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二中 孔若秋
《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對寫作的要求是:“能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推敲、錘煉語言,做到規范、簡明、連貫、得體!彼,提供學生進行“語言積累”作范本的課文當然也必須“做到規范、簡明、連貫、得體”。但我們的課文實在令人遺憾。
本人沒有學過法語,雨果的《巴爾扎克葬詞》原文即使放在案頭,也沒有欣賞的能力。但從它能被編入《中外演說名篇選》(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來看,想必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符合《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對課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題材、體裁、風格應豐富多樣,體現教學目的,難易適度,適合教學”的要求。但可惜翻譯的人由于中文表達能力有限,譯文中存在著修飾不當、搭配不當、語序不當、重復累贅、關聯詞使用不當等語病泛濫的現象。課文注釋說:“編入課本時,編者參考其他譯本,對譯文作了一些改動。”那么,你們改動后的課文,又是怎么樣的呢?如果按照高考大綱中所列的病句類型來審察,課文《巴爾扎克葬詞》仍然是一篇病句和表意不明的句子俯拾即是的文章,F隨手摘幾句,點一點。供你們參考。不當之處,望批評指正。
1.巴爾扎克這個名字將長留于我們這一時代,也將流傳于后世的光輝業績之中。
[ “名字……長留于這一時代,”“將流傳于……光輝的業績中”,合乎事理嗎?“時代”是短暫的,什么東西能“長留”于它呢?“名字”又怎能“流傳于后世的光輝業績之中”呢?我看,原意是:巴爾扎克的名字和他的光輝業績已經流傳于我們這一時代,也將長留于后世。]
2, 巴爾扎克先生屬于19世紀拿破侖之后的強有力的作家之列,
[“強有力”修飾“作家”,搭配不當。使人不明白要說什么意思。前面已經有“屬于”,后面再用“之列”,重復。]
3.他才華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說得盡的。
[前后兩個分句是并列關系而不是轉折關系,不應該用轉折連詞“但”來關聯!爸辽浦撩馈笔钦f人的人格品行,與上面的“才華卓著”怎么連貫?與下文的“成就”怎么銜接?而且,從全文看,文中并沒有介紹巴爾扎克的人格品行與成就之間的聯系,所以,我認為,“至善至美”還是移到“才華卓著”的前面更妥當。]
4,他的所有作品僅僅形成了一部書,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書,我們在這里看見我們的整個現代文明的走向,帶著我們說不清楚的、同現實打成一片的驚惶與恐怖。
[“他的所有作品形成 一部書”這種說法顯然不妥帖。用“光亮的”來修飾“書”,令人費解。應該是“他的所有作品是一部鮮活而深刻的歷史書”]
5, 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風格,超過塔西陀,上溯到蘇埃通,越過博馬舍,直達拉伯雷;
[說“這里”(指巴爾扎克的書)“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風格”是真實的嗎 ?況且,“形式”、“風格”只有不同,又哪里會“超過”“越過”其他人呢?不符合事理。兩個“一切的”都應改為“各種”。]
6, 這里有大量的真實、親切、家常、瑣碎、粗鄙。
[ “家!笔敲~, “真實、親切、瑣碎、粗鄙”是形容詞,它們怎能并列?而且把“家常”夾在中間。這句的原意應該是“這里有大量真實的親切或粗鄙的家庭瑣事!盷
7, 但是有時通過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現實,讓人馬上看到最陰沉和最悲壯的理想。
[ 劃一下句子的主干:通過 現實,讓人 看到 理想。我們就可以看出“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竟然作了“現實”的定語。那么,“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現實”是怎樣的現實?為什么“理想”用“最陰沉”做定語?兩者間的感情色彩為什么不統一?我認為原意是“有時通過形形色色的現實赤裸裸地揭露人們真面目,讓他們看清自己黑暗而悲慘的將來。”]
8, 這部龐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覺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強大行列。
[“強大”形容“行列”,修飾不當。]
9, 他發掘內心,解剖激情。
[“解剖激情”,“激情”怎能解剖?令人費解。]
他探索人、靈魂、心、臟腑、頭腦和各個人的深淵,
[“探索……臟腑”什么意思?“靈魂、心、頭腦”三者意義重復,“各個人的深淵”又怎么探索?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他探索人的心靈”。]
10, 巴爾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賦和強壯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們時代的聰明才智,身經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類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帶微笑,泰然自若,進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
[“自由”大約是“自己”之誤,“本性”怎能用“強壯 ”來形容?“聰明才智”為什么用“我們時代”來限制?“我們時代”還是改為“獨特”更好!案闯隽耸裁词侨祟惖哪┤铡保案笨梢詣h去!坝稳杏杏唷迸c前面沒有轉折關系,可刪去“ 但仍然”,把它移到“泰然自若”后面更好。]
11, 崇高而又扎實的作品,金剛巖層堆積起來的雄偉的紀念碑!
[“崇高”的“作品”是怎樣的作品?誰也說不清楚!敖饎値r層”又怎么可以造成“紀念碑”?“紀念碑”又怎么竟是“堆積起來”的?動賓搭配妥當嗎?
12,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飽滿的,作品比歲月還多。
[“一生是飽滿的”主謂搭配不當。“一生是充實的”就行。]
13,不管我們怎樣悲痛,就忍受一下這樣的重大打擊吧。打擊再傷心,再嚴重,也先接受下來再說吧。
[“不管……就”關聯詞搭配不當!按驌簟庇谩皣乐亍毙稳葸是用“沉重”好。]
14, 現在, 我也永不厭煩地還要再說
[“永不厭煩”應該是成語“不厭其煩”。]
15,這樣的墳墓,就是不朽的明證!
[“這樣的墳墓”因為上文沒有寫到過,誰也不可能明白,“這樣的”應該是“這個”。]
16,面對某些鼎鼎大名的與世長辭的人物,人們更清晰地感到這個睿智的人的神圣 使命,
[“某些”應該是“這個”。后面的“這個”應刪去。]
17, 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靈魂!
[因為這一句與上一句沒有遞進關系!岸摇边是刪去,改為“我”更好。]
18, 從今以后,他將和祖國的星星一起,熠熠閃耀于我們上空的云層之上。
[“祖國的”這個定語詞序不當,應該移到“我們”后面,“云層之上”與“上空”重復,可以刪去一個。]
20,偉人們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來負起安放雕像的責任。
[這里“偉人”就是指巴爾扎克,所以可刪去“們”。]
21,上天在讓人民面對崇高的奧秘,并對死亡加以思考的時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為這是最高的教訓。
[“奧秘”為什么用“崇高”來修飾?“教訓”為什么用“最高”來修飾?令人費解。我認為,定語欠妥當。]
22, 巴爾扎克筆直地奔向目標,抓住了現代社會進行肉搏。他從各方面揪過來一些東西,有虛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
[“一些東西”的謂語為什么要用“揪”?這些“東西”是指什么?指“虛像、希望、呼喊、假面具”,這些詞是憑怎樣的邏輯關系并列的?是指巴爾扎克作品中的怎樣的事實而言的?實在不可理解。]
23, 從今以后,眾目仰望的將不是統治者,而是思想家。
[難道從今以后,眾目仰望的統治者就沒有了?雨果講話大約不會如此絕對化,我想他的原意應該是“從今以后,眾目仰望的將不再僅僅是統治者,而且還有思想家!
24, 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國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一位”不如改為“這位”更好。]
編者先生:課文中這樣的句子讓學生理解,實在是太為難他們了,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語言積累,更不利于他們在考試中做好辨析或修改病句的試題。你們是否可以想辦法把文章修改得更符合中國語法習慣,更富有中國語言特色呢?
dwangjing08092002@yahoo.com.cn2003.12.
作者郵箱: wangjing08092002@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