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史勛能) 嘉興海鹽
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做教師的最高境界便是將好的方法教給學生。我們一般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在運用一些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但是,方法的運用究竟得體或者是不得體,是學生學習得與不得的關鍵所在。一般說來,我們不外乎總是如勇士一樣帶著學生在課文中左沖右突,有如鐵騎突出刀槍鳴一般,撕碎并融合著所有的信息,一堂課就完成了。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想:我的任務已經完成。是的,平時,我們就這樣快樂地決定并運用了自以為正確的方法進行教學。
天天如此,年年如此,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我們在這樣的方法中由“桑田”變成了“滄海”。我們的方法是否正確,這是我在聽完肖培東先生的《一棵桃樹》之后的思考,于是,就由了“法的正確的給予乃是人師”的思緒。
一、朗讀的方法的給予
北大教授肖川說過:一所好的學校,是應該有笑聲、朗讀聲與歌聲的。說實話,這樣的“三聲”狀況到今天實在時有些尷尬,課堂應有的朗讀聲已漸行漸遠。
但是,肖培東先生上課前就讓學生美美地讀--“同學們,打開課本,大聲地朗讀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在學生真切的朗讀中,我聽出了很多學生沉浸于課文中的美好。或許平時的朗讀也有些問題,所以,肖老師在學生朗讀過程中及時地阻止他們讓他們將速度慢下來。
后來,在授課的過程中又多次地引導學生朗讀。所以,課堂上多次出現朗讀。比如,讓學生理解課文中桃樹的委屈與“沒出息”,對“拱”“緊抱”等詞的理解的時候,也一定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朗讀。學生讀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要點評要引導:快了,不行;慢了,不行;聲高,不行,聲低,不行。只有恰到好處,才能真切地表達情感。同時自己也親自上陣,與學生一起讀,示范地讀。以前,我也曾經對課文的朗讀做過一些研究,覺得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情感應該有不同的讀法。在課堂上也有一些指導。但現在,因為課堂一味地追求“效率”,這樣的朗讀是越來越少。根據肖培東先生的課堂的瑯瑯書聲來看,我覺得這樣的課堂的靈魂便是語文。
二、會的不教,只教不會的
人們經常在批評我們語文教師的效率低,有時我也覺得語文教師的效率的確不高。
前些日子,我經常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語文教學是什么,我們的語文教學與建筑有什么樣的關系。建筑不外乎是把所有的材料備齊了就可以做成一幢建筑。我們的教學則不同,如果一定要與建筑相比較,就是從二三年級時,就建造了一幢房子:有磚瓦,有屋檐,有大梁,有門窗--與其他建筑的形狀并無兩樣,只是比一般的房子小得多。后面的學習就是不斷地給這幢房子擴大,擴大,擴大;裝修,裝修,裝修。以至于到最后,這幢房子可以變成一幢特別龐大特別空曠。我們語文老師則是不斷地往里添增東西。但可以肯定,有時添增的東西有用,有時添增的東西,就不一樣有用。無用的,我們就將其稱之為方法不得當,也就是在做無用功。如同肖肖培東先生在之后的評課中所提到的一位老師所上的《偉大的悲劇》一文一樣:課文寫了什么,什么時候出現了什么問題,什么時候誰誰去世。這樣的教學法的確不具有語文課的性質。
所以,上課時,肖培東先生詢問:從課文的性質來看,這是一篇什么樣的文章。學生不需思考就會答出,這是一篇自讀課文。肖培東先生又問:旁批有幾個問題?這些問題哪些是懂的,哪些是不懂的?當弄清了有幾個問題與“懂與不懂”的問題后,便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一步一步地引導了。
所以,肖培東先生在教學時,將教學的重點一下子就切進了“小桃樹初初地生長”的環(huán)節(jié)。
其中用了哪些詞語體現了小桃樹的“沒出息”?于是,就有了“拱”,有了環(huán)境生長的不易,有了“委屈”“立即”的對比與“長”“才”“竟”字的深度剖析。(題外話--在“委屈”一詞的分析時,我到是覺得應該是與其他事物對比才能體現出來,要是獨自佇立在天地之間,沒有對比,估計就不會有“委屈”可言了。對于“緊抱”著,有思考,但沒有太析透。為什么“緊抱”?當然是膽怯、害怕,不太敢面對其他的物類啊。)
肖培東先生在“沒出息”的話題上作了全方位的引導,學生們也順理成章地找到了幾個片段。
當把“沒出息”的主旨弄清楚后,就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了。他為什么寫這篇文章?只不過是借用了“小桃樹”這個載體來表達了自己的命運的多舛、對奶奶的懷想以及對她的感恩。在全家人都認為這棵桃樹不成器、沒出息的情況下,只有奶奶看似漫不經心的話語,堅決地表達了她的觀點。這是奶奶對這棵小桃樹的精心呵護,所以課堂也就讓學生思考并找尋到了奶奶的崇高的精神,讓自己多年之后時時地進入自己的腦海,并使自己的精神得以升華。
在這樣的引導中,學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明在寫小桃樹的實在寫奶奶的一明一暗的寫法。
我一直都是思考,我們的語文教學越來越離譜(有時我自己的課也比較離譜)。我想,肖培東先生這樣充滿了靈性的引導方法當然是語文課堂充滿了語文的味道--這就是肖培東先生的最高追求,他不是將他的新浪博客就取名為“我們的語文”么?如果我們語文的課堂都時如此,就不會有人說我們的語文教學的效率不高了。
三、用語言掀翻課堂
語文最美好的東西當然是語言,抓住語言教學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魂。
語文課文中的很多語言各自體現了作者的不同風格。魯迅的冷峻,豐子愷的幽默,沈從文的清婉,朱自清的清新,郁達夫的坦誠,所有的特點都是通過語言體現。
那么,賈平凹的《我的小桃樹》的語言具有什么樣的特點?便引導學生去找尋啊。
在這節(jié)課中,肖老師一定是抓住了賈平凹的通過對小桃樹外形的品評,小桃樹如“我”一般“沒出息”的生存狀態(tài)呼之欲出。
于是,我們在課堂中就感受到了“一樹的花一片、一片”“花一片片落了”的落花速度的不一樣,也感受到了“如今它開了花,雖然長得弱小,骨朵兒也不見繁……卻開得太白太淡了,尋瓣兒單薄得似紙,沒有肉的感覺,沒有粉紅的感覺,像是患了重病的姑娘,蒼白的臉,偏又苦澀的笑著。我忍不住幾分憂傷,淚珠兒又要下來了”不一定只是為“花”而傷感。從這樣的分析中,不只是我就是學生也感受到了賈平凹的語言充滿了深意。
當然,我還覺得同樣是陜西作家,賈平凹的語言不太像陳忠實與路遙的那樣富有黃土高原的耿直。
四、關注細節(jié)
第一次閱讀賈平凹的《一棵小桃樹》,就覺得第一段中的“常常”以及其他文字都是不該被忽視的--任何一篇文章里的“閑筆”都不會“閑”--這一段文字是作者真正地寫這篇文章的緣由。我閱讀到這一段時就做了一個旁批:滿含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只能在后面的文字中去找尋。甚至,我想到,這篇文章這個地方當然是不能被上課的老師忽視的。肖老師也就關注到了這個地方。他說到:“尋常的事物在這里擺出了一幅不尋常的情感。”“常常,是一直都在想,不是一下子就寫,說明這件事一直在牽扯著‘我’的心房。”
我們自己寫點文章的人,當然是懷著一種有時美好有時矛盾有時憂郁等多種心思來寫文章的。而賈平凹寫這篇文章的內心也一定很矛盾啊。想寫,而又不想寫。為什么想寫?寫自己如小桃樹一樣的經歷過挫折的命運,寫那些年不拋棄“我”與小桃樹一樣的奶奶,也寫那些年不關注命運多舛的小桃樹的其他親人。寫贊揚就一定會有批評:謳歌了奶奶,也就鞭撻了其他人。這樣的文章當然是會得罪人的。如果寫是該寫得隱晦些不能入一般散文一樣明白曉暢,要不賈平凹就將身邊的親人都得罪光了,那么他也就會眾叛親離,從而落得個孤家寡人、無家可歸的下場。學者抑或是社會學家熊培云在《一個村莊里的中國》也說到,自己寫的一些文章也引起了鄉(xiāng)人們的不滿甚至是怨恨。我也寫過一些與家鄉(xiāng)有關的文章,每寫一篇便先給我的親人看,給我的鄉(xiāng)黨看,讓他們提出意見:哪些話語說得不對,哪些情結需要修改--錯了的,就改;得罪人的,就刪或者換。盡量在符合實際的情況下,不得罪人。如果能協會出賈平凹這樣雙線并存有明有暗含義深刻的文章,當然也就不糾結了。
所以,我覺得這個點不關注有些可惜,甚至還會不得要領。
孔子說:“取乎其上。”說明了法在人生之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我們教師運用好的方法,便可以達到教師的最高境界。而我們也就應該運用好的方法,而法的正確的給予才真正地被稱之為人師。
[法的正確給予乃為人師--由賈平凹的《一棵小桃樹》談教師的最高境界 教學案例(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1.一棵小桃樹讀后感
7.愛的最高境界
10.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