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與朱元思書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課文中的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寫的富春江獨特的自然美景。
過程與方法
1.把握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2.理解作者創設的意境,體會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的主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讀本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
難點
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含意。
1.朗讀法。
2.合作探究法。
3.美點尋蹤法。
課文朗讀磁帶、多媒體課件。
2課時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自然融為一體是文人學士的共同追求。他們用心靈觀察體會自然萬物之美,賦予山水靈性、情感以至生命。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為我們留下了獨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讓我們悉心體味、盡情觀賞。
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現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學之,謂為‘吳均體’”。著有《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注釋范曄《后漢書》九十卷等,皆已亡佚。吳均善于以駢文寫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三篇,皆以寫景見長。
1.背景知識
《與朱元思書》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這里看到的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富春江從富陽到桐廬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風光,如詩如畫,引人入勝,歷來被人們當做獨立成篇的山水佳作。
本文是作者給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應當另有所述,但已散軼,亦無其他資料可考,只留下這看似隨興所至而寫下的一段文字。雖然只是片段,但這段文字無論從內容還是結構上看,都有相對的完整性,是一篇優秀的山水小品。
2.“駢體文”的有關知識。
本文是一篇駢體文,全篇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駢體文也有一個發展過程。初期的駢體文,多數是偶句,亦稱駢句,個別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數整齊劃一,但并非對仗。到后來發展成“四六文”(亦稱“駢四儷六”),對字數和對仗的要求就變得嚴格起來。本文開頭的“風煙”兩句、“從流”兩句、“急湍”兩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駢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視為初期的駢體文。
1.教師播放課文朗讀磁帶,學生想象畫面及聽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推薦朗讀水平較高的一位同學范讀課文,其余學生聽讀,把握節奏、重音、停頓。
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語速。應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頓。逗號的停頓應小于句號,每一個句號后的停頓應小于一小層之間的停頓,每一段后的停頓應稍長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應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節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節拍為主,如:“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當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3.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1.實寫語句講解。
(1)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形容樹密而綠。
(2)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的地勢,爭著向上。
(3)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4)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
(5)相鳴:相向和鳴。
(6)戾天:到天上;戾,至。
2.虛寫語句講解。
(1)息心:平息熱衷功名利祿的心。
(2)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
(3)經綸:籌劃、治理。
(4)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邊,名詞作狀語。
(5)猶:好像,如同。
(6)交映:互相掩映。
(7)見:同“現”,顯現,顯露。
3.重點句子的翻譯。
(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風塵和霧氣全部消散,一片明凈,晴空和青山呈現同樣的顏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濤,與快馬無異。)
(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老鷹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山峰也平息了熱衷功名利祿的心。)
(5)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是白天,也與黃昏無異。)
(6)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稀疏的小樹枝交織的地方,有時還漏出點陽光。)
4.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和老師講解的內容,翻譯全文。
5.根據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巧妙。
學生分六組交流,每組在統觀全篇的基礎上重點負責一個語段,然后各組選一位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1)從“風煙俱凈”到“天下獨絕”寫自己游覽的地點及對桐廬一帶山水總的印象。
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是說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現同樣的顏色。這八個字四種景物,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氣爽的清秋風物圖,勾勒出廣闊的空間境界。
②“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作者乘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獨一無二。“奇山異水”表明這一帶山水不同凡響,“獨絕”二字,強調此處山水為天下之冠。這一段總領全篇,結構上綱舉目張,脈絡分明。
學生齊讀這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順流而下,盡興觀賞的情形。
(2)從“水皆縹碧”到“猛浪若奔”寫水,突出“異”。
①“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是說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兩句突出水之清。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說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這兩句突出了水之急。
作者從兩個側面來寫水,把靜態的色和動態的形都描摹得異常形象。
學生齊讀這一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與壯闊。
(3)從“夾岸高山”到最后寫山,突出“奇”。
①“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兩岸高山,夾江而立,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由此形成無數的山峰。寫樹之“寒”反襯山之“奇”,以“競上”“軒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層巒聳翠的景象。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寫清越的泉聲、悅耳的鳥聲、延宕的蟬聲、清厲的猿聲,是以聲音反襯山林之寂靜,以動寫靜,寓視于聽,動靜相生。
③“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具有一飛沖天雄心的人,看見這樣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為世俗之事所纏繞的人,望見這樣的山谷也要流連忘返。這一句從側面著筆,通過襯托的手法,凸顯了山水的魅力。
④“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這可算作是文章的補充,補寫群峰中林深葉茂以突出作者的喜不自勝、流連忘返。
學生齊讀此段,想象富春江兩岸山上樹木峰峰相接、層巒聳翠的景象。
在上一節課里,我們一起疏通了課文,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了作者在信中所寫的從富陽到桐廬的航程中所見到的富春江上的“奇山異水”。在這山水的描寫中寄寓著作者怎樣的情懷呢?下面我們一起繼續深入課文,看一看“奇山異水”下的情懷。
1.本文為我們呈現了怎樣一種意境?
文章第一語段總敘富陽至桐廬的景色,空靈澄澈,境界開闊,并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八個字總攬勝景,勾勒出這幅山水畫卷的獨有形象,特征鮮明,意境清新,不僅使其山光水色宛然在目,而且引人入勝,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下文先寫“異水”,作者以精練清新的筆觸,從靜、動兩個方面來描繪富春江的江水之美,著重突出穩靜的秀麗美和飛動的雄奇美,淋漓盡致、生動傳神地展示出富春江水千姿百態、“天下獨絕”的個性特征。接著寫“奇山”,從四個方面寫山,突出山勢之奇、山音之奇、山意之奇、山林之奇。全文山水分寫,交互生輝。水有山相映,便充滿靈性;山有水相映,便增其生機。這山水相映之美,既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又把它們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共同創造出一種清新而又深幽的“獨絕”意境,人若置身其間,縱目騁懷,無不為富春江絕美的景色陶醉傾倒而心曠神怡。
2.文章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寫景,找出其中寫得好的字詞句,并談談好在何處。
(1)從視覺來寫:
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作者不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天朗氣清、明快秀麗的景色,而且將富春江放在“天”這個壯闊背景上來描寫,就勾勒出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境界。
②“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既寫出富春江水流曲折,山形千回百轉的特色,也表現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閑適心情。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中的一個“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時令特征,也寫出了人的主觀感受。
④“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擬人的手法,寫出江的兩岸崇山峻嶺、高聳入云的雄奇景色;“競”“爭”二字把靜止的山寫活了,賦予了它們以生命和動感。
(2)從聽覺來寫: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泉水泠泠,鳥鳴成韻,蟬聲不斷,猿嘯無絕,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響曲,繪聲繪色,使人產生親臨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3.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語言很少,但歷來優秀的詩文都講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請反復品味課文,看看作者描寫景物時流露出怎樣的情感和志趣。
(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句,讓我們感受到一種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松愜意,流露了作者恬靜的心境,展現了作者曠達的情懷。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負勢競上,互相軒邈”兩句,作者賦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爭相向前,山在競相向上。表現了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
(3)“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不僅從側面襯托險峰幽谷奪人心魄的魅力,更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4.師生共同品味文章寫景文字的形象生動。
(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共色”二字不光寫出了天和山的顏色,而且還包含著形體感:青青的山靄漸漸地融入藍藍的天空,二者合為一體。境界廣闊,令人神清氣爽。
(2)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縹碧”不光寫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寫出了水的深度,因為“縹”是蒼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會青得發暗的。“千丈”承“縹”,“見底”承“碧”,用詞的精當由此可見一斑。
(3)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魚在水中,非水清則不可見,何況是正在游動、倏忽而過的魚;石在水中,要看見實屬不易,更何況是“細石”。所以“游”“細”二字,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詞語背后的準確,可以說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箭”,本是名詞,作者把它動詞化,形容水流之急,顯得既形象又簡潔;“奔”,本是有生命的動作,作者用來形容無生命的浪,也顯得更有生氣。
(5)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夾岸”描述高山聳峙于富春江兩岸,這樣既交代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寫出了山峰壁立之狀。“寒樹”一方面點出了秋天樹葉凋零、一片蕭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給人一種高寒的感覺。
(6)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不但寫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勢而形成千奇百態之狀,而且還賦予它以人的心理:個個爭著往上,一個想比一個高遠。寫出了山的生機、活力,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山勢別具一格,個性分明。
(7)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這幾種聲響中,有無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蟬、鳥、猿;有昆蟲,有飛禽,也有走獸;有的反映出季節的典型特征,如蟬鳴;有的又為山林之間所獨有,如泉聲,如猿啼。因此可以說這些既代表了山水中特有的音響,又反映出山水名區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這些音響時,也能分辨出它們之間細微的區別,文筆顯得準確、俊美而又簡潔。如形容水流聲是“泠泠”,鳥鳴聲是“嚶嚶”;寫蟬鳴、猿啼則是“千轉不窮”“百叫無絕”,著重描繪其音調多變和連綿不斷的音響特征。
5.怎樣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寫?它有何深意?
最后四句很像電影中一個“淡出”的鏡頭。“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猶言明中有暗;“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猶言暗中有明。這是明與暗的辯證法。用這種方式來結束全文,余味無窮。
第一部分:文章的總起,概括描述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第二部分:具體描繪水之“異”,山之“奇”。
1.形聲兼備,動靜互見。
形聲兼備,時而繪山水之形,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時而摹鳥禽之聲,如“好鳥相鳴,嚶嚶成韻”,達到形聲相融的意境。
動靜互見,“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表面看來似乎是寫鳥禽聲音,實質是以聲音反襯山林之寂靜,這是以動寫靜的手法。“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光線隨枝條疏密而明暗,是因為人在船中,船隨水行,這是以靜寫動的手法。
2.虛實相間,駢散結合。
如果說“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是虛寫,那么前面的景物描寫則是實寫。實寫一方面給人以具體的感受,另一方面又為虛寫提供了依據;虛寫進一步突出實寫。兩者共同表現了“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同時文章又實中有虛,虛中見實。具體描寫時,給人廣闊的想象天地,使其具有意境上簡筆勾勒的美感;側面虛寫中含有形象,且從真實性角度看,又覺合情合理。
本文中的“風煙”句、“從流”句、 “急湍”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駢句。文章雖用駢體,但也有散句穿插其中,另具一番參差錯落的韻致。
與朱元思書總寫--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分寫異水千丈見底--水之清急湍猛浪--水之急奇山高山寒樹--山之高負勢軒邈--山之勢泉鳥蟬猿--山之韻息心忘反--山之美橫柯蔽日--山之幽
在教本文時,我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多讀、多思、多品,通過網絡搜集資料,進行廣泛的知識跟進,并讓學生參考相關文章進行自主地點評。這樣做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閱讀經驗,產生與作者、作品的共鳴,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本文內容的理解。
22 五柳先生傳
知識與技能
1.透過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傳的特點。
2.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鮮明的語言風格。
過程與方法
1.借助工具書進行課文注釋,感知文章。
2.反復誦讀,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風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不慕榮利”“守志安貧”的優秀品質,培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重點
結合背景、材料,體悟作者情感。
難點
鑒賞文章語言,學習用簡明語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質的寫法。
朗讀法、質疑探究法。
課文朗讀磁帶、多媒體課件。
2課時
同學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處世態度都是不同的,有時我們可以從一個人對某種事件的看法、追求,評定他的品性,如周敦頤獨愛蓮是由于他與蓮花一樣具有潔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愛牡丹則透露其追求榮華的心態,那么大家知道陶淵明喜愛什么嗎?
(菊,追求高潔,隱世避俗的品性。)
他的作品中,哪些反映了此個性?
(《桃花源記》《歸園田居》。)
今天我們將再次走近陶淵明,走近“五柳先生”。
陶淵明(約365~427),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現在江西九江)人。東晉著名詩人,中國田園詩派的鼻祖。他29歲出仕,做過祭酒、參軍一類的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回柴桑歸隱。現存作品130余篇,其中《歸園田居》《飲酒》《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并記》《五柳先生傳》等都是著名篇章。
本文是陶淵明托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淵明的自畫像。因他的屋邊有五棵柳樹,所以自號為五柳先生。本文是陶淵明晚年的作品。雖然用了傳記體裁,卻又頗似一幅人物畫像。作者以“五柳先生”為這位隱士的名號,實際上是以他自況,藝術地再現自我形象,用客觀描述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安貧樂道的思想。
1.聽課文朗讀錄音磁帶,初步感知課文。
要求:學生邊讀邊體會本文樸素、自然的語言風格。
2.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延長,掌握節奏。
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1)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許,處所。
(2)每有會意 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旨意。
(3)親舊知其如此 舊,舊交、舊友。
(4)造飲輒盡 造,往、到。
(5)期在必醉 期,希望、愿望。
(6)短褐穿結 穿結,打補丁。
(7)銜觴賦詩 觴,酒杯。
(8)以樂其志 樂,以……為樂。
(9)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戚戚,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10)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蕭然,空蕩、空寂。
2.一詞多義。
(1)之:①或置酒而招之 ②黔婁之妻有言
①他,代詞;②的,助詞。
(2)言:①閑靜少言 ②黔婁之妻有言
①說,說話;②言語、話。
(3)其:①親舊知其如此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 ③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①他,第三人稱代詞;②其中的;③語氣詞,表揣測、反問。
(4)甚:①不求甚解 ②所欲有甚于生者
①詳細;②重要。
(5)意:①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②目似瞑,意暇甚
①意旨;②神情。
(6)得:①家貧不能常得 ②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①得到;②益處。
(7)去:①曾不吝情去留 ②日始出時去人近
①離開;②距離。
3.古今異義。
贊曰 亦不詳其姓字
贊:傳記后附的評論性文字。今義指稱贊、贊美。
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別名。今指文字。
4.翻譯下列句子。
(1)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他一來就要喝得盡興,希望一定喝醉。
(2)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
(3)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以這樣的方式過完自己的一生。
(4)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
5.學生結合注釋和老師講解的內容,翻譯全文。
6.五柳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文章介紹了他哪些方面的特點?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貧寒,嗜酒如命,讀書作文,不拘小節。
7.你能從“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一句中看出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嗎?
五柳先生只是個出身平凡之人。
8.五柳先生把名利看得很淡,文中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句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
9.“五柳先生”之號是如何得來的?
“五柳先生”之號得來的原因是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人們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誰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稱“五柳先生”。作者說不知他是誰,其實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10.五柳先生有哪些特點?
(1)好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這是讀書方法,即讀書時不死摳字句。他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求知和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的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
(2)愛飲酒。“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上節課,我們梳理了文章的內容,看到了一個愛讀書、飲酒、寫文章的五柳先生。五柳先生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我們一起繼續走進文章去探究。
1.陶淵明“好讀書”,為什么“不求甚解”呢?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求知和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2.應如何理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含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讀書有心得體會時,便沉醉于書中而忘記了飲食。這形象地說明了前文中的“好讀書”是真正的喜愛讀書而不是裝模作樣。
3.“欣然”“蕭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點?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種,可作“然而”“樣子”“這樣”解。這里的“然”是用作形容詞的詞尾,意思是“……的樣子”。“欣然”是高興的樣子,“蕭然”是冷冷清清的樣子。
4.怎樣理解“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親友請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氣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別人虛情客套。這說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節、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縟節置之腦后,是一位獨立于世的高風亮節之人。
5.“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又怎么能“晏如”?
五柳先生吃穿住沒有一樣不困弊不堪,他卻能處之泰然、安之若素,這與古代圣人先賢的激勵是分不開的。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是如此。
6.請同學們尋找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字,并思考這個字體現出五柳先生怎樣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出現次數最多的是“不”字。
(1)淡泊名利: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忘懷得失,以此自終”;“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2)愛好讀書著文: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3)嗜酒如命,率真放達: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4)安貧樂道: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7.“贊”語與前文有什么聯系?
文后的“贊語”是作者仿照史家筆法加的評論性的文字。贊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傳贊一體,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為鮮明。
8.通過課文中的介紹,我們看到一個怎樣的五柳先生?
(1)“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我們看到一個自別于名門望族、不慕榮利的五柳先生。
(2)“閑靜少言,不慕榮利”。我們看到一個沉默寡言的五柳先生。
(3)“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我們看到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
(4)“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們看到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
(5)“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晏如也”。我們看到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
(6)“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我們看到一個卓爾不群、不隨世俗的五柳先生。
9.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點。
五柳先生對名利看得很淡.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多的追求,安貧樂道,文中反映他這種思想性格特點的句子是“閑靜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畫像。因此這樣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現了陶淵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貧窮的生活,以及“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氣節。
10.本文寫人的方法與特點。
文章雖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點,并圍繞其主要思想性格特點來組織材料,因而寫得栩栩如生,寥寥幾句話,五柳先生的鮮明形象便躍然紙上。
本文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圍繞五柳先生的性格特點,記敘了他“好讀書”“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娛”這三個愛好,這樣的愛好正體現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貴”。文中在表現五柳先生安于貧窮的方面,也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描寫了他的住宿的簡陋,“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描寫了他在吃穿方面的簡陋。文章把記敘與描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形象地刻畫了人物。
11.文中最為詳寫的是他哪方面的特點?
寫五柳先生的喝酒,最為傳神。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即主體部分,敘述了五柳先生的生平行事。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作者對五柳先生的評價。
1.多用于否定句。
本文在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錢鐘書說:“‘不’字為一篇眼目。”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為他的與眾不同擊節嘆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2.語言平淡自然,不事雕琢。
本文語言樸素,不講究辭藻的華美,全篇采用白描的手法,用平常的語言敘述,不刻意雕飾。筆端帶情,字里行間流露出安于貧窮、詩酒自娛、悠然自得的樂趣。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人物:五柳先生
體裁:傳(正文--贊)
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 志趣高雅
志趣: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曠達自任 隱士
寫文章--常著文章自娛 安貧樂道
生活環境:環堵蕭然、晏如也
《五柳先生傳》是一篇文言文自讀課文,在課文翻譯上不要求逐字逐句解釋,只求意譯。在課文內容的理解上主要是對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人物精神境界的體會。
基于以上要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處理。
文言文的讀是很重要的,讀通、讀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讓學生聽讀、自由讀、朗讀、適時點評,在讀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掌握了文章的語言特點是多用句式整齊的否定句,有的同學更已通曉了文意,這樣,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習就輕車熟路了。
本課教學中,學生不僅學會了從課文本身理解人物,也體會到這是一種社會生活狀態,對這種生活方式,同學們看法不一,我讓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當今社會作了比較,讓他們深入理解了陶淵明的選擇是有其社會原因的。從而培養了他們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能力。
23 馬說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
2.理解短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領悟作者的情懷,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過程與方法
1.加強朗讀訓練,培養文言文的語感,疏通詞句,翻譯課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封建社會統治階級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導學生認識當今時代的優越環境,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重點
1.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2.體會本文簡練、含蓄的語言特點。
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
1.朗讀教學法。
2.討論點撥法。
3.拓展延伸法。
課文朗讀磁帶、多媒體課件。
2課時
戰國時,楚國有一個叫汗明的人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薦。他對春申君說:“您聽說過千里馬嗎?有一匹千里馬,年齡已經很大了。有一天,它拉著鹽車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蓋彎曲,尾巴下垂,皮膚潰爛,汗水四濺,因為它實在拉不動了。這時伯樂遇上了它,愛憐地撫摸它,為它哭泣,脫下衣服蓋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馬俯身噴氣,仰頭嘶鳴,聲音直沖云霄。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它看到伯樂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經很久了,難道您就不想舉薦我,讓我像千里馬一樣,為您仰天嘶鳴嗎?”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馬因遇到伯樂而煥發了青春。現在,我們一塊來學習韓愈的《馬說》,它將告訴我們,伯樂對于千里馬是多么的重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現在河南孟州)人,祖籍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唐朝文學家。他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并稱“韓柳”。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他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馬說》《師說》《祭十二郎文》《與孟東野書》《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有名的文章。
題解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十分靈活,但講究文采,具有“煒曄而譎誑”的特點,跟現在的雜文大致相近。本文以“馬”為說的對象,是指借寫馬的遭遇來抒發自己對社會的看法。
1.聽課文錄音朗讀磁帶,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作者抒發的情感。
朗讀時要注意語句的停頓。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重點詞語的理解。
(1)祇:只是。
(2)辱:受到屈辱。
(3)駢:并列,一同。
(4)是:這。
(5)能:才能。
(6)見:通“現”,表現。
(7)且:尚且。
(8)等:相等。
(9)安:怎么能
(10)臨:面對。
2.一詞多義的理解。
(1)故雖有名馬:即使。
雖有千里之能:雖然。
(2)不以千里稱也: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3)食之不能盡其材:通“飼”,喂。
食不飽:吃。
(4)其真無馬邪:難道。
其真不知馬也:指代他們。
食之不能盡其材:指代千里馬。
(5)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執策而臨之:馬鞭。
(6)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夠。
雖有千里之能:才能。
3.通假字的解釋。
(1)食:通“飼”,喂養。
(2)材:通“才”,才能。
(3)見:通“現”,表現。
(4)邪:通“耶”,嗎。
4.難句翻譯。
(1)一食或盡粟一石。
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
(2)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3)駢死于槽櫪之間。
(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
(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想要和平常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
(5)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的不識千里馬啊!
5.學生結合注釋和老師講解的內容,翻譯全文。
6.第1自然段文字說明了什么?
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7.課文中作者寫“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是為了強調什么?
強調了伯樂的重要--伯樂能識馬,如果不被伯樂識別,千里馬就會被埋沒。
8.第2自然段說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進一步說明,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無法施展才華。
9.文中哪些句子可以體現千里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10.第3自然段主要內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無千里馬,而是人不識馬。
11.本段中通過哪些語言來體現飼馬者的淺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本段中哪句話點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馬也”這個結句,點明了中心。
上節課中,我們一起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讓我們看到了千里馬因為沒有伯樂而只能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作者為什么要寫沒有被伯樂發現的千里馬呢?讓我們一起繼續走進課文,深入探究。
1.課文開篇就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你們認為到底是先有千里馬,還是先有伯樂呢,為什么?
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馬而言應該是這樣的。然而對千里馬來說,就應該先有伯樂。因為如果人無法將千里馬與普通的馬區別開來,那千里馬就等于是普通的馬。
2.“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在文中有何作用?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在《馬說》中起論點的作用,下文都是從反面論述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
3.“策之”“食之”“鳴之”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4.當“千里馬”被埋沒時,它的遭遇怎樣呢?請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回答。
“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5.俗話說,不平則鳴。韓愈為何要替一匹馬的不公遭遇鳴不平呢?這豈不是小題大做?你們怎么理解呢?
韓愈是以此諷喻當時的統治者。千里馬在這里也指人才,而伯樂則是賞識人才的人,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統治者。
這里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了自己的懷才不遇,并非小題大做。
6.關于“托物寓意”寫法的理解。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寫法,這種寫法賦所托之物以某種象征意義,含蓄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以千里馬喻賢才,以千里馬不遇伯樂喻賢才難遇明主。這種寫法的顯著特點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體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含蓄,能充分激發人們的想象。
7.本文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韓愈怎樣的感情?
表達作者懷才不遇,有志難酬的憤恨的心情。
8.你知道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態嗎?
仕途坎坷,多次被貶,懷才不遇,生不逢時。
9.細讀全文,體會每段最后一句話所表達的感情。
第1自然段末句“不以千里稱也”,表達出作者對名馬受屈、埋沒的不幸遭遇無限惋惜、慨嘆,語氣極為低沉。
第2自然段最后說“安求其能千里也”,運用了反詰的句式,表達了滿腔的憤激不平。
第3自然段寫道:“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嗚呼”后面用了感嘆號,是對那些一無見識卻又妄自論斷者發出的悲嘆。“其真無馬邪?”是對上述錯誤結論的反詰,有咄咄逼人之勢。“其真不知馬也。”正面提出與對方截然相反的結論,字字鏗鏘,凝聚著對妄言無馬者的抨擊與鄙視,直抒郁結已久的不滿的感情。
10.體會本文嚴謹的論證結構。
在結構方面,本文脈絡清晰,絲絲入扣,全文圍繞“其真不知馬也”這一中心層層推論。
第1自然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可以視為總綱,旨在強調伯樂對于千里馬的決定性作用,懇切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開一筆,指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既從反面說明了基本觀點,又深刻地揭露了現實問題,這是本文的中心議題,繼而水到渠成地敘寫千里馬被屈辱、埋沒的不幸遭遇,作者懷才不遇的苦衷隱含其中。
第2自然段寫千里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華,揭露問題的實質--“伯樂不常有”。“安求其能千里也?”之反詰,吐盡心中的憤懣與不平。
第3自然段盡數統治者的種種愚妄淺薄,令人切齒;進而引發感慨,揭示中心。“其真無馬邪”一問,如箭在弦上,蓄勢待發;“其真不知馬也”一答,如泰山壓頂,直搗黃龍。全文一氣呵成,酣暢淋漓。
11.引導學生體會本文語言簡練、含蓄的特點。
托物寓意的寫法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體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論萬里之勢。
文章語言簡練,三個“也”字舉足輕重。七個“不”字別有蘊味。“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七個“不”字如江河直下,將“食馬者”的平庸淺薄寫得淋漓盡致。
12.作者在本文中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面對韓愈你想說什么?
就一般而論,提出要有伯樂來識別名馬、培養千里馬,即要有知賢識才的人來挑選、薦拔人才,這個觀點是正確的。然而,本文所流露出強烈的個人情緒,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期待像伯樂那樣的賢君來賞識、提拔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統治者身上,這是不可取的。
13.讀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閱讀本文的現實教育意義: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今天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煉自己,使自己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之才。
14.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馬,卻暫時不被重用,你會怎么做呢?
韓愈認為“伯樂”決定了“千里馬”的命運,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絕對。我們要主動地去爭取,像毛遂一樣的自薦,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論點,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揭示千里馬“才美不外見”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點明中心,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
本文屬于“說”這種體裁,與現在的雜文相似。本文總體上可歸納為以下幾個特點:
1.托物寓意,結構精巧。
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寫法,借助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作“食馬者”,將人才比作“千里馬”,集中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治者摧殘和埋沒人才的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2.條理清晰,中心突出。
全文圍繞著“不知馬”這一中心逐層展開論述。開始指出唯伯樂知馬,而“伯樂不常有”,所以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間從“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說到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揭示了問題的實質;然后痛斥食馬者的淺薄愚妄,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了中心。
馬 說
韓 愈
伯樂不常有 不以千里稱也(無限痛惜)
食馬者無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憤怒譴責)
天下無馬 其真不知馬也(深刻嘲諷)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都說明了誦讀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古詩文教學,必須首先讓學生在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礎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反復地朗讀,再理解,再朗讀,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內心情感去體味作者與作品中的深意,最終實現對作品深刻的感悟。
24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詞語,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
2.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
過程與方法
1.理解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
2.體會本文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并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克服困難、勤心求學的精神和意志,樹立正確的苦樂觀,珍惜現有的優越條件,努力學習,早日成才。
重點
1.翻譯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本文作者執著的求學之志和殷殷勸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寫作方法和對比的表現手法,學習形象說理的技巧。
難點
引導學生運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學態度。
誦讀法、討論點撥法、復述法、品讀法、延伸拓展法。
課文錄音朗讀磁帶、多媒體課件。
2課時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孟子也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都說明了苦難并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于化苦難為動力,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謚號文憲,浙江浦江(現在浙江義烏)人。明初文學家。他在文治方面對明朝的建立和鞏固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被四方學者稱為“太史公”。他的文學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擅長傳記的寫作,他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著有《宋學士全集》。
1.題解
東陽,現在浙江省東陽市,明朝屬于金華府。馬生,即馬君則,當時是國子監太學生;“生”是長輩對晚輩讀書人的稱呼,作者當時已經69歲。“序”是一種文體,有書序和贈序之別。本文是一篇贈序。贈序是臨別贈言性質的文字,內容多是勉勵、推重、贊許之辭。這篇序的作者,有名望有地位,但并不板起面孔說教,而是如話家常,質樸親切,令人容易接受。
2.背景資料
洪武十一年(1378年),即宋濂告老還鄉的第二年,他應詔入朝晉見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學讀書的同鄉晚輩馬君則前來拜訪。宋濂了解到馬生是個“善學者”,便寫下這篇序文,勉勵他珍惜在太學的學習機會,刻苦學習。
1.聽課文朗讀磁帶,初步感知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字音和停頓。
3.指名學生朗讀,其余同學聽完后指正、評價,教師作適當補充。
4.學生集體朗讀全文。
1.重要詞語的解釋。
(1)即:就。
(2)嗜:喜歡,愛好。
(3)致:取得,這里是“買到”的意思。
(4)每:常常。
(5)怠:懈怠,放松。
(6)走:跑,引申為“趕快”。
(7)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8)既:已經。
(9)加冠:古代男子到了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進入成年。
(10)碩師:才學淵博而有名望的老師。碩,大。
(11)趨:快步走,奔赴。
(12)填:充塞,擠滿。
(13)降:和緩。
(14)辭色:言辭語氣和表情態度。
(15)援:引,提出。
(16)質:詢問,請教。
(17)請:請教。
(18)或:有時。
(19)叱咄:大聲斥責。
(20)至:周到。
2.一詞多義。(1)和:緩解、暖和(久而乃和),謙和(言和而色夷)
(2)冠:天下第一(太尉以才略冠天下),男子20歲成年(既加冠)
(3)請:請讓我(戰則請從),請教(俯身傾耳以請)
(4)再:第二次(再而衰),兩次(日再食)
(5)患:擔憂(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憂患(無凍餒之患)
3.古今異義。
(1)湯:古義:熱水(媵人持湯沃灌) 今義:菜湯
(2)走:古義:跑(走送之) 今義:行走
(3)趨:古義:快步走(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今義:趨勢
(4)或:古義:有時(或遇其叱咄) 今義:或者
(5)卒:古義:最終(卒獲有所聞) 今義:士兵
(6)假:古義:借(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今義:假期
4.詞類活用。
腰:名詞作動詞,腰掛(腰白玉之環)
5.通假字。
(1)支:通“肢”,肢體(四支僵勁不能動)
(2)被:通“披”,穿著(同舍生皆被綺繡)
(3)食:通“飼”,給飯吃(日再食)
6.虛詞辨析。
(1)以:介詞,用(以衾擁覆)
介詞,把(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介詞,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連詞,來(無從致書以觀)
(2)之:代詞,他(錄畢,走送之)
助詞,的(無鮮肥滋味之享)
助詞,賓語提前的標志(弗之怠)
7.重要句子的翻譯。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家庭貧窮,沒有辦法找到書來讀,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借來就親手抄寫,計算著日子按時歸還。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有時遇到先達訓斥,(自己的)臉色(就)更加恭敬,禮節(就)更加周到,不敢(隨便地)回一句話,等到先達高興了,就又去請教。
(3)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冒著嚴冬凜冽的寒風,踏著幾尺深的積雪,腳上皮膚凍裂了我也不知道。
(4)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
與我同住旅舍的同學們都穿著華麗的衣服,頭戴紅纓寶石裝飾的帽子,腰上佩有白玉環,左邊帶著佩刀,右邊掛著香袋子,渾身光閃閃的,就像神仙一樣。
(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因為(我的)心中有足以快樂的(讀書)事,(我)不去理會嘴里吃的和身上穿的不如別人。
8.學生結合注釋和教師講解的內容,翻譯全文。
我們花了一節課的時間梳理了文章的內容,把握了文章的大意。下面我們一起繼續走進課文,看看宋濂先生在文章中敘述自己的求學經歷是要告訴同鄉什么。
1.文章是如何寫出自己學習時的困難條件的?請引用原文的關鍵詞語或者句子回答。
主要體現在借書抄錄,老師嚴厲,衣食粗劣,生活簡樸,跋涉艱難等方面。主要語句有:
(1)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2)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
(3)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4)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5)未嘗稍降辭色。
2.作者寫學習時極為艱苦的條件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認為,勤奮和艱苦是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這正是學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3.文章從哪些地方表現出其他學生的優越條件的?寫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但他們所學都不如作者,由此可見作者在困苦中能夠業有所精、德有所成,而處于優越條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說明其用心不專。
4.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求學經歷的?
作者寫自己年輕時學習條件的艱苦,其中主要寫了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
開篇即點出學習上難以解決的矛盾:“家貧”和“嗜學”,由此引出了求學的艱難:常借書于人,手自筆錄,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觀群書。苦無名師指導,趨百里外,從師叩問。經過作者的主觀努力,頑強拼搏,在付出了無數辛勤的勞動,經歷了無數辛酸后,終于克服了學習上“無書”和“無師”的困難,獲取了知識,成為飽學之士。作者特別渲染了從師求學的艱難:窮冬時節,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膚皸裂而不知”、“四支僵勁不能動”。生活上艱苦異常,粗茶淡飯一日也只有兩頓,穿的是破衣舊袍。但這些都未動搖作者求學的意志。
在艱苦的學習生活中,作者怡然自樂,對同舍生的豪華生活毫不艷羨。精神上的富足,戰勝了物質上的貧困。作者最后以“勤且艱”概括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5.揣摩語言,賞析本文的語言美。
(1)“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形象地寫出了抄書的艱難。
(2)“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借寫先達嚴肅認真、不茍言笑,反襯自己虛心求學、百折不回。
(3)“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這幾句形象地寫出了環境的惡劣、自己受凍的苦狀,反襯出作者求學的決心之大、意志之堅。
6.教師請語文課代表主持討論會,就“作者求學的經歷給我們什么樣的啟迪”或“文章給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為話題展開討論交流。
生1:逆境成才,這是個亙古常新的命題。困境可以磨煉人的意志,而堅強的意志是成功以至成才的關鍵。
生2:要想自學成才,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宋濂從小就“嗜學”,成人以后,“益慕圣賢之道”,他學習能夠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標是極其重要的,這是成功的動力。
生3:“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要有正確的苦樂觀,要善于苦中作樂,苦中求樂,化苦為樂,宋濂“以中有足樂者”,故可“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我們要樂中學,學中樂,學習效率才會提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自己求學之難和用心之專。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講成年后從師求教之難,這里有跋涉之難、食宿之難;雖難而心中快樂。
1.運用對比,突出中心。
本文突出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作者把自己艱苦的求學經歷與同舍生優越的學習條件進行對比,得出學習的進步、道德上的成長取決于自己主觀的努力這個結論。在敘述艱苦求學的生活時,用主觀上的勤奮和客觀上的艱苦作對比。從師時,師嚴和自己禮恭形成對比;求學時,生活的艱難和求學意志的堅定形成對比。總之,作者以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2.記敘為主,兼用描寫、議論。
作者在記敘的同時,又適當加以渲染和描繪,使文章增添了文采,顯得更加具體生動。比如,寫求師的情景,“門人弟子填其室”;寫自己求救時“先達”的表現,“未嘗稍降辭色”“遇其叱咄”“俟其欣悅”;寫自己求救時的謙卑、恭謹,“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寫同舍生的裝扮,“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
作者在記敘、描寫的同時,還穿插了議論,突出文章的中心。如:“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 濂
得書難--借書、抄書
嗜學 從師難--百里叩首
求學難--負籍遠游
學習這篇課文時,首先讓學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宋濂辭官的第二年,應詔入朝晉見朱元璋,正在太學讀書的同鄉晚輩馬生前來拜訪,了解到馬生是個“善學者”,便寫下這篇序文。其目的是勉勵他珍惜在太學的學習機會。再者,讓學生了解作者宋濂,他是元末明初文學家。讓學生通過熟悉課文內容,理解作者年輕時求學的經歷,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
25 詩詞曲五首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五首詩的作者生平及相關的背景知識。
2.了解五首詩的思想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充分體會作品的節奏、韻律,感受其聲韻美。
2.體會五首詩的藝術特色及語言風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這五首詩,或撫今追昔、慷慨悲憤,或感時傷懷,或思親憂國。文筆優美,文思獨特。學習它們,可以激發靈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積累。
重點
領會詩意,體味詩情,并積累名句。
難點
深刻體味作品所蘊含的情思,理解詩人的胸襟抱負。
1.誦讀法。
2.情景教學法。
3.討論點撥法。
課文配樂朗讀磁帶、《明月幾時有》歌曲、《春江花月夜》配樂古箏、多媒體課件。
2課時
同學們,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古代文學的精品,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也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五首詩詞曲都是名家杰作,千百年來膾炙人口。通過學習和吟誦,我們能得到美的熏陶,并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現在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進詩詞曲中,感受其優美的意境,品味其藝術魅力吧!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世稱劉賓客、劉尚書。與白居易齊名,并稱為“劉白”;與柳宗元并稱為“劉柳”。其詩精練含蓄,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竹枝詞》《楊柳枝詞》《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現在陜西西安)人,唐代文學家。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多指陳時政之作。杜牧與李商隱齊名,有“小李杜”之稱。其詩立意高遠、清俊流利、簡潔明快、感慨深沉,七言絕句尤為突出,在晚唐成就頗高。有《樊川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廬陵(今屬江西)人,寶祐四年(1256)進士,南宋末大臣,抗元名將。以忠烈名傳后世,被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其高尚氣節為后世所稱許,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編《指南錄》,作《正氣歌》。有《文山先生全集》。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學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同列“唐宋八大家”,合稱“三蘇”。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許多詞作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晚唐五代詞的婉約,開豪放派之先河,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有《蘇軾詩集》《蘇軾文集》。
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元代散曲作家。其作品多描寫棄官后隱逸田園的生活,對官場黑暗時時流露出不滿。作品題材廣泛,風格清逸而豪放。著有散曲集《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詩文集《歸田類稿》。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召還京城。途經揚州,與白居易相遇。在一次宴會上,白居易作《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一詩相贈,對劉禹錫二十余年流放的生涯深表同情。劉禹錫即興寫了這首詩回贈,詩中表現了奮發向上的昂揚情緒和不甘沉淪的樂觀精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千古名句。
2.《赤壁》
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以“赤壁”為題,既交代了發現戟的地點,也點明了詩作所要評析的歷史事件及地點。
3.《過零丁洋》
本詩是文天祥《指南錄》中的一篇。約作于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文天祥被元軍俘獲的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之時。元軍元帥張弘范一再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堅持抵抗的張世杰,他出示此詩以明志。學習本詩重在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
4.《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是蘇軾任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時所作,這首詞是古代詠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前人曾有論:“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它是千百年來人們傳誦的名作。該詞寫于宋神宗宗寧九年(公元1076年),此時,蘇軾離京“游宦”已有五年,政治上的失意,又與胞弟七年未能團聚。丙辰(北宋神紊熙寧九年即1076年)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作了這首詞。
5.《山坡羊潼關懷古》
“山坡羊”,散曲的曲調名。“潼關”,關名,在陜西省潼關縣,形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這首小令是張養浩調任陜西行臺中丞,賑濟關中旱災,赴任途中寫的。作者通過懷古,表現了對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對歷代統治者窮兵黷武的憤慨。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力求使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重音。
教師指導朗讀:
①讀準字音。這是朗誦的前提,本詩中注意“柯(kē)”的讀音。
②把握節奏。節奏劃分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按音節劃分,一種按意義劃分。按音節劃分,七言詩一般分四個音節,如“巴山/楚水/凄涼/地”“懷舊/空吟/聞/笛賦”。按意義劃分,則要先弄懂句子的意思,如“二十三年/棄置/身”。
③讀出重音。所有的韻腳都應重讀,關鍵詞語要重讀,以體現詩歌語言的音韻美。如“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學生練讀。
(4)全班齊讀。
2.《赤壁》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初步感知詩歌。
(2)學生自由朗讀詩歌。
(3)結合注釋,把握詩歌的內容。
3.《過零丁洋》
(1)學生推選一位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范讀這首詩。
(2)教師提示:注意把握重音。如“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應重讀加點字。
(3)注意讀出情感。全詩交織著憂國之痛和愿為國捐軀的滿懷豪情,語調慷慨激昂。
(4)學生自讀詩歌,借助注釋,整體感知詩意。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首聯交代了什么?“凄涼地”和“棄置身”表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交代:貶地之荒僻,貶時之漫長。心情:痛苦而又孤寂。
(2)頷聯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描寫了怎樣的現狀?體會作者此時此刻的心情。
特點:用典。現狀:寫回鄉所見,人事俱非,今昔對比,恍如隔世。心情:面對此景詩人百感交集,不勝感慨。
(3)頸聯寫的是什么意思?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境界?
原意是表達對現實的憤慨:“沉舟”與“病樹”自比遭貶;“千帆過”與“萬木春”則比喻被貶后,新貴們仕途得意。但這兩句詩在客觀上包含著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充滿了哲理,或可理解為詩人的心胸豁達。
(4)結合標題,談談尾聯的用意。
回應題目,答謝友人并與之共勉,表現詩人雖遇挫折而意志不衰,表現了積極樂觀的思想境界。
2.《赤壁》
(1)為什么從很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
這“折戟”與古代戰爭有聯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對歷史的詠嘆。
這兩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為詩的引導,它本身也蘊含著強烈的意念活動。沙里沉埋著鐵戟,點出此地曾有過戰爭。折戟沉沙而仍未銷蝕,又發歲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在歷史上留下過蹤跡的人物、事件,常會被無情的時光銷蝕掉,也易從人們的記憶中消逝,但又會因偶然機會被人記起。正由于發現了鐵戟,使詩人無法平靜,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認一番,發現原來是“前朝”--三國赤壁之戰時的遺物。從而為下文做鋪墊。
(2)詩人是怎樣評價赤壁之戰的?
不以成敗論英雄,詩人認為赤壁之戰的勝利,不過是碰巧遇到了東風,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沒有那場東風,東吳很有可能會滅亡。
(3)“二喬”在詩歌中指代什么?這樣寫有什么意義?
“二喬”指代東吳的命運。詩人假設東吳敗亡,不寫山河破碎,生靈涂炭,而寫二喬入魏供人驅使,不僅以小見大地說明戰爭之利害,而且極其耐人尋味。雖是史論,卻賦予具體形象,可見詩人創作手段之高明。
(4)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兩句,這兩句議論感慨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兩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為,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5)前后各兩句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內在聯系?
前兩句是敘事,后兩句是議論。由敘事引發議論。
3.《過零丁洋》
(1)這首七律詩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哪兩件大事?
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兩件大事: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步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起兵勤王抗元已度過四年。
(2)頷聯的上下句有何聯系?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山河破碎風飄絮”寫國家山河分裂,局勢危急;“身世浮沉雨打萍”寫個人命運如風吹雨打的浮萍,無所依托。這兩句連用,暗示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運用了比喻的手法。
(3)頸聯的“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談談有哪兩層含義?
“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一指地名,二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惶恐灘頭說惶恐”,追記過去,表示自己當時對艱難時局的憂懼不安;“零丁洋里嘆零丁”慨嘆眼前,說自己不幸戰敗,只身被俘,飄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4)尾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前三聯抒寫了國破家亡之痛,把悲憤艱危的氣氛渲染到了極致,尾聯筆鋒一轉,情緒由悲憤轉為激昂,由壓抑轉為高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舍生取義,一片丹心將垂于史冊,映照千古。這兩句詩激昂慷慨,表明了詩人為國獻身的自豪與無畏,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5)請談談中國歷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學生能談多少談多少,不宜作硬性要求。
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
(6)學生齊讀詩歌,體會詩人的憂國之痛和愿死國難的豪情。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赤壁》和《過零丁洋》三首詩,其中抒發的有詩人樂觀的思想境界,也有詩人豪爽的胸襟、逼人的英氣,還有詩人的憂國之痛和為國獻身的高尚情操。這節課,我們學習本課其他的兩部作品,看看在這兩部作品中作者向我們傳遞了怎樣的情感。
1.《水調歌頭》
(1)教師播放《明月幾時有》歌曲,多媒體配以優美的畫面。
(2)教師配樂朗誦全詞(選配古箏曲目《春江花月夜》),學生聽讀,初步感知詩意。
(3)教師展示朗讀技巧,并示范朗讀,學生跟讀,注意語速、重音。
(4)學生單人配樂朗讀,學生評點,教師點撥。
(5)男生配樂讀上闋,女生配樂讀下闋。
2.《山坡羊潼關懷古》
(1)播放課文配樂磁帶,學生初步感知內容。
(2)自由朗讀散曲,整體感知詩意,體會詩人的懷古之情。
(3)學生自讀散曲,結合注釋,理解詩意。
1.《水調歌頭》
討論學習詞的上片。
(1)開篇疑問的作用何在?
寫出一位政治上失意、處境寂寞的哲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
(2)怎么理解“歸”“瓊樓玉宇”“不勝寒”這些詞語?
明寫對月宮景況的想象,暗抒對朝廷內政治斗爭氛圍的感受。
(3)怎么理解“何似在人間”中的“人間”?
指密州,是雙關,既與上天呼應,又與朝廷相對。
(4)小結:上片寫望月問天,抒發人生感慨。
討論學習詞的下片。
(5)怎么理解“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寫月光的轉移,襯出人間離別之苦,寄寓了懷念子由的手足深情。
(6)怎么理解“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表達了作者開闊的胸懷。
(7)最后一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態度?
表現了詩人要與親人共賞人間美景的祝愿,并表現出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8)理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間有離別的痛苦、團聚的歡欣,月亮也會陰藏晴出,這些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兩全。但愿我們歲歲平安,遠隔千里,共對這明月互相祝福。
(9)小結:對月懷人,抒寫離合之情。
2.《山坡羊潼關懷古》
(1)給這首曲劃分層次,概括大意。
第一層(前三句),寫潼關的雄偉氣勢。第二層(中間四句),寫作者途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感。第三層(后兩句),總寫作者的感慨。
(2)學生討論散曲的朗讀基調,三個部分的語調、語速變化。
全詩表達了詩人的沉痛、憤慨之情,感情強烈、率直。寫景部分從大處著筆,意境開闊,要讀出雄渾氣魄;抒情部分要表達“躊躇”“傷心”情緒,語調沉郁,語速稍緩;議論部分是詩人懷古傷今,情感噴發,應讀出悲憤難當的語氣。
(3)“如聚”“如怒”描寫了怎樣的形象?
“如聚”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如怒”形容黃河之水洶涌澎湃。
(4)“望西都,意躊躇”描寫了怎樣的情景?
寫作者遠望長安。曾幾何時,長安是那樣的輝煌,如今卻一片荒涼,頓生悲涼傷感之情。
(5)應怎樣理解“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這是國家由盛到衰的真實寫照。
(6)為什么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代王朝興起,必大興土木,建筑宮殿,勞民傷財,所以百姓--苦;一代王朝滅亡,首當其沖、深受其害的還是百姓--苦。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首聯:回首坎坷經歷,抒發心頭憤懣。
頷聯:追憶舊時好友,感嘆眼前境遇。
頸聯:對比兩類人物,展露詩人性格。
尾聯:謝友贈詩酌酒,催人振作精神。
首聯緊承白詩末聯,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頷聯運用了兩個典故抒發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頸聯蘊含哲理,包含著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尾聯是點睛之筆,表現了詩人意志不衰、堅韌不拔的氣概。
2.《赤壁》
前兩句寫興感之由,后兩句發議論感慨。
3.《過零丁洋》
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兩件大事。
頷聯:寫國家山河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
頸聯: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懷念國家的心情;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
尾聯: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
首聯回顧自己一生的主要經歷。頷聯抒寫國破家亡的悲哀。頸聯具體概括自己的抗元經歷,表現憂憤之情。尾聯表明了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4.《水調歌頭》
上片:向自然、向宇宙提出種種疑問,以反映出對理想的追求、對真理的探索。
下片:轉入對人間世界的描寫,但仍緊緊扣住“月”字,表達了詞人美好的愿望。
上片主要抒發自己對政治的感慨,敘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發對兄弟的懷念之情。
5.《山坡羊潼關懷古》全曲可分三層。
第一層(前三句):寫潼關的雄偉氣勢。
第二層(中間四句):寫作者途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想。
第三層(后兩句):寫作者的感慨。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1)結構巧妙,時間由過去到現在和未來,情調由低沉到高昂,發展極其自然。(2)詩中借用景物描寫,創造出鮮明的藝術形象,表達人生哲理,做到景、情、理融為一體,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2.《赤壁》(1)以小見大,深刻警策。通過“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富有形象性的詩句,想象了如果“東風不與周郎便”,曹操勝利后的驕恣和東吳失敗后的屈辱。“二喬”的命運在這里形象地代表了東吳的命運。(2)借物興感。前兩句寫興感之由,后兩句發議論感慨。以假設之辭,從側面落筆,出奇立異,耐人尋味。(3)立意新奇。本詩蘊含的深刻哲理是:偶然的機遇對歷史變遷的重大影響。
3.《過零丁洋》(1)筆走龍蛇,縱橫馳騁。詩只八句,但卻概括了作者一生的重大事件。(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熔敘事和抒情言志為一爐。(3)直抒胸臆,毫無矯飾;慷慨悲涼,感人至深。
4.《水調歌頭》(1)步步設疑:問天、問月、問人生。(2)把“天”和“月”人格化,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麗的境界。(3)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5.《山坡羊潼關懷古》(1)以動寫靜,賦予物以波濤洶涌的氣勢。(2)情景交融,情由景生。小令結構嚴謹,層次清晰,形象鮮明,氣勢雄渾,立意深遠。讀罷小令仿佛使人看到詩人遙望長安,憑古吊今,關心人民疾苦的形象。不管是從思想性,還是從藝術性來看,都是元代散曲中的精品。
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酬贈詩)
劉禹錫
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歸來感慨--用典--悲痛 事、情、景、理
感嘆身世--寫景--憤激 水乳交融
席間贈言--抒懷--昂揚
《赤壁》(詠史詩)
杜牧
前兩句--興感之由 非凡的史識
后兩句--借題發揮 豪爽的胸襟
《過零丁洋》(述懷詩)
文天祥
首聯--回顧一生丹心垂史
頸聯--深摯沉痛追憶過去
頷聯--國破家亡 悲憤憂懼 映照千古 感嘆眼前
尾聯--以死明志--激情慷慨
《水調歌頭》
蘇軾
把酒問天 不知何年
上闋 由月感發--求美好生活 情景交融
欲歸又恐 起舞弄影
月照無眠 不應有恨
下闋 感月悵別-表思念情懷 情趣盎然
人有離合 千里嬋娟
《山坡羊潼關懷古》(詠史詩)
張養浩
憑吊潼關古跡--峰巒、波濤、宮闕成土
抒發深沉感慨--興、亡,百姓苦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名家輩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華文明中蔚為大觀。今天教學的《詩詞曲五首》,都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學生通過學習和吟誦,領會了詩歌的優美意境,接受了文化熏陶,提高了文化品位。
教學時,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品讀、鑒賞這五首詩詞曲。品讀時,要求讀出作品的節奏韻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讀出詩人所表達的內在感情。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無限辛酸、憤懣不平以及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氣;《過零丁洋》中的憂國之痛和舍生取義的滿懷豪情;《水調歌頭》中的纏綿悱惻與樂觀豁達;《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對國計民生的憂慮等感情因素,都應準確把握。
雷真民
[與朱元思書、五柳先生傳、馬說、送東陽馬生序、詩詞曲五首(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2.《古代詩歌五首》教案
3.與朱元思書教案
4.雜文馬說優秀教案
6.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7.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單元檢測試題
8.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同步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