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說明雁蕩山在古代長期不為人知的情況。
第一小層(“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交代雁蕩山所在地點,提出本段中心。
第二小層(“祥符中……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說明本段中心。先說比作者早六十年的宋代“祥符中”“尚未有名”的情況。再引西域書和貫休詩說明宋代以前對雁蕩山雖有零星記述,但不詳細也不明確,提到了雁蕩、龍湫的名字,但具體位置在哪里,人們還弄不清。最后說,南朝“謝靈運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歷殆遍,獨不言此山,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
第二段,推究雁蕩諸峰形成的原因,說明它長期不為人知,是它的特殊地形造成的。
第一小層(“予觀雁蕩諸峰……至谷中則森然干霄。”)描述作者實地考察所見雁蕩諸峰的地形。
第二小層(“原其理……但此土彼石耳。”)推究雁蕩諸峰特殊地形的成因。
先說明根據實地考察的推理判斷:“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然后就近從當地提出事實來作佐證:“如大小龍湫、水簾、初月谷之類……”接著進一步說明雁蕩諸峰的現象不是個別的,“世間溝壑中水鑿之處,皆有植土龕巖,亦此類耳。”緊接著又就別處提出事實來作佐證:“今成皋、陜西大澗中……”
第三小層(“既非挺出地上……理不足怪也。”)結論。呼應第一段,說明“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的原因。
從上面的結構分析可以看出,本文說明的順序是先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第一段),再分析問題(包括觀察、分析、判斷、取證),最后解決問題(第二段)。這是由結果(特殊地形)分析原因(特殊地形的成因)的邏輯順序,前后兩段邏輯聯系非常緊密。
第一段說明“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的表達方式以敘述為主,第二段分析“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的原因則以論說為主。
[《雁蕩山》的層次結構]相關文章:
1.雁蕩山的導游詞
4.數據結構試題
5.設備結構課件
7.愛的結構(隨筆)
8.結構認識實習報告
9.商業策劃書結構
10.議論文結構教學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