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傳記的基本知識】
1、【傳記的定義】
傳記是遵循真實性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的生活歷程、生命軌跡、精神風貌及其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
2、【傳記的分類】
從敘述人稱看,傳記可分為自傳和他傳,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寫的,后者是他人撰寫的。他傳是通過對傳主的典型事跡的敘寫,突出傳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達出對傳主的崇敬之情(為反面人物立傳則相反)。
根據篇幅的長短,傳記可分為大傳和小傳。
根據創作方法看,傳記可分為史學性傳記和文學性傳記。
從表達方式看,一般的傳記以記敘為主,還有一類傳記則記敘與評論各半,叫評傳。評傳是人物傳記夾雜著作者評述的一種帶有文學評論色彩的體裁。它由傳主、本事、作者的思考與評析三要素構成。“傳中有評,評中有傳,評傳結合”是其特點。“傳要真實,評要中的”是評傳寫作的基本要求。
3、【傳記的特點】
傳記屬應用文體,同時兼具真實性和文學性這兩個特點。其中,真實是傳記的生命。因為傳記敘寫的是歷史或現實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實姓、居住地點、活動范圍等,寫作時不允許任意虛構。但傳記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歷史記錄,它具有文學性。它是寫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內;它通過作者的選擇、剪輯、組合,傾注了愛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藝術的手法加以表現,以達到傳神的目的。
4、【人物傳記類文本的閱讀方法】
理清文本陳述的基本事實,按時間順序逐一整理,把握傳主的人生經歷。一般來說,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歸納整理,即:什么人、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體現了他什么品格、作者有什么評價、這事產生了什么影響、對我們有什么啟迪。這一過程是解答閱讀題的基礎,也是關鍵。
5、【幾個常考考點】
①傳主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
典型事件往往是傳主一生的關鍵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過,而且可以顯示有關的歷史進程及特點,有利于讀者把握文章的重點,理清其人生發展的脈絡;富有特性的細節描寫猶如人體之血肉,能使傳主的形象更加豐滿,能幫助讀者更準確地了解傳主的性格、理想。同時,關注這些還可以引發讀者的思索,使之從中獲得更多的人生教益。(詳見解題技巧)
②歸納人物經歷(事件)
③把握傳主形象(詳見后面的解題技巧)
④分析傳記的語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現手法
(一)語言特色:首先明確傳記類別,了解不同類別傳記具有的不同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文本加以辨別分析。一般的語言特色如下
幽默、調侃、自然親切、樸實自然、文采斐然、口語化、準確、簡潔、生動等等
(二)文體特點:真實性、文學性(寫作技巧)
真實性體現在什么地方?
1、 引用傳主的日記、詩文、作品、書信、故事、別人或傳主的話等等
2、 列數據例如,列舉華羅庚回國三十年的成就
3、 客觀敘述(材料真實)
例1:2010年大連月考《一代才女林徽因》,文章塑造了林徽因堅強的形象,贊美之間,文章是如何滿足傳記作品客觀真實的要求的呢?
(三)賞析表現手法
傳記的表現手法與一般記敘文相似,也有許多方法與詩歌、小說、散文相同。常見的有首尾照應、修辭手法、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烘托、襯托、對比、象征、先抑后揚等。
詳見后面的解題技巧此處略)
⑤探究文本的深層意蘊及其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的探究。
二、【考綱解讀】
高考考綱對實用類文本閱讀要求:
閱讀評價中外實用類文體,了解訪談、調查報告、新聞、傳記、社科論文等實用類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分析綜合C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D
(1)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2)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3)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3.探究F
(1)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的深層意蘊
(2)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人文精神
(3)探討文本中的疑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三、【考查方向】
傳記考查的切入角度:
1、寫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詞語和句子所要表達的含義。
(2)理清作品陳述的基本事實,把握傳主的人生經歷(傳記中的重要信息的篩選);
(3)把握傳主的形象,概括傳主的精神品質。
2、怎么寫和為什么這樣寫?
把握傳記中作者的創作意圖、文章結構,分析傳記的語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表現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討文本疑點和難點、文本的深層意蘊、傳記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對作者所持的觀點和藝術處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解題原則】(一般現代文包括小說、散文、傳記通用解題原則)
總原則:觀點是作者的(探究題除外),答案在原文中。
基本原則:
(1)“還原”原則:現代文閱讀是“還原”閱讀,解題時要遵循“還原”原則。要求還原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觀念,盡可能用原文字詞表達;一般答案都能從文章中找到現成依據。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則:其已知有二,一是題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題干所在文段的語境。若將題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視為橫坐標,將題干詞句在文中的語境可能意義視為縱坐標,可以建立一個坐標,只有從語境與字面意思兩方面鎖定,才能保證正確的求解。
(3)“語境”原則:語境是答題的思維背景,要牢記“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4)“點面結合”的原則:在現代文閱讀理解中從點入手,面上把握,點面結合,看懂文章,審清題目,掌握答題技巧,還是能夠拿到必得分數的。
五、【解題技巧詳解】
1.篩選并整合概括文中的信息。
即通讀全文,把握與傳主相關的重要事實,了解傳主的生活經歷或人生軌跡;把握傳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個性;把握傳主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對傳主的態度與評價;把握傳主的自我認識和評價等。(歸納概括傳主的主要經歷、重要事跡(事件))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及作用
理解分析句子含義:基本含義、特定含義(概括意義、警策意義)、深層含義(象征、比喻、雙關、言外之意)。句子所在的文段。
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關鍵性語句,通常是指:①結構復雜難懂的長句;②統攝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總起句、段末的總結句以及過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辭格、內涵較為豐富的關鍵句等。重要句子的含義,指的是透過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達的深層內涵。
方法:
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層次,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從正確理解句子關鍵詞語的字面意思入手。
還原法:將該句還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選文中所處的位置。
瞻前顧后法:找出題干中的相關語句在選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的提示,這樣答案就能從原文中“摳”出來。
3、歸納人物經歷(事件)
基本方法
(1)時間變化
(2)地點變化
(3)職位(工作)變化
(4)注意關鍵句子提示(過渡句)
(5)注意題目的附加條件(對歸納內容的限制)
4、篩選歸納傳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質、與眾不同之處等)
方法歸納:
(1)從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傳主的性格。
(2)注意作者對傳主的議論性描述。
(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對傳主的評價。
(4)關注文章的過渡句。
5、理清傳記陳述的基本事實:
傳記一般采用順敘的寫法。以時間流變為線索,勾勒傳主的基本生命歷程,概括性地描繪出較為完整的人物形象。傳記涉獵傳主的事實雖多,但這些內容全部編制在時間的年輪之中,組合在傳主生命的轉變之中。因此,對顯示傳主重要生平事件、命運轉折、至關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動的那些時間,應重點標示出來,這樣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脈絡,把握傳主的主要生活歷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時,要抓時間詞語,抓地點以及相應發生的事件,運用合并同類項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6、把握傳主形象:
首先,從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來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細節描寫 注意 細節描寫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它是小說、記敘文情節的基本構成單位)。
閱讀傳記時要學會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細節,并對這些細節加以仔細思考。例如,這一細節表現了什么,它與整個事件之間是什么關系,它在事件或傳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現了人物怎樣的精神特質等。
其次,從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的關系來把握傳主形象。“傳主與時代”和“傳主與他人”是理解傳記的經緯。
總之,要聯系傳主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根據作品所陳述的與社會進程以及傳主個人成長相關的重要事實,了解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把傳主彰顯出來加以理解。
7、把握文章結構。
是否開頭結尾,各有特色;烘托鋪墊,前后呼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曲折有致。
A、開頭段: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總領下文;統攝全篇;開門見山;上下文形成對照;渲染氣氛;奠定基調;揭示主題。
B、中間段:承上啟下(概括上文某一內容,引起對下文的什么內容的敘寫);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埋下伏筆;鋪墊蓄勢;詳略結合;充實內容。
C、結尾段: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呼應前文;畫龍點晴;升華感情;卒章顯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結構首尾圓合;言已盡而意無窮。
(一)首段的作用:
(1)從內容上來看:統領全文,點明題旨,表達與主旨相關的某種感情。
(2)從結構上來看:引出下文、為下文做鋪墊;照應/呼應題目中的……(分值一般很高,尤其應該注意);呼應結尾
(3)從效果上來看:①符合作用體效果的要求;②如果首段連續發問,那么,首段還兼有引人入勝或發人深省的作用;小說中還有設置懸念的作用;連續感嘆,那么,首段還兼有強烈的抒情作用。
(二)末段的作用:
(1)內容:①表層:寫了什么(可能會涉及結尾段的段意,或者結尾段中某一句話或景物的內涵)
②深層主旨:總結全文,點明題旨(有可能是暗示主題),深化中心、升華感情。
(2)結構:卒章顯志、呼應開頭,照應題目。
(3)效果: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吸引讀者,增加讀者閱讀興趣;真實可信;手法的效果
(4)備用術語:具有強化作者感情的作用,使文章在表達上顯得委婉含蓄,發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等。
(三)中間段的作用
(1)符合作用題統一的思路,但是在結構上主要就是承上啟下
(2)中間段如果比較短,那么,它在結構上的作用一般是過渡,在表達上的作用一般是襯托。
(3)中間段如果比較長,它在內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擴展思路,豐富內涵,具體展示,深化主題或照應前文。
(四)標題作用
① 解題:表層含義,深層含義
② 線索的作用(小說、散文適用)
③ 突出了敘述評議的對象(傳記、小說、散文)
④ 設置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吸引了讀者(與讀者的關系)
⑤ 表現了傳主的什么精神或品質(與傳主的關系)
⑥ 點明了主旨,承載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與主題和情感的關系)
⑦ 使文章內涵豐富,意蘊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與深度。
⑧ 修辭上:雙關、反復,比喻,擬人
指點:這一部分主要考查標題開頭、中間、結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應注意區分開進行分析,如:A、開頭、中間、結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從內容與形式兩個角度分兩個步驟進行分析。B、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應該注意從以下方法中選擇任意一種進行分析:a、將句子分層進行概括;b、找出其中運用的修辭手法。
8、分析表現手法(寫作技巧):
傳記的表現手法與一般記敘文相似,有首尾照應、修辭手法、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烘托、襯托、對比、象征、先抑后揚等。
A、選材的處理:--詳略得當
傳記的選材是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對中心有用的,與主題特別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內容,則需濃墨重彩地渲染,要詳細寫;與主題關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內容,則輕描淡寫,甚至一筆帶過。
讀者陌生 --詳寫--作用 符合主題/突出人物性格
讀者熟悉-- 略寫-- 不符合主題
B.人物描寫方法(小說和記敘類作品通用)--運用多種描寫手法:
傳記是記載人物生平或事跡的一類記敘文體,它的表現手法比較接近于小說。它往往是通過對傳主的
正面描寫(肖像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特別留意:有些側面描寫有時叫側面烘托看似與傳主無關,但卻與刻畫傳主有著重要的烘托作用。例如,利用與傳主關系密切者的相關資料來突出傳主的形象。 )、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場面描寫等來突出表現傳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豐滿,栩栩如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注意 細節描寫
傳記作為寫人的藝術,為了渲染人物個性,離不開記敘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最能表達人物個性的細節。不寫事件,傳記無以表現人物;不寫細節,作者無以使人物生動起來。因此閱讀傳記需要特別關注細節描寫。作者通過傳主的日常生活細節,折射出傳主的思想觀點,保持傳主基本思想的整體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現出傳主的情感個性特征,使得傳主的個性豐滿而鮮活,使傳主的生命歷程更富有光彩,還可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C.引用
在傳記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點,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對人物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引用詩詞,可以從側面烘托和豐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傳記顯現出一種古樸文雅的風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強文章的活潑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讀性。引用傳主在書信、日記中的表白,同事、同學、學生、國際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憶,檔案資料等材料。作用:①它可以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為真實感人的力量。②傳記寫作充分使用傳主的有關資料,可以塑造豐滿的人物形象,突出傳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強作品歷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強文章的真實性和可讀性。
例如:21、傳記的最后援引了貝爾教授的描述,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成績不佳的數學大師》)
答: ①運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突出; ②補充出了傳主的個性材料,使讀者對他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③運用對比手法,突出埃爾米特的完美人格;④引用名人評價,增加傳記的真實性、可信度。
20、這篇評傳中,作者多處引用貝多芬書信中的原話和他人的評語,簡要分析這樣引用的作用。(《不朽的貝多芬》09佛山二模)
答:(1)引用傳主的原話,直接展示傳主的精神,增強了感染力,也為作者的評述提供了依據;(2)引用他人的話,使文章對人物的評述更加全面客觀、真實可信,也能從側面塑造傳主的性格;(3)二者與作者的評述相結合,有助于讀者全面而深刻了解傳主的精神和影響(提升了傳記的閱讀價值)。
答題切入口:對傳主、讀者、文本、作者的作用(四方面入手)
D.人稱:作用:能比較直接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①第一人稱(自傳):指文本以當事人的口吻來敘述的方法,兼有描寫抒情。語言或自然親切或幽默調侃。作用: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②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③第三人稱(他傳):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視點進行敘述的筆法。作用:能比較直接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E.倒敘
作用是設置懸念,增強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與結尾形成呼應,使文章結構上渾然一體。
F.以小見大
為讀者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獲得生動的情趣和豐富的聯想
G.對比
使形象更加鮮明,更好地表達情感
例如:在熄燈哀悼愛迪生的最后一分鐘,世界從“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這里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請結合原文分析其作用。《愛迪生傳》
H.欲揚先抑
先對描寫對象一個側面進行一定程度的貶低,即“抑”,然后著重描寫作品要贊揚的方作用: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面,即“揚”。 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的印象。開頭,往往可以造成懸念。
I.欲抑先揚
傳記(他傳)閱讀分析、評價的思路(三入手):
1、從傳主的思想、品格入手 (抓住成長因素,把握人生軌跡)
2、從作者的褒貶愛憎入手 (抓住議論抒情,把握褒貶愛憎)
3、從自己的獲益啟示入 (感受傳主人生得失,獲得啟示完善自我)
(6)探究題:
探究題不僅題型開放,而且連答案也常是豐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緊扣要求,思想健康,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條理清晰,即可符合濤求。做這類題,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又要遵循“容易論證”的原則。
答題思路可概括為:觀點--引據--論述--小結。觀點:明白無誤地表明觀點。這是第一個得分點。引據:恰當引用論據,遵循“內引外聯”的原則,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聯系現實狀況。論述:即歸結回扣觀點,簡要作結。最后整合信息,分條陳述,⑴要點須全面;⑵陳述有條理。作為綜合闡述題,觀點明確,言之有據,言之成理,是得分的關鍵點。
具體步驟:
第一句:應寫自己的觀點,句式是“我認為”或“我贊同”
接下來,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點羅列。
最后,可加總結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數、超范圍,可不寫總結句。
六、 高考人物傳記類探究題的七種類型
(提問方式、答題方法、答題示例)
近幾年高考傳記類閱讀加強了對探究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是新課標極力倡導的能力之一,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也將其列為考查的六種能力之一,并列為最高能力層級。《新課標高考語文大綱》中的探究是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是在識記、理解、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展了的能力層級。在實用類文本閱讀當中,主要考查的內容為:(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2)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此類題目不限定標準答案,不限定答牌思路,考生可從多個角度思考發掘,在文本中尋找答案,自圓其說。近年來的探究題題型多樣,筆者對近年高考題和模擬題進行匯總分析,總結出人物傳記類探究題主要有以下七種類型。
類型一:啟示式探究
【提問方式】1.傳記中傳主的某某做法給了你什么樣的聯想或啟示?2.你從這篇傳記中獲得了什么啟示?請就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聯系全文,結合實際,談談你的啟示。
【答題方法】第一步:結合傳主形象,確定觀點。觀點必須明確,必須結合題干要求和傳主的形象特點來確定。第二步:從文中尋找依據,分條論述。結合文本,采用跳讀法將信息加以整合概括。第三步:根據題干要求,聯系實際。適當答深、答透,避免蜻蜓點水式答題。
【答題示例】例1:文章第④段寫童年時高錕著迷于各種各樣的新奇事物,文章第⑩段寫晚年時高錕依然如年少時一樣童心未泯。這兩處表述帶給你什么樣的聯想和啟示?請結合文本和你的生活體驗加以分析。
答案:兩處表述都揭示了一點: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①高錕正是因為從小就對什么都充滿好奇,所以受興趣指引,在幼年就培養起了動手實驗的能力。②為了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高錕遠赴英國,積極求學;因為對未知的強烈好奇心,高錕挑戰傳統思維,探索新科技。③好奇心和興趣在一個人的生活中作用巨大,它是積極生活的一種催化劑。當我們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興趣的時候,我們往往更有進步的動力,也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失去好奇心和興趣就往往導致不但做事效率低下,難以有成果,而且心態消極,精神萎靡。)
類型二:觀點選擇式探究
【提問方式】1.有一種觀點認為××,也有一種觀點認為××,你認同哪一種觀點?為什么?請結合全文進行探究。2.有人認為這篇文章中傳主是一個××的人,也有人認為他是××的人,你認為呢?請結合全文進行探究。
【答題方法】第一步:在兩種觀點中確定一種進行探究的觀點。第二步:注意題干要求,從文中尋找依據,分條論述。第三步:如果題干爰求聯系實際,根據文本內容適當拓展。
【答題示例】例2:有人認為,王澍的建筑作品是對傳統的回歸;也有人認為,王澍賦予建筑現代的設計。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王澍的建筑更多的是對傳統的回歸。①王澍賦予建筑傳統中國畫的意境;②王澍在建筑中利用廢舊材料保持傳統的建筑風格,表達對歷史的記憶;③王澍的建筑作品重視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關系。
類型三:給定角度式探究
【提問方式】本文對傳主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請結合全文,從A”、 B”、“C”三個角度中任選一種,結合全文,談談對你的啟示。
【答題方法】第一步:從幾個角度中任選一種,并結合題干要求確定觀點。切不可面面俱到,三點全部涉及,各答一點,蜻蜓點水。第二步:結合文本,根據所選角度整合概括信息,分條論述。第三步:根據題干要求,決定是否聯系實際。
【答題示例】例3:黃遵憲認為,在當時的形勢下,外交談判應該堅持“誠懇”、“堅貞”、“含忍”三項原則,請選擇其中一項,并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談判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①堅持自己的意見就說對方沒有明白我方的意思,爭取自己的權利就說愿與對方同心協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說雙方都有好處;②不因為對方不高興就放棄自己的原則立場;③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堅持自己的觀點卻要毫不含糊。
類型四:關系式探究
【提問方式】1.本文對傳主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A”和“B”關系的認識。2.本文傳主××的原因有很多,請你就“A”與“B”、“c與D”、“D與F”三個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
【答題方法】第一步:選擇一種關系類型,結合對文本內容的把握和理解,用一個高度概括化的句子概括兩者關系。如例4從“閱讀與寫作”、“故鄉與文學”、“民族與個性”三者中選擇“閱讀與寫作”,觀點可表述為“閱讀經典對莫言的寫作有促進作用”。選擇“故鄉與文學”,觀點可表述為“故鄉為莫言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腳養分”。第二步:從文中相應段落尋找依據,用跳讀法將整合信息,分條論述。第三步:根據題干要求,決定是否聯系實際以及聯系實際的角度。
【答題示例】例4:莫言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本土作家,原因有很多,請你就“閱讀與寫作”、“故鄉與文學”、“民族與個性”三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
答案:閱讀經典對莫言的寫作有促進作用。①優秀的文學作品,是模仿的對象,莫言最初寫作,都是模仿外國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的作品。②優秀作家的作品,是學習的對象,莫言的語言,就是從傳統的經典《三國演義》和文言文以及翻譯小說中學來的。③優秀作家作品是后來者學習的榜樣,如莫言認為如魯迅、老舍創造了獨特的文體,他們的作品值得反復閱讀。他閱讀了福克納、馬爾克斯等人的作品,奠定了他個性化的創作風格。
類型五:解釋句意式探究
【提問方式】1.你是怎樣理解文中“××××××××××”這句話的,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答題方法】第一步:結合傳主形象特點、句子所在段落、文本中心等內容綜合確定觀點。觀點必須明確,必須圍繞傳主形象展開探究。第二步:對這句話的本義進行解釋。第三步:從原段落和相應段落尋找依據,分條論述。
【答題示例】例5:為什么說“流著眼淚的托爾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頌歌的”,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托爾斯泰日常生活中這種生命本真狀態的展示,是任何贊頌之詞都無法表達的。①文學巨人托爾斯泰,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示出一個普通人的風貌。②他從未以偉人自居,不為名聲所累,還原回歸自我的本真狀態,有著作為普通人的脆弱;③他待人謙恭,把每一位客人當作朋友,給與每一位來訪者最熱切的接待,他讓人們感受到他最真誠的一面。
類型六:問答式探究
【提問方式】傳主的某方面品質體現在很多方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題方法】此類題目看似問答題,實際上是探究題,因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首先必須根據文章內容,確定一個探究點,再明確觀點。如例6,首先要明確文章寫了謝希德對事業的忠誠、對祖國的赤誠和對家人的至誠。再選擇一個角度進行探究。第二步再根據觀點從文中尋找依據,分條論述。
【答題示例】例6:謝希德的“誠”體現在很多方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觀點一:對祖國無限忠誠。①視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計個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條件差的祖國參加建設;②為國家建設需要調整研究方向,轉人科研新領域。
觀點二:對事業充滿熱誠。①作為科學家,銳意創新,勇闖難關,實事求是,一絲不茍;②作為大學校長,謙虛做人,認真做事,深入群眾,不搞特權。
觀點三:對親人至愛至誠。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殘酷現實所壓倒,為治愈丈夫的疾病傾注深情;②不顧自己工作繁忙,盡心盡力地照顧丈夫,具有勤勞樸實的美德。
類型七:題目式探究
【提問方式】1.文章標題為“A”,有人認為應改為“B”,你認為哪一個更好?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題方法】第一步:確定你喜歡的題目。觀點表述為“我認為“×”題目更好。第二步:結合文本,尋找依據,分條論述。一般來說,可從以下角度進行思考:①題目本身能否使人產生聯想,有豐富的意蘊。對表現傳主性格有突出作用。②題目是否與文中描寫傳主的主要情節有密切關系,是否是對表現傳主品質的主要情節的概括。③題目是否與能直接表現傳主精神品質密切相關。④題目本身是否有其他修辭或表現手法,對表現傳主精神品質有重要作用。⑤題目是否切合主題或寫作意圖,有深層次含義。⑥題目是否能表現作者對傳主的某種情感。
以上答案,如題目與各要素之間關系密切的話,可作為更換題目的理由;如關系不密切或無關的話,可作為不更換題目的理由。
【答題示例】例7.傳文標題為“永不熄滅的燭光”,有人認為不妥,應改為“東方安徒生”,你認為哪個標題更好?請結合傳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觀點一:我認為“永不熄滅的燭光”好。①比喻恰當而充滿詩意,一個閃光的生命,在一種形式卻將永遠燃燒下去。②這個標題含蓄地寫出陳伯吹留下了無數篇童話、小說、詩歌、散文和翻譯作品,這些作品在人間飛翔,在一代代小讀者的記憶里存活和流傳,直至永恒。③文章不僅僅談到了陳伯吹作為兒童文學家的一面,還談到了他昂揚的愛國熱情、不屈的生命形式以及對晚輩的扶持幫助,如果用“東方安徒生”為題,不能點明這方面的內容。
觀點二:我認為“東方安徒生”好。①用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童話大師類比陳伯吹,鮮明地點出了他在兒童文學領域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成就,表達出了對他的無限景仰之情,用“永不熄滅的燭光”則不能表達。②陳伯吹一生的創作,緊緊圍繞兒童文學,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幻而健康的世界,這與安徒生所創設的童話世界相似。③安徒生也曾為窮困折磨,這種逆境中奮發的精神,和陳伯吹也是相似的,這個題目也可以借此隱隱地寫出陳伯吹的生命經歷。
七、高考真題鏈接
一、(新課標II卷)2014年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25分)
愛國科學家鄧叔群
經過清華學堂八年苦讀,鄧叔群于1923年經考試公費留學美國.兩時去的同學大多選擇學習外交、銀行、軍事、法律等專業,只有他不聽別人勸告,為了解救貧困的中國農民,一心入讀康奈爾大學的農林專業。留學期間,目睹同胞受到種族歧視,這激發了他為國爭光的民族自尊心,決心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精湛的科學知識。他不僅主科成績都是A,而且榮獲了全美最高科學榮譽學會頒發的兩枚金鑰趣證幸。正當他博士論文接近完成時,國內嶺南大學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學教授,導師惠湊推薦了他,但建議他完成論文后再回去。鄧叔群卻認為,學到先進知識報效祖國,正是自己求學的真正目的,于是當即回國。
在回國后的十年中,為搜集我國第一手真菌資料,他手提竹籃,攀山入林,一樣一樣地采集,逐一鑒定,定名分類。他先后研究鑒定的真菌種類達一兩千種,分隸于數個屬,其中首次發現的新屬5個,新種121個,為世界真菌資源寶庫增添了新標本,在世界真菌學史上為我國的真菌科學譜寫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國有自己的真菌科學。在世界著名真菌分類學家考爾夫教授總結的康奈爾大學120年來作出突出貢獻的41位真菌學家中,他是唯一的東方人。
抗戰開始不久,為了使自己的研究與國計民生關系更為直接,鄧叔群轉向了林業研究。他帶領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帶,勘察森林資源狀況。他們冒風雨,頂烈日日,忍饑寒,摸清了該地區森林資源的組成、分布、蓄積量及病蟲害等情況,給制了中國的早期林型圖,并提出了合理經營、開發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報告,為大后方建設提供了必要的參考。其中森林的材積估算、輪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針等,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后來,鄧叔群拒絕就任農林部副部長,而在甘肅省建設廳廳長張心一的支持下,舉家奔赴甘肅,開始黃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經過幾年艱苦奮斗,成功創辦洮河林場及三個分場,建立了一整套保證森林更新、營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創建了以科學的方法經營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鄧叔群認為,水利和林、牧之間具有密切關系,要根治黃河水患,就必須三者并重。為保持黃河上游水土、減輕下游災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態平衡理論。
1948年,鄧叔群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隨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體高級研究人員遷往臺灣或去美國。他不僅自己明確表示決不離開,還動員其他同寧共同抵制。他對家人說:“別忘了自己是中國人,要為民族富強而奮斗終生,我決不跟腐敗的國民黨去臺灣,也不去美國。”其實在他內心深處,對共產黨抱有希望和向往,愿與民族同甘苦,共命運。后來,他早年的學生沈其益受東北解放區領導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請他去東北籌辦農學院,他欣然接受邀請,并在半年的時間內,帶病編寫出一整套農林大學的教材鋼要。作為沈陽農學院創建總指揮,他辛勤工作,調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設設務。
鄧叔群生活儉樸,不圖物質享受,新中國成立后,他把抗日戰爭前在南京購建的花園洋房捐獻給國家,還三次主動提出減薪,抗美援期時,他將自己的積蓄捐作軍用。1960年,他受林業部委托,舉辦森林病理學培訓班,為各省培訓出教十名專轟技術骨干。培訓結束后,他謝絕巨額酬金,只留一張結業合影作紀念。鄧叔群一生的選擇,都從人民和祖國的需要出發,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科學報國的埋想。
(摘編自《中03真菌學先驅--鄧叔群院士》
相關鏈接:
①鄧叔群(1902-1970),中國真菌學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嶺南大學、金酸大學、中央大學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后,任沈陽農學院和和東北農學院院長、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 )。主要著作有<</span>中國的高等真菌》《中國的真酋》等。(摘自《辭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嚴氏收養。她教我勞動,曉我勤儉,并以民族英雄岳飛、成繼光、林則徐等人的事跡勉勘我;教我做人要堅貞不屈、清正廉潔、光明磊落,這一切促使我從小就立志為中華民族的強盛奮斗終生。(摘自《中國科學院院士自述鄧叔群>)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因為種族歧視使鄧叔群深受傷害,激發了他的民族自蕁心,他決心用最短的時間學到最精湛的科學知識,為國爭光。
B考慮到嶺南大學開學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學教授,鄧叔群聽從導師的建議當即回國,全然不顧自己即將得到的博士學位。
C鄧叔群采集、鑒定的中國真菌標本,填補了世界真菌研究領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為在真菌學領域的卓越貢獻而得到世界同行認可。
D抗戰時期,鄧叔群與助手開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僅支持了當時的大后方建設,其中不少內容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E鄧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態平衡理論,使得黃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減輕了下游的水患災害。
【答案】A、D【解析】B項錯誤在于,不是“建議”他“當即回國”。C項錯誤在于不是如該項所說“填補了世界真菌研究領域的空白”。E項錯誤在于還沒如該項所說的成為現實。
(2)鄧叔群不愿意去臺灣,也不去美國,而欣然接受邀請去東北籌建農學院。他這樣做,既有現實因素,又有思想基礎。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6分〉
【答案】現實因素:他早年的學生沈其益受東北解放區領導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請他。思想基礎:他心中有要為民族富強而奮斗終生的志愿;他從小受到母親關于愛國和做人的教育;他內心深處,對共產黨抱有希望和向往,愿與民族同甘苦,共命運。
(3)在國家需要時,鄧叔群是如何主動犧牲個人利益、為國分憂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當他得知國內嶺南大學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學教授時,他為了報效祖國,放棄即將得到博士學位,當即回國。②他帶領研究小組頂烈日、冒風雨勘察森林資源情況。③拒絕就任農林部副部長,舉家遷往甘肅,進行黃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④新中國成立后,他把抗日戰爭前在南京購建的花園洋房捐獻給國家,還三次主動提出減薪,抗美援期時,他將自己的積蓄捐作軍用。此外,他還謝絕了巨額酬金。
(4)作為一位愛國科學家,鄧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現?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8分〉
【答案】①為了報效祖國,在祖國需要自己的時候犧牲個人利益果斷回國。②為了搜集第一手資料進行科學研究,他不懼艱險,深入實地考察,辛勤工作。③為國家付出自己的一切:捐獻家產和巨額酬金,主動提出減薪等。④不為官位和金錢所誘。
二、(新課標II2015年)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25分)
將軍賦采薇
戴安瀾任第73旅旅長后,回顧多年對日作戰的經驗教訓,認定要取得勝利必須依靠部屬努力,而部屬的旺盛士氣來自他們的愛國熱情。他特意抄錄民族英雄岳飛的《滿江紅》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印發給各級官兵背誦吟唱,激發大家精忠報國的愛國熱忱。
為了抗戰大業,戴安瀾摒棄黨派成見,團結愛國人士。《自由報》記者宗祺仁前來采訪,與他徹夜討論時局,探討國共合作抗日的未來,兩人很快成為莫逆之交。這時有人提醒戴安瀾,說宗是共產黨,須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現在是國共合作抗戰,何防之有?宗是否共產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聞記者,寫過許多真實感人的報道,有卓越的見解,我們正缺少這樣的愛國志士。”幾天后,他還把自己的軍事著作交給宗祺仁修改并題詞。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決定派遠征軍赴緬甸對日作戰。當命令到達時,已升任第200師師長的戴安瀾高唱《滿江紅》,并向官兵宣講諸葛亮遠征的事跡,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勵官兵。赴緬途中,他激情滿懷,賦《遠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萬里旌旗耀眼開,王師出境島夷摧。揚鞭遙指花如許,諸葛前身今又來。”其二云:“策馬奔車走八荒,遠征功業邁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長弓射夕陽。”
入緬不久,日軍主力迫近東瓜,軍長杜聿明決定集中主力擊潰日軍。戴安瀾立下誓言:“此次遠征,系唐明以來揚國威之盛舉,雖戰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東瓜。”這時,英軍突然撤走,我方援軍未至,形勢危急,戴安瀾決心以身報國。他宣布:“本師長立遣囑在先:如果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參謀長代之……以此類推,各級皆然。”他給夫人王荷馨寫了絕命家書:“余此次奉命固守東瓜,因上面大計未定,與后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斗,決以全部犧牲報國家養育。為國家戰死,事極光榮。所念者,你們母子今后生活,當更痛苦。望你珍重,并愛護諸兒,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聞。”面對日軍發動步兵、炮兵和空軍聯合進攻,狂轟濫炸,施放毒氣,戴安瀾率部同仇敵愾,頑任戰斗,抗擊四倍于己的日軍長達十余日。中印緬戰區美軍司令兼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異域,揚中華聲威者,以戴將軍為第一人。”日本人戰后回憶時也承認:“該部隊自始至終戰斗意志旺盛……雖是敵軍,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飯田中將以下各將官無不贊嘆其勇氣。”
東瓜保衛戰雖然給予日軍沉重打擊,但因盟軍失利,緬北戰局急轉直下,腹背受敵的遠征軍被迫突圍。這時,英國要求遠征軍申請難民身份,以便英國軍隊收容。戴安瀾發誓:“我戴某人寧愿與日寇戰死,絕不茍且偷生。”于是率部進入緬北野人山,向祖國方向艱難跋涉。就在部隊到達離祖國最近的一條公路時,突遭日軍伏擊,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圍,激戰中,戴安瀾胸腹中彈,時值緬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隊既要突破日軍堵擊,還需忍饑挨餓,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曰,他們行至緬北茅邦村,戴安瀾傷勢惡化,以身殉國,年僅38歲,彌留之際,參謀長問他下一步的行動路線,這時他已不能說話,手指地圖,示意部隊從莫洛過瑞麗江向北回國,又讓人扶著他面向祖國注視許久,安然而逝。
戴安瀾犧牲后,遺體由官兵抬回國內,渡過瑞麗江后,乃將遺體火化,骨灰裝入小木箱,這-情景感動了沿途民眾,-位老華僑痛心地說:“壽材這么小,怎能配得上將軍的英名與地位?”隨即捐出自備的楠木壽材。騰沖縣長率全縣父老鄉親萬人,沿街跪迎將軍靈車。隨后,國民政府追贈戴安瀾為陸軍中將,美國總統羅斯福追授戴安瀾懋績勛章。國民政府在廣西全州舉行安葬儀式,中共領袖毛澤東派人送來挽詩:“外辱需人御,將軍賦采微。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堂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周恩來、朱德等也敬獻挽詞、挽聯。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認戴安瀾為革命烈士,并以毛澤東主席的名義向遺囑頒發“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摘編自茅海建主編《國民黨抗戰殉國將領》等)
相關鏈接
①人我之際要看得平,平則不忮;功名之際要看得淡,淡則不求;生死之際要看得破,破則不懼。人能不忮不求不俱,則無往而非樂境,而生氣盎然矣。
(戴安瀾贈部屬各官長題詞)
②軍人一般以彪悍為榮,但是戴安瀾與眾不同,他多才多藝,熟讀文史,精通琴棋書畫,如果不是因為戰亂和外敵入侵,他很有可能成為一位儒雅名士,但國家危難卻把他的命運引上另外一條路。
(戴復東等《我們的父親戴安瀾》)
⑴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 戴安瀾自幼對岳飛的《滿江紅》、文天樣的《過零丁洋》等詩篇熟讀成誦,常常手自筆錄并吟唱,以此激發自己和官兵的愛國熱忱。
B 在給夫人王荷馨的家書中,戴安瀾表明了為國戰死的決心,認為這是軍人的極大光榮,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兒女日后的生活。
C 面對形勢急轉直下、腹背受敵的困境,戴安瀾堅決不同意要他申請難民身份以便英國軍隊收容的提議,奮而率部突圍,與日寇死戰。
D 戴安瀾從緬甸“馬革裹尸還”的情景,感動了沿途無數民眾,有人獻出楠木壽材撫慰英靈,也曾出現萬人空巷跪迎靈車的盛況。
E 戴安瀾臨危受命,率第200師官兵馳援緬甸,固守東瓜,收復棠吉,以浴血沙場、為國捐軀的壯舉,譜寫了抗日救國的新《采薇》。
答案:E3分,D2分,B1分(A 原文“他特意抄錄民族英雄岳飛的《滿江紅》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印發給各級官兵背誦吟唱”;C “奮而率部突圍,與日寇死戰”錯誤;B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兒女日后的生活”“當更痛苦”)
⑵有人說《自由報》記者宗祺仁是共產黨,提醒戴安瀾多加提防,他卻回答“何防之有”,這是為什么?請結合材料,分析戴安瀾這樣回答的理由。(6分)
答案:①國難當頭,應以民族大義為重,戮力同心,共赴國難;②宗的見解卓越,報道真實感人,是少有的愛國志士;③作為莫逆之交,只應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備。
分析:這是一道信息篩選的題目,注意找準區間,選取關鍵的句子分條作答。
⑶戴安瀾率第200師赴緬途中,賦《遠征》二首以明志。詩中涉及哪些歷史人物的事跡,又表達了什么志向?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第一首借諸葛亮遠征平定蠻夷的事跡,說明自己率領的是正義之師,威武之師,表達了蕩平敵寇、解民于倒懸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開疆拓土的事跡,表達超越秦皇、弘揚國威的壯志,抒發了澄清宇宙、安撫黎庶的氣概。
答對一點3分,意思答對即可。
分析: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題目,注意找到歷史人物,然后點明志向。
⑷作為著名的抗日愛國將領,截安瀾不僅深受國人愛戴,甚至連敵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內在原因。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8分)
答案:①超越黨派立意,獻身正義事業,血酬壯志,精忠報國;②為人平和不求功名,臨危不懼,胸懷坦蕩;;③關心家人,情真意切,俠骨柔腸,勇于擔當;④身為軍人,熟讀文史,精通琴棋書畫,兼具文韜武略,治軍有方,視死如歸。(每點都結合文章的具體實例分析)
[高考人物傳記類閱讀解題技巧詳解(高考復習指導)]相關文章:
2.高考閱讀題及答案
3. 高考小說閱讀理解
8.高考口號總匯
9.高考心情語錄
10.高考文言文閱讀做題技巧