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3-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重點)

2、理解對比和過渡的作用,學習寫景狀物的方法。(重點、難點)

3、理解課文主題思想: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難點)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以成就自己健全的人格。(重點)

【教學輔助】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內容及過程】

課時1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講述自己童年的趣事,與同學分享快樂。

2、簡介作者和作品。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一生是戰斗的一生,也是勤奮工作的一生。從1907~1936年他所寫的小說、雜文、散文、詩歌以及翻譯、日記、書信等共800多萬字,是我國現代文學中一筆巨大的寶貴的財富,也是極其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著作有雜文《二心集》、小說《彷徨》、《吶喊》、散文《朝花夕拾》、詩歌《野草》等。1918年發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我們曾學過他寫的散文《風箏》。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冻ㄏκ啊--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本篇文章時魯迅已經40多歲了。這部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憶起少年時代的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于1926年9月18日,當時魯迅先生正在廈門大學任教。這篇文章最早發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題下面寫了一個副標題為《舊事重提之六》。后來魯迅先生把它和《舊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編入《朝花夕拾》這個散文集子中。

文中壽鏡吾老先生自二十歲考取秀才后,不再參加考試,遠離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業坐館教書達六十年之久。他諳熟四書五經,博學正直,具有反清愛國思想。在封建社會中他還是比較開明的,為人方正、質樸,對學生和藹,對童年的魯迅十分關心。他是魯迅的啟蒙老師,魯迅對他一直很恭敬。魯迅成年后,師生之間常有書信往來,魯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先生是一位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一)掃除文字障礙。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提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引導學生注字音,解釋課本未注釋的詞。 

纏絡(chán):相互纏繞在一起            豁(huò):此處狀聲       繡(xiù)像 

覓食(mì):找食                       淵博(yuān):學識深廣    厥(jué)士

確鑿(záo)    菜畦(qí  )   桑椹(shèn  )    油蛉(líng)      拗(ǎo)  

攢(cuán)     斑蝥(máo)   珊瑚(shān hú )   蟋蟀(xī shuài)  系(jì)   

斂(liǎn  )   腦髓(suǐ)   人跡罕(hǎn)至    竹篩(Shāi)      竇(dòu)      

秕(bǐ)谷    傳授(shòu)  人聲鼎沸(dǐng)  倜儻(tì tǎng)  盔(kuī)甲

書塾(shǔ  )  宿儒(rú )   蟬蛻(tuì  )     錫箔(xī bó)    金叵羅(pǒ)  

(二)學生聽讀全文。 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根據標題分析,文章以什么為寫作順序?內容可分哪兩部分?(空間順序:百草園→三味書屋)

2、文章哪幾節文字寫百草園?哪幾節文字寫三味書屋?(課文第1至第8段寫的是作者兒時在百草園中的生活;第10至第22段寫的是作者兒時在三味書屋中的生活。)

3、作者最喜歡哪一個地方?為什么?(百草園→樂)

4、作者寫了哪三個難以忘懷的內容?{百草園的美景(美好)、美女蛇的故事(神奇)、

雪地捕鳥(有趣)}

小結:我的樂園: 

春(不必說):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   

夏(也不必說): 鳴蟬、黃蜂、叫天子;    

秋:油蛉、何首烏、蟋蟀、木蓮、蜈蚣、覆盆子、斑蝥;      

冬:捕鳥。

5、第二段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有擬人: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寫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6、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具體描寫了百草園的景物?

比喻、擬人、排比;

顏色:碧綠、紫紅                   (視覺)

形狀:光滑、高大、肥胖……         (視覺、觸覺、視覺、觸覺)

聲音:長吟、彈琴……               (聽覺)

味道:又酸又甜                     (味覺)

7、“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不必說”撇開一些東西,是為了突出“單是”的內容。既然“單是”這一點已經趣味無窮了,那么園中的樂趣比比皆是了。這樣寫,突出了百草園的無窮樂趣。 寫了四件趣事:① 翻磚找蜈蚣;② 按斑蝥; ③ 拔何首烏;④ 摘覆盆子。

重點:第2自然段的寫景是全文精彩之筆,不僅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而且層次井然,條理分明。齊讀并思考下列問題:

①菜畦的“碧綠”,桑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____,“肥胖”“高大”“臃腫”“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是寫____,這兩者都從___覺上寫;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是從______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______,所以說它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③這里又包括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景物,桑葚、菜花是________的,蟬鳴在________,蟋蟀到______才叫;這與下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為完整的四季圖,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巧。

③本段層次井然。比如先用兩句“不必說……”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局部的“泥墻根一帶”,這是一種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理清寫景順序。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  (由低到高寫靜物)

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由高到低寫動物)

整體部分從“菜畦、皂莢樹、桑葚”到“鳴蟬、黃蜂、叫天子”     (從植物寫到動物)

局部部分從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到“何首烏、木蓮、覆盆子” (從動物寫到植物)

8、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后,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

9、閱讀第七節,思考下列問題:

① 作者先寫百草園冬天的“無味”,然后寫下雪帶來的樂趣,這是什么寫法?起什么作用?  (先抑后揚,欲揚先抑。以沒有雪的無味來襯托下雪帶來的樂趣。)

② 找出表示捕鳥動作的詞,說說這些詞的作用。

(“掃”、“露”、“支”、“撒”、“系”、“牽”、“看”、“拉”、“罩”九個表述動作的詞,準確而生動地表現了雪地捕鳥的過程,寫出了雪后捕鳥的樂趣。)

10、“我”即將結束在百草園的生活,要去私塾讀書,“我”是怎么想的?

(三個“也許”,他在反復揣測,認為可能是做錯了事所受的懲罰。可見他對百草園是多么的留戀。預示著三味書屋與百草園將是截然不同的一塊天地.)

11、“我”為何留戀百草園的生活?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在這里,“我”學到了許多知識。這是從“我”從老師和書本中學不到的東西。)

※ 小結

寫百草園,始終圍繞著一個“樂”字--樂于觀察百草園的景物,樂于聽美女蛇的故事,樂于捕鳥活動,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 作業:

1、 課后練習1~3題。

2、 背誦課文第二、七段。

【教學反思】

課時2

13、第9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結構上的作用: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表情達意的作用:第一句 “不知道”三個字,表明了去三味書屋是被迫的。第二句三個“也許”,猜測原因,推斷去三味書屋是一種懲罰,預示了三味書屋的生活讓人反感。最后三句直接抒發了對百草園的難分難舍的感情。因此,第九節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和對三味書屋的反感之情。) 

14、展示“三味書屋”圖片。后思考:從文中找出寫三味書屋環境的句子,說說三味書屋的環境是怎樣的?   

(第10段、第17段的描寫)

15、第二部分是從哪些方面寫三味書屋的?

(入學禮節、教書先生、教學內容、同窗學友)

16、三味書屋的生活真的枯燥無味嗎?又有哪些趣事呢?

(① 一有機會就跑出去玩;② 折臘梅花;③ 尋蟬蛻;④ 在座位上做各種游戲,畫畫兒等.)

17、文章中的先生是怎樣的?

(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學生捧讀“四書”“五經”之類的書。 三是不太束縛學生。)

18、怎樣理解學生的提問和先生的態度? 

(學生說明好奇,有求知欲望,應給予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絕回答,這是因為學生在不適合的時間提出了不相干的問題,違反了教學的秩序和師道尊嚴。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應予否定。)

19、作者為什么要寫學生貪玩逃學的情節? 

(游戲是孩子的本性,總是要表現出來的,但在課堂上貪玩甚至逃學,一般來說是不允許的。但課文旨在從側面表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陳舊,學生對此不感興趣。)

20、學生對先生的態度的怎樣的?學生喜歡三味書屋的環境嗎?

恭敬: 方正、質樸、博學

不滿: 不回答我”的問題

開明: 有戒尺不常用     讀書入神時學生可畫畫

過渡:留戀    環境:壓抑      活動:枯燥也有趣

21、作者對三味書屋總的感受是什么? 

(與百草園的自由快樂相比,三味書屋顯然是太受約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應看到,孩子們也能隨先生有板有眼的學習,并不抵觸,況且也有游戲的樂趣。)

22、把前后兩部分聯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① 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② 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23、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

內容 三味書屋 百草園

學習環境 封閉、沉悶 開闊、優美

教課先生 老先生(死板、冷漠) 長媽媽、閏土的父親

(親切、耐心)

學習內容 不懂的古文(枯燥乏味) 自然景物、故事、捕鳥

(神奇、有趣)

24、歸納中心

(文章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的生活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總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兒時生活的一段美好回憶。這段生活經歷對魯迅先生的人生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我們要像魯迅先生一樣,保持兒童純真活潑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進取心。今天,時代變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也變了,我們的思想行為也應當為之一變。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把自己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5、體驗與反思 

① 你喜歡怎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② 你喜歡怎樣的老師?與“先生”相比,你更喜歡自己身邊的哪位老師?為什么?

26、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相關內容。

※ 補充注釋

1、“仁遠乎哉我欲仁則斯仁至矣”出自《論語  述 而》,應讀作: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币馑际牵骸叭蔬@東西很遙遠嗎?我內心想到仁,仁就自然來到了”。 

2、“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出自《幼學瓊林身體》,應讀作: “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

意思是:“笑人家牙齒缺了,就說‘(那個缺口)就像一個狗洞大開著’。” 

3、“上九潛龍勿用”出自《易經  韓卦》,由“初九潛龍勿用”和“上九亢龍有悔”二句爻辭雜糅而成!俺蹙艥擙埼鹩谩币馑际恰熬討w光隱晦以待時機”;“上九亢龍有悔”意思是“人應以亢滿為戒,注意物極必反的道理! 

4、“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摘自中國古代典藉文獻中最艱澀難懂的《尚書》中的《禹貢》篇, 意思是“天下土地(共分九等),下上為下等里最上的一級,好壞交錯;那  進貢的物品里有茅草、橘柚等物品!

我們可以如下斷句:“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 

5、“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 ;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人劉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崗賦》。引文中的聲浪號表聲音起伏,持續不斷“噫”、“嗬”指念書時加在句尾用來加強感情的聲音。意思是:拿著鐵如意,指揮比劃,瀟灑自如。用金杯喝酒,痛快淋漓,喝得很多而未醉。(引用句子和原文略有出入:“鐵如意”原作“玉如意”;“顛倒”原作“傾倒”。)

【教學反思】

 

張語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件

2.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件內容

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

4.《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件

5.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案

6.七年級《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件

7.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

8.《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閱讀答案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

10.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