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天堂生活
據傳,在戰國時期,錢塘江稱為“浙河”,是東南一大巨沼,西則迫江,東則薄海,不知所止,交錯相過。吳王夫差賜伍子胥死后,就把他的尸體,拋到浙河里。伍子胥雖死,但豪氣長存,其尸體在江中隨流而興波,朝夕既有時,動作若驚駭,聲音若雷霆,波濤援而起,依潮而來往,蕩激堤岸,此即錢塘江大潮了。
可是,那時卻沒有錢塘江“弄潮”的記錄。明清兩代曾有人提出“勾踐始為弄潮”和“唐朝人弄潮”的說法,根據何來?筆者認為這是傳說附會之言,因為在有關錢塘江潮的記錄始見于典籍之后,一直到唐代,我們沒有尋覓到有關“弄潮”的點滴蹤跡。 北宋初期,潘閬一組回憶杭州風物的《酒泉子》詞,有著這樣生動的句子--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濤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吳兒手拿紅旗用腳踩水,在驚濤巨浪中旗尾也未沾濕,這種場景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蘇軾把這首詞抄寫在屏風上,石曼卿還請人畫了一幅《潘閬詠潮圖》。 但是弄潮者在北宋中后期,還僅僅是自發,零星的,而且它的出現遭到了嚴厲的斥責。治平年間,郡守蔡端明親作《戒約弄潮文》,認為“競作弄潮戲者”,只為“矜夸”,“永淪于泉下”,妻子孩兒去水濱痛哭,讓人于心不忍,故決定:“軍人百姓,輒敢弄潮,必行科罰。”
這種來自官方的阻止和批評,是出自愛護市民生命,可是懲戒弄潮本身卻是不允許市民利用天賜良機進行體育運動。將此和南宋的弄潮相比,便會發現北宋在觀念上要落后南宋。過往的史家多注意臨安市民驕奢淫佚的一面,人們總是把這一時代和踏青求友、采摘新荷、丹桂飄香、瑞雪飛瑤聯系在一起。不錯,茍且偷安的南宋貴族,大肆建造園圃宮室,苦心經營秀麗的西湖,使臨安猶如一位亭亭玉立的絕色美人,淡裝濃抹,描眉理鬢,更顯得妖嬈嫵媚。然而,臨安市民卻也不乏粗獷豪邁之氣,那就是他們愿意投身于奔騰怒吼的潮頭中,把向公眾展示自己的體魄和機智當成最大快事。
臨安市民往往等不到八月十八日潮頭最為猛烈的這一天的到來,就成群結隊去錢塘江邊看潮游戲了。看潮人這等急迫,無非是因為他們尚未看到會使人毛發皆聳的那個場面:八月十八的潮景,那真是人間何事可爭雄!在錢塘江潮頭上的弄潮者--- 弄潮者有100多位,有僧人。有兒童,個個披頭散發,頗具“斷發文身”潛入深海的古風。他們借著鋪天蓋地、既快又猛的潮頭沖上來,潮頭越大,他們越弄潮弄得歡,其速度,其力量,其膽魄,其驚險,比起現代世界上的沖浪運動有過之而無不及!
宋代城市的弄潮者較之現代世界的沖浪者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們一會兒用手,執大旗或小旗,一會兒用腳執紅、綠清涼傘,浮在潮面,騰身百變。有弄潮者,手腳并用,執五面小旗浮潮而戲弄。現代世界的沖浪者卻要借助著一葉滑板,在滔天巨浪中穿行,就其弄潮的能力來講,空手踏板的現代沖浪,明顯不如宋代弄潮自如和變化多端。
還有一些伎藝人,也躍入了潮頭,在浪尖上踏混木,表演水傀儡、撮弄、水百戲等。空手駕馭潮頭就很不容易了,還要迎著劈頭而來的潮水作出復雜的伎藝表演,更是難上加難!
在弄潮時演出這些節目,更加激發了臨安市民觀潮的熱情。每當八月十八日潮來前夕,臨安內外,就像過節一樣熱鬧。首先是準備弄潮者所用的旗、傘,臨安專制旗、傘的市戶不取分文不厭煩瑣地忙碌開了。制旗分為紅、綠、雜、白等諸色,大旗則分成五六幅,小旗則分成一二幅。傘制成清涼傘、小紅傘、小綠傘。還有市民把竿子系滿繡色緞條,作“迓子胥弄潮之戲”中眩目的用具。 戲潮已成為全城市民有組織、有規模、不可或缺的民間自覺的體育活動。在八月十八日這天,從廟子頭到六和塔,綿亙30余里的江畔,布滿了專為觀潮扎縛起來的彩棚、看幕,連一塊可以安坐的空閑地方也找不出來……
臨安政府不像北宋政府那樣阻止吳兒弄潮,而是因勢利導,借弄潮而推助體育鍛煉之波瀾。皇帝與近臣這時也來觀潮,而且出動近千只舟艦,從西興、龍山兩岸排布開來,在潮頭來前,讓兵士在潮水上一會兒展旗,一會兒舞刀,一會兒弄槍。他們蹈潮水如履平地的水中武術,絲豪不亞于伎藝人表演的水傀儡、水戲…… 特別是水軍船只,重演了比金明池更盛大的水戰:數百艨艟,互相追逐,火箭群飛,陣陣轟響,試炮放煙,云火四起,滿江迷。“敵舟”蕩逝……這樣的一場水戰,消耗資金甚巨,全由南宋政府承擔。
臨安市民則承擔犒賞表演歸來的弄潮者的費用,既使不富裕的市民,也要端出豐盛的酒肉……每當弄潮者入城之時,也是整個城市沸騰之際,弄潮者高揚著手中未被潮水沾濕的旗幟,向市民們夸能,市民們也向弄潮者報以歡呼和鼓樂。在市民心目中,弄潮者是最有資格享受“最勇敢和最幸福的人”這一稱譽的。
[錢塘弄潮]相關文章:
1.關于錢塘江的故事
2.錢塘湖春行的教案
5.錢塘潮詩句 蘇軾
10.錢塘江大潮精選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