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基于學情,求真語文--與肖培東老師同課異構《一棵小桃樹》教學反思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12-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 盛煜輝

在重重壓力之下,終于完成了和肖老師的同課異構。經過一個禮拜的冥思苦想,在肖特的點撥之后豁然開朗,獲益匪淺。

在今天的培訓中,最讓我觸動的,就是肖老師對學情的準確把握,對學生真實學習的引領。他以“你讀了這篇文章后讀出了什么?讀懂了什么?”這一問題充分了解了學生的真實學情。學生在肖老師的引導下娓娓道來,讀出了“對小桃樹的懷念”,讀出了“小桃樹和‘我’的關系”,讀出了“小桃樹和‘我’的關系,‘我們’之間共同的經歷”,讀出了“‘我’對奶奶的情感”,讀出了“我的‘童心’”……

聽到此處,我不禁心里一驚--學生如此豐富又深刻的初讀體驗已經呈現出來了,那還需要我們老師教什么呢?這讓我回想到自己的教學設計,總希望學生能夠通過看似“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慢慢領會文章的深層大意,殊不知,這些所要教授的知識早已是學生的“囊中之物”,于他們而言,我們的教學無非是再炒一碗冷飯。

在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基礎上,肖老師通過文章旁邊的幾處批注充分把握了這篇文章為“自讀課文”的特點,也巧妙地設計了這堂課的主問題--在批注邊上的第四自然段,哪幾個詞語寫了小桃樹的沒出息?

學生閱讀文本,充分思考,有同學回答:“它長得很委屈。委屈這一個詞寫出了它的沒出息。”肖老師馬上抓住學生的回答,提問學生:“長得很委屈是說它長得怎么樣?”學生通過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小桃樹委屈的樣子。既而肖老師做了總結性的評價--陌生化詞語的運用有助于表情達意。有同學也回答道:“瘦瘦的,黃黃的,也表現出它的委屈。”肖老師說:“這幾個詞語讓你想到了什么?”學生答道:“讓我想起了人面黃肌瘦的樣子,‘黃黃的’,是把小桃樹當作人來寫了。”肖老師又做了總結性的評價:“生活經驗有助于寫作。”

肖老師充分細致地關注了文本的每一個角落,充分利用各種語文教學手段豐富了課堂,啟發學生思考。譬如:“奶奶打掃院子,突然發現角落的地方,拱出一點嫩綠兒……”這一處,肖老師將“拱”字換成了“長”字,讓學生細品。學生馬上聯想到這兩個詞的區別--“拱”意味著上面有許多覆蓋物,它需要費盡氣力才能生長出來,能夠體現出小桃樹生長的“不容易”“沒出息”。而“長”這一字是很符合植物生長規律的,沒有“拱”這一字的表達效果。

《一棵小桃樹》教學思考(2017.4.13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

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教學設計,我也設計了一個類似的問題:“這是一個棵怎么樣的小桃樹?”來引發學生對小桃樹形象的思考。但這個問題太泛,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后回答得很“全面”,而只是知其然并沒有知其所以然。散文教學必須關注語言,而我卻急切地期待他們回答出所謂的“正確答案”,沒有通過有效的語文活動來促發他們對文章語言文本本身的思考和感受。在這一點上,肖老師的示范給予我太多的引導,也沖擊了我固有的教學思維。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需要對語言文字本身有強烈的敏感度。”最讓我佩服和驚嘆的教學點在肖老師的一個換詞活動中--“第二天才舒開身來,瘦瘦的,黃黃的,似乎一碰,便立即會斷了去。大家都笑話它,奶奶也說:‘這種桃樹……’”對這一句話,肖老師把“說”這一字換成了“笑話”一詞,非常符合語境,引發學生的思考。

在日常的課堂中,我也非常喜歡利用“換詞”這一種教學形式。但相較于肖老師的“換詞”方式,我明顯感覺到我的“換詞”是為換而換--故意找出替換一些不如原文的詞語來讓學生比較思考。其實,這樣的方式不過是讓學生來“配合”的教學,而非真正地沉入文本,進行真正有價值的思考。

教學的一大難點在于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連接。今天,我的教學中從小桃樹的形象賞析到作者的情感探究是非常生硬的。而肖老師通過這樣一句話“眾人皆說小桃樹沒出息,‘我’是否用‘沒出息’來形容它?我是怎么樣形容它的?”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對作者情感的探析。

“為什么文章要寫這棵小桃樹?”這個問題看似在學生初讀體驗時已經解決了,但肖老師通過對“小桃樹”的經歷和對“我”的經歷的品析中不僅啟發學生對文章深層內涵的思考,更引發學生對明暗兩條線索和“托物言志”手法的介紹。“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緊密相關。”肖老師的教學也解開了我一直的疑惑--原來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輔相成!

肖老師引導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自然地提問學生:“如果只用一個字去寫這篇文章,你會用哪一個字?”學生們不僅積極踴躍地說出了一個個令人驚喜的答案,更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堂課對他們思維的激蕩和他們對思考的自覺追求,這是課堂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是真正的學習之所在。

在評課環節中,肖老師對我課堂的改進建議也讓我醍醐灌頂--將最后一個問題:“我還叫你是我的夢的精靈,是嗎?”作為教學的主問題,通過引發學生對“你”指誰的探究串起整堂課。聽完后,我恍然大悟,恨不得馬上修改實踐之。真不得不嘆服:“大師果然是大師!”

一石激起千層浪。肖老師不僅帶來了一堂令人驚嘆的好課,更是帶來了無數令人省悟的教學理念、思維和心得。譬如,肖老師的“備課八思”啟發我們在文本素讀之時收獲靈感:

(1)這是一篇什么類型的文章(文體特點);

(2)這是寫什么的文章(內容和主旨);

(3)文章為什么而寫(寫作動機和背景);

(4)怎樣寫出(語言和手法)

(5)最能體現語言特點、手法特點的關鍵段落在何處(教學聚焦);

(6)編者為何將它放在這個單元(編者意圖和單元目標);

(7)今年教讀這篇文章最大意義是什么?(社會價值);

(8)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是什么?讀不懂的是什么?(學情預判)。

語文教學設計并非空穴來風,其實有章可循。這一條條規則的背后是我們教師對語言文字本身的敏感,對文章寫作的準確把握,最重要的,是眼里有學生--對學生學情的尊重。一切問題的設計首先要考慮也最需要考慮的是--這個問題學生是否已經懂了?只有真正能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才能引發學生語文能力的真正提高。肖老師也說:“得心應手。”只有真正懂得學生的心思,真正關注學生的存在,才能有真正的好課。

肖老師的“教學五點”同樣讓人大飽耳福。

(1)老老實實教會學生讀書。“老實”,即學生要貼近語文教學的規律,用語文的方式來解決語文問題。那什么是語文教學呢?《語文課程標準》中敘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通俗來說,就應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閱讀文章的能力,學會寫作的能力和學會說話的能力。

(2)扎扎實實教語文。扎扎實實就要求每一個語文老師對語言文字有很強的敏感度,在字里行間找到教學的“抓手”,展開教學。肖老師舉了《孔乙己》中的一句話:“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通過對“內”“外”二字的品讀分析揭示了文章的深刻意涵。這個抓手的確高明!

(3)真真切切。肖老師提出了三句話:“教真語文。真教語文。真教學生。”我們要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初讀體驗,尊重學生對文本的認知,真正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啟發他們真正思考,在語文知識獲得上發生改變。

(4)深深淺淺。語文教學的“深入淺出”,直指它的課堂氛圍,應該是簡單、有效而大氣的。它需要我們貼著學生去教,不為求深而故意深層展開教學,掌握好自己的解讀深度從而正確選擇教學的度。

(5)靈動靈活。教師的課堂語言、與學生之間的對話、選擇的主問題都應該是生動鮮活的,能引發學生學習欲望的,而不應該是按部就班,雜糅混亂的。

肖老師對語文課程、教學的思考深深打動了我。他的這一堂好課,這一場精彩的講座讓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話--素以為絢兮。肖老師不用幻燈、不用圖片、不用音樂,用一支粉筆、一次次對話、一次次朗讀為我們簡單而大氣地呈現出課堂的無限精彩。這看似“不經意”的一問一答,實則也蓄滿了他對課堂的無限心血和熱愛!

[基于學情,求真語文--與肖培東老師同課異構《一棵小桃樹》教學反思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同課異構”心得體會隨想

2.同課異構教學活動心得體會

3.初中語文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4.七年級語文課的教學計劃

5.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6.老師教學的反思周記

7.老師教學反思周記

8.一棵小桃樹讀后感

9.《一棵小桃樹》閱讀附答案

10.人教版初二語文下冊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