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把學生打開:例談錢夢龍先生的學生觀(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2016-9-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肖培東

內容摘要:教育要回歸人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打開學生的心智。錢夢龍先生的“三主”導讀模式中,把“以學生為主體”作為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利用學生的聰明、困惑和爭議,歸根結底是用愛喚醒、打開學生的心智,成長了學生,成就了自己,創造了教育的美好境界。在豐富的教學案例中,我們更能深度走進這種美好的境界,感受錢先生的學生觀和教育觀,以此受益匪淺。

關鍵詞:錢夢龍;學生觀;打開

錢 夢龍先生針對傳統的講讀教學模式,創新性地提出了“三主”導讀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在“三主”之中,錢先生尤其重 視“以學生為主體”,他說:“‘學生為主體’就是確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就是說,教師在進入教學過程之前,首先要確 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即確認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主觀能動性和自我發展潛能的活生生的人。確認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教學的根本出發點,也是基本立足 點。”[1]把“學生為主體”作為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和基本立足點,打開學生的心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敞開自我,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學習,與海德格爾關于教學本質的論述-“讓 學”極為契合:就語文教學而言,教師就是要通過激勵、喚醒、誘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愛上語文,自覺主動地進行言語訓練。從哲學的角度來說,錢先生的“學 生為主體”確實抓住了“教學的本質”。本文擷取錢先生豐富教學案例中的幾個片段,看看錢先生是如何打開學生的心智做到“讓學”的。

一、利用學生的聰明

錢先生曾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差生”,老師送給他的評語是“聰明面孔笨肚腸”。但后來遇到了恩師----武 鐘英老師,武老師鼓勵他,利用他的“小聰明”(字寫得不錯),讓他負責把課文里的生字從字典里查出來抄在黑板上,供同學們學習。這讓他有了學習的信心,每 天都能認真完成任務,學習變得自覺主動了,最后小學畢業證書上的評語變成了“該生天資聰穎”,從此信心倍增,酷愛學習,最終走上了語文教學之路,并成為了 全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是什么讓一個“聰明面孔笨肚腸”的孩子,變得“天資聰穎”的呢?除了武老師真摯的愛心,還有就是老師善于利用他的“小聰明”。

正是因為錢先生小時候曾經是“差生”,知道“差生”的感受。因此,他做了教師后,在他眼中就再也沒有“差生”這個詞了。錢先生相信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的,作為一個教師,就是要利用學生的聰明。

請看錢先生《死海不死》中的一個片段:

師:(指一學生)你說說看,這篇課文是說明文中的哪一種?

生16:是知識小品。

師:(問全班)他說得對不對?同意的請舉手。(多數學生舉手)你說對了。但什么是知識小品,你知道嗎?

生16:不知道。

師:知識小品有什么特點,知道嗎?

生16:不知道。

師:你都不知道?(生點頭)那你怎么知道這篇課文是知識小品呢?

生16:我是瞎蒙的。(笑聲)

師:不,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個關于知識小品應有的“樣子”,而這篇課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這個“樣子”。是這樣嗎?

生16:我心里沒有樣子。(笑聲)

師:那你為什不說它是產品說明書或別的什么說明性文體,而偏偏要說它是知識小品呢?你在說的時候心里肯定有過一些選擇的,是不是?

生16:是的。

師:好好想想,你在各種文體中選定知識小品,當時是怎樣想的?

生16:因為它是介紹關于死海的知識的,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識小品。

師:說得對呀!知識小品就是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篇幅又很短小,所以叫“小品” 。你看你說出了知識小品的一些重要的特點,你明明知道,怎么說不知道呢?

生16:這是我看了課文后臨時想出來的。

師:這更了不起,說明你的思維很敏捷,很有判斷力。我早說過你不是瞎蒙的嘛! (笑聲)下面請大家再來看看知識小品除了篇幅短小、具有知識性以外(板書:“知識性”),還有些什么特點。

這個教學片段圍繞“什么是知識小品”展開對話。我們可以梳理出整個對話的流程:

錢先生 生16 分析

1 你說說看,這篇課文是說明文中的哪一種?

(文體判定) 是知識小品。

(文體判定) 合作(憑感覺,即已有的知識經驗)

2 你說對了。但什么是知識小品,你知道嗎?

(給文體下定義) 不知道。 不合作

(頭腦中沒有概念)

3 知識小品有什么特點,知道嗎?

(舍棄嚴格的定義,用特點描述降低難度) 不知道。 不合作

(頭腦中沒有相關特征性的知識)

4 那你怎么知道這篇課文是知識小品呢?

(舍棄特征性知識的回憶,還原到當時的情境中思考,打開學生的思維) 我是瞎蒙的。

(顯出不耐煩的心理) 不合作

(不知道怎么還原自己的思考)

5 不,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個關于知識小品應有的“樣子”,而這篇課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這個“樣子”。是這樣嗎?

(兩個“肯定”表現出極大的耐心,給予對方極大的鼓勵,并且提供了還原思考的路徑) 是的。

(作出了積極的回應) 合作

6 好好想想,你在各種文體中選定知識小品,當時是怎樣想的?

(繼續耐心等待,并提示“當時”的語境) 因為它是介紹關于死海的知識的,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識小品。(把當時對《死海不死》的印象說了出來,學生看到的是個別表象,沒有上升到一般的定義概括) 合作

7 說得對呀!知識小品就是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篇幅又很短小,所以叫“小品” 。你看你說出了知識小品的一些重要的特點,你明明知道,怎么說不知道呢?

(根據學生對課文的印象,進行概括性提升,歸納知識小品的特點,并再次鼓勵) 這是我看了課文后臨時想出來的。

(確認了這是對課文的初步印象,還沒進行特點概括) 合作

8 這更了不起,說明你的思維很敏捷,很有判斷力。我早說過你不是瞎蒙的嘛! (笑聲)下面請大家再來看看知識小品除了篇幅短小、具有知識性以外(板書:“知識性”),還有些什么特點。 ------ 進一步鼓勵,并生成知識小品的“知識性”特點。

沒有對話就沒有教學,但對話強調的是對話參與者的投入和交流,從兩個“不知道”和一個“我是瞎蒙的”來看,這個學生確實給人“一問三不知”的感覺,屬于 “不良對話者”,因此,師生之間的對話是極不合作的,對話鏈隨時都可能斷掉,對話進程隨時都可能中斷。面對這樣“不聰明”的“不良對話者”, 我們教師還有繼續對話的必要嗎?學生還有“聰明”可以利用嗎?多數教師會放棄繼續和這個學生對話,轉向其他學生,以使自己的教學更順暢。而錢先生用自己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可以且可以更好地對話。相信學生的聰明,才會想到怎么去利用學生的聰明展開教學。

事實上,一個從沒接觸過“知識小品”概念的學生,“看了課文后”就能“臨時想出來的”學生,不也是“聰明”的嗎?只是我們很多教師都沒有發現而已,或者說 根本就不會發現。錢先生用他足夠的耐心,用他的教學智慧打開了這位學生的心智,讓他在心靈上敢說,在知識上會說。一次不能回答不要緊,我們換個角度來想 想,二次不能回答也不要緊,我們好好想想,三次不能回答也不要緊,我們再好好想想。無條件地相信學生,主動促進對話的進行,這是喚醒心靈的交流;抽象的定 義難度大,就從特點描述開始,特點描述還是困難,就從現象描述開始,再從現象描述上升到一般特點歸納,這是基于這位學生的教學智慧。

正 是因為相信學生的聰明,所以,即使學生一時找不到理想答案,教師也不急于為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自己告訴學生,而是利用學生的“聰明”,引導學生自己思考、 選擇,一點一點接近目標。在《死海不死》一課中,討論“死海不死”的原因,一共經過了四個回合,才使學生表述清楚;探討死海將來的演變,也是反復了幾個回 合,務必讓學生用自己的“聰明”去獲取知識,形成能力,使討論真正成為學習過程,使發現成為學生自己的發現。

錢先生還善于利用個別學生的聰明來促進其他學生的學習。當一個同學作出了精彩的回答之后,錢先生不是讓問題止于答案,而是經常會問這個學生“你為什么答得 這么好呢?”“你怎么會知道呢?”“你是怎么思考的?”等等,目的就是打開這位同學的思維過程,引導其他學生看到其思維過程,去關注思考問題的角度,去關 注思考問題的方法,去關注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從而為我所用。總之,利用個別學生的聰明,影響和促進其他學生,讓他們也能聰明起來。

二、利用學生的困惑

錢先生是設計問題的高手,他的“曲問法”被大家奉為經典。但他卻說:“我更重視指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我的很多課都是建立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的。”[2] 學貴有疑,其實大家都知道,一篇新課文,學生自學以后居然沒有問題,這本身就是個最大的問題。所以,錢先生的許多課,都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將疑問寫到紙上交給他,由自己分類后,先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己回答,再由自己引導下補充講解。

錢先生在上《故鄉》之前,被告知學生“沒有問題”的時候,他決定上一堂“提問指導課”,結果學生一下子提出了600多個問題,錢先生緊緊圍繞小說的特點,對這些問題進行分類,在課堂上討論解決,最后這堂課上得十分精彩。請看其中關乎小說中“我”是否真實的討論(括號中的話是本人的評點)。

生:楊二嫂說:“你現在有三房姨太太……”魯迅先生不是只有一個叫許廣平的夫人嗎?(笑聲)

師:誰能回答?(教師不越俎代庖,把問題拋給學生。)

生:迅哥兒是書中的人物,不是魯迅。

生:迅哥兒是作者所塑造的藝術形象。

師:這話說得多好啊!語言多豐富啊!錄音機已經把這句話錄進去了。(笑)

生:這是楊二嫂胡說八道。

師:那么“我”究竟是不是魯迅呢?(教師再次把問題拋給學生。)

生:《故鄉》中的“我”,《社戲》中的“我”,還有一些魯迅作品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魯迅?如果不是,為什么都很相似?

師:這問題提得很好。這位同學把許多課文聯系起來了,想得很廣。那么你認為這樣,我想先聽聽你的意見。(來自學生的問題又回到學生那里,老師善于把思考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生:不是。

師:什么理由?(生不能答。老師繼續啟發)你們知道魯迅寫的《孔乙己》嗎?(教師引導學生聯系已經學過的知識來理解,非常有效。)

生:(齊)知道!

師:那里面的“我”是個酒店的小伙計。魯迅賣過酒嗎?

生:(齊)沒有!

師:所以這個“我”是作者在小說中所塑造的……

生:(接話)藝術形象!

師:小說的情節是可以虛--

生:(接話)虛構的!

師:你們真聰明!所以我們看作品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看這作品的體裁是不是小說就行了。那么,《故鄉》中的“我”是不是魯迅自己呢?

(教師點撥規律性的知識,并嘗試讓學生運用規律判斷。)

生:(齊)不是。

師:為什么?

生:(齊)《故鄉》是一篇小說。

師:你們怎么知道的?

生:《吶喊》是小說集,《故鄉》是從《吶喊》中選出來的一篇,當然是小說。(笑)

師:你們看這位同學推理得多好!那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我”呢?

(再次讓學生運用規律判斷。)

生:是魯迅自己。

師:為什么?

生:《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是回憶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

師:對。以后看作品中的“我”會看了嗎?

生:(齊)會看了。

(至此,作品中的“我”越來越清晰,由師生共同從作品中發現,彰顯了對話、交流、提升的課堂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獲得了發現的樂趣。)

“楊二嫂說:‘你現在有三房姨太太……’魯迅先生不是只有一個叫許廣平的夫人嗎?”學生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困惑,是因為他把現實中的魯迅和小說中的“我”混為一談了。錢老師抓住了這一困惑,并充分利用這一困惑,不僅讓學生學到了規律性知識,還培養了他們主動探究的能力。

錢先生是如何利用好這一“困惑”的呢?

首 先,把問題拋給學生。學生是解決困惑的主體,所以,教師就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討論中自己解決困惑,培養了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整個討論過程中,教師基 本上只是起到了組織的作用,把舊疑問拋給學生,解決后學生又產生了新疑問,就再次把新疑問拋給學生,自己絕不越俎代庖,一定要讓結論從學生嘴里說出來。

其 次,關鍵時候才出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的啟發只有在學生努力思考而不得,盡力表達而不能的時候,即在學生對“為什么有些作品中的‘我’是魯 迅,而有些作品中的‘我’卻不是魯迅”這一問題“不能答”的時候,錢先生才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經驗(《孔乙己》中“我”是不是魯迅本人),來再次思考這個問 題,最后學生才恍然大悟,其實,說到底還是學生用自己的經驗解決了問題。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學生也享受到了探究的樂趣。

最 后,知識落實在訓練。知識只有在運用中才能沉淀為自己的,錢先生在引導學生得出“‘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看這作品的體裁是不是小說就行了”這一規律 性知識后,馬上讓學生運用這一知識對《故鄉》中的“我”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我”進行了判斷,在扎實的訓練中鞏固新知,培養了學生運用新知的能 力。這也是錢先生“以訓練為主線”這一教學理念的體現。

不僅是《故鄉》,幾乎錢先生的所有教學都有善用學生困惑的案例。再看《論雷峰塔的倒掉》一課的教學片段:

師:這樣說也對。這個問題就討論到這兒……(被一學生舉手打斷)

生(68):老師,我還有個問題:法海荼毒生靈,死了不少人,玉皇大帝要拿辦,法海逃進了蟹殼,玉皇大帝為什么就算了呢?

師:那你說該怎么辦?

生(68):把他揪出來。

師:揪出來干嗎?搶斃?殺頭?(笑)其實,法海躲在螃蟹里的日子也是不好受的,大家看文章里怎么寫?

生(69):獨自靜坐,非到螃蟹斷種的那一天為止出不來。

師:法海什么時候能出來?

生(69):永遠出不來。

師:為什么?

生(69):螃蟹不會斷種。

師:就是說,法海被判了什么刑?

生:(七嘴八舌)無期徒刑。終身監禁。

師:你們看,這日子恐怕不會比槍斃更好受。(笑)這個問題就討論到這里了。順便說一句,魯迅這篇文章完全是根據民間傳說寫的,傳說中法海就躲在蟹殼里。現在討論最后一個問題。

這個學生的“困惑”發生在課堂將要結束的時候,而且問題十分古怪,教師完全可以以“民間傳說就是這么寫的”為由搪塞過去。但是,錢先生卻讓學生回到文本, 研讀“法海躲在螃蟹里日子”,最后學生得出了法海的結局是“永遠出不來”、“無期徒刑”、“終身監禁”,這樣的結局自然比玉皇大帝槍斃他更不好受。學生的 這一困惑,正是錢先生的教學智慧,我們也因此有幸深刻體會到了法海下場之可悲!

有時學生提的問題看似毫無意義,高明的教師卻能用自己的教學智慧化“無意義”為“有意義”,讓課堂上的“旁逸斜出”成為一種可資利用的極好資源。《故鄉》 的課堂上,學生問“魚怎么會有青蛙似的兩只腳呢”,面對這個生物學的問題,錢先生智慧地引導學生體會到了閏土的“見多識廣”、“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 事”,對閏土的形象認識更豐富了。《談骨氣》的課堂上,學生提出了“吳晗為什么不寫劉胡蘭,卻寫了個文天祥”的困惑,本來學生的大膽質疑似乎遠離了課文, 錢先生卻很敏感地抓住了其中的關鍵問題,讓學生再一次去研究課文,讓學生明白了議論文所舉的例子必須和作者的寫作目的、文章的觀點相契合這一道理。一個個 小小的插曲,充分體現出了錢老師利用學生的困惑開展教學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正 是因為錢先生呵護學生提問的欲望,善待學生的困惑,營造了心靈自由的學習氛圍,所以學生總能在學習過程中固守內心獨特本真的閱讀感受,敞開自己的心扉,把 自己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困惑毫無顧忌地提出來,主動、積極、富于創造性地學習,在課堂這個狹小而又廣闊的王國里自由馳騁,或自主地闡述,或大膽地質疑,漸漸 進入文本的深層世界,課堂也就成了學生品味、感受、理解思考的時間場。

三、利用學生的爭議。

學 生的“困惑”是課堂“爭議”的起點。他們對自己的困惑進行獨立思考,繼而堅持自己的觀點并試圖說服其他學生,“爭議”自然就不可避免了。馬克思曾說:“真 理是由爭論確立的。”沒有爭議,就無法“別同異”,“分是非”,“治曲直”。我們平時熟知的“蘇格拉底教學法”的主要形式就是“爭議”,在語文教學中,錢 先生善于營造民主的課堂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敢于爭議,善于爭議,爭議往往是錢先生課堂教學的高潮和最亮麗的風景線。

首 先,錢先生善于通過設問引發學生的爭議。錢先生的許多設問不僅讓學生大感興趣,也常出乎聽課教師的意料,其中的很多設問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爭議的欲望。 《死海不死》是一篇說明文,必然要教文體知識和說明方法,但錢先生并沒有問學生知識小品有什么特點,也沒有問這篇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而 是“匪夷所思”地問學生“哪些要教,哪些不要教”,好像是要不講上面提到的知識,但實際上恰恰相反,錢先生不但是要教這些知識,而且要把這些知識教得更扎 實,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把要教的知識置于課堂爭論的漩渦之中,是‘欲揚先抑’、‘欲留先去’的技巧”[3]。 接下來討論“哪些要教,哪些不要教”,不同層次的學生由于已有的知識經驗差異,必然會有不同的想法,錢先生就用這個設問點燃其學生爭議的火花,并成燎原之 勢,爭議中學生之間相互觸發,懂的學生帶著不懂的學習,不懂的學生從懂的學生那里學習,可以說,所有的學生是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了課堂學習之中,列數字等說 明方法、約數和確數的區別等等,都是在教師不教、學生互教的過程中學會的。

其次,錢先生善用爭議促進學生深度學習。錢先生深知,語文課堂上的爭議,不是一定要分出輸贏,爭議目的不是爭議本身,而是通過爭議這一教學手段,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最終促進學生更加高效深度的學習。請看《論雷峰塔的倒掉》教學片段:

生(41):(讀7號卡片)課文第4段“現在,他居然到掉了”,我認為應該把“居然”改為“果然”。因為作者是一直希望雷峰塔倒掉的,現在“果然”倒掉,語氣好象順一點。

師:你“居然”敢于為魯迅改文章,真是勇氣過人。(笑)這問題也是挺“高級”的,請大家發表意見。

生(42):我同意改為“果然”。“果然”表示塔倒是在意料之中,因為塔是終究要倒的嘛!作者是早就料定它要倒的。“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用在這里是有些不合適。

師:好啊,又有一位主張為魯迅改文章的勇敢者!(笑)到底要不要改?我想再引用一下前一堂課上一位同學的話:“魯迅寫文章是不會亂來的。”(笑)他這里用“居然”總有他用“居然”的道理,大家是不是也站在魯迅方面替他想想。

生(43):我認為用“居然”比“果然”好。

師:好,你為魯迅辯護,如果先生還在,我想會高興的。(笑)不過你要講出理由來。

生(43):“塔是終究要倒的”,這是必然的,作者又希望它倒掉,但是塔畢竟是不大會倒的,現在雷峰塔這么快就倒掉了,是出乎意料的,當然要用“居然”。

師:言之成理!我再作一點補充。大家看,緊接著“居然”這一句,下面是什么句子?

生:(齊)“……則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為何如?”

師:“居然”表示雷峰塔倒掉這件事出乎意料地發生了,普天下的人民則為之無比欣喜,有一個成語恰好能夠表達人民這種出乎意料的欣喜的感情,誰能說出這個成語?

生(43):喜出望外。

師:你真行!我現在宣布:你為魯迅辯護成功!(笑)現在請大家再把三、四兩段連起來朗讀一遍,體會一下“我”從“希望倒掉”直到“居然倒掉”以后那種喜出望外的感情。

  (學生朗讀)

首 先,教師營造了寬松幽默的爭議氛圍。學生敢于提出質疑名家作品的意見,這是難能可貴的,這樣的勇氣與錢先生平時對學生的尊重和寬容是分不開的,這從錢先生 的評語“真是勇氣過人”“問題也是挺‘高級’的”中可見一斑。在接下來的爭議中,錢先生不斷地用“好啊”“好”“言之成理”“你真行”等語言進行鼓勵和肯 定。短短的一個教學片段竟然出現了5次“笑”聲,把理應唇槍舌劍的爭議置于如此寬松幽默的氛圍之下,學生的心智自然敞開,學習自然輕松高效。

其次,教師有意識地為爭議掌舵。當觀點向“應該把‘居然’改為‘果然’”一邊倒,爭議不起來的時候,錢先生說“大家是不是也站在魯迅方面替他想想”,為學 生提供了思考的另外一個角度,于是馬上有學生針鋒相對地發言了,爭議雙方成立了。當學生對“居然”一詞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錢先生又說“我再作一點補充。 大家看,緊接著‘居然’這一句,下面是什么句子?”這一提醒是讓學生聯系下文讀出“居然”一詞的情感意味。錢先生把教師的角色定位為“主導”,就是要導在 緊要處,在爭議的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主要是促成爭議并深化爭議,從而為爭議掌好舵。

最后,教師把爭議作為深度學習的手段。錢先生在課前對學生的提問已經歸類,并編號,那么,為什么要選擇這張提問卡片呢?顯然,在錢先生看來,它一方面能引 發大家的爭議,另一方面,利用學生對“居然”和“果然”的爭議能夠深度品讀語言,比起一般的設問,如“‘居然’一詞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情 感?”等,顯然要有效得多。除了知識的有效學習之外,爭議的過程本身就是培養學生不畏權威,不人云亦云,獨立思考,擁有懷疑和批判的精神絕佳途徑,而這樣 的思維品質正是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所缺失的。

在錢先生的課堂上,“爭議”的運用是普遍而嫻熟的。《論雷峰塔的倒掉》中,爭議“到底應該同情白蛇娘娘,還是法海”,深度評價人物;《愚公移山》中,爭議“愚公到底笨不笨的爭辯”,促進了人物形象的深度理解;《故鄉》中,爭議“碗碟是不是閏土埋的,究竟是誰埋的”,雖然最終沒有討論出結果,但卻利用爭議教會了學生“以文為證”的讀書方法。《一 件小事》中,錢先生更是充分利用了學生對問題的“爭議”:“我”的脾氣是好脾氣還是壞脾氣?“我”是不是一個知識分子?是一個先進知識分子還是沒落的知識 分子,還是一般的知識分子?“我”到底自私不自私?那個老女人是不是裝腔作勢?一個個的爭議推進了教學,讓教學充滿了思考張力,讓教學在爭議中走向深刻。

鄭桂華教授這樣評價錢先生的教學技巧:“錢先生的上課技巧,有明確的指向,那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學習知識,掌握方法,他使用技巧的目標是‘從理論和實踐上找到一條通向不教之境的橋梁’。”[4]我們認為,設置課堂爭議就是這樣一種指向學生主體的技巧,它打開的是學生自由表達思想的閘門,構筑的是“一條通向不教之境的橋梁”。

拿到退休證后,一位年輕教師問錢先生:“你現在最想對我們說是什么話?”錢先生說:“我期待‘目中有人’的語文教學。”[5]“目 中有人”的語文教學,就是著眼于“人的發展”的語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就是“確認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主觀能動性和自我發展潛能的活生生的人”,這不 僅是語文教學,更是整個教育的根本。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說:“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傳遞的活動。”“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 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6]從這個層面上,我們來看錢先生的學生觀,看錢先生的教育觀,就 是呼喚“人的回歸”的教育,就是兩個自由開放的心靈之間的相互影響,在這樣的教育觀下,我們可能就明白了錢先生的課堂為什么總是其樂融融,為什么學生總有 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為什么教師絕不告訴學生答案,為什么結論必須從學生嘴里說出,為什么學生還能和老師開玩笑,為什么老師經常會向學生道歉,為什么學 生不知不覺就變得自信,為什么學生不知不覺就變得聰明了,為什么……“愛的理解是師生雙方價值升華的一個因素”[7],錢先生敞開自己的心扉,利用學生的聰明、困惑和爭議,歸根結底是用愛喚醒,打開學生的心智,成長了學生,也成就了自己,這該是教育的美好境界吧。

參考文獻:

[1][2]錢夢龍,教師的價值[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15-132.

[3][4]王榮生、鄭桂華主編,語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學教學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9.

[5]錢夢龍.期待“目中有人”的語文教學[J].語文學習,1995(7):10.

[6][7][德]卡爾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1991:1-2. 

侯曉旭

[把學生打開:例談錢夢龍先生的學生觀(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大學生人生觀教育教學論文

2.服裝專業教學論文范例

3.關于開學的學生日記

4.教案的學生活動舉例

5.立定跳遠的學生加油稿

6.夢想的學生優美句子

7.冬天風景的學生美文

8.過年的學生英語日記

9.寫找春天的學生日記

10.中學的學生暑假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