很有時間,以前的緊張狀態沒有了。但是,我卻不知未來的工作和生活該如何。我除了家務就是學習法律、司法考試,想將來干法律這一行。30歲之后才轉入一個行當,會不會太老了?有人說女人三十不要換職業,30歲對我們意味著什么,是人生的穩定,還是轉折?

  我覺得自己還有不少“雄心壯志”,可是看看今天網絡上的許多言論和現實生活中的不少實例,似乎30多歲就該是事業略有所成了,而不是重新開始。對未來我有一種畏懼心理。不知道這種擔憂是不是正常?

                           敏思

敏思:

  生孩子和司法考試都是非常難的事,我對你把兩件事湊在一起做的勇氣表示敬佩;不過,這也意味著不應該有時間去看網絡上的言論。在網絡上灌水,別說30歲了,300歲都難成氣候。“變化與穩定”,似乎是人面臨的最本質決定,你的問題之所以讓人感興趣,是因為你本身是個求變的人,膽量與能力恐怕也超過常人,而還是會對“變化”產生恐懼,這足以說明,人是多么難移動自己的腳步。

  變與不變,這本來都沒什么好說的,有人終身從事一種職業,也非常豐富;有人始終在流竄,還是乏味之至。我不敢貿然說,變化一定是好的。因為主流的價值觀是只要有口固定的飯喂飽自己,你接著做的事就是戰戰兢兢,如履如臨地熬到退休。我曾追過一部韓劇,里面一位青年因為失去自信,決定退出司法考試的競爭,改當國家公務員,結果整個家庭認為這個決定是個恥辱,他們不能忍受一個人早早向微薄的固定薪給制度投降。我敢擔保,絕大多數中國觀眾會不理解這個情節,他們會想,當國家公務員有什么不好?

  存在于不同的時空中,想法也許就天差地別。但真正有害的是“30歲就該如何如何”這種程式化的思維與壓迫;這是這幾年來由30歲左右的人創造出來的判斷句式,用來羞辱40歲左右的人,用來誤導20歲左右的人,而且操作得很成功。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們原來的思維中就有大量這樣的程式思維,好比“女人就該生兒子”、“男人不可以愛男人”、“出國旅游一定要穿西裝”、“禿頭就要留長發遮蓋”……我們的人生其實很可能是由20條左右這樣的程式編寫而成的。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29歲才決定學醫,38歲拿到醫學博士學位,然后進入非洲作一位志愿者。他的任何一個改變都顯得太遲。至于托爾斯泰,80多歲還嘗試改變自己,死在了路上。看到這里,很多人就笑了。因為有一個程式又起作用了---“聽到了不起的人,一定要嘲笑”。

  人就活這么幾十年,按程式生活實在是浪費。

                   連岳

[托爾斯泰死在路上]相關文章:

1.列夫·托爾斯泰課件

2.列夫托爾斯泰教學課件

3.列夫托爾斯泰免費課件

4.列夫托爾斯泰課件

5.

6.列夫托爾斯泰的語錄

7.列夫托爾斯泰的課件

8.托爾斯泰讀書隨筆

9.《列夫托爾斯泰》讀后感三篇

10.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